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兰斌强:澳前总理陆克文点出中美关系要害 中国“专家”却这样认为
点击:  作者:兰斌强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18-10-29 09:22:58

 

1.webp (8).jpg

 

 

近日,一篇澳大利亚前总理,有“中国通”之称的陆克文的关于中美关系文章在国际媒体广泛传播。陆克文在这篇文章中,从中美两国关系的过去、现在的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他的观点、担忧和期待。

 

1.webp (9).jpg


与此同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特聘教授张X迎也发表了一篇文章,对中美贸易战引发的中西方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他的观点

 

这两篇文章涉及的问题不少是相同的,值得一聊。

 

陆克文指出了中美关系要害

 

陆克文,原名凯文·迈克尔·拉德(Kevin Michael Rudd),曾在上个世纪80年代被派驻中国驻华使馆工作4年,后担任过澳大利亚外交部长,并两次担任澳大利亚总理,说的一口流利的汉语,是公认的“中国通”,目前他居住美国并担任美国亚洲协会会长。

 

1.webp (10).jpg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


10月22日,美国《外交杂志》(Foreign Affairs)》发表了陆克文撰写的一篇文章,标题为“如何避免可能发生的战争——关于美国对华新战略的十个问题”


1.webp (11).jpg

【美国《外交杂志》文章的标题截图】


陆克文的这篇文章较长,主要内容为:他首先对中美近40年的两国关系做了一个概括,认为目前中美关系结束了40年的战略接触(strategic engagement),进入战略竞争(strategic competition)。中国的军事与经济日渐扩大,在全球的影响力也跟着上升,不过外交政策和经济策略都受到美国强烈反对,两国之间的交锋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美国需因应及设想一些可能的后果,包括美中可能对抗、封锁围堵,以及最终的武力冲突。他表示,美国及其盟邦需思索10个重要问题:

 

1、美国必须明确订立出目标,思考若无法和中国在贸易上取得共识,那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回应?

 

 2、了解现今战略竞争时期的新规则,例如怎么处理海上和空中危险事件、网路攻击、核扩散、第三世界的竞争、汇率等等问题,不光是战略方面,还包含了许多层面。

 

3、中美之间的战略是否有共通点?才能为未来的双边关系订定概念架构。

 

4、有些美国的战略计划者会认为,以前透过围堵使苏联瓦解的例子,有可能会重演在中国身上,不过这种想法还有待深入思考,因为中国现在的情势和当年的苏联完全不同。


5、美国虽然都说中国是权威型资本主义,但实际上真的有对民主式资本主义的意识构成强大威胁吗?

 

6、中国“一带一路计划”帮助了其他国家的财务,美国应思考是否也提出类似计划,或是像现在继续减少对外资助?

 

7、中国现在于亚洲和非洲都有很大的经济市场,美国要如何跟中国竞争亚洲或欧洲的投资贸易?

 

8、很多国家可能会不表明立场,同时支持中美两大国,全球联邦也不一定会支持美国对中国采取战略竞争。

 

9、美国要用什么理由说服其他国家支持新战略,而不是支持中国成为国际最强国?

 

10、美中关系如果更加恶化,对全球经济还有环境保护行动可能造成巨大影响。

    

陆克文在文章最后表示,作为支持与美国继续维持百年盟友的澳洲人,他希望美中避免开打。他认为,美中需找出投降和对抗之外的第三条路,并帮助他国走出目前的困境。

 

从陆克文提出的上述10个重要问题, 我们可以归纳为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特朗普挑起的中美贸易战并非只在经济领域,而是要对中国全面的遏制

 

二是美国遏制中国崛起并非经济问题(更非逆差问题),而是试图用当年瓦解苏联的手段颠覆中国国家体制;

 

三是美国试图令世界各国站队支持它对中国的围堵;

 

四是要让各国站队并非易事;

 

五是中美紧张关系若不能缓解,甚至引发全面对抗或战争,将给世界带来灾难。

 

应该说陆克文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也很深刻。

 

中国经过40年来的发展,崛起的事实和趋势让美国感到了其全球霸权主义受到了威胁,而美国期待的中国色变一直没有发生令美国感到沮丧。因此,遏制中国的崛起成了美国必须要干的事。无论中国是否放弃“韬光养晦”还是“炫耀国力”,这样的局面都会发生。这正是霸权主义最好的证明。在这点上,陆克文似乎比中国国内的一些专家看得更清楚。

 

中国要想不被人任人欺负,要想立足于世界之林,必须坚持自己的发展国策而这一点是美国最忌讳的,从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伊始就将“中国必须放弃‘中国制造2025’”放在首位。这正是中国不可能接受的。这也是为何中美贸易战爆发后至今两国谈不拢的关键原因

 

如果美国把遏制中国崛起,围堵中国发展作为对抗的战略决策和手段,不仅中美关系没有未来,也必将给美国及其盟国带来伤害如果美国只允许其价值观存在而坚持图谋颠覆中国体制,中国人民是不会答应的。因为中国人民已从前苏联瓦解的遭遇看清了美国的企图,更认识到了中国的未来最终只能靠自己,美国绝不是中国的救世主。中美两国只有合作才是唯一的道路,企图期待中国变色、投降和一味采取对抗战略不仅不可能达到美国的目的,而且只会给两国带来伤害。

 

中国专家对中美贸易战观点

 

张X迎,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市场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2008年选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评选的“改革30年,经济30人”;获得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11年,因对双轨制价格改革的开创新研究荣获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3年,获得网易财经“年度最有影响力经济学家奖”。张X迎深受经济学家茅于轼的赏识。

 

10月22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在其官网上发表了一篇张X迎的文章,标题为“理解世界与中国经济”。


1.webp (12).jpg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官网截图】


该文从“理解世界”和“理解中国”两个方面分析了中美贸易战爆发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主要内容包括:

 

理解世界部分:包括“国际关系中的利害与是非”、“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以及“西方所理解的和平”三点。

 

在“国际关系中的利害与是非”中,张X迎提出的观点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时候,不仅讲利害,也讲是非,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样,道不同不相为谋。并且,当价值与利益相悖时,价值观念经常会成为主导力量。”

 

在“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中,张X迎提出的观点是“西方世界的价值观有三个重要观念:人权、种族平等和先进帮助后进。”、“西方认为涉及人权之事不是内政”、“二战后种族平等的观念逐渐确立,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主导下,欧洲尤其是西欧国家不得拒绝接受难民”、“中国加入WTO也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享受了很多优惠条款。反观美国为了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承担了很大的成本”。

 

在“西方所理解的和平”中,张X迎提出的观点是“西方世界认为,贸易、民主和国际组织是世界和平的三大基石。”、“当对抗的两国中一方是非民主政体时,发生战争的概率比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当两个国家都是民主政体时,发生冲突的概率减少50%。”

 

在理解中国经济部:包括“理解中国过去40年的成就”、“中国模式论不符合事实”以及“‘中国模式论’后果很严重”三点。

 

在“理解中国过去40年的成就”中,张X迎提出的观点是“对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增长有 ‘中国模式论’与‘普世模式论’两种解释。”、“中国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是基于市场的力量、以创造力和冒险力为代表的企业家精神,中国还利用了西方发达国家过去三百年间所积累的技术。”、中国“直接可以共享别人曾经花费巨大代价实验得到的技术成果。”、“中国模式论不仅不符合事实,而且会对中国的未来产生很不好的后果。”

 

在“中国模式论不符合事实”中,张X迎提出的观点是“无论用企业数量、就业人数,还是工业资产,平均而言,国有部门比重越大的地区,创新能力越低;私有和外企比重越大的地区,创新能力越高。”

 

“‘中国模式论’后果很严重”中,张X迎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模式论’严重不符合事实。中国过去40年的高增长,来自于市场化、企业家精神和西方三百年的技术积累,而不是所谓的‘中国模式’。”

 

张X迎在该文的中心要点指出:“中美贸易冲突的背后不仅仅是中美两个国家之冲突,而是中国同西方世界之冲突,包括欧盟、英国等与中国贸易逆差并不严重的众多国家,也从正面转向负面这意味着冲突不止是贸易冲突,更可能是背后价值体系之冲突、体制之冲突,而后一问题更为深远、更难以用技术手段调和。”

 

张X迎上述的观点看似不少,其实归纳起来主有如下三点:

 

一是西方体制比中国优越

 

二是中国40年来发展的成就得益于西方积累的三百多年经验

 

三是中国模式一文不值甚至有害,应该接受“普世模式”。

 

张X迎文章的观点很鲜明,即中美贸易战是中西方价值观、体制的冲突。如何解决?纵观全文可以看出,其就是要中国与西方价值观看齐,改变中国的现体制

 

两篇文章的区别与看点

陆克文和张维迎这两篇文章这两天都在国际媒体引发了广泛的反响。在海外民运人士主办的华文媒体,更多的是在宣扬张X迎的文章

 

作为西方阵营的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的文章是在分析中美关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醒美国及其盟国不应该把颠覆中国政府作为唯一的手段,认为这是不可行的,甚至会引发世界灾难,要避免战争的爆发。

 

作为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张X迎的观点恰恰相反,认为中国只有积极靠拢西方,认同美国的“普世价值”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关于陆克文的观点笔者不再多余评论,主要谈谈张X迎的观点究竟多少是事实。

 

1、中美贸易战确实是两种价值观和两种体制的较量,笔者是认同张X迎的观点的。这点比起认为中美贸易战只是所谓的“逆差”观点看得更深,也指出了中美冲突的实质。

 

2、中国发展的成就绝不能简单归功于西方。从整体上来说,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一个是1949年至1978年,一个是1978年至现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前三十年和后40年”两个阶段。说到如今中国发展的成就,必须提到前三十年,因为没有前三十年的经济基础就不可能有后40年的发展成就。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工业几乎是在一片空白,但到了1978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已达到4237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397亿元,工业总产值是农业总产值的3倍。也就是说,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初步工业化。同时,“两弹一星”的发射成功、核潜艇的制造、葛洲坝的建设等等一大批科学技术及基本建设都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关键的是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封锁下取得的。这些与西方有关系吗?

 

1978年以来,中国的发展确实借鉴和吸收了西方的一些先进经验,经济取得了进入了高速发展,但这期间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人民勤劳奋斗的结果,因为无论是美国和欧洲对中国的解封都是逐渐放开的,并且并非是在各个领域,而且只其中还因为西方挑起颠覆中国政府行动的失败又对中国进行过两次制裁。这怎么可以说中国40年的发展就是得益于西方的三百年的积累?中国“863计划”、“火炬计划”、“航天技术发展计划”、“海洋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桥梁建设技术”等等这些难道都是得益于西方三百年的积累?

 

3、中国模式适合中国国情。所谓的“普世模式”是用西方的所谓人权、民主、自由进行包装,但实际上美国用此祸害了许多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在东欧、中东造成国家分裂、人民颠沛流离、战火硝烟四起,至今遗留问题不断。而所谓的“种族平等和先进帮助后进”“正是在这种价值观的主导下,欧洲尤其是西欧国家不得拒绝接受难民”已被特朗普上台后的“移民禁止令”打得粉粹。不符合自己的政治利益就挑起别国动乱,甚至战争,这就是美国先进的模式?只要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就翻脸不认账,这就是先进的价值观?

 

国模式是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来探索得来的宝贵经验,上面的事实证明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之所以污蔑它正是因为有些人,特别是某些跪倒在美国脚下的专家学者时刻不忘所谓的“普世价值”,始终期待中国变色。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中国没有丝毫可以称赞的,即使中国取得了一些成绩也一定是美国的功劳

 

写道这里,笔者不免想起上个世纪80年代末国内一个刘姓“民运之星”发出的振振有词言论“中国应该被西方殖民300年才有希望”。当初,这段言论是很有市场的。看看当下,虽然没有人敢这样明说,但在不少文章中都可见到这样的观点。最可悲的是,这样的观点,在当下依然后市场。

 

看不起自己,看不起自己的祖国,不认同自己的祖先,不认同自己国家的体制,却将一直不忘把中国搞乱、把中国政府搞垮的美国奉为上帝,把美国体制视为法宝的人,真不知你们是否还是中国人?也许真像上面的刘姓“民运之星”所讲的“我除了语言是说中文,与中国没有半点关系”。

 

其实,只要稍加思考,那些竭力鼓吹“普世价值”,肆意诋毁中国模式的言论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期待中国步前苏联的后尘。而这正是陆克文提醒美国这是不可能的。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