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伊朗总统莱希遇难!曾掀反腐风暴,对美态度强硬
点击:  作者:综合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4-05-20 22:18:35

 

无人机拍摄的事故直升机现场图片。

 

综合迈赫尔通讯社及路透社20日消息,伊朗总统莱希及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19日的直升机事故中罹难。

 

当地时间19日下午,一架载有伊朗总统、外长以及其他随行人员的直升机在东阿塞拜疆省瓦尔扎甘地区发生硬着陆事故。事故发生后,伊朗方面迅速组织救援,但因为事故地区交通不便、山区和森林条件恶劣以及大雾天气,都阻碍了救援行动。


当地时间20日凌晨,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称,土耳其向伊朗派出的“游骑兵”无人机识别出热源,很可能是直升机发生事故的地点,并向伊朗方面提供了确切坐标。伊朗方面的救援人员随后确定了事故直升机的确切具体位置。

 

当地时间20日,伊朗救援团队使用无人机对直升机事故现场进行探测。
救援人员说,直升机的螺旋桨以及驾驶舱被烧毁,通过热成像,救援人员无法探测到温度。伊朗国家电视台20日最新消息表示,通过对事故区域的搜索,目前没有人员生还的迹象。

据报道,与伊朗总统莱希乘坐同一架直升机的一共有9人,其中包括伊朗外交部长侯赛因·阿米尔-阿卜杜拉希扬。据悉,阿卜杜拉希扬此前正陪同总统莱希进行一系列国事访问,希望改善伊朗与中东地区邻国的外交关系。

这架直升机上的高级官员还有伊朗东阿塞拜疆省长马莱克·拉赫马蒂、伊朗大不里士市的“周五祈祷伊玛目”(高级神职人员)默罕穆德·阿里·阿莱汉舍姆。此外,机上还有飞行员、副驾、乘务长、安全总负责人和保镖各一名。

伊朗最高领袖:国家和政府工作不会受影响

当地时间19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示,希望伊朗总统莱希及随行官员能够平安回家,所有人都应该为他们祈福,伊朗民众们无需担心,国家和政府的工作不会受到影响。

伊朗感谢多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向伊朗政府和人民表达的人道主义情感和声援,并感谢他们为搜救行动提供的帮助和援助。

直升机为美制,事故是否存在幕后黑手?

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的直升机发生“硬着陆”事故之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随之产生很多消息和猜测。据伊朗媒体报道,这次莱希等人乘坐的是美制1968年产的老式直升机贝尔212,它是1979年之前伊朗从美国购买的一批直升机。由于伊朗被美国制裁四十多年,所以这些老式的美制直升机很难取得正常的设备零件来更换,飞机失事的情况时有发生。


但是,乘坐直升机参加公务活动是伊朗领导人比较习惯而且经常做的事,因为它速度较快,不用堵车,节省时间,但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也是无奈之举。两年前,伊朗的体育部长就乘坐这种老式直升机参加公务活动,遭遇坠机遇难。

 

这次直升机为什么会发生意外?暂时还是未知数。伊朗媒体透露,直升机突然出事有可能与天气有关。然而,19日这天,莱希与随行人员乘坐的直升机,实际上有3架,但是出现意外的,只有一架直升机,恰好是莱希乘坐的直升机。


直升机发生意外的地点,是在伊朗本土,且时间很凑巧。据法新社5月19日报道,伊朗证实,伊朗与美国在阿曼举行了谈判。这是伊朗攻击以色列本土之后,美国与伊朗首次举行类似谈判,意义不言而喻。在这之前,伊朗曾多次对美国释放友好信号,表示愿意就伊核协议与美国展开谈判。美国愿意与伊朗谈判,无疑是伊朗想看到的结果。然而,谈判才刚开始,伊朗就发生了这样的意外事件,怎能不引起世界注意?


这段时间,伊朗做了很多事,比如将恰巴哈尔港交给印度管理,时间长达10年。因为此事,美国对印度撂下了狠话,暗示可能要制裁印度。伊朗还与沙特在多个领域深化了合作,但美国想让沙特与伊朗保持距离。

 

美官员:无证据表明存在“谋杀行为”

截至目前,以色列仍未就此事表态,当然,即便要表态,以色列应该也会强调,“与此事无关”。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载有伊朗总统的直升机“硬着陆”事故发生后,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表示,已从情报部门获悉,“没有证据表明该事件中存在谋杀行为”。

  
“伊朗西北部的坠机地点天气非常糟糕,大雾弥漫。所以这看起来像是一起事故,但仍在进行全面调查。”舒默说。


不管怎样,无论是意外事件,还是不怀好意的势力想针对伊朗,在中东局势变数不断的当下,伊朗都要多留个心眼。说到底,美国与以色列都“斩首”过伊朗指挥官。


中东看似没有巨浪的水面之下,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接下来,伊朗确实要小心了。


伊朗总统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资料图)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1960年出生在位于伊朗东北部的马什哈德。他曾担任伊朗国家监察组织主席、国家总检察长、司法总监等职。2021年6月19日,莱希当选伊朗总统,同年8月5日宣誓就职。


最高领袖的“潜在继任者遇难,将如何影响伊朗政局?

1960年12月,莱希出生于伊朗第二大城市、宗教圣城马什哈德附近的一个小村庄。15岁那年,莱希开始在什叶派圣城库姆的宗教学院学习,师从伊朗一些显赫的宗教人士。虽然莱希后来长期在司法系统担任公职,但他一直坚持在宗教学校担任教职。


2016年,莱希被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任命为伊马姆·礼萨圣地监护人,并掌管伊朗财力最雄厚的宗教基金会。此外,莱希还曾担任伊朗专家会议副主席。这一机构由公民投票选举出的法学家和宗教学者组成,其职责是选定和罢免最高领袖,在伊朗政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莱希与哈梅内伊保持着密切关系。据称,他深受哈梅内伊信任,被认为“可以保护哈梅内伊作为伊朗最高领袖留下的政治遗产”。

《纽约时报》此前报道称,莱希在担任总统期间,监督执行了扩大伊朗地区影响力的战略,被外界广泛视作哈梅内伊的“潜在继任者”。


莱希曾领导伊朗总监察办公室,重点打击腐败行为。2019年,他又被任命为伊朗司法总监,成为“伊朗司法领域的最高官员”。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当时在任命声明中表示,莱希在司法和神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知识、公正无私的精神、极高的可信度以及多年的司法工作经验。他呼吁莱希在新岗位上和“人民、革命站在一起,反对贪腐”。


惩治司法系统内部的不作为、辞退不合格法官、起诉腐败受益者、审判高级官员亲属……上任后,莱希大力打击腐败,这些行动让他在支持者中受到广泛称道。

 

莱希政府执政以来,注重发展与中东地区邻国、阿拉伯国家和非阿拉伯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发展经贸合作。


作为保守派,莱希对美国的强硬态度,也是他的标签之一


当地时间2021年6月21日,莱希在德黑兰举行当选伊朗总统后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呼吁各方履行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框架下的承诺,要求美国“解除所有不公正的对伊制裁”。他强调,美国必须解除对伊朗的所有制裁,并由德黑兰核实。


同年9月,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言时,莱希抨击美国随意退出伊朗核协议以及继续在新冠疫情期间对伊朗实施制裁的行径。他强调,这是美国霸权主义的体现,伊朗不再相信美国政府所做的任何承诺。在讲话中,莱希还抨击了美国对中东事务的干涉。


伊朗在中东的地位举足轻重,据路透社报道,根据伊朗宪法第131条,如果总统在任上死亡,经最高领袖确认后,第一副总统将接任,最高领袖对所有国家事务拥有最终决定权。

 

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资料图)


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出生于1964年,毕业于德黑兰大学国际关系专业。除了母语为波斯语外,他还精通阿拉伯语和英语。阿卜杜拉希扬曾先后担任伊朗驻巴林大使、伊朗外交部波斯湾和中东司司长、伊朗外交部阿拉伯和非洲事务部副部长等。他于2021年起担任伊朗外交部长。

 

来源:昆仑策网【综合】,转编自“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凤凰卫视”、“新华网”、“财闻社长”等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