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拜金主义笼罩下的价值迷惘,可悲得连道德也要买保险
点击:  作者:胡慎之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15-10-27 11:17:16

 

      【编者评】只有深入社会的细微之处,并加以总结,才能洞悉出社会的病因所在,才能探寻到最佳的解决方案。从个体现象延伸与归纳出社会群体的整体现 状,又从社会群体总结出社会阶层间的联系与对立,这属于社会学范畴,显然此文做到了。然本属于社会学研究范畴的、且应据此以高屋建瓴的姿态来主导与解决的 社会问题,却反而被研究的对象所主导与控制,这种本末倒置的怪异现象,正是此文的担忧所在。即由资本被动或主动的逆向摇摆与控制社会发展的整体方向,从而 产生出金钱万能的错觉,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学研究领域的缺失与悲哀。

 1445232960680_看图王.jpg

  这两天,中国出了一种道德险”——扶老人险,3元管一年,此险的出发点是为了让人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去扶老人。这可能是保险业最奇葩的保险险种了,没有之一。
   曾几何时,扶老人是学雷锋,做好事的保留节目,经过多年学雷锋学习月的活动,有很多老奶奶老爷爷在那段时间内甚至一天要被扶着过马路N次。事实上, 他们过了很多不需要过的马路。但往往因为雷锋们的盛情难却,老爷爷老奶奶也就笑纳了小辈们的爱心,权当爱幼吧。
  可是,世道仿佛变了,现在的老人们突然凶猛了起来。为了去扶老人,人们甚至需要买保险才安心。看起来扶老人是个风险极大极危险性的事情,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后果太严重了。网络上甚至有告诫,扶老人有风险,下手需谨慎啊!
   网络是传播各种消息和谣言的温床,判断消息的真伪,需要看客们的火眼金睛。但是,被各种情绪和立场左右的人们放大了事件,真相似乎更加难以获得。而 网络关于扶老人的是非故事层出不穷,最后变成罗生门无间道。各位大侠就算擦亮眼睛,都在做着福尔摩斯,也会成为攻击者
  从群体心理来讲,攻击性是会传染的。在一个群体事件中,具有攻击性会显得更合理。当 我们在一个群众运动中丧失自我独立性,我们就获得一种新的自由——一种无愧疚的去恨,去恐吓,去撒谎,去凌虐和去背叛的自由,这段话是埃里克霍夫在《狂热分子》书中描述的。网络热点事件掀起的巨浪,像是精神领域的群众运动,就像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所说,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所以网络世界往往是情绪化和非理性充斥 的世界,也更容成为宣泄攻击性的场所。
  几类人会激发起人的愤慨:一,倒地讹诈的老人;二,熊孩子;三,袒护熊孩子的妈妈,四、动不动就做矮人的人。在社会中,老幼其实是属于弱势群体,弱势的人,怎么会把一群有良知的公民弄得如此狼狈,用泼妇骂街,甚至恐吓诅咒的方式去应对呢?这个愤怒情绪背后,是多么无力和恐惧啊。他 们怎么做到的?人们生活在世界上,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评价系统,当然,这个评价系统植根于我们的社会文化和家庭教育,也会有一部分是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自我期待。而这个评价系统,很多时候被人们称为超我部分。超我的存在,是为了应对本我的欲望和本能。和超我系统的彼此互动,能制造出一个 相对稳定,又动态的自我,使感受,认知,情感和思维,都带着有共性又独特的人的核心。而超我中包含法律,道德和伦理部分,也带着关于父母的价值观 部分。而中国文化里,来自父母的评价系统,或者说大家都认同的价值观,组成强大的超我。中国文化中的孝顺,占据超我的极大部分。而孝顺的含义是牺牲小我,成全他人或者大我,这已经在每个人得血液里,不需要太多的去赘述和认证了。
   那么,在中国,对一个人攻击只需要一句话:你不孝顺。这句话一定会让绝大多数中国人感觉到羞耻或者羞愧。不孝顺,演变成为什么呢?就是你不是好人。要知 道,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对错好坏是大事,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价值体验和存在感。小时候,有很多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就是:你不好,我不要你了。这完全是恐吓 的方式。或者通过你不好,我揍你和骂你,来让孩子成为顺从的好孩子
  这样的评价方式,到后来内化为自我评价系统。我好,所以我有价值,才会被别人看见我的存在。我们最害怕的评价是:你没用,你很糟糕。谁愿意成为糟糕的人,而被激发起被忽略和抛弃的幼年的无意识恐惧?所以,我们争取做一个好人。那么,通过你不好,或者莫须有的给别人扣上一顶你不好的帽子,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活生生把那个人逼到恐惧的边缘。其 实,是使人感受被抛弃和被忽略甚至是湮没的边缘,剥夺所有价值感和存在感。中国人普遍人际关系边界不清楚,也难怪,很多妈妈一直想拥有自己的孩 子,特别是儿子,去应对妈妈们的低价值低自尊感。那么,你我不分也就是必然了。所以,很多人内心中有这样一个系统:妈妈难过,我有错。我难过, 是你造成的。当然,也会演变成:我向朋友借钱,朋友不借,那朋友就是坏人,朋友伤害了我。所以,弱者攻击,有时候不需要用言语,只要一个行为或者一个表情 和情绪,就能达到攻击的目的。
  讹钱老人,往地下一倒,身边的人的自我评价系统其实就开始了。老人说:我的伤痛,是你造成的。这个时候,身边的人马上就开始运行自己的我要做好人的系统,开始去证明自己是个好人,你的痛苦不是我造成的。
  看看中国婚姻中一直以来的争吵,复旦大学教授的小三离婚闹剧,夫妻之间的檄文里,都是在证明:离婚是因为你不好,我是好人,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你伤害了我。这个争吵,在中国婚姻中,其实延续了很多年。当然,自由婚姻开始,达到了一个高潮。假如一个女性要把丈夫弄成一个坏人,简单到之需要往地上一趟,满脸悲伤和委屈的告诉身边的人或者丈夫身边的重要人物:我是如此痛苦,我的痛苦是那个坏男人造成的。看似示弱,实则攻击。又或者,父母如果要用攻击去控制孩子:我们那么苦,是因为孩子不孝顺。好多人,在这样的方式下,要么就范,要么抓狂,并去证明本来可能就是莫须有的无罪推论。
   乞丐,会用一种方式去攻击身边的人:我很惨,你不可怜我,你不是好人;有些人会用我是没文化的,你是文化人,你和我计较,你不是好人;流氓可以在自己 身上插上一刀:我已经这样的,你再与我过不去,就不是好人;曾经的四川彪悍女司机试图用:我是女人,男人打我,那男人不是好人,去获得优势舆论,可是,网 友们感受到了来自那里的攻击,所以,网友们开始不做好人了,最恶人,是有良知的恶人。
  其实那么多人害怕自己是坏人,是害怕评价系统给自己带去的恐惧体验。当我们开始客观的看待自己的评价系统,并且能够不用做好人而获得自我价值和存在感了,这个攻击就没有着力点了。某地警察执法,犯规年轻人母亲一下跪,她绝对没有想过,警察也跪下。攻击遇到了反击,类似慕容复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那是一门高深得武功,一般人还真的很难理解其中奥秘。
  下跪,永远是攻击他人最好的方式,特别是长辈跪晚辈。所以,非两辈以下的小辈跪长辈,那么这样的下跪绝对不是感激,一定是攻击或者控制的手段。古时候拜师的时候要下跪,那是有寓意的:从此,你将为我的生死、人生好坏负责了。如果你不能,你就是坏人。有好事者因为要做慈善,然后,就去跪在另一个大慈善家门口,为的就是一个目的:你必须给钱,如若不然,你是坏人。
  一个孩子对强势妈妈的攻击,那就是不说话,不回应。看到很多心急火燎的妈妈在催促孩子快点吃饭,快点穿鞋,可是孩子还是慢吞吞的,这时候,妈妈非常火大。是的,妈妈感受到自己完全被孩子忽略的。
  还有一种攻击叫死给你看。也许不一定死,但是自残和自虐,也是攻击的手段。精 神分析师科胡特说过:自虐是向恨的人发出被爱的邀请。这句话很拗口,解释下:自虐,就是我恨那个人,但是,我要挟你来爱我,要不然,你会愧疚甚至内疚的。 所以,用促使他人内疚或者愧疚的方式,去获得自己的目的,这是最大的攻击。上了年纪的妈妈,在与儿媳妇争夺儿子,感觉自己没有完成期望的目的,那么就开始 头疼,身体不好,不吃东西,或者说自己很命苦,这个时候,儿媳妇和儿子傻眼了,赶紧乖乖听话。
  婚姻关系中,看似丈夫强势,在家里 像个暴君,然后控制了关系的走向和家庭的权利系统平衡,其实,那个受害者妻子,只要几招,就可以让那个丈夫暴跳如雷,痛不欲生。我是受害者,我的生 命痛苦,就是你造成的,并且,用一个悲惨的泪脸,直接可以把家庭成员吸引到自己身边,把暴君丈夫边缘化。从此,暴君的帽子摘不掉了,有些丈夫在无法扭转 和证明我不是坏人的情况下,破罐子破摔,或者绝望到离家出走,这个坏人的帽子,一个又一个的扣上,到死无法自我原谅。
  我 年轻的时候,也和一些人打过架。但是,有些人打过架后,反而成为朋友,所谓不打不相识。冲动有血性的少年最无法忍受的人,就是出阴招的人。那些说几句 怪话惹你一下,马上就跑,或者还没碰到就开始叫打人啦的人,打架和打人是两回事情。打架是旗鼓相当,彼此尊重和平等的较量;打人是以强欺弱,是让人不 齿的行为。遇到这样的阴损之人,往往更加激发起愤怒,一顿海扁。
  既然已经是坏人了,那不做下坏人,似乎对不起这个称谓。许多家庭 暴力中受害的女性也经常用这样的攻击方式激惹丈夫:你打,不打不是男人;你今天不打死我,你就是个没种的男人。不管怎样,这些女性,没有意识到她们在用弱者攻击,或者叫被动攻击的方式,对待着原本没有暴怒的丈夫。当然,对丈夫的所有行为不作出回应,只一味的贴个标签给丈夫,丈夫的对于家庭,对于 自己的贡献或者努力,一味不作出回应,让丈夫感觉掉进一个洞里,那种感觉也是绝望的。那是一种冷漠,对方被剥夺了存在感。
   人群中,没有弱者,但会有弱势群体。但是,弱势群体一旦把弱势作为武器来控制他人,这样的武器,都是致命的;如果把自己看成弱者了,那么,你的外面 就没有好人了,有的都是可能伤害你的假想敌,当有人要和你建立良好关系,就有可能变成你想要的、保护你、为你负责的人。要不然,普通人也是坏人,对你示好的人,也会被你视为坏人。身边的人,会感受到农夫和蛇一般的委屈和无以名状的痛苦体验。
  也许,这些弱者们,在成长过程里收到过不公平的待遇,曾经被忽视过,被强迫过,他们也很恐惧,所以他们用这样的攻击来自卫。但是,这也是攻击。攻击整个社会群体,就好像是一个害怕的5岁孩子,拿着机关枪,那后果是蛮糟糕的。那些我弱我有理的老人们,那些动不动就下跪的人们,你正在把你的世界推向对立的状态,同时把他人变成敌人。这样会更孤单,感觉到更加恐慌。
  那么,我们的社会如何才能消除这样的恐惧,不再需要设立这种规避道德风险的险种呢?根本上要纠正这种长期以来的弱者心理和因为害怕而进行的攻击。只有实现了扶人的人与被扶的人在主体和人格上的平等与尊重,才会有慈悲之心、仁爱之德转变成被扶者的真正感恩。我们乐于看到扶人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不是道德和法律强加的,更加乐于看到被扶后的结果是值得传递的社会正能量。

 

原标题:从扶老人险看中国弱者的攻击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