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复兴,是全国人民的事,是一场群众革命运动,人民群众才是主体,不能光指望那几家专业机构的大制作。
前段时期,当我国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已很严重,引起了人民群众不满,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些鼓吹“私有化”的人,也就站了出来,以名人身份给别人“上课”了。
他们的就业,他们的前景要靠谁来解决? 靠市场吗? 不是说完全不可以,但单靠市场肯定是靠不住的。这个问题资本主义解决不了,但是社会主义的计划性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总结实践,分清是非有利于我国公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中,逐渐回归迸发生命活力的公有制主体,创造物质和精神硕果。
我们的思想理论阵地却长期被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占领,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逐渐被颠覆,失去了它本来的面貌与魅力。因此在我国,亟需来一场政治经济学正本清源的革命。
深刻阐述“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活的灵魂,通过深入解读几个重大理论的关系。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也面临风险与挑战,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艰辛努力与奋斗。将中国式现代化置于经济全球化大潮之中,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
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还是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党地位的悲剧,都证明了学风与文风问题关涉政党的生命力。
列宁曾经写道:“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内里腐朽的自由派,试图在社会主义的机会主义形态下复活起来。”
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它与社会制度、国家性质紧密相连,也因政党和利益集团的性质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属性和要求。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普通劳动者大众都了解的真理,一到他们那里,都是不可靠的,都是站不住脚的。而他们所自以为是的真理,恰恰就是最荒谬的,而且也是经常被有常识的人们所耻笑的。
坚持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核心就是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在根本经济制度上保证经济发展的利益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而不允许出现两极分化。
千秋伟业,百年战略,系列目标,系统规划,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党领导的巨大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治理和发展国家的一个成功经验。
认为马克思不同意恩格斯或者恩格斯不同意马克思。这决不是实事求是的学术研究,而是赤裸裸的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是资产阶级的乏走狗文人混淆大众视听的无中生有诡计。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如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对人才的评价不能仅仅看他的知识理论,也要看他的成长历程,只有经历了实践磨练的人才,才可能德才兼备,否则德才不能相符、德不配位,终究无法堪当历史的重任。
各个国家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才有可能走向成功。我们必须对一切不顾各国国情与人民需要的教条主义说不,坚定不移地支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在开放的背景下,我们是否不需要独立思考了,只要将西方的一套照样搬过来就可以解决我们自身的问题呢?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通过不懈探索和艰苦奋斗,奇迹般成功把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繁荣富强国家。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经济制度。一个是私有制,一个是公有制。怎么“资本主义私有制”变来变去就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要素呢?真是荒谬的推理和结论。
把资本主义长期存在的原因归结为生产力还有长足发展空间,并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经济条件作为唯一原因的“经济决定论”也完全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与客观实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代表委员交流时鲜明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的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但是不均衡、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现在有些同志,却缺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文艺工作者应该学习文艺创作,这是对的,但是马克思主义是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的科学,文艺工作者不能是例外。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