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新冠疫情 > 阅读信息
大疫三年的历程、防控、后遗症及未来影响
点击:  作者:秋雨战歌    来源:“秋雨战歌”  发布时间:2022-10-11 10:17:50

 

1.jpg

 

朋友发来一篇文章,我看后非常震惊,本文是医生写的,一般人没有这方面深刻的经验感悟,决定分享给大家。

早在2015年前后,工作的原因认识了一些美籍华裔医学科学家,有直线加速器肿瘤放射治疗的专家,也有研发基因诊断试剂的科学家。那时候,我挺尊敬他们的,在这些专业面前,我都得“仰着头”看他们。

2017年这些科学家陆续把妻儿、事业都搬回了中国,有在杭州发展的,也有被南京、上海抢走的。

这些人跟肿瘤打交道的,和新冠病毒领域没啥交集。但现在看来,这些摸到人类顶级科技的人放弃绿卡回到中国是明智的,医疗科研事业才得以延续,有时候我还会打电话骚扰他们,问候一声,交流一番。

不成想,这些科学家朋友回国发展才2年,就遇上了疫情大考,事业短暂停留后,开始高速发展,如果放在美国就是另一个局面。

大疫三年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世界格局在不知不觉、又在每天感受中惊天变异。所以,今天系统地回顾下这三年来的历程、防控、后遗症,以及未来影响。

先说结论:
1、不用争论,新冠感染有三种预后,也就是对创伤或疾病可能造成的后果的预测,我国只有两种。欧美有些现象早就被淹没在混乱中,我们看不到。
2、长期来看,如果不做出改变,欧美将在十年内,逐渐丧失绝大部分劳动力。
3、病毒会长期存在,必须继续改进现有的防控体系,必须清零,直到病毒停止变异,或优势毒株改变了靶点。

 


2003年的非典

首先,我们应该感谢2003年的非典,作为非典当时在医疗系统生化实验室内的亲历者,对当时的疫情可能比一般人了解要深刻。

当时北京封城,系统内极度悲观。

我们主任说,去省里开内部通报会,厅长崩溃大哭,说医护死的比病人还多,许多感染患者全家都死光了,目前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不排除生化武器,只知道是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口罩根本防不住。

当时还不知道是病毒,院士在新闻上直接说是一种衣原体感染,电视宣传说要用18层口罩才能防住。注意:这里说的18层是指那种有18层过滤纱布的口罩,不是说戴18个口罩的意思。

我当时就联系做药的同学搞了一盒干扰素注射剂,自己在超净台用盐水配了50瓶干扰素鼻喷雾剂,分发给同事和家人,当时想既然口罩防不住未知微生物,干扰素可以提高粘膜细胞抵抗力,微量感染应该有效。

3天后,盐断货,84液断货,干扰素也断货了.......

2020年再次遇到新冠,经历了2020年的痛苦,才知道现在的我们有多幸运!在第一时间就发现并确定了病原体——新冠病毒。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2003年后,我国就像打过预防针一样,高度防备可能发生的不明原因的生化攻击。

2003年非典是突然消失的,除了提高了大家警惕性与锻炼了我国防控社会组织外,还留下了一个药——就是现在备受攻击的连花清瘟。

这是当年留下的唯一对非典病毒有临床试验证实有效的药,当然这个药只是对病毒感染早期抑制病毒复制,减轻后遗症有效,对晚期也没什么用。

 

2.jpg

 

 

2020年病毒初起,武汉封城,社会上一片混乱,但医疗系统内反而不太慌,该防护就防护,该支援去支援,去武汉的心情,大家可没当年去小汤山那么恐怖。

因为知道是哪种病毒,知道是什么就好办。

新冠归类乙类传染病是因实际致死率不高,按甲类防控,是因为传染性极强。

2
生化武器

三年后回顾,就连《柳叶刀》都绷不住,直接痛批新冠病毒原型是美国实验室泄露出来的。我们一直怀疑,它是美国针对我们,在非典病毒基础上,开发的新型生化武器可能性很大。

但美军意外泄露了,在美国传播了一段时间后才传染到我国。只不过后来病毒变异了,让特朗普说的“小感冒”变成了"大海啸"。

我(秋雨战歌)严重怀疑特朗普是知道这个内幕的,故意对病毒的爆发轻描淡写。

其实所有的冠状病毒家族的感染都挺厉害的,非典和非典的兄弟中东非典,都是极易传播的高致死性病毒。

这个冠状病毒家族的成员都有个特点:嗜肺性,就是只作用于肺。

但新冠是个基因编辑的病毒,为了提升它的隐蔽性,编辑者优化了与靶点结合性:ACE2,并在原型病毒中将配合靶点的S蛋白中5个氨基酸中的四个修改并优化。

之所以选这个靶点,是因美国人长期研究种族之间的肺部,发现我们东亚人与欧美人在肺泡上,这种蛋白的表达丰度有较大差异,大概东亚人是欧美人的10倍以上。

所以个人猜测:以这个差异作为开发病毒基因武器,他们制造了新冠病毒原型。

美国对冠状病毒的编辑一直有不健康的兴趣,2014年新英格兰医学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就是将蝙蝠与猫的冠状病毒做基因编辑并使猫感染了新病毒,后来在众多投诉下撤稿了。

现在找不到这篇论文了,很遗憾,当时匆匆看过,只能根据大概回忆来写,不知道谁还记得。

说了这么多,现在回到正题,现在关于新冠的混乱信息的梳理。

感染预后

第一部分,我们说说感染预后,也就是对创伤或疾病可能造成的后果的预测。

要知道病毒感染分轻重,也会导致预后有区分。

许多人第一次感染新冠后,会表现轻微感冒症状,发低烧或不发烧,然后14天内康复(多数西方首次感染者说的小感冒)。

根据武汉疫情回顾,测体内新冠抗体(疫苗前),武汉全市实际第一波感染人数大概是40万人左右,但只有9万人住院,死亡5000人。这其中应该有30多万人都是没太大症状自己扛过去了。

这些人的病毒没有入血,或微量入血后很快被免疫系统清除了,所以他们是完全康复,基本不会有后遗症。

上海的几十万感染者,绝大多数都是发病前核酸筛出来的,所以应该极少有二类预后,这也是共存派甚嚣尘上的原因:多数人都是被核酸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才没有导致慢性感染。

现在许多人还在嘲笑多次核酸检测无用,无知会害死人的。

另一部分人新冠后反复发高烧5到7天以上,这代表病毒已经大量入血,所有病毒感染急性期转慢性期都是如此,这就是事实的慢性感染。这部分人多数都会有新冠后遗症,或早或晚,或严重或轻微。

这种后遗症也分两种:对于抵抗力弱的人,病毒会在全身多器官持续存活,会造成毛细血管炎症(皮肤异样感),血栓(疼痛),局部微出血(皮肤斑疹),神经炎(失去味觉),微栓塞(脑雾,失忆),坏死等。

肺栓塞,脑出血,脑梗都是导致这类病人突然猝死的可能原因。

对于抵抗力强的,体内多器官的病毒会在免疫系统作用下,几个月内逐渐清除(疲惫感消失),但部分新冠病毒会在脑部、睾丸、卵巢等器官长期存留增殖且无法清除,因为这些地方都有血液系统屏障(血脑,血睾),抗体无法到达,这是病理解剖证实的。

这部分人长期会导致一定精神障碍(情感障碍,认知障碍,痴呆,帕金森)和生殖障碍(不孕不育,畸形),且会随时间不断加重。注意:这与脑出血和脑栓塞不同,他们属于大脑不同部位。

欧美现在的特殊情况——不同类型新冠病毒毒株的反复感染。

我国现在极少有病毒反复感染的患者,归功于国家坚定执行极高的新冠核酸检测密度,绝大多数病人都是症状还没出现就筛出来了,经过及时治疗属于第一种预后。所以,有后遗症的人非常少,这大概是这个话题下争论的主要原因。

我国已经连续数月新冠死亡率为零。

而欧美国家因为躺平,多数人都在被病毒不同变异毒株反复感染,且得不到及时救治,许多人感染预后已经是第二种了,但还未自知。

 

3.jpg

 

而且,在缺少自我防护的环境中,他们存在短期内再次感染的风险,可能导致一种我们这里没有出现的特殊情况——免疫耗竭型猝死。

正常人体内存在大量的免疫细胞储备,储存在肝、脾等多个器官内,而且骨髓也可以快速增殖制造免疫细胞。

在初期症状上,欧美感染与国内感染就有差异,国内病毒极少,感染一般都是少量病毒被呼吸道吸入,毒力小,繁衍慢,加上核酸快筛,病人很容易在初期就被发现。

而欧美有些场所环境充斥病毒,大量病毒进入呼吸道,毒力强,快速增殖导致致病时间极短。当免疫系统有所反应,病毒数量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免疫系统全面调动,持续高烧多天,消耗大量免疫细胞储备(疲惫感)。

等恢复到慢性期,虽然许多人表面看不出什么,但免疫亏空很大,这样在2-3个月内,病毒变异绕过免疫系统再次感染,症状就会更加严重,免疫系统消耗更大。

持续疲惫感就是免疫系统得不到恢复的报警,许多欧美人首次感染都觉得是感冒,但二次感染后,就必须躺着挺过去。

关键是第三次感染,许多50岁左右的人就可能扛不住了(脾萎缩),在生病期间就可能伴随发生免疫耗竭,一个轻微肺部感染或肠道出血就没命了。

许多欧美人在康复期,已经测不到核酸阳性了,但症状还在,人突然就没了,被算成各种死因。

即使强壮的年轻人,极限大概也就是4-5轮。所以,最近欧美青年人,儿童反复感染后猝死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所以,希望在欧美已经感染两次以上新冠的同胞,尽量避免再次感染,同时加强营养,拉长感染间隔,给免疫系统一个缓冲期,否则很可能最终免疫耗竭而直接致命。

4.jpg

未来,如果病毒持续变异不停,后面我会说明这是必然的。而欧美持续躺平共存,十年内,他们大概率会逐渐失去多数劳动力。

美国国会报告,目前美国已经有1400万人有新冠感染后遗症,200到400万人失去了劳动能力。

病毒的未来

第二部分,我们说说病毒的未来。

 

 

首先,我们必须对这个病毒有清醒的认识——超级传染性、超级感染性。


第一个重要认知就是“超级传染性”。这是人类有史以来遇到的最具有传染性的病毒,没有之一。

传染数R0从病毒原型的1-3左右,到现在最新的奥密克戎亚型传染数已经达到15-18。而这之前的历史最高记录是麻疹病毒也才达到14。

按这个传染数,这个病毒的新亚型只需要一个多月就能遍布全球。

6.jpg

 

第二个重要认知就是“超级感染性”。这个病毒不仅可以感染人类几乎所有组织细胞,理论上还可以感染所有哺乳纲和鸟纲的动物。

这是因为,美国人选择靶点——ACE2,是个非常古老的蛋白,属于远古的生物应激保命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进化上大概可以追溯到5亿年前两栖纲以后的所有动物纲,几乎分布在所有陆地生物细胞的表面,其细胞传导通路是细胞内的基本传导通路之一。

意味着我们根本无法永久关闭这个靶点,或者通过敲除这个基因,来使未来人类避免新冠病毒通过这个靶点的传播。所以,这个魔鬼已经被放出来了,而且没可能关回去。

第三个重要认知就是“超级数量”。估计几百年后,如果到时候还有人的话,会恨不得把这群美国人挫骨扬灰吧。

他们放出个灭世的魔鬼,然后,他们刻意隐瞒......装作忘掉了......忙着把锅甩给别人......忙着忽悠所有人是电子烟肺炎、是感冒......唯独没想办法把病毒传染在开始阶段控制住,连亡羊补牢的事情都不愿做。

这个病毒现在有多少呢?

以一个50公斤的感染者,发病期体内大概有100亿个病毒拷贝(10^10)计算,现在全人类感染者大约20亿人,加上其他被感染的物种,这个病毒全球拷贝数字大概有10^20这个数量级。

而人类的免疫系统全部细胞数字大概也就10^9-11这个数量级,病毒拷贝数字已经太大了,这个“血魔”已经长的太大!

它可以通过不断变异,翻过一个个免疫或疫苗壁垒,靠人类自身免疫屏障对抗病毒快速变异,几乎看不到希望。

第四个重要认知是“超级适应性”。这病毒已经不惧高温,印度50度高温下可以传播;不惧严寒,西伯利亚零下40度也可以传播;可以在水中长时间存在,欧美下水道多次检出大量活病毒,人类目前没有办法消灭病毒。

所以,人类在病毒环境中长久生存问题,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5
管控对策

第三部分,我们未来的管控对策。未来取决于我们现在的抉择。

讨论下未来的病毒传染形态可能的改变,管控可能也需要改变。

这可能是我们过去对病毒的认识不足,当美国的44具新冠病理解剖结果、在核酸检测阴性的、猝死的“康复”患者体内多组织器官中,发现新冠活病毒仍在复制!

大概每个学医的都能猜到这种“康复”患者再传染的事情,是早晚要发生的。

当然,慢性感染的二类预后“康复”患者,组织内有潜伏病毒,不太可能再通过呼吸道传播,可能会变成类似肝炎的体液、血液传播。

所以未来新冠流行,可能会诞生新的体液传染亚型,毒性更低,但更持久和不易清除。

所以未来几年防控形势预计会更加复杂,我们要防止外面传入的呼吸道病毒传播流行,还要预防个别二类康复患者的消化道排毒。

最近全国各地的疫情都是源头不明,不能排除与这些可能性无关,而且感染后康复期患者的核酸检测,除了口腔,可能肠道和体液的核酸检测也要加强。

未来,我们面临的新冠病毒,可能不光有气溶胶传播的亚型,还可能有消化道粪口传播的亚型,通过体液性传播的亚型(精液,体液),通过血液传播的母婴传播亚型(血液)等多重传播模式。

消化道传染病还是好预防的,做好消毒,洗手就能有效控制,其他的也都好预防。

但现在新冠防控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个人防护防不住感染,切不断感染链;一个是核酸检测无法自测,消耗社会资源和时间巨大。

所以未来开发更好的可以真正隔绝病毒的口罩,核酸检测居家自测系统才是提高防控的重要手段。

地球今天有80亿基因型几乎完全一样的大型单一物种生物——人类。这大概本身就是一种反自然的现象,人类如果只有10亿,可能就不会诞生这么恐怖的病毒。

因为,病毒拷贝数量不够时,很容易导致变异缺陷蓄积而自然消亡,但病毒如果翻过去,就进入自由王国了,就会千变万化,新冠显然翻过去了。

新冠,会不会就是个因人工+自然选择,而产生的“大过滤器”呢?

7.jpg

 

印度和非洲这两个地区,目前似乎并不严重,印度当时在德尔塔大流行的时候,曾经烧尸体的木材都不够,但现在似乎新冠已经完全消失了;而非洲一直没有准确的数字,但也没有严重的大规模死亡情况发生。

这些都是猜疑中的一线曙光,也许人类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机制,在付出一定(或惨重)代价后,某些环境下真的能实现“共存”?还是病毒真正发力的变种还没出现?正在最好的地区培养皿蛰伏和酝酿,比如欧美地区?

(作者:秋雨战歌,原外交系统的海军老兵,现中国500强企业社畜;来源:昆仑策网,转编自“秋雨战歌”)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