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储贺军:重塑民族的热血品性
点击:  作者:​储贺军    来源:战忽智库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4-05-23 12:26:19

 

“伪总统”在台北上演黄袍加身,在极为正式且具有法律意义的场合,明确具体地声称:互不隶属,台湾也是国名,中国(大陆)试图并吞台湾。这已经明确无误地违反了《反国家分裂法》,特别是其第二条,构成了国家绝不允许的“台独”分裂行为。面对这一严重事态,我们决不能再继续顾左右而言它了,必须重塑我们民族的热血品性。

 

当代的中国人常常以平和作为民族性格的核心,但是,大家似乎都遗忘了我们民族的过去,我们民族的祖先曾经是满腔热血、敢打敢杀的一批英雄豪杰。更远的夸父追日和精卫填海暂时不去考证,先秦的商鞅在进行改革的时候,先从奖励军功入手,从而最终实现了“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第一次大一统。

 

到了强汉,先人们封狼居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在唐朝,张巡为平叛,宁可“人相食”都不退缩。即使到了清朝前期,尚可大杀四方,开疆拓土。回溯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的先祖们担得起英雄豪迈、敢于牺牲的热血族群。

 

最让我们民族汗颜羞耻的是宋朝,在这个极为扬文抑武的时期,我们民族走火入魔般的抛弃了尚武传统,把经过严重曲解的儒学推向极致。有个民间传说,元朝追杀南宋的时候,元兵见到南宋百姓时,命令百姓跪在原地,元兵回去拿刀,回来的时候,百姓竟然还跪在原地,最后遭到屠戮。对此,朱熹的畸形理学必须承担罪责,然而,在后来的1000余年中,我们的民族并没有汲取历史教训,在清初灵光乍现之后,再次陷入了更深的血性泯灭。

 

五四运动将剑锋直指“孔老二”,把一代人从儒学的文弱牢笼中解放出来,其中最伟大的代表人物就是毛主席。

 

毛主席复兴了我们民族的尚武基因,结合现代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重新建立中华民族的文武平衡。他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并且建立了一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人民武装力量,到了抗美援朝时期,这种民族血性的英雄主义达到了顶点。他一生推崇鲁迅而鄙视武训,将为人民为民族复兴而牺牲的人们,誉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直到晚年,还念念不忘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

 

 

上世纪80年代之后,由于我们解除了自我的思想武装,尚武精神和对于英烈们的崇敬态度,也一再被废弃,极其片面地强调“和谐社会”和“和平发展”,连儒家“当仁不让”的最后一点奋争精神都烟消云散。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我们以及大多数民族的最大敌人就是美国,美国立国很短,但其与生俱来的好战特性,从来没有被雪藏。在美国的许多小镇上,都可以看到家族墓地,而能够有资格进入墓地的,仅仅是家族中在历次战争中战死的先人。

 

台湾是中华民族心中扎得最深的一根刺,却只是美国人牵制我们的一张牌。近10几年来,在习主席的领导之下,中国渐次改弦更张,恢复血性的独立的外交政策。此次伪总统登基,布林肯公开地发出贺电,就是对此进行报复,同时也明确无误地违反的《反分裂国家法》的第三条。美国人素来以强力压制任何敢于挑战、制衡自己的力量,惯于利用别国矛盾为自己渔利,别国内部矛盾越激烈,美国就越得利。对待美国这样的帝国主义分子,就只能用武力让它明白,它的计谋是徒劳的。

 

在台湾问题上,单靠内心的善意是远远不够的。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国,连同充当美国爪牙的台独分子,我们必须恢复血性,和平努力不可滥用错用在系统性流氓和集团性无赖身上。我们需要斗争与和谐的理念的平衡,血脉喷张和温文尔雅的并存。能够和平统一固然善之善也,但是,在解放军占领台湾外岛登陆本岛之前,和平方案只能是南柯一梦、一枕黄粱。相反,如果解放军实现了在台湾岛上的压倒性存在,局部和平解放的前途反而可以水到渠成,《反分裂国家法》的第四条才可以最终实现。

 

2024522日记于西山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商务律师;来源:战忽智库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储贺军:重塑民族的热血品性

    2024-05-23
  • 内容 相关信息

  • ​储贺军:重塑民族的热血品性

    2024-05-23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