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吕景胜:爱国歌曲总是历久弥新
点击:  作者:吕景胜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6-05-25 10:22:37

 

 

  有感于千钧棒先生近日发表于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让某些人在爱国歌曲的歌声中发抖吧》,深感音乐圣殿中充满爱国主义的低吟浅唱与慷慨高歌,爱国歌曲不仅是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还总是历久弥新。

 

  一、浴血卫家国,民族图救亡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音乐的爱国主义张扬达到空前,《神圣的战争》是上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的卫国歌曲:“起来,巨大的国家,做决死斗争!要消灭法西斯恶势力,消灭万恶匪群!让高贵的愤怒,像波浪翻滚!进行人民的战争!神圣的战争!让高贵的愤怒,像波浪翻滚!进行人民的战争!神圣的战争!全国人民轰轰烈烈,回击那刽子手,回击暴虐的掠夺者和吃人的野兽!让高贵的愤怒,像波浪翻滚!进行人民的战争!神圣的战争!不让邪恶的翅膀飞进我们的国境,祖国宽广的田野,不让敌人蹂躏!让高贵的愤怒,像波浪翻滚!进行人民的战争!神圣的战争!腐朽的法西斯妖孽,当心你的脑袋,为人类不肖子孙,准备下棺材!”

 

  1942年6月下旬,德国对苏联发动了闪电战,苏联军队奋起反抗,频频受挫,伤亡惨重,数以万计的大小城乡毁灭在德军的炮火下,上百大中城市沦陷。危难时刻,为了鼓舞军队和人民的顽强斗志,亚历山大罗夫连夜谱写出这首歌曲,旨在鼓舞苏联人的斗志。歌曲很快响彻苏联的大小角落,苏联士兵用钢铁般的身躯阻挡住德国军队的进攻,由防御转为胜利。鉴于歌曲的鼓舞之大,后被作为苏联卫国歌曲,被众多国内外歌舞团演唱。

 

  《莫斯科保卫者之歌》为俄罗斯著名作曲家莫克罗乌索夫作于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并很快广为传唱,无数战士唱着这首歌奔赴战场,唱着这首歌坚守到莫斯科保卫战的最后一刻。这首歌也把苏联人民和军队面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所表现出的凛然正气、以及正义之师坚不可摧、所向披靡的英雄主义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爱国主义歌曲的典范。作曲家本人也成为苏联作曲家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伽里契作词、谢多伊作曲的《共青团员之歌》创作于卫国战争胜利后的1947年,是话剧《路途的起点》插曲,也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苏联歌曲之一。且成为电视剧《潜伏》的插曲。“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 穿好军装拿起武器 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 万众一心保卫国家 我们再见吧亲爱的妈妈 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 再见吧,妈妈! 别难过,莫悲伤, 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共青团员之歌》把人们带入艰苦卓绝的苏联卫国战争中,道出了苏联青年憎恨侵略战争、绝不向敌人屈服,保卫家园、热爱和平的心声。 在五六十年代的新中国,这首歌曲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几乎每一位中国新青年必备的歌曲,这首歌也成了当时中国共青团员的象征之一。通过英勇的苏联共青团员临上战场前的内心独白,反映了反法西斯国家的青年的积极抗敌的意愿和敢于战斗和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早已成为经典,深受各国人民的一致喜爱。

 

  同俄罗斯民族一样饱受外族侵略的中华民族几度危亡,在抗日战争最艰苦最关键的时刻,民族音乐家、词作家冼星海、聂耳、贺绿汀、光未然、田汉等为为我们民族奉献了《黄河大合唱》、《黄河颂》、《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游击队之歌》等等耳熟能详,令我们热血沸腾的爱国及抗日歌曲等音乐作品,激发了当年不甘国亡、国耻的热血国人流血牺牲保家卫国。缅怀、重温并高歌这些难忘而经典的旋律是我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旋律将永恒穿梭并驻足于我们民族的时空隧道、情感空间和心灵深处。

 

  二、难以释怀是乡土,故乡月更明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出现出国热潮,本有机会出国面对诱惑的词作者任志平先生犹豫过,但最终他决定留在在国内,尽管这里并不富裕且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如果要离开这片土地心里会非常难过,自从自己被打成右派直到1976年摘掉帽子再到1978年真正平反有了正式的身份后正是干事业的时候,而且国内的形势也越来越好。1982年的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时期,任志平坚信中国今后一定会好起来,曾被错打成右派遭遇不公的任志平最有理由发牢骚骂时政,可他却用饱蘸激情的笔写下了《多情的土地》,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那样的知识分子只有那种境界和人格才能写出那样真诚动人的篇章。在完稿后任志平直接把歌词寄给了施光南,不久,歌曲获奖消息传来,在施光南创作的近千首的歌词中《多情的土地》等作品有着广泛的影响。歌中唱道,“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我踏过的路径上,阵阵花香鸟语,我耕耘过的田野上,一层层金黄翠绿,我怎能离开这河叉山脊,这河叉山脊,啊......啊......,我拥抱村口的百岁洋槐仿佛拥抱妈妈的身躯,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我时时都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汁,我天天都接受着你的疼爱情意,我轻轻地走过这山路小溪,这山路小溪,啊......啊......,我捧起黝黑的家乡泥土,仿佛捧起理想和希冀,我深深地爱着你,你这片多情的土地”。

 

  厚重的旋律显示出的深沉的历史感,引起人们更多情绪上的思量。歌曲是在抒发对祖国、对故乡的无比眷恋和赞美之情。歌词包含深情,具体到再熟悉不过的土地、田野、花草、路径、等等。使情感有了具体真实的依托,换起了人们浓浓的乡情。

 

  《啊中国的土地》,表现了人们甘愿像种子、百灵、杨柳、青松那样报效祖国的心情,旋律起伏跌宕,词曲紧密的结合,深沉而又细腻地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炽热而又深邃的情感。“你属于我,我属于你,朝朝暮暮在一起,走千里 走万里,还在你的怀抱里,做一粒种子 泥土里埋,,花结果为了你,做一棵杨柳 路边上长,年年报告那春消息,啊~中国的土地,你属于我 我属于你,你属于我 我属于你,时时刻刻不分离,我有一颗儿女心,你有一件慈母衣,做一只百灵 蓝天里飞,迎着那霞光 歌唱你,做一棵青松 高山上立,昂首为你挡风雨,啊~ 中国的土地,你属于我 我属于你”。

 

  谷建芬老师作曲的《那就是我》,是一首雅俗共赏、艺术性强而广受推崇的思乡曲,为了突出游子思乡的主题,词作家将精心选取的四个意象进行了层次化:1.小河;2.炊烟;3.渔火;4.明月。这里层次化的主要依据表面看是空间,但实际上潜藏着的是时间的因素——从早到晚。“我思恋故乡的小河,还有河边吱吱唱歌的水磨,噢!妈妈,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那就是我。我思恋故乡的炊烟,还有小路上赶集的牛车。噢!妈妈,如果有一支竹笛向你吹响,那就是我。我思恋故乡的渔火,还有沙滩上美丽的海螺。噢!妈妈,如果有一叶风帆向你驶来,那就是我。我思恋故乡的明月,还有青山映在水中的倒影。噢!妈妈,如果你听到远方飘来的山歌,那就是我。” 歌曲创作于1982年,是一首带有朗诵诗歌般的韵律,着重内心体验的抒情歌曲。歌词优美,像一幅淡雅而又略带朦胧的山水画。歌曲通过对故乡的“小河”、“炊烟”、“渔火”、“明月”的绵绵思恋,对母亲的倾诉情怀,把一个远方游子的拳拳之心,表达的淋漓尽致。

 

  三、梦牵魂绕为乡愁,乡音乡情在祖国

 

  徐沛东老师的《乡音乡情》是咏叹乡愁乡情的精品,格调乐观昂扬,激情飞越、大开大合、气势磅礴。“我爱戈壁滩沙海走骆驼,我爱洞庭湖白帆荡碧波,我爱北国的森林,我爱南疆的渔火,我爱那崭新的村落,我爱运河边村姑插新禾,我爱雪山下阿爸收青稞,我爱草原的童谣,我爱山寨的酒歌,我爱那古老的传说,华夏土地呀生我养育我,九曲黄河呀滋润哺育我,乡音难改,乡情缠绵,乡情缠绵,乡音难改,一声声乡音,一缕缕乡情,时时刻刻萦绕在我心窝,华夏土地呀生我养育我,九曲黄河呀滋润哺育我,乡音难改,乡情缠绵,乡情缠绵,乡音难改,一声声乡音,一缕缕乡情,时时刻刻萦绕在我心窝。”

 

  作者通过对祖国不同地域、不同景物和不同风情的赞美,将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祖国的情愫融为一体,抒发了华夏儿女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歌词意境抒情,寓意深刻,第一乐段把家乡碧湖、海滩如一幅美丽的图画描绘出来,诗的意境具体、形象。在这优美的意境中,作者抒发“乡音难改,详情缠绵……时时刻刻萦绕在我心窝。”这种感觉,如有声、有色的诗情画意一般,似乎出现在听众的面前。第一乐段把对家乡父老的感情升华到对祖国的感激之情:“华夏土地生我养育我,九曲黄河滋润哺育我。”通过诗一样的语言与音乐完美结合,生动刻画了艺术形象。《乡音乡情》表达作者对祖国大地的挚爱,作者深深地感受到大多数国人的情绪,对培养自己的中华大地深深感怀。音乐深情、舒展,后用两音一字的落滚旋律把中华土地、九曲黄河对“我”的培养之情深情的表达出来,接着音乐进入行板较快的节奏,叙说着乡音乡情时刻萦绕在我心窝。

 

  四、历经风雨沧桑路,甘苦与共同歌唱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先是《我的中国心》、《我爱你,中国》唤醒了国人的中国情结,此后《大中国》、《五星红旗》简直就是演唱会上红色海洋中的全民狂欢。小家碧玉的《西湖美》也是另一种爱国怀乡的表达。《长江之歌》作为《黄河颂》的继续、呼应和致敬是新时代展现民族精神气质、民族风貌、国家主题的扛鼎之作。

 

  《我和我的祖国》是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诉说了“我和祖国”息息相连、一刻也不能分离的心情,而作为歌词,作者运用了两个具象化的比喻:其一是,“我和我的祖国”是子女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其二是,“我的祖国和我”是大海与浪花之间的关系。前者是情因,抒发的是母与子眷眷与拳拳之情,后者是情据,感受的是大海与浪花的依托与忧乐之据。“我和我的祖国”、“我的祖国和我”的永恒的关系式,更是亘古不变的情感。《我和我的祖国》去年录制了小提琴演奏版音画视频在网上广为转发极具亲和力与感染力.建议有关部门应多制作类似公益作品,适应网络时代及年轻人接受的特点,尝试创新弘扬主旋律的新路径新手段新方法,构建文化软实力。

 

  美声精品《祖国,慈祥的母亲》既有深情倾诉的抒情特质,又有清新真挚的旋律语言,表达了亿万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赤诚的爱,和对祖国母亲由衷的赞美,赞美她的不断强大。歌曲风格朴实自然,品味高雅,是中国乐坛亮丽的花朵。创作者在充分继承赵元任、黄自等老一辈作曲家艺术歌曲创作理念下,将歌曲旋律与中国语言、民族和声与现代技法、钢琴伴奏与中国古典意境融于一体,并多角度的考虑中国当代普通欣赏层的审美特点,把富有时代特色、民族精神内涵的题材、浅显易懂的歌词、宣叙吟唱般的旋律、形象生动的钢琴伴奏充分溶于艺术歌曲的体裁中,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雅俗共赏。

 

  “谁不爱自已的母亲,用那滚烫的赤子心灵;谁不爱自已的母亲,用那滚烫的赤子心灵。我们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长江黄河欢腾着欢腾着深情,我们对您的深情。谁不爱自已的母亲,用那闪光的美好青春;谁不爱自已的母亲,用那闪光的美好青春。 我们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蓝天大海储满着储满着忠诚,我们对您的忠诚”。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张建一在谈到他自己在国外演唱这首歌时外国朋友赞其旋律优美、感情爆发力强。

 

  最值得一提的是歌曲《共和国之恋》,是用科学家真实事迹提炼的歌词。根据词作者刘毅然介绍,是科学家的事迹感动了他,触发了他的创作情感。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他们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放弃唾手可得的名誉和财富,毅然而然选择从国外返回祖国时那种对祖国母亲深沉的情感。这首歌,缘自科学家的爱国深情和无私奉献,通篇没有出现一处“祖国”的字样,但从心里流出来的歌词,却能更真实更亲切地感受到科学家们对祖国博大的爱。“在爱里在情里,痛苦幸福我呼唤着你,在歌里在梦里,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纵然是凄风苦雨,我也不会离你而去,当世界向你微笑,我就在你的泪光里;你恋着我我恋着你,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是血是肉我凝聚着你,纵然我扑倒在地,一颗心依然举着你,晨曦中你拔地而起,我就在你的形象里。”

 

  邓稼先先生回国之后就去了原子弹基地,一去十几年,杳无音信,他的妻子找到张爱萍将军,说“我知道他在的地方不能联系,我也不想打听他在哪儿,我只要您跟我说一声,他是不是还活着?”张爱萍将军含泪告诉她,邓稼先还活着,他妻子顿时泪流满面。你要是知道这样真实的故事,你就会理解因为有这样当时贫穷落后中国的可敬可爱的科学家,才有如此真挚、朴素、动人而唯美的歌词。用科学家炽热情感谱就的音乐,含泪升起的音符中积蓄着科学家的深深情思,流动的旋律中流淌着科学家的炽热情感,起伏的节奏中述说着科学家的爱国心声。全曲在朴实的旋律中透露出艺术气质的典雅,乐段之间,模仿跃进,回环往复,似内心涌动的情感,逐层铺展,情深致远。

 

  一位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曾拉着词作者刘毅然的手说:“等了40年,我们终于等来了一支科学家的歌。”如今,这首《共和国之恋》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合唱团的保留曲目,每逢中国科学院院庆的时候,都会看到很多头发花白的老科学家满怀深情地唱起这支歌。很多在海外求学并在国际声乐大赛中获奖的美声歌唱家在国外学成归来或访学汇报演出也经常演唱这首歌曲,由于他们在国外历经艰辛体尝了海外游子的孤寂与思乡,对这首歌有着基于自己生活经历的独特情感体验,所以演唱起来满怀深情、百感交集,甚至泪流满面。

 

  (作者原创文章,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昆仑策网: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高天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