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百姓话题 > 民生权益 > 阅读信息
给身份证照片多一个美的机会,难吗?
点击:  作者:郜倍倍    来源:独家网  发布时间:2015-03-04 23:44:28

给身份证照片多一个美的机会,难吗?

       2015年,首批10年有效期的身份证即将到期,这意味着26-35周岁的80后将进入身份证换领期,备受吐槽的身份证照片再次引发热议。近日,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对自己目前身份证上的照片,52.3%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其中12.5%的受访者非常不满意。42.5%的受访者曾要求重拍身份证照片,但仅18.8%的受访者的要求实现了。65.4%的受访者支持全国推广“身份证照片不满意可重拍”。

       身份证,这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身份证件。不管是买车票、去银行还是上学或者旅游,都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到身份证,然而,一张如此高频率被使用的证件,在现实中却是很多人不愿意掏出来。这些年来,身份证上面的照片成为多数人的“梦魇”。 身份证照片的丑,是全国人民公认的丑。以至于“在网上晒身份证照片”是一件需要很大勇气的事。身份证照“一次成型”、别无选择,甚至拍摄现场都无法看到当时照得怎么样,必须要等身份证已经制出来才能看到自己的“丑态”。在流行着“美图秀秀”的如今,随处可见一些人的照片“美得不认识”,但身份证照片却让人觉得丑得不认识”。

       为了争取有个漂亮的身份证,各色“美美哒拍照攻略”曾经在网上流传甚广。如今80后们的首批二代证已到期,如何让新身份证不再成为网友吐槽的焦点,除了自带补光板、学“技术控”修炼好每个表情—果真别无他法?

       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如果拍摄比较清楚,可以辨认基本特征的话,“丑到家”不能成为更换已有身份证照片的理由。客观来说,身份证的最主要作用就是证明自己的身份,身份证照片无论美丑,只要能起到这个作用就可以。但是真实不等于丑态,把办证者个个拍得犹如罪犯,确实太冷漠,虽然身份证照片最重要的是像,而非漂亮,但这不是取缔人文关怀的借口,更不能一提统一办理,就是高价格、更麻烦、质量差的代名词。

       从“拍立得”到“满意拍”,能增加职能部门多大的工作难度?譬如2014年7月,山东济南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居民身份证照片“多拍优选”举措:连续拍摄三张,现场选择其一。如不满意,可二次拍摄。同时,公民对已有身份证照片若不满意,也可随时自愿申领新证。这里面展现了两个关键:第一,拍摄身份证照片是有关部门的基本职责,那么要求拍摄人员的专业性也应该是职责的一个部分。另外,给予公民可以选择更好照片的权力,也应该是力所能及的便民举措。

       其实,多数人并没有必须要求身份证照片拍出来要像艺术照一样,因此抱怨身份证照片太丑的人并不是因为审美要求太高,而多数是在指责办证机关的服务态度问题。长期以来,身份证上的公共服务,让国人备受煎熬。对于拍照的人员多一点专业培训,给拍照的人一个选择重拍的机会并不是不能解决的难题。事实上,提供“满意拍”的地方和部门,也没有因“多拍优选”而爆棚。

       一些人可能担心,如果有人不断要求重拍或者不断要求换证的话,会增加政府的工作负担。针对这一点,完全可以在次数上进行封顶限制,比如一次至多能重拍三次,而虽然可以随时自愿申领新证,但换证也不是免费服务,除了时间成本,还会有手续费等金钱成本。即便从市场原则来说,为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的服务,也只能算是底线的要求。

       身份证不是艺术照,没必要在方寸之间精雕细琢。但身份证毕竟不是普通的卡片,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有可能用到,在职责与能力之内,不轻易拒绝公民“重拍一次”的合理要求,显然不只是个高大上的“人性命题”,而应该属于接地气的“基本服务”范畴。应到注意到的是,公众对身份证照片的吐槽,长期以来并未引起办证机关的任何反思与改进,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可以说是对“民意”的一种“漠视”。这让虽然表面看起来是“身份证照片之丑”,实则戳出了“公共服务之丑”。

       既然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就要在诸如身份证照片等“小事”上体现出服务性。换证潮马上就要来了,“满意拍”不能只是少数地方的自选动作,更当成为职能部门提供换证服务的“标配”。行政服务需要多一些温暖,少一分冷漠。

本文系作者郜倍倍原创,来源独家网,转载请注明!

 

责任编辑:klc003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