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为投降者树碑立传,会让杨靖宇、赵一曼等民族英雄心寒
点击:  作者:坚强    来源:红色文化网  发布时间:2024-05-23 12:31:17

 

不知道某些人是怎么想的,竟然让一部鼓吹投降分子方先觉的电影过审了!某些人到底想给中国人灌输什么样的价值观?先不说这是对于近代面对日寇英勇不屈的革命先烈精神的背叛,如杨靖宇,赵一曼等,毕竟他们已经公开说要“告别革命”好多年了,即便是他们企图向世界大力宣扬的所谓儒家文化,方先觉的行为也是对儒家“威武不能屈”精神的亵渎呀。

 

我知道,好多(不管装的还是真的)支持为方先觉树碑立传的人站出来了,给我们科普方先觉在衡阳保卫战中击杀了多少日寇的光辉事迹了。我想说,方先觉的英勇比起汉武帝时期的李陵如何?李陵可是带领五千汉军对阵八万匈奴啊,打得有多惨烈呢?那真是弹尽粮绝,最后汉军将士无武器可用,把车轮上的木辐条拆下来充当武器用。此外,人家李陵一开始是毫不含糊地抱定了必死之决心,那是在冷兵器时代,战斗到最后一丝力气也用完了,力竭被俘,而后投降的。

 

怎么样?李陵比起方先觉更加英勇顽强吧,可是,在几千年的中华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没有一个朝代把他当成正面形象来歌颂,偶有后世文人评价他,也仅仅是对他表达些许惋惜之情。作为后世公认大儒的王夫之都不高兴,说“李陵罪状大了去了,不可掩盖”,意思是,想给李陵洗白,不可能,他就像“白布染成了黑色,不可复白也,大节已失,别洗了”。

 

今天,将王夫之评价李陵的话,用在方先觉身上是不是再合适不过了呢?好巧不巧,王夫之恰好也是衡阳人,如果这个老夫子活到今天,会不会也拄着拐杖站出来大骂那些给方先觉树碑立传的人呢?我看,一定会的。所以说,投降这个事情,是“论迹不论心”的,要是论心的话,那汪精卫岂不成了他自己嘴里“忍辱负重”的民族英雄?!但事实是这样吗?

 

为什么王夫之对于李陵的反应那么大?其实很简单,你要是动不动就可怜一下李陵,吹捧一下李陵,那么苏武往哪里放?苏武被中国历来视为不辱大汉气节的典范,至今那首中国最古老的歌曲之一,《苏武牧羊》这首歌仍然在中华大地上传唱就相当说明问题了。“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你为李陵树碑立传,那就是对于苏武的侮辱,当初李陵投降匈奴之后,还舔着个大脸要去劝降苏武,被苏武一顿大骂,你歌颂李陵,那不就表示苏武骂错了吗?

 

所以我觉得今天中国的一些文人(如果电影编剧、公知、作家算是文人的话),是中国历史上最拉跨、最没有气节、最奴颜婢膝的一代文人,历史上的确是有很多文人是软骨头,但起码那些软骨头文人有很多是刀架到了脖子上才服软的,刀没有架到脖子上的时候,没有一个文人不在歌颂气节。如今的某些中国文人,还没有外敌入境呢,就先跪为敬了,一跪就是几十年,无论老百姓怎么骂都不起来!

 

要不是说中国的老百姓是懂得谁是英雄的,你看,他们歌颂杨家将,就把李陵拉出来做陪衬,把老令公杨业的誓死不降和李陵的可耻投降做了一个深刻的对比,让后世都知道谁是人民歌颂的人,谁是人民唾弃的人。

 

所以,我劝某些人好好的思考一下这其中的道理,到底想给中国人民灌输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方先觉在自己的投降书里说,希望日方能把自己送到汪精卫那里去。就这一点,你就是用尽天下的洗涤剂也洗不白方先觉的叛变投敌的可耻行为啊,要知道,当时的汪精卫是全国公认的大汉奸,更别提方先觉为了讨好日寇,还把日寇侵华说成“正义行为”,那些想给方先觉洗地的,先掂量一下这句话的分量吧。

 

所以,宣传方先觉,既是对无数流血牺牲的抗战先烈的背叛,也是对于中华气节思想的忤逆,每一个以中华文化为荣的中国人,都会不齿方先觉、更会唾弃为他树碑立传的行为。

 

作者:坚强 来源:为什么会这样啊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