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理论建设 > 阅读信息
孟广竹:信息化生产力呼唤新型生产关系
点击:  作者:孟广竹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1-01-15 07:46:16

 

 1.webp (18).jpg

理论探索


如同工业生产力代替农业生产力进而催生出资本主义文明代替封建文明一样,信息化生产力取代工业生产力必将终结资本主义社会文明,呼唤新型生产关系的全面出现。这种新型生产关系在经济基础上的制度标志就是新计划经济。

新计划经济,是对传统计划经济的扬弃和超越,不是过去那种政府决定一切的计划经济,而是平台型经济,是大数据信息化经济,它能够满足生产与消费的即时无缝隙匹配,并且是动态的。

党中央提出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怎么办?用什么措施来实现?恐怕单凭法治是难以奏效的。根本性的解决办法,还是要靠“根本性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新的计划经济制度。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由新型生产力决定的。这种新型生产力就是信息化生产力。信息化生产力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全新型的生产力,其核心要素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信息化生产力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信息化生产力的根本特点就是突破了有史以来人类生产力形态的时空限制。如同工业生产力代替农业生产力进而催生出资本主义文明代替封建文明一样,信息化生产力取代工业生产力必将终结资本主义社会文明,呼唤新型生产关系的全面出现。这种新型生产关系在经济基础上的制度标志就是新计划经济。因此,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主动变革生产关系,其着力点在于按照信息化生产力的技术要求积极探索创建新计划经济体制机制,建立与新型生产关系相匹配的新计划经济制度。

新计划经济,是基于互联网时代的计划经济,是依靠“大智移云”“平台”等现代信息化资源及管理手段实现社会资源高效优质配置的计划经济,是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相对应的计划经济,是对人类迄今社会经济发展各种运行形态的重大变革和扬弃。

一、新计划经济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涵


1、新计划经济,不是传统计划经济。信息化资源及管理可以有效解决传统计划经济“能力局限”所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低、劳动者积极性低和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这种计划经济,不仅是生产线的量化生产和普遍性一般消费品,而且可以计划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定制个性化生产与消费。

2、新计划经济,不同于过去单纯由政府主导的传统计划经济,新计划经济是对传统计划经济的扬弃。新计划经济不是短缺经济,而是物质极大丰富条件下的新型计划经济。新计划经济不是“人人搭便车”的低效经济,而是充分调动并自觉形成人们社会劳动积极性的高效优质经济。新计划经济是“由政府建立并控制和管理基础数据、一级平台”的经济。是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经济。

3、新计划经济,是生产与消费几乎同时存在、消费者参与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并跟踪物流全过程直到消费产品并反馈消费意见的计划经济。是实现了产能无过剩、产品零库存、资源无浪费的最优配置的计划经济。

4、新计划经济,可以有效解决市场经济所导致的所有经济和社会、生态等问题,更是避免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还是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的纯洁政治生态环境的基础性经济。

5、新计划经济,是实现人类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载体。

6、各互联网平台的有效运营以及生产、流通、消费的日益全球化,已经建构起新计划经济的框架和内容。

7、新计划经济与经济组织是国有企业或全民所有制企业控制基础信息化数据及一级平台资源,国家像对待土地、矿产、水等资源一样,对待和掌握数据、平台等信息化时代基础重要资源。基础数据和平台必须为国家所有,由国家掌握控制。在此基础上,适度放开私人资本参与。

8、新计划经济是由政府主导的社会经济联合体,是全球配置资源的联合体,需要建立全球性协调的法律制度。在一个国家,新计划经济需要强大的政党领导下的政府绝对强大的领导力。在全世界,则与各国政府的领导力和执行力相关联,以求形成强有力的国际间合作。

9、新计划经济,是实体经济,是有金融但割除了各种“资本市场阑尾”的经济。

二、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计划经济是成功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成功实践


苏联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科技等各方面,成为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充分彰显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计划经济经济制度的强大优势。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不足以证明就是计划经济制度的失败,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政治上从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封堵,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过度干渉,到国内苏共党内思想路线的走偏,特权的日益滋生蔓延;经济上的偏重(也有客观上与美国冷战的需要)及各次产业的不协调;党内高层思想文化上逐渐被西化等等。根本原因是苏联共产党放松了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走上了错误的政治路线。

毕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政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都是首次探索,因此失败也有其必然性。但失败不代表人类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是错误的。更不代表计划经济是错误的。而从马克思开始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的批判开始,直到现在,虽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仍然存在,但其腐朽没落性一刻也没有停止和好转,虽然,世界人民不断的革命运动,促使资产阶级统治集团不断进行改良,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终结是迟早的事情。特别是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为实现高度全面协调的新计划经济创造了条件。新计划经济可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真正的正相关关系,达到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根治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对人的异化而造成的人类社会所有问题的根本药方。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奠基之作,因而一出笼就得到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确切说是资产阶级集团)的热捧。而马克思则对其进行了剖析和批判,提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

我想说的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只能是满足少数人愿望的制度。竞争的结果是财富越来越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这一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讲到了讲透了,托马斯·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也讲到了,改革开放40多年的我国也印证了。举一个人们都能认可的例子,类似范冰冰那样的人,在我们国家可以找到几千几万人,但成了明星的却只有她范冰冰等极少数人,她拥有的财富相当于多少平民百姓的财富呢?这就是活生生的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现实。这是公平的吗?是正义的吗?实际情况是,演艺市场明面上是自由竞争的,而实际上是很大程度被利益集团那只看不见的黑手掌控着的。有才艺的人大有人在,而真正能够出头露脸的人是极少数,这样的演艺市场充斥着各种“潜规则”,不是“圈子里的人”是没有机会进去的,更多的人连边都沾不上。试问哪个新人的背后没有各种类型的“靠山”?

在资本控制的时代社会,自由,从来就是天上的月亮,只有能够把星星摘下来的人,才能拥有自由。

市场经济是看不见的手,这个说法是对的。但这只看不见的手不属于人民群众,是有权有势有钱人的手,是一只黑手。劳动人民的手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是看得见的手。而市场经济那只看不见的手,是资本家集团的手,是捞取财富攫取财富的手,是见不得阳光的黑手。

三、市场经济已走到拐点,未来属于新计划经济


无论是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500实际历程看,还是从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信息化和数字经济时代以来的活生生的大量事实看,一切都确切地表明,市场经济的路越来越走入死胡同,走向恶性循环,是法治也难以确保可医的致死之病。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已经面临着历史性终结。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和历史发展大趋势,我提出了新计划经济的思想。

我认为市场经济改革取向,已经走到了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其实,我们的所有经济改革,根本就没有走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路,一直跟在他们的后面学习,没有什么新创意和新发展,只是走的更快一些罢了。特别是在缺乏法制的情况下,我们放纵了互联网、平台等新兴经济业态的自然任性野蛮生长。

一是再往前走就违背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即信息化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基本规律。

二是西方传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虽然不断改革,但早已经走到了尽头(新自由主义的失败),不少西欧国家逐渐改良为貌似比社会主义国家还先进的社会经济体制。

三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目前看市场经济的潜力已经基本发挥到了顶点,且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出现严重的政治腐败、社会价值观念扭曲道德滑坡、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浪费与破坏、文化和意识形态主旋律阵地失守等严重的负面问题。

四是近几年不断出现的是发展国有经济还是发展民营经济的激烈舆论战。实质上民营经济的不受待见,是一种很现实的客观现象,不是主观行为问题。因为,改革开放40多年了,各类经济主体早已经都是平等的了。如果说还存在待遇不公的问题,也是经济发展自身规律问题,不是政治问题,也不是社会问题,更不是思想文化问题。它只能是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客观真实反映,也是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反腐败力度,截断了过去民营企业靠官商勾结以获取灰色利益的黑道,致使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生存环境改变了。

各类金融机构为什么不积极支持中小民营企业?这种现象本身不就是市场选择吗?这不就是“资本嫌贫爱富”的本质表现吗?而面对这样的结果,2018年主张私有化的人不是从中小民营企业自身找原因,而是找出金融机构“爱国弃民”的说辞,并借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大喊大叫大闹,他们相信“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果不其然,闹得党政领导高层发话、层层跟进表态,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条,给民营经济发展特殊政策支持。这本身就是政府强势干预了,打破了公平原则,偏离了市场经济本质。那次的大喊大叫大闹,真是闹出了好处,但过一阶段是不是还会再闹呢?同时,那次大喊大叫大闹得到的好处,能有多大正面效应呢?会不会有更大遗祸在后头呢?

2019年秋,某电视台做了“大阐蟹”市场经营情况调查,结果是所有的经营业主没有一家是出售真的“大阐蟹”,百分之百在做假。而且从市场管理到水产管理等所有相关政府部门,都或明或暗纵容支持这种“以假充真”行为。我是比较乐于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的,自认为比较能够保持一种清醒。相信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民营经济乃至市场经济发展到了这一步,也是到了拐点了,再任其自由扩张,那就必然资本控制经济、绑架政府、操纵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了。2020年美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问题的处理乃至大选以来令世人震惊的所做所为,已经更加地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劣根性。

我的新计划经济思想,是对传统计划经济的扬弃和超越,不是过去那种政府决定一切的计划经济,而是平台型经济,是大数据信息化经济,它能够满足生产与消费的即时无缝隙匹配,并且是动态的。今后,平台是社会经济整合的主导力量,并将深刻影响到社会、政治、文化等人类生活全部领域。政府的职能和责任也将因数字经济而彻底改变,主要是创建管理基础数据、一级平台,牢牢掌握基础数据、平台等重要资源,实现统筹发展和安全。管平台的正确发展方向。运用法制与道德等力量管理平台。新计划经济的平台社会,法律制度也将大为消减,许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法律将失去意义和价值,一切都实现信息化、公开化、自动化。另外,新计划经济的平台也解决了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每个企业的严格的计划性与整个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它将每个企业的计划性放大了,放大到“经济全球化”了,生产与消费都实现全球化配置了,而且还实现了生产、消费的个性化全球化。信息化数字经济平台,在政治上为实现人人平等自由联合体社会创造了条件。因此,大数据信息化条件下的平台型经济运行,客观上要求必须是有计划的。

从法理上讲,信息化时代的数据是由法人及自然人的情况形成的,各种平台也是由法人及自然人搭建起来的。因此,数据、平台理应是“公有、国有或全民所有”(以下简称“公有”),是全民资源,理应共有共建共享,而不应该成为私人资本的“私有资源”,不应该单独受资本控制,更不应该借数据、平台等“公有资源”攫取垄断超额利益。这些由法人与自然人本身释放出来的数据、平台等信息化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人的主观属性”,是相比较于土地、矿产、水等自然资源更具“人的主观属性”的资源,而且是人人具有的资源,具有天然的人人平等属性。在信息化时代,这种由法人与自然人释放的数据、搭建的平台,其资源价值得到充分彰显,能够创造出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代都先进的生产力,因而受到资本的青睐,成为资本追逐的梦想。成为资本“吸睛”的最为重要的资源场域。数据、平台等资源被私人资本控制,等于是剥夺了信息化赋予法人与自然人的天然的平等权力。这便是当下私人资本控制下的互联网公司的现实。

党中央提出要“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怎么办?用什么措施来实现?恐怕单凭法治是难以奏效的,在市场经济法制化方面,应该说美国比世界上任何国家做得都要好,但情况怎么样呢?所以根本性的解决办法,还是要靠“根本性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新的计划经济制度。我们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还将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已经学习了美国,我们还要超越美国。但现在已经能够看清美国的道路是走不通了。我们必须选择更好的自己前进道路,这条路就是我们过去已经选择好了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在经济上必须是计划经济的。

新计划经济的生产与消费的丰富性和动态性特征,是对传统计划经济的弱能力简单性特征的超越。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本经济制度,它确保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制度等在本质上的社会主义性质。

 (作者系原中共衡水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