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拉格朗日:华为新世界
点击:  作者:咔嚓    来源:王育琨频道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1-12-09 10:31:16

 

 华为新世界

 

“我叫洛朗·拉福格,是一名数学家,我在2002年获得了菲尔兹国际数学奖,此前我一直在学术界工作,对这个领域(工业界)知之甚少,直到三个月前加入华为,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探索新世界之旅……华为准备在拓扑斯理论领域进行投入 ,从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来看,拓扑斯理论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坦诚地讲,我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会在华为实现这一切……在华为,我发现一种战略的思考,这种战略思考在学术界都很难达到同样的水平……”

 

“华为所关注的包括产品的维度、技术的维度,以及能够支撑技术发展的相关理论的维度,因此这也是三个预测事物的维度,而这三个维度是跨领域的,也是相互影响的。我目前(在华为)所参与的是一个规模宏大的项目,即拓扑斯理论的发展与其潜在的应用,一方面,它是深度神经元网络一般理论发展的一部分,例如,它可以用于服务人工智能的计算机架构,也可用于开发辅助数学家工作的自动化系统,以方便验证定理,发现定理,甚至是推动新的数学理论的发展。由此可见,基础研究探索属于华为长远规划的一部分,在华为,有许多人是基于10年或20年的远景来思考的,我认为这一点是很难能可贵的!”

——洛朗·拉福格

 

“正常传统的做法中,基础的研究更多是对人类未来的探索,应该由大学、科学家他们探索完成了以后告诉我们,我们再进行工业实验。通过工业实验,把他们做成一个可能使用的技术诀窍,根据这个技术诀窍,我们再去生产产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时代发展太快了,过去这种产、学、研分工模式不适应现代社会,我们不可能等到科学家们按照这个程序做完。所以我们自己培养了大量的科学家。我们公司至少有七百多个数学家,八百多个物理学家,一百二十多个化学家,还有六千多位专门做基础研究的专家,还有六万多工程师,构建成这么一个研发系统,使我们快速赶上人类时代的进步,抢占更重要的制高点。”

 

——任正非

 

“2020109日,我与法兰西岛大区主席瓦莱丽·佩克雷斯通过视频,主持了华为拉格朗日研发中心开幕。该研究中心是一个向全世界所有数学家开放的平台,吸引世界上最优秀的数学天才加入,从事数学与计算领域科研工作,其目标是通过支持科技创新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研究成果将服务于整个通信行业。

——徐文伟

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

 

华为联想不同的底层逻辑

 

 

菲尔兹奖得主拉福格加入华为首度发声:这一切都超出了我的预期……

 

 | 蓝血研究院

 |  

 

“我叫洛朗·拉福格,是一名数学家,我在2002年获得了菲尔兹国际数学奖,此前我一直在学术界工作,对这个领域(工业界)知之甚少,直到三个月前加入华为,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探索新世界之旅……华为准备在拓扑斯理论领域进行投入 ,从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来看,拓扑斯理论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坦诚地讲,我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会在华为实现这一切……在华为,我发现一种战略的思考,这种战略思考在学术界都很难达到同样的水平……”

 

当地时间127日,华为法国公司社交媒体首度公开了法国数学家、2002年菲尔兹奖得主洛朗·拉福格(Laurent Lafforgue)亮相的视频,洛朗·拉福格在视频中表示,加入华为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新世界的发现。 

 

01

拉福格,何许人?

 

生于1966年的拉福格,是知名数学家,在数论和分析领域的项目的重要贡献而闻名于世。18岁时就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得银牌,35岁时,即2002年因对数论和代数几何的突出贡献,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他被认为是破解了关于数学本质最重要的猜想,为现代数学研究最大的单项项目“朗兰兹”做出巨大贡献。

 

拉福格于1986年入读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他在巴黎第十一大学奥赛数学实验室算术及代数几何小组受Gérard Laumon指导完成博士论文,也在那里做初级研究员。2000年进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担任高级研究员,并于同年任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这个研究所获7个菲尔兹奖,1个沃尔夫奖)数学教授。20031118日,他成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近年来,他在拓扑理论方面的工作使他与华为技术法国的研究团队建立了合作关系。2017年,拉福格和华为研究人员之间曾有过合作:由华为资助的一个为期两年的项目,专注于拓扑理论研究。在2019年,拉福格教授在巴黎萨克雷大学创建了华为代数几何学讲座。2020年,巴黎萨克雷大学与华为宣布合作,成立一个青年人才计划。华为技术法国公司承诺在未来十年内提供600万欧元支持该计划,计划每年平均资助7个研究所科学委员会授予的博士后奖学金,从而支持研究人员在职业生涯初期的工作。

 

拉福格于202110月正式加入华为,即华为拉格朗日数学计算中心,他与先进无线实验室联合做语义通信项目,同时也和CSTT的自动定理证明项目配合参与相关研究。他当前研究的拓扑斯理论,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数学命题,也是人类迈向数学界“无人区”重要的一步。一旦突破,不仅会推进数学研究进程,还可能作为理论基础为通信、计算、人工智能领域打开新的世界。

 

 

 

02

拉格朗日:华为新世界

 

华为在法国开设了六个研发中心,仅数学计算中心就有两个,因为法国是数学家聚集之地。2016年,华为在法国布洛涅市开设数学计算中心,当时,该中心有研究人员超80人,全部为博士及以上学历。致力于通信物理层、网络层、分布式并行计算、数据压缩存储等基础算法研究等。

 

2020109日,华为拉格朗日数学计算中心在法国巴黎揭牌,是继芯片、数学、家庭终端、美学以及传感器和软件研发等领域的5个研发中心之后,华为在法国设立的第6个研发中心,这也是华为在法国设立的第二个数学计算中心。

 

拉格朗日数学计算中心的使命是促进计算科学和数据科学相关的数学基础研究,积极探索和研究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引领计算和数据科学的发展,培养数学人才。

 

其运作模式是,立足法国,辐射全球,与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密切合作,搭建理论研究平台,构建开放的理论研究生态环境,吸引科学家共同探索原创性理论;实践和探索灵活的参与模式,营造舒适、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激发数学家和研究人员的研究热情。科学家可以通过申报课题获得研究经费资助,可以参与定期举办的学术会议,可以利用研究中心平台举办学术研讨和交流。所有参与研究中心课题的研究人员都可以通过华为及开放平台获取通信及计算领域对数学的挑战难题以及工业界最先进的研究方向。研究员公开发表学术成果并完全拥有相关研究的知识产权。 

 

华为拉格朗日数学计算中心吸引了全球不少数学家的参与,其中包括1994年菲尔兹得主Pierre-Louis Lions,其从事平均场博弈论研究;1998年菲尔兹奖得主Maxim Konsevich,其从事形变理论和高阶范畴学;2018年菲尔兹奖得主Allesio Figalli,其从事最优传输理论研究。拉格朗日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主要有三点:

 

1、良好的研究环境。研究员课题通过科学委员会评审后,可以根据研究周期获取研究资助,并可以在拉格朗日数学计算中心办公区工作,享有良好的工作氛围。

 

2、开放的工作氛围。研究中心所有课题及研究人员对外公开透明,研究员享有全部研究成果。通过研究中心平台可以获得领域最优秀的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的指导和交流。

 

3、开拓视野。未来很多重大科学突破都会建立在新的理论突破基础上,数学是理论突破的基础。通过计算中心平台,数学家通过和计算机科学家及通信计等领域工程师交流,会更深刻了解到数学如何应用于工程,进而改变世界。共同改变世界的梦想驱动数学家与应用科学领域专家深入交流,碰撞出思想火花。

 

 

 

拉格朗日数学计算中心还从事以下研究:

 

§  高维矩阵研究,用以简化复杂方程求解(Merouane,聂子佩);

§  数学分析领域研究,量化分析神经网络拟合度,进而用于科学计算(苏黎世理工Helmut教授主导);

§  高维采样数学方法,用以简化AI训练计算(综合理工Eric Mouline教授主导)。

 

 

 

03

不要求“投笔从戎”

 

“华为所关注的包括产品的维度、技术的维度,以及能够支撑技术发展的相关理论的维度,因此这也是三个预测事物的维度,而这三个维度是跨领域的,也是相互影响的。我目前(在华为)所参与的是一个规模宏大的项目,即拓扑斯理论的发展与其潜在的应用,一方面,它是深度神经元网络一般理论发展的一部分,例如,它可以用于服务人工智能的计算机架构,也可用于开发辅助数学家工作的自动化系统,以方便验证定理,发现定理,甚至是推动新的数学理论的发展。由此可见,基础研究探索属于华为长远规划的一部分,在华为,有许多(岗位的)人是基于10年或20年的远景来思考的,我认为这一点是很难能可贵的!”

 

拉福格感叹说,这一切都超出了我的预期……

 

华为花如此大的代价开展数学理论等基础研究,同样超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想象。

 

“为什么一家民营公司,在研究产品的同时,还要下这么大的力气去加大基础研究?”20191月,CCTV《面对面》栏目专访记者董倩这么问任正非。

 

任正非回答说:“正常传统的做法中,基础的研究更多是对人类未来的探索,应该由大学、科学家他们探索完成了以后告诉我们,我们再进行工业实验。通过工业实验,把他们做成一个可能使用的技术诀窍,根据这个技术诀窍,我们再去生产产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时代发展太快了,过去这种产、学、研分工模式不适应现代社会,我们不可能等到科学家们按照这个程序做完。所以我们自己培养了大量的科学家。我们公司至少有七百多个数学家,八百多个物理学家,一百二十多个化学家,还有六千多位专门做基础研究的专家,还有六万多工程师,构建成这么一个研发系统,使我们快速赶上人类时代的进步,抢占更重要的制高点。”

 

对于这一做法,内部员工也同样感到困惑,有人问任正非:“有些工作可能要几年或是数十年的积累才能沿途下蛋,现在公司是怎么评价这些长期研究工作的价值创造?对于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员工,对他的价值牵引是什么样的?”

 

任正非说:对于长期研究的人,我认为不需要担负产粮食的直接责任,就去做基础理论研究。你既然爱科学,对未来充满好奇心,就沿着科学探索的道路走下去。如果一边研究一边担忧,患得患失是不行的。不同的道路有不同的评价机制,你们可以自己选择,不会要求你们“投笔从戎”的。我们允许海思继续去爬喜马拉雅山,我们大部分在山下种土豆、放牧,把干粮源源不断送给爬山的人,因为珠穆朗玛峰上种不了水稻,这就是公司的机制。所以才有必胜的信心。

 

也就是说,华为不仅要吸引拉福格们引进来,还要有足够好的机制把他们留下来。

 

 

 

04

吸引“高鼻子”参加战斗

 

2021812日,任正非在内部发表了题为《敞开胸怀,解放思想,敢于吸收全世界最优秀人才》的讲话,号召内部要敞开胸怀,不拘一格,获取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吸引“高鼻子”拿着“手术刀”一起参加“杀猪”的战斗。

 

有一个名为“界与源”的网友评论说:

 

“中国当年很多的顶级学者都到国外去,固然有一部分是为了更优越的待遇,但更多的学者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科研条件和氛围。顶级的学者都很珍惜自己的科研生命,大多都在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学术环境,这样才能在短暂的一生获得更多的成果,才能为自己和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拉福格这种级别的学者肯定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搜寻适合自己的研究环境,这样的人才每个国家每个企业都会欢迎的,他最终能够加入华为,一方面应该是华为能够为其提供世界上最好的科研环境,另一方面,华为的科技树也需要这样顶级大牛的加入。这说明华为在科研的这条路上走的足够深,这才是未来的底气。顶级学者的加入,说明我们真的开始强大了,我们可以和顶级学者相互赋能,这才是走向强大的根本。不要忽视一个顶级学者的能量,他背后可能是一个学科、一个领域、一个产业、甚至是一个未来。”

 

ICT行业观察员大蓝先生做如下分析:

 

『以前说一流企业卖标准,现在是一流企业卖科技——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才能成为标准。在5G标准战中,华为就曾经和国际各大通信制造业企业硬碰过几次,许多标准都是靠着实测的指标优于友商而成为标准。可以想象现在已经拉开大幕的6G标准之战,只会更激烈。华为必须依靠科学家的力量,才有机会继续领先。

 

华为的数学家在5G标准技术的基础研究方面做出了大量贡献。无线物理层从波型设计、多址接入、调制解调、编码解码、信道估计及资源分配领域,都需要大量的数学知识,比如线性代数、统计理论、优化理论等。另一方面,华为公司的数学家在从理论到产品实现的过程中,以及在芯片的核心算法上都做出了大量贡献,从而构筑了华为5G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PolarCode(极化码)是由土耳其大学教授Arikan提出来的理论方向,同时华为数学家围绕该理论进行了编码和译码,降低了该技术的复杂度,使其有了产品实现的可能;

 

在大规模天线技术上,华为的数学家在先进接收机技术上,降低了其复杂度,提升了性能,从而构建了华为Massive MIMO的核心竞争力;

 

华为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主要在华为5G产品工程化过程中做了大量的贡献,比如5G基站的功放、芯片、滤波器等新型材料的使用和设计等,可以大幅降低基站的体积和重量,提高散热效率,降低能耗,进一步奠定了华为面向5G规模商用的产品核心能力,与业界其他厂商拉开了差距。

 

这件事情,不仅仅是怎么看华为,更是要“中国的企业怎么看、中国的企业家们怎么看”。

 

华为已经走上“企业养科学家”的路子,那么国内的其他行业大鳄们呢?那些搞房地产的企业,有没有打算长期“包养”一批自己的艺术家?那些搞石油搞矿产的,有没有打算养一批自己的世界顶级地质学家?那些搞金融的,有没有打算养一批自己的世界级金融学家?如此等等,如果企业愿意“包养”科学家/艺术家,那么整个社会都会向上走一个层次,中国的创新水平都会上升一个档次,没有比这个更犀利的“产业转型升级”了。』

 

来源:王育琨频道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