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互联网“军事基因”从未离去
点击:  作者:马特·诺瓦克    来源: 察网  发布时间:2015-10-26 14:41:15

 

【编者按】谈及互联网,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互联网给人类生活的巨大改变。但人们却容易忽略这样一个事实:互联网的最初建立和布局是美国国家安全局、中情局、国防部共同推动的结果。

 

马特·诺瓦克(Matt Novak)是美国科技博客Gizmodo的知名博主。20150817日,其撰写的《The Secret Project to Turn the Internet into an Anti-Soviet Spy Network(《互联网诞生之初曾服务于美国监视苏联的秘密行动》)一文讲述了冷战期间,美国如何利用互联网对敌对国家进行监控。

 

在原作基础上,本文搜集梳理了冷战之后互联网与国家政治和军事之间的密切关联。9·11事件以来,以反恐为名,美国从法案制定、战略部署、军队建设方面不断加紧网络战布局。可以说,从诞生至今,互联网的“军事基因”从未离去。

 640.jpg

互联网诞生最初的雏形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组建的阿帕网。1973年,美国通过阿帕网首次和挪威建立了联系,挪威成为除美国外第一个连接阿帕网的国家。美国之所以决定与这个遥远的北欧国家建立网络联系,背后的真正目的在于监控苏联的核试验。

 

早在1965年,两国就签署了名为“松树林”的秘密条约监控苏联。此后,美国与挪威情报部门合作开展了“挪威地震台阵”项目,以地震监控为借口,进一步监控苏联的核试验情况。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组建了计算机网,又称阿帕网,现在的互联网正是在阿帕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73年,挪威成为了除美国外第一个连接阿帕网的国家。美国决定与这个遥远的北欧国家建立网络联系,背后的真正目的在于监控苏联的核试验。

 

人们可能往往会忽略这一事实:是美国国防部和情报部门共同建立了最初的互联网,美国国家安全局、中情局、国防部最初都参与其中。

 

但是计算机的真正运行是军事部门通过大学开展的,这就解释了19691029日阿帕网第一次主机对主机的运行连接的是斯坦福研究所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至此以后,阿帕网在美国发展出了越来越多的节点,其错综复杂的程度如图可见。

 

19736月,阿帕网跨越大西洋,与挪威实现连接。表面上,是针对地震展开的民众调查促成了这一连接,但实则另有原因。

 

秘密合约:松树林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情报机构就开始通过挪威来监控苏联的核试验。这也符合挪威人自己的利益,因为挪威毗邻苏联的核试验基地,放射性核素已经影响到了挪威的饮用水和动物。而与挪威的联盟使美国可以在不进入苏联境内的情况下近距离监视苏联核试验。

 

1963年,美苏两国达成协议限制了某些核试验。而保证双方信守承诺的唯一途径就是外部监视。因此,1965年,美国和挪威签订了秘密条约,并以美国进行地震监控为借口,在挪威的卡拉绍克建立了一个监控站。

 

该秘密条约以“松树林”为代号,监控站从19669月正式开始工作。此后,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协助下,监控活动不断扩大。

 

挪威军事研究机构开始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合作开展地震监控项目,并命名为“挪威地震台阵”(NORSAR),该项目也包括美国阿拉斯加州和蒙大拿洲的监测站。

 

在一本2014年出版的关于挪威情报组织历史研究的书中,奥拉夫·里斯特(Olav Riste)称,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和挪威国防研究所(相当于挪威的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在挪威东部和南部为“挪威地震台阵”项目共建了22所地震监控站。到19736月,所有监控站都开始通过卫星连接的阿帕网为美国情报部门提供信息。

 

研究员奥拉夫•里斯特在2007年发表的论文《冷战时期的挪威原子情报》中写道,“挪威地震台阵”最初企图用非军事地震监控站的名义打掩护,但主要任务还是情报搜集。

 

“尽管‘挪威地震台阵’披着‘民用’的外衣,但它其实就是美国和挪威军事情报机构合作的产物。该机构由挪威国防研究所主任亲自督建,机构外围设有先进的计算机中心,通过阿帕网提供实时联络。”

 

2009年挪威研究员乔恩·宾(Jon Bing)发表论文《构建“赛博空间”》,使我们了解到互联网设计师劳伦斯·罗伯茨(Lawrence Roberts)和罗伯特·卡恩(Robert Kahn)197210月访问了挪威国防研究所成员。他们到达了挪威首都奥斯陆北部的凯勒,与挪威人合作开发先进的沟通技术,为我们现代使用的互联网打下了基础。

 

搜索引擎Bing解释如下: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监控地质动态,从研究角度看,这是核爆炸的一条线索。该项目也符合挪威人自己的利益。

 

始于俄罗斯地表的花岗岩地层与挪威南部城市哈马尔十分接近,‘挪威地震台阵’对此密切关注,该项目正好在凯勒国防研究所附近开展。此后,凯勒与伦敦大学学院建立了联系。故此,挪威成为了除美国外第一接入阿帕网的国家,先于英国。”

 

互联网并非狂野西部

 

如今,“挪威地震台阵”继续科学研究,监控全世界的地震情况。但它同时也监控着包括朝鲜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核试验情况,这一点已昭然若揭。

 

由于某些原因,21世纪的今天,有些人仍幻象着这样不切实际的情景:互联网可以脱离情报机构和政府“老大哥”式的监控。但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诚然,过去的十年中,政府大规模监视互联网上平民行动的行为没有任何光明正大的理由。但是,这种行为从另一个角度书写了互联网的历史。

 

当了解了早期的互联网是如何被情报部门和国防部门使用的,你就会发现互联网的建设并非是美国开发西部的过程,而是一种有计划、有战略性的建设。阿帕网早期的使用目的是监控美国敌对国的军事行动,此后相隔近十年,普通民众才开始渐渐接触互联网。

 

编者简评: “9·11”之后美国的网络战

 

随着冷战的结束,网络开始的军用色彩开始淡化。1990年,阿帕网从美国国防部序列中正式退役。美国军方看似退居幕后,但利用互联网对世界进行的军事监控从未减少。

 

1991年,“万维网”创立。1993年,美国开始启动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一计划进一步掩盖了互联网的军事用途。目前,美国拥有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网络军事实力:全球唯一的主根服务器在美国,12台根服务器中的9台在美国,全世界互联网的中枢正藏身在距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的航空中枢不到5公里的某个地方。

 

9·11”事件之后,打着打击恐怖主义的旗号,互联网开始大规模服务于美国的军事战略,军事用途已经深深植入网络的“基因”中:

 

1. 9·11”事件后,美国国会通过了《爱国者法案》,其中第215条授权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大规模“收集”国内电话、电邮和互联网记录;

 

2. 200212月,美国海军率先成立海军网络司令部,随后空军、陆军也相继组建网络部队;

 

3. 2002年,美国与伊拉克关系恶化,伊拉克顶级域名“.iq”一度被封杀,伊拉克因此在互联网世界中“消失”;

 

4. 2007年,以色列突袭叙利亚时,外界认为以色列是在美国帮助下侵入了叙利亚的防空指挥网,甚至控制防空雷达的指向;

 

5. 2008年,美国通过《外国情报侦察法修正案》(FISAAmendments Act),授权私人公司与情报机构合作,将情报收集扩大到国外;

 

6. 2009年到2010年间,被称为世界上“首枚数字弹头”的“震网”计算机病毒使伊朗铀浓缩工厂900台离心机失效,业内专家认为,这样的网络攻击通常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艰巨的技术工作”,但美国政府拥有先天优势,因为目前各种网络芯片和操作系统等软件大多为美国公司开发;

 

7. 2010年,美国就在韩国和其他盟友的帮助下 “直接侵入了朝鲜网络”,从而成功监控朝鲜网络内部运作;

 

8. 2010年,美国网络司令部成立,隶属于战略司令部,统一协调保障美军网络战、网络安全等与电脑网络有关的军事行动,标志着美国正式将网络战整合进军事指挥体系里;

 

9. 2011年,美国国防部曾决定在未来5年内拨款5亿美元给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以加快网络武器及防御性网络技术的研发;

 

10. 2012年,奥巴马于10月中旬签署有关美国网络作战政策的《总统政策指令20》的总统令,为“灵活”处理网络威胁,美军“可以动用独特的和非常规的能力”,“在事先没有警告或几乎没有警告的情况下”发动攻击,即先发制人。

 

同年,《华盛顿邮报》还曾报道称五角大楼正在加快新一代网络武器的研发,这些武器可帮助美军在敌军军事系统未接入互联网的情况下对其施加干扰;

 

11. 2013年,有报道称美军网络司令部已将编制从900人扩至4900;20143月,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又宣布,国防部计划于2016年将网络部队人数扩至6000人。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密集部署网络战的国家,却频频对他国进行网络战指责。2015912日,习主席访美前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马里兰州的一个美军基地开会时称,“无法接受”中国针对美国网络攻击,如果要打网络战,“我保证,只要我们想赢,就一定能赢。”

 

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空间形势,中国保障自身的网络安全已经迫在眉睫。不久前,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

 

《国家安全法》明确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这一法案的制定将有助于最终形成建设网络国防力量的长效机制。作者|马特·诺瓦克 (Matt Novak)编译|方晓恬

 

原标题:互联网“军事基因”从未离去  原载于:战略传播研究小组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互联网“军事基因”从未离去

    2015-10-26
  •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