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国防军事 > 阅读信息
钟开斌:应急指挥既要“瞻前”更要“顾后”
点击:  作者:钟开斌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15-07-29 08:49:38

 

1.jpg

 

   应急指挥是对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特殊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不少领导干部预案不熟,经验不足,头脑一片空白,自乱阵脚。有的领导干部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动不动第一时间“亲赴现场”“亲临一线”“靠前指挥”,但现场什么情况,到现场后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却不甚清楚,只能做些诸如全力抢救、科学施救、查明原因、保持稳定之类原则性、通用性的指示和要求,搞得现场救援人员不知所措。

 
  面对突发事件的严峻考验,领导干部既要“瞻前”——亲临现场、靠前掌控,又要“顾后”——统揽全局、统筹协调。而且,“瞻前”首先要“顾后”,比“瞻前”更重要的也是“顾后”。“顾后”,要求领导干部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方向、谋全局、议大事、抓重点,把握工作全局,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统筹协调各方关系,科学有序、忙而不乱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在一个由上下级、相关部门和地区、外围有关机构和人员等构成的复杂网络结构中,领导干部“顾后”关键在于抓好五方面的重点工作。

  对己有核判
 
  核判是指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核实、判断。核判的过程是对信息进行整理,变原始信息为加工信息的信息处理过程。突发事件接报后的信息核判过程,包括信息核实和信息研判两个阶段。其中,核实即检验和查证,是指核查所接报的信息是否属实,识别和确认信息报告单位是否存在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等行为;研判即研究和判断,是指综合运用多种评价分析方法,按照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确定事件的级别,分析事态的发生规律、可能的发展态势等。
 
  俗话说,对症方能下药。研判是应急指挥的起点,研判失误是应急指挥的最大失误,也是导致应急响应不力、事态升级扩大的关键原因。山东省青岛市“11· 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对事故风险研判失误——青岛站、潍坊输油处、中石化管道分公司“对泄漏原油数量未按应急预案要求进行研判,对事故风险评估出现严重错误”;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油区工作办公室“对原油泄漏事故发展趋势研判不足”;开发区管委会“未能充分认识原油泄漏的严重程度,根据企业报告情况将事故级别定为一般突发事件”。常言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突发事件研判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敏锐力、洞察力,小事当大事看、小事当大事办,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对上有报告
 
  报告是指将突发事件信息上报给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层层上报的过程中,信息可能逐层递减,走形变样。美国经济学家塔洛克(Gordon Tullock)研究发现:在一个金字塔形的科层结构下,基层员工收集的信息经过层层过滤传到上级手中时,最后剩下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我国当前实际工作中,信息报告不及时、不规范、不准确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下层“知道装不知道”,中层“不知道装知道”,上层“想知道知不道”。“11· 22”泄漏爆炸事故发生后,开发区应急办“未严格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压制、拖延事故信息报告,谎报开发区分管领导参与事故现场救援指挥等信息”;开发区安监局“未及时将青岛丽东化工有限公司报告的厂区内明渠发现原油等情况向政府和有关部门通报”。
 
  信息是决策的前提和依据,信息报告是领导干部完成的“规定工作”。要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边处置边报告、先核实再报告。一方面,要应急处置与信息报告两手抓,即按照“边斩边奏”,“即到即报、随时续报”的要求,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边处置边报告,不能先处置、后报告,“先斩后奏”,更不能光处置、不报告,“光斩不奏”。另一方面,要信息核实与信息上报两手抓,即当好“鉴定师”“分析师”,而不是“二传手”“传声筒”“复印机”。可建立信息的鉴别核实和纠偏纠错机制,确保信息准确无误,避免或减少错报、漏报、谎报、瞒报现象的发生。
 
  对下有指令
 
  指令是指领导干部对下级下达必须遵照执行的任务、要求和命令。应急指挥是一个多层级的过程,自上而下分为战略决策、战役指挥、战术行动。应急指挥部通常包括行政指挥部和战术指挥部两大类——前者在后方负责应急救援的行政决策与沟通协调,后者在前方负责现场救援的具体实施。俗话说,人命关天,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突发事件发生后,对指令下达在时限上有特殊要求——迅速下达指令,“快刀斩乱麻”,有利于快速解决问题;层层请示汇报,等待拖延,久拖不决,则容易耽误救援的宝贵时机。在2008年贵州“6·28”瓮安事件不断升级恶化、性质发生变化、情况万分紧急时,当地领导干部临危不断,议而不决,请示汇报,拖延等待,不敢及时下令,致使事态恶化、局面失控。
 
  在应急指挥过程中,要合理区分战略决策、战役指挥、战术行动三个层级,实现各层级分工配合、无缝对接、相得益彰。作为领导干部,在多层级的应急指挥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要有战略思维,抓大放小,观大局、察大势、谋大事,从全局和长远上考虑问题,到位而不越位,多宏观指导、少具体指挥。按照“就近管理、就地管理、专业管理”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工机制和灵活机动的授权机制,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熟悉的人干熟悉的事,而不是越俎代庖,大包大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对内有沟通
 
  沟通是指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条块之间、军地之间等协同配合。当前,突发事件越来越具有“跨界”的特点,要求采取整合模式进行协同应对。在传统各自为政的“碎片化”管理模式下,“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很容易造成信息隔阂和资源分割。美国“9·11”事件独立调查委员会指出,美国情报部门之间情报分享不畅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关键原因——“各政府机构如同医院中的一群专科医生,各自都开出检查单、查找症状并开出治疗药方,唯独缺少一个主治医生来确保他们进行团队协作”。韩国“岁月”号客轮翻沉事故发生后,海警部队与海洋水产部因事权分割、职责交叉难以形成统一的指挥,政府与救援部门之间的沟通几乎为“零”,国家层面的应急响应与现场救援行动脱节。
 
  俗话说,“独木难成林”。实现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条块之间、军地之间“1+1> 2”的整体效果,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系统思维,把相关部门、地区、行业、军队等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应急指挥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行全面分析和整体布局,不能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方面,应建立健全由相关部门、地区、驻地企业、驻地部队等共同组成的应急联动指挥体制,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起使。另一方面,要推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条块之间、军地之间建立自觉自愿、自主自发的应急协调机制,相互间基于互利合作而不是基于传统的行政命令和领导权威。

  对外有发布

  发布是指将突发事件信息向当事人、新闻媒体、民间组织和公众等相关受众进行通报。“谣言是灾难的孪生兄弟”,灾难之后多谣言。突发事件发生后,很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媒体报道的焦点。特别是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人都是记者,个个都有麦克风,“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了半个世界”。“6· 28”瓮安事件,谣言是事件爆发的推手——有关死者李淑芬的死因,死者叔叔到公安局上访被公安局打死,其婶婶被剪头发、关进看守所等各种谣言在当时泛滥成灾,但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在7天内却始终沉默不语,未向社会作任何发布,权威信息失语导致虚假信息泛滥,以致以讹传讹,谣言成了“真理”。
 
  常言道:“谣言止于公开,互信缘于透明。”在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必须学会更好地在聚光灯、放大镜、显微镜、凹凸镜下工作,要改变传统的光做不说、先做后说、多做少说、光做得好说得不好的现象,加强现代媒介素养,边做边说,积极主动占领舆论的主动权、制高点。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无忧,勇者不惧。”做好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工作,要扮演好三种角色。首先是“知者”。“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了解现代舆论传播的规律,掌握媒体沟通的技巧,完善信息发布工作机制。其次是“勇者”。“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敢于担当,果断出手,“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最后是“仁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带着感情做工作,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责任编辑:中国梦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