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百姓话题 > 学习教育 > 阅读信息
胡懋仁|说说为什么要读大学
点击:  作者:胡懋仁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3-06-24 20:37:06

 

1.jpg

 

有人在微信里转发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 历史的进程与个人的强大哪个更重要”。单看题目不太容易让人弄明白是要表达什么观点。文章比较长,文章中提出的问题,作者自己似乎也给出了一些答案。
对于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这个问题,作者给出的第一个答案是:人力资本投资。因为读了大学,你能获得更多更好的知识、技能,从而在就业后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作者还用他列出的公式来证明,如果你在读大学之后,获得的收益超过你付出的成本,那么这个投资就是成功的。如果你在读大学之后,获得的收益不足于你付出的成本,那么这个投资就是失败的。
作者还认为,大学最重要的功能,并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信号功能、遴选排序功能。高考的本质,是对学子进行智力能力上的遴选择与排序。这里已经不是在回答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这个问题了。这是在阐述大学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这一功能性问题了。这个信号功能是指的什么,也不太容易让人弄明白。
结合作者对这两个方面观点的论述,我们是否可以看出作者这样的论点:大学是用来对人力资本进行遴选和排序的,而我们要读大学的孩子们不过就是参与到这个大学的功能中来。至于大学的功能本身,作者说,不是让学生们学到了什么。或者说,在大学,学生们是否学到了什么知识与技能并不重要,而是参与到这个被大学遴选与排序的过程里,成为一种被遴选和被排序的对象性材料似乎才是最重要的。关键就在于,你能进入到哪一所大学,受到什么样级别的遴选,最终决定你是否能够成为这个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佳材料。
我不否认,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读大学不可能不会被认为是一种投资。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完全避开这样的投资观念也不太现实。特别是孩子的家长,产生这种功利性的观念可能更为强烈一些。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中有的人或许成熟得早一点,也会产生这一类观念。而更有一些孩子,或许没有那么早熟,对读大学是不是一种投资,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当然,早熟的孩子们在读大学的过程中,可能有着更强的功利性,有明确的目标。而不那么早熟的孩子可能会更单纯一些。
已经产生这种把读大学当作一种投资观念的学生,或许在大学的学习中会有更为明确的目标,这对他们在学习上的努力方面是会产生一定动力的。这种投资观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过在另一方面来看,这种投资的目标可能看起来有点肤浅。如果在大学毕业后,一旦没有实现获得更大收益的目标,学生就可能感觉受到了较大的打击,对他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都存在不利的因素。

 

那些不那么早熟的学生,在大学中可能会有这样以下几种情况。一种就是不考虑其他方面的问题,也不太多考虑自己未来毕业后的出路。在他们的心目中,学习就是第一位的。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其他的事都无所谓,至于学好以后干什么,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能拿到什么样收入的职位,都无关紧要。这样的学生反而在走进社会以后,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进入了大学之后,反而缺少了学习的动力。整天开始混日子,玩游戏,谈恋爱,或者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其他事情。这样的学生当然就不够稳定,他们在大学里不能抓紧时间认真学习,这对他们的未来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的。对这一类学生,学校、老师和家长还是要做许多大量的工作,对他们采取正确的引导。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比如,对于某些经历多次高考、年龄较大才刚刚进入大学的人们来说,或者对于身体患有不同程度残疾的残疾人来说,他们来到大学读书,所怀有的功利心一般要少一些。他们对自己的未来的看法存着在更多的不确定性。在他们看来,能够进入大学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了。至于大学毕业之后,是不是能找到很能挣钱的工作,那并不重要。他们看重的是大学的学习机会。他们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他们要拼着命地利用这个学习机会,来提高自己,来充实自己。
当年,我们读大学时,心情就和上面这一类人很相近。我们中有不少人,在农村去过兵团,插过队,在工厂里工作了一段不短的时间。那时的我们,非常渴望能有读大学的机会。但是在恢复高考之前的年代是不允许的。1977年,我们终于等到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们那些有幸进入大学学习的老学生们,绝大多数人都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他们在学习中基本就表现得如饥似渴,天天都在抓紧一切可能的时间。
至于把读大学看作一项投资这样的观点,我相信,当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或许有人已经想到了,他们比我要更成熟一些。反正我是没有想过这种可能性。我们参加高考时,媒体还在宣传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那是说,无论考上了大学,和考不上大学,都要有所准备。至于毕业之后,当时的我们也会想到要做两手准备。这两手准备不过就是,一个是准备接受国家的分配工作,另一个就是准备回到原单位,让干吗就干吗。至于其他的诸如工资待遇,没有太多的奢望。当时大学毕业生,没有参加过工作的,实习期工资是每月46元钱。有过多年工龄的,不需要经历实习期的,每月工资是56元钱。至于说读了大学就会挣更多的钱,我们当时没有人认为存在这样的可能性。那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不存在有人会暴富的可能性。这种情况反倒是让我们这一代人在大学里,主要把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因为想别的事等于什么用都没有。
这是不是类似于一种佛系的观念? 或许有那么一点吧? 但是在我看来,到大学读书,最好还是少想那些与未来才发生关系的所谓功利性的东西。那就是六根不净。所以还是要把心踏实下来,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把书读好,把学习搞上去。如果说这就是一种佛系,那佛系就佛系吧。这样的佛系不是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都吊尔朗当地混日子。这种佛系不过是说,要专门静下心来做应该做的事,与之无关的就都可以放在一边。这才是大学生应该做的正经事。如果净琢磨别的功利性而且不着调的事情,对在大学里的成长没有一点好处,也没有一点用处。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