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荆林波 马帅: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经验与展望
点击:  作者:​荆林波 马帅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  发布时间:2022-06-28 09:27:44

 

1.jpg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回顾历史,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将在领导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勇担重任,迎接挑战,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我国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快速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国家由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

 

第一,经济总量呈增长趋势,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经过70多年的发展,2021年我国GDP总量高达1143670亿元。我国现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

 

第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更加协调。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经过70多年的发展,2021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0968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3%。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我国新旧产能之间衔接转换有序进行,产业链向高端延伸。现在,我们有了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优化升级势头良好,产业发展更加协调。

 

第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是综合交通网络发达。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力和畜力是主要运输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落后。随着铁路、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现在我国的高速公路、铁路里程均居世界第一。二是邮电通信水平全面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通信设备、通信方式、通信手段十分落后。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国邮电通信基础设施规模不断增长,技术快速提高,已经“覆盖全国、通达世界”,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强国”。不仅如此,我国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如环境保护、文教卫生、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也更加完善。

 

第四,对外经济取得长足发展,货物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对中国实施贸易封锁,我国不得不实行“一边倒”的对外开放政策,因此外贸水平较低。经过7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水平极大提高,对外贸易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国已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202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391009亿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更加巩固。

 

第五,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城镇化率较低,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城市与乡村在户籍制度和管理上相对分开,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了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的充分自由流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在城镇化进程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2021年我国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城镇功能日趋完善,承载能力逐步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六,地区发展差距缩小,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近代以来,西方列强通过战争等方式强迫清政府开放沿江沿海等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其后果之一,是使得我国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少数东部沿海、沿江城市得到较快发展,中西部地区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战略的实施,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逐步缩小。近年来,随着我国深入实施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等,我国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显著增强。

 

(二)民族由艰难困苦走向辉煌振兴

 

第一,实现全面脱贫,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人口占多数,我国绝大多数人面临贫困的威胁,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明显改善,但到改革开放前,仍然处于奋力争取温饱的阶段。近年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2020年,我国全面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588元,自主增收脱贫能力稳步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伟业。一个占全球人口1/5的国家在几十年时间里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原先饱受欺凌的落后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个发展奇迹举世公认。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夙愿。从“小康”概念的提出到“总体小康水平”,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探索。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国家的赈灾救济力度偏小且没有持续性,整个社会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较为匮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各领域建设均取得可喜成就,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4%,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近年来,中国还为许多国家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优惠政策,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惠及许多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环境保护以及世界共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效不仅得到了全体人民的认可,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三)人民由缺衣少食走向安居乐业

 

第一,居民收入增加。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人民生活极其困难。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人们的购买力大大增强。

 

第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相当一部分人口连温饱都难以实现,根本不可能奢求更高层次的消费。经过70多年的发展,2021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同时,人们的消费种类日益多元化,除衣食住行等基本支出,还涉及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等,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及幸福感的提高。

 

第三,就业形势稳定向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民生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把就业摆在突出位置。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我国就业方式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就业结构也得到改善,尤其是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

 

第四,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较为落后,人民生命健康缺乏良好保障。在70多年的奋斗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回应人民关切,尽最大努力为人民生活保驾护航。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快速扩大,目前已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功。未来,中国共产党将领导中国人民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创造更大的奇迹。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成就的经验总结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宏伟成就,缘于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摸索并积累的丰富的历史经验,并运用这些经验指导实践。

 

一是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方向问题是根本性问题,坚持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方向事关经济发展的成败。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鲜明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习近平指出:“做好经济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 “发展是基础,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有序推进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成功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整顿经济秩序,合理进行利益分配,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创了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新局面。

 

实践证明,新时代一定要继续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够解决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复杂问题,这是我们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和结论。

 

二是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始终,确保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以贯之地坚持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捍卫国家安全和人民的利益。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由温饱走向小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取得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历代王朝无不因人心向背而兴替更迭。历史和实践雄辩地证明,任何政党如果想长期执政就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才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唯物史观洞察社会历史现象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更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鲜活经验。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确保经济发展的最大成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了我国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科学地揭示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本的二重性,采用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和“七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战略目标,在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取得较大突破,对外开放水平呈现新的格局。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是党在领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的宝贵经验,又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取得的丰硕成果。这条宝贵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更高水平改革开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四是将自我革命的精神贯穿始终,确保了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优秀基因。“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自我革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开展整风运动和“三反”运动,随着各项运动的开展,党员干部深受教育,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为后期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保证。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以敢于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聚焦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通过开展各类学习教育、主题教育、专题教育等活动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素养,为确保经济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提供了组织保证。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永葆党的先进性、革命性,才能担负起领导人民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肩负着领导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进而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才能创造新的伟大成就。

 

三、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展望

 

习近平强调:“大变局带来大挑战,也带来大机遇,我们必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未来,我们面临的是充满变化、纷繁复杂的发展环境,也是机遇与挑战相互交织并存的发展环境。

 

(一)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机遇

 

从国际环境来看,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仍然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我国外贸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快速变迁也为我国实现经济深度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我国逐渐由国际规则的“接受者”变为规则的“引领者”。近几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而我国疫情防控成就显著,这为我们在未来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经济发展积累了经验,更为我们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创造了宝贵机会。

 

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一是我们有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只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到经济发展各领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有了沉着应对经济领域重大风险挑战、向着宏伟目标奋勇前行的根本政治保证。二是我们有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做到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统一,也做到了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相统一。三是我们有着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具有较高的中长期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运行的内在稳定性。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消费市场供给充足,传统产业升级也将释放巨大经济发展能量。四是我们有着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水平大幅度提升,形成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因此,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势头会更加强大,经济发展活力会有序释放,我国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五是我们有着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回望来时路,中华民族在磨难中一步一步成长,破除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今天的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强,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在未来,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会指引我们取得更辉煌的成就,奋力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

 

(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挑战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一些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浪潮暗流涌动,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一是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很多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面临较大的财政赤字和债务危机。世界各国正处在经济调整与复苏时期,加之现在又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因此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依然步履维艰。新兴经济体经济虽然有所改善,但大部分国家仍面临结构调整缓慢、内生动力不足等难题。二是反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世界经济复苏。近年来,一些国家开始采取一系列反全球化政策,贸易保护主义也重新抬头,由此导致的贸易摩擦与经济争端大幅增加,我国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影响。三是全球疫情的冲击加剧了我国外部需求疲软。长期以来,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但随着各国经济持续低迷并疲于应付疫情,外部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较难恢复。

 

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的国内环境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一是经济发展仍面临较大的压力。随着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深入,传统的增长结构与动力进入深刻的调整期,经济发展总体压力较大。二是相关要素投入制约经济发展。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劳动力需求不足、劳动成本增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现象,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三是疫情冲击导致就业问题严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了这些行业劳动力的就业。四是新技术带来巨大变革和冲击。人工智能等技术能有效降低经济社会运行成本,但未来大量普通人的岗位也将被机器人所取代,对人们就业将产生影响和冲击。五是我国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在全球上百个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中,成功跨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的国家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国家都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潭。虽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国要想在异常复杂的环境下成功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目标,仍要继续努力。

 

(三)勇担重任,迎接挑战

 

习近平指出:“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在机遇与挑战相互交错叠加的形势下,如果处理得好,挑战也会变成机遇;如果处理不好,机遇也会变成挑战。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打铁还需自身硬”,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党如何发挥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作用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深刻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并将其学懂、弄通、用好,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经济挑战与风险、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在实践中把握领导经济工作的规律。习近平指出:“现在,经济形势变化很快,我们不熟悉、不知道的事情很多,要做好工作,就要深入调研、加强分析、加强学习、提高本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将调研思考与实践历练相结合,不断创新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提高经济领导能力和水平,在实践中摸索经济工作经验,丰富和发展经济理论,并继续指导我们新的实践,从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是要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推动经济发展,就要完善党领导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各级党组织要牢牢抓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不动摇,完善一整套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统筹协调、集体讨论、学习研讨、决策执行、评估监督机制,推动党领导经济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汇聚各方力量助推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四是在领导经济工作的过程中要时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国内外形势极其复杂的情况下,我们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关系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制定出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并取得最后的胜利。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寻求经济发展的规律,持续探索在新形势下领导经济工作的有效路径,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问题。

 

四、结  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瞩目的经济成就,创造了伟大发展奇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们要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奋力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作者:荆林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马帅,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研究实习员。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原刊于《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2年第5期)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