|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昆仑专题 > 乡村振兴 > 阅读信息
宋圭武:建设数字乡村 注入强劲动能
点击:  作者:宋圭武    来源:解放军报  发布时间:2021-09-09 11:39:21

 

1.webp (12).jpg  

近期,两则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一是7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要求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二是96日,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开幕,举办“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关注数字农业农村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由此可见,建设数字乡村,既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建设数字乡村有利于畅通城乡间循环。国内大循环包含多个小循环,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是城乡之间的循环。数字乡村建设,使城乡经济关系通过虚拟空间实现有机沟通,促进城乡之间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双向流动,最终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

 

  传统农业主要依靠经验管理,具有粗放性和模糊性等特点,而智慧农业通过计算机、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与农业生产过程深度融合,可以充分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精准化,为乡村经济振兴提升效率拓展空间。比如,现在一些果农通过智能手机能随时跟踪果树的浇水、施肥、施药等方面的详细数据,实现远程调控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

 

  长期以来,农产品流通不畅和市场销售不稳定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产品供需匹配,提高流通效率,为增加农民收入拓展空间。从2013年开始,甘肃省陇南市将电商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突破点。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开办电子商务网点1.4万家,带动50万贫困群众增收,贫困户人均年增收从2015年的430元增加到2020年的930元。同时,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与乡村经济深度融合,也促进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业态和乡村游憩休闲、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新产业的成长壮大。

 

  广泛应用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等技术,提升了乡村社会的治理能力。日益推广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扶贫助农”“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等综合信息平台,使公共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得到更精准匹配,方便农民办事,减轻基层干部负担,降低乡村社会的管理成本。

 

  “互联网+培训”等手段优化乡村教育供给和需求资源配置,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全新手段。从供给看,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使各类高质量教育资源实现集中有效供给。从需求看,数字网络信息技术克服了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更灵活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偏好,提高教育和培训的满意度。一些地区通过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数字文物资源库”“数字博物馆”等,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提供有效保障。通过建设农村环境综合监测平台,可以实现对农村污染物、污染源的全时全程监管,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此外,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高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对农村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的实时监测和保护。

 

  (作者系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甘肃省委党校教授;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宋圭武:建设数字乡村 注入强劲动能

    2021-09-09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