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杨军:历史虚无主义的三个表现
点击:  作者:杨军    来源:人民论坛  发布时间:2019-04-06 09:26:20

 

       导读: 2018年,历史虚无主义仍然极力表现自己:借助大众娱乐恶搞、消费历史,扰乱社会公众的历史认知;以“精日”言行颠覆历史记忆、消解民族尊严;以“纪念”改革开放之名歪曲改革开放的性质、否定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近些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展开了系统、深入的批判,揭露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与目的,撕下历史虚无主义学术研究”“价值中立的伪装,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它并未偃旗息鼓,而是不断变换、调整表达策略。2018年,历史虚无主义仍然借道多种路径顽强地表现自己,在以下三个方面尤为突出。

借助大众娱乐恶搞、消费历史,扰乱社会公众的历史认知

在当代中国,一些文化因其娱乐功能满足了大众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纾解负面情绪的需求,成为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不断借助大众文化的多种形式,如影视剧、微博文章、微信公众号、视频音频、表情包、内涵段子等,选择一些情节性较强的历史片段、英雄人物、红色经典(包括文艺作品)等,在贴近大众消遣娱乐、获取信息、表达思想的习惯中进行戏说、恶搞,在制造看点”“笑料中引发人们对历史的错误性认识。

2018年,以娱乐方式恶搞、消费历史的现象并不鲜见,题材可谓广泛。一些人拿英雄人物、红色经典开涮,拿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上经历的痛苦开玩笑,如某公司为追求经济利益,非法制作并传播含有明显戏谑色彩的慰安妇老人表情图像,一些网络文章着力从色情的角度描写慰安妇生活;公然恶搞、消费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如某男子篡改国歌为时代之歌,《九阴真经》游戏玩家利用英雄帖修改国歌歌词、加入侮辱性词汇,抖音网红特意用搞怪词汇和语调篡改国歌并录制视频,作为自己直播音乐会的开场……一些影视剧通过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编排和画面色彩设计,刻意美化民国、贬抑新中国,还有一些影视剧有大量的史实错漏。

值得注意的是,从种种戏说、恶搞和消费历史的参与者来看,涉及到公司职员、在校大学生、社会青年、影视创作人员等。或许这些群体并不一定清楚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什么,或许没有虚无历史的主观故意,只是为了高兴”“吸粉或上座率、收视率。他们之所以产生符合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的行为,是因为历史虚无主义以搭载大众娱乐的方式,使其核心观点、评价历史的方法和价值取向在大众化后下潜到大众的心理层面,使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形成特定的群体无意识,包括远离崇高”“质疑主流”“娱乐无极限”“一切都别当真”“历史是用来玩的等错误思想观念,久而久之,在一定场合下,人们就会将这种无意识自然流露出来。可以说,普通大众在不自觉中参与历史虚无主义的喧嚣,显示出历史虚无主义在蔓延中塑造社会心理,同时又以特定社会心理为支持进一步蔓延的路径。

精日言行颠覆历史记忆、消解民族尊严

2018年,精日现象引起社会的关注和热议。从2018年春节期间两人身着侵华日军的军装在南京紫金山抗战遗址前摆拍,到有人在微信群中发布南京杀三十万太少等言论,谩骂、侮辱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再到某研究生在其新浪微博发布精日言论,国庆期间某企业营销人员身着日军服装在闹市区招摇,都显示出精日分子错乱迷失的身份认同、颠倒是非的历史认知和媚日辱国的扭曲价值取向。精日行为罔顾民族感情、目无道德法规,引起社会公愤,但舆论空间中还存在着一些为精日辩护的声音,或把精日淡化为哈日,或将其解释为一般性的嬉闹”“cosplay(角色扮演),或是把精日视为与爱国无关的个人爱好、个人权利和自由,等等,似乎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深重苦难轻如鸿毛。

精日现象的出现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熏陶”“培育不无关系。长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言论在扰乱人们历史观和价值观上持续发力。其一,美化帝国主义侵华行径,宣称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尤其是为日本侵华洗地,宣扬日本并无亡我之心,只是关注满洲国的归属中国对日外交缺乏理性,导致战争爆发等,还美化伪满政权,一些制造“1945年满洲国工业亚洲第一,超过日本本土”“满洲国富强发达谣言的文章在网络空间大量转发。其二,强调认识历史要客观”“价值中立,还应该换位思考,把抗日战争表述为中日战争,把淞沪抗战称为上海事变,其实质是屏蔽中国抗战的正义性,鼓动放弃民族立场。其三,混淆是非,指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为极端民族主义”“盲目排外,吹捧抗战期间的汉奸是为国为民,要从人性的角度去评价,为他们平反昭雪。其四,一些抗日神剧和电视、网络专栏节目完全违背历史事实,胡编乱造,恶搞抗日英雄,调侃抗战艰辛。这一切都制造了一种不尊重历史、不坚守民族利益、历史可以任人评说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对普通大众,尤其是一些青少年产生严重误导。2018精日分子动作频频,可以说既是历史虚无主义蔓延、影响的结果,也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一种极端表现。

当前,精日群体分散在多个网络平台,活动隐蔽,只是在大量的跟帖、评论中表达,在贴吧、问答网站等网络空间发声。尽管精日言行要虚无的是近代以来中日两国关系的历史,尽管精日言行受到的谴责远多于辩护,但其社会危害不可小觑。它试图颠覆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抹杀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历史意义,破坏人们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尤其是抗日战争历史的认知,挑战社会道德底线、民族尊严底线和民族情感底线,影响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当代中国倡导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学互鉴,对学习研究日本文化,对喜欢日本动漫、影视剧和科技成果的个人和行为都给予尊重,但这决不意味着对精日现象的放任自流。依法惩治精日言行的社会共识正在形成。

纪念改革开放之名歪曲改革开放的性质、否定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善于借船出海,抓住一些重要时间节点宣扬自己的观点。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历史虚无主义再次利用纪念改革开放这一话题来发挥影响。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充分肯定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充分总结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以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历史虚无主义纪念改革开放却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将改革开放定义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并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绩归结到以欧美为师”“向人类文明大道回归,从而歪曲我国改革开放的性质、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亿万人民的劳动创造。二是无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将对改革开放的肯定建立在贬抑、否定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或是简单地将改革开放前的生活描述为吃不饱”“一年都穿不上新衣服,或是大谈改革开放前思想受到钳制”“没有自由”“封闭自大等不实言论,抹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段时间里我国所取得的成就,似乎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只是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些政治运动,没有给当代中国的发展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似乎当代中国

发展进步是从1978年开始白手起家的。

历史虚无主义纪念改革开放与中国共产党纪念改革开放的立场和观点有根本不同。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明显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状态、对外开放情况、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与现在不可比拟。对这一时期的评说,一是应该坚持历史性,要将其提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具体分析;二是要看这一时期相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什么、贡献了什么;三是要分清这一时期历史的主流和支流,历史虚无主义将改革开放前的现象与改革开放后的现象作肤浅的历史类比,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历史的支流当作主流,违背了科学精神,也暴露了其特定的用心和取向。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种种症候,凸显其能动性与隐蔽性

其一,能动性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体来看,它超越了专业领域和知识分子学术讨论的范畴,通过借助大众文化的多种形式深入日常生活,招兵买马,不断拓展自身的社会覆盖面。一些人在历史虚无主义种种手法的引导下,已经被卷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接受其主要观点、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成为不自觉的参与者。这种状况反映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争夺话语权、增强影响力的强烈能动性,说明其善于根据现实环境调整策略,仍然保持了相当的活跃度。

其二,隐蔽性。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达方式来看,历史虚无主义善于利用多种方式表达,而将真实诉求掩藏其中。它青睐大众文化,不仅仅是因为大众文化具有普及性,受众广泛、适应不同的社会阶层,更在于大众文化所具有的商业性、娱乐性,往往使人们以为它是意识形态的荒原,与主义无关。历史虚无主义利用大众文化的种种形式,在消解民族忧患意识、抽空历史事实、英雄烈士和红色经典等蕴含的历史记忆、价值追求和精神力量,培养背离、抗拒现实政治制度社会心理的同时,掩盖其意识形态指向和政治追求。同样,历史虚无主义打出纪念改革开放的旗号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也是要披上政治正确的面纱,既绕过网络信息监管,又迷惑大众。

2018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凸显的三种表现和两个特点,在客观上对我们控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蔓延,消除、克服其负面影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内容上积极回应大众的现实关切、反映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表现形式和表达路径上要符合大众习惯。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深入研究及动态研判,一如既往地与其进行思想斗争。另一方面,需要在大众日常生活层面精准发力,驱逐历史虚无主义的魅影。为此,要认识任何文化都是意义的载体,大众文化往往是在娱乐、消费中消解或者建构意义的,要正确把握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要积极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引导文艺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探索更丰满、更接地气的历史讲述方式、英雄形象塑造方式、红色经典传播方式。

(作者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杨玉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