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宋朝以前都没有棉被,那么大冬天古人是怎么扛过去的?
点击:  作者:四川正道文化    来源:今日头条  发布时间:2023-01-23 14:20:23

 

 

都知道大诗人杜甫日子过得穷困潦倒,他写过一首著名的长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上元二年八月,杜甫一家屋漏又遭连夜雨,房内到处湿漉漉,睡觉时全家老小冷得瑟瑟发抖,偏偏还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杜甫的生活状态代表了当时的穷人,他取暖所用的布衾并非现在的棉被,而是布质的被子,盖了不少年变得又硬又冷,加上孩子睡觉不老实,把被里子全都蹬坏了。

 

布衾的布也不是现在柔软的棉布,而是用的麻布、葛布,里面填充的大概率也不是丝絮。

 

因为穷人根本用不起,只有富贵人家才有条件以绵缎做被面,用蚕丝结成的丝絮填充。

 

汉代刘向编著的《孝子传》里,就写到闵子骞的后妈偏心眼,给亲生儿子做棉袄是绵纩厚重,给闵子骞做的棉袄却是皆藁枲为絮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绵纩就是丝絮,藁枲是干草和乱麻,这种棉袄能暖和吗?

 

这就能理解,为何在八月天里的一场雨,便让杜甫冷到一夜难眠,这布衾实在御寒有限啊!

 

在宋朝之前,只有丝绵的字,《宋书》中方才出现木字旁的字,因为北宋时期,棉花才开始在中原及长江流域大量种植。

 

棉织品也是在这时才慢慢被古人所使用,那么此前的人们又是如何御寒取暖,度过寒冷的冬天呢?

 

 

1

 

棉织品更为柔滑保暖,最重要的是经济实用,可媲美丝绵又比它便宜,用棉花做冬装和被子的御寒填充物再好不过。

 

元代农学家王祯在他所撰写的《农书》中称赞棉花是:

 

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某苎,免绩缉(纺织)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

 

棉的出现是具有颠覆性的,它温暖既远胜苎麻,软美又不让蚕纩,但也并非无可替代。

 

 

比如王祯所提到的桑蚕(蚕丝)、苎麻、毡毯(兽毛织品)、褐(葛和兽毛混织粗布)……

 

宋元以后,棉花广泛种植,才迅速取代了并不那么舒服的葛、麻纤维,成为和蚕丝一样重要的纺织原料。

 

一言以蔽之富贵者穿绫罗绸缎,贫寒者穿葛麻褐衣。

 

王安石在《论邕州事宜》里写当地人冬被鹅毛、衣棉以为裘,夏缉蕉、竹、麻、芋以为衣

 

冬天盖的被子是用鹅的细毛填充的,穿的棉衣是

 

 

古书里一提到,就跟那句东北女人分为两种:一种是穿貂的,另一种是没穿貂的一样,代表了有钱、有面儿!

 

比如李太白《将进酒》里的那句五花马 ,千金裘,再有苏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更别提齐景公赐给晏子的白狐裘,那是价值千金!

 

当然现实永远提醒着世界的参差,在《淮南子齐俗训》里就很直白地写道:

 

贫人夏披葛带索,冬则羊裘解札,短褐不掩形,而炀灶口

 

 

穷人夏天穿扎着麻绳的粗葛布衣,冬天身穿羊皮裘,破烂不堪,粗毛短衣都无法掩盖身体,只能偎依在灶前取暖。

 

所以像狐貉貂豹所制的皮裘,是权势地位的象征,代表富贵逼人;那种羊啊狗啊鹿啊做成的叫毡裘,一般是平民所穿。

 

对贫寒阶层来说,能在冬天里穿上毡裘已然是幸运的了。

 

许多人只能穿着粗布衣絮上乱麻或芦花,在床上铺上稻草,裹紧硬如铁的布衾,在寒冷的煎熬里等待着开春,所以才有一句俗语叫穷人过夏,富人过冬

 

 

更有衣不蔽体者,可能都熬不过寒冷的冬季。就像杜甫《石壕吏》中老妪的控诉: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2

 

除了穿衣,古时候取暖方式也分三六九等。

 

人类最早只能穿草叶、兽皮,冷的时候最多聚在山洞里生个火堆。

 

好在咱们远在新石器时代,就知道用葛、麻类植物和树皮的纤维纺纱织布了。商朝时便能以蚕丝制造出精美的锦缎丝绸,到了汉代,更是开创了通向欧亚的丝绸之路

 

 

服饰因为材质有了贵贱之分,在冬季取暖条件上,更是有了天壤之别。

 

白居易的《卖炭翁》,讲述了一个整年在豺狼出没的南山里砍柴烧炭的老翁,大冬天衣衫单薄,却还希望天气更寒冷,这样他的才能更好,换回敝衣粝食……

 

所以穷人冬天里天天烧炭取暖是不实际的。

 

你可能会说山里到处是树木,随便砍点回来烧不行吗?

 

 

西周时期,周厉王宣布把辖山林水泽都收归国有,只有每年定期短暂开放的时候,才能进去伐木渔猎。

 

宋朝时明确规定:

 

民伐桑枣为薪者,罪之。剥桑三工(四十尺为一工)以上,为首者死,从者流三千里。

 

敢砍伐树木当柴火烧的平民,都要治罪!如果砍伐树木超过120尺,主犯就要被判处死刑,从犯也要被流放边疆。

 

除了国有的山林,还有很多属于达官显贵、寺庙道观的,这些山头老百姓都不能去随便砍柴!

 

 

要想大量砍柴烧炭,那就得像卖炭翁一样跑去荒无人烟、豺狼虎豹横行的荒山野岭里去。

 

唐宋时期因为人口增长挤压了麻类的种植,缺衣的穷人会用楮树皮沤的皮纸缝制成坚厚的纸裘或纸被抵抗严寒。

 

在长江流域,人们会用芦花填充衣服和被子御寒。

 

还有一种俗称茅窝子的木屐,木鞋底离地有2寸之高,避免寒气侵袭,鞋面用茅草编织,鞋里铺上厚厚的芦花或干草,穿上防止冻脚。

 

 

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家庭,会使用泥做的火盆盛放烧火做饭的灶灰来取暖,之后慢慢演变成了火塘,也叫火炕。

 

火炕之中有孔道,在冬天的时候通过燃烧产生大量热能传送到炕的孔道中进行加温,类似于现如今陕西东北等这些比较寒冷地区所用的炕。

 

有一部分家中锅灶是与炕的孔道相连接,只要烧柴火做晚饭,炕也就烧好了。

 

一般都会用土炕,因为土炕保温性能强,维持温度会久一些。

 

 

3

 

古代帝王能取暖比我们想象中要奢华的多。

 

汉朝时期宫中设有温室殿,把花椒碾碎做成泥涂在墙上做为室内的保温材料使用,再在墙壁上挂上壁毯,用来减缓室内温度流失的速度。

 

设有火齐屏风,用大雁的羽毛做成幔帐,地面上铺着西域毛毯,这样的房间冬天自然不会让人感觉到寒冷。

 

《世说新语》当中记载:西晋首富石崇便以椒为泥涂室;南朝庾信《梦入堂内诗》中也有香壁本泥椒

 

 

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这也被称之为火墙。墙下面有专门挖的火道,填火的炭口设计在大殿外的廊檐底下。

 

在炭口里面烧上木炭火,所产生的热量就可以烘热夹墙,继而通过夹墙将温度带到大殿当中。

 

为了让这种热能循环通常,火道的尽头处还专门设计了通气孔,烧火所产生的烟则从台基下面的出气口处排出。

 

这种火道还可以直接通到皇帝的御床以及宫殿级其它的炕床之下,形成了暖炕和暖阁,即便是严寒的冬日,大殿内也可以保持二十多度。

 

 

再往下分便是熏炉,宫里面的话一般使用铜质,做工非常精良,在民间大多都是使用陶土、铁来制作。

 

熏炉在古时候又被叫做暖炉,红炉,专门室内取暖使用。

 

在唐朝时期,取暖熏燃的炭分为瑞炭凤炭,在《开元天宝遗事》里记载道:

 

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

 

还有一种比其小一些的手炉用来暖手,一般里面都会放上木炭或者是还有余热的灶灰,在炉外面加上一个罩子。

 

 

因为其非常小巧,放到袖子里面取暖也是可以的,所以也被称之为暖手炉火笼

 

古时候有地位或者富贵人家取暖经常会使用这种铜质的手炉。

 

现如今浙西一些乡村中仍都在使用这种手炉,当地人便叫其为火笼,里面放着烧红了的炭,非常适合来暖手。

 

有暖手的手炉,自然也有用来暖脚的足炉

 

 

相对比手炉,足炉会稍微大一些,有铜质有锡质,形状类似一个扁圆的瓶子,里面灌满热水,主要是用来捂脚用,可以随身携带也可以放到被窝里面,古时候称其为脚婆汤媪

 

苏东坡也曾经把一个足炉当作礼物送给过友人杨君素:

 

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衾裹之,可以达旦不冷

 

一些文人雅士的取暖方式就更讲究了。

 

例如李清照《醉花阴》里提到的瑞脑销金兽,瑞脑在熏燃的时候会产生浓郁的香味,而且烟量不是很大,既可以保暖又好闻。

 

 

清朝时期的李渔不仅用暖炉取暖,还在《闲情偶记》当中写下来自己设计暖椅的过程,在椅子下面设计出一个小抽屉,可以往抽屉里面放上小炭炉,这样一来坐上去就不会冷了。

 

不过再风雅的取暖方式,也无法和现代人的舒适度相比,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冬季不再难熬,幸而生活在这美好的时代啊!

 

来源:四川正道文化”今日头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