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理论建设 > 阅读信息
刘远昕:讲政治要先从认识什么是政治开始——对企业政治工作的一点认识
点击:  作者:刘远昕    来源:察网  发布时间:2017-10-17 09:56:50

 

        【摘要】:我们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真正讲政治了,对政治已经有些生疏,许多人,包括政工干部,天天说讲政治,可能根本不知道政治为何物,还有很多庸俗的理解,比如:认为政治就是无原则的权利斗争,或者认为政治就是服从上级,只讲服从不讲真理,还有各种谬误、思维惯性沿袭下来。因此,我们讲政治,就先从认识什么是政治开始吧,就从澄清谬误开始吧,就从反思和克服一些错误的惯性思维开始吧。

 

 

十八大以后,党建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认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对于搞好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此类问题,诸如:党政关系问题、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问题、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关系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对子两边的叫法各不相同,但实际上大同小异,我们不妨用有较强概括性和代表性的“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这两个词统一称呼,来讨论这个问题。

党建工作的核心是讲政治,讲政治就讲政治好了,为什么要联系到经济工作呢?

我们党高度重视哲学思维,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我们党喜欢讲联系,这有利于全面地分析问题,避免形而上学的思维。当然,讲联系是要探求正确的联系。

讲政治必然要联系到经济工作,这是三十年来各单位进行政治工作的基本套路。具体如何联系的,常用的提法和表述不尽一致,但基本意思是一致的,就是政治要围绕经济这个中心,服务这个中心,要以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用经济工作的成效来检验政治工作的成效。

这些提法和表述显示出单位领导者对经济工作的高度重视,这与党在十三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是一致的,但问题是这种提法对政治工作有利吗?

很显然,在这些提法中,政治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但众所周知,政治关乎方向和道路,政治发挥的是引领作用。这样就产生了矛盾,政治对于经济究竟是引领还是服务?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是不可能搞好政治工作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主观需要利用概念的灵活性随意转换“引领”和“服务”的概念是不行的,政治究竟是引领还是服务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必须从实质上看问题。

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很清楚的,政治对于经济无疑是引领而不是服务,如果非要讲服务,那么只能说这种引领就是服务,所谓服务无非是体现在政治对经济自然的促进作用上。其实,政治工作自身搞好了自然会促进经济工作,比如,选拔任用什么人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它促进经济工作的途径是这样的,如果严格按政治标准选人,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党人放到管理岗位上,凭借大公无私的牺牲奉献精神以及唯物辩证法自如运用的思维高度,还愁搞不好经济工作吗?一切工作都可以搞得好,其精神与智慧的影响和带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在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政治与经济不存在对立关系(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使用的政治与经济的概念都是特定的,对立也不是哲学上“对立统一”里的那个对立)简单地说,经济是创造财富、发展生产力的,而政治从根本上说就是监督、调整生产关系以保证人民享有这些财富的。政治与经济在逻辑上不存在对立关系,那种想借政治与经济对立而降低政治地位甚至取消政治的想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但在现实中,政治与经济对立的印象却深深的印在许多人的头脑中。这实际上是把政治工作中错误与正确的对立当成了政治与经济的对立了。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党高度重视政治工作,是一个“政治挂帅”的年代,但在政治工作中曾出现了一些失误和错误,比如由于错误的估计了形势,政治工作的力度完全脱离了当时的客观形势,其实当时政治之清明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少有腐败现象,党的威信极高,党的一元化领导铁板一块,公有制经济基础牢固,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处于绝对的指导地位,军民团结,斗志昂扬,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固若金汤,只是有一些小资产阶级的思想苗头和一些官僚主义现象,现在看来可谓是小巫见大巫,结果却采取了疾风暴雨般的政治运动来解决问题,杀鸡用了牛刀,这种错位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政治投机和荒谬做法,泛政治化,动不动上纲上线,政治上的形式主义盛行,存在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在政治工作上而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等等,正是这些错误做法破坏了政治的良好形象,造成了政治与经济对立的印象,这也是后来提出“一个中心”的历史背景和民意基础,毕竟经济是创造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可以直观感受到它的好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因此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能够获得人民的拥护。但是,其实我们党早就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以后这一重心就已经转移了,这难道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吗?革命胜利之后就是搞建设啊,说只抓政治不搞经济完全是罔顾事实、不讲逻辑。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能否定吗?因此,问题不是重不重视经济的问题,也不是高度重视政治工作的问题,而是政治工作的力度是否与形势相适应,方式方法是否正确的问题。夺取政权这个最艰巨的政治任务完成以后,政治任务的轻重难易发生变化,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不意味着政治对于经济的地位关系的降低,这是两码事。政治的本质决定了政治必须放在首要位置。

政治的本质是什么?政治的本质就是阶级斗争,其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夺取政权之前是夺取政权的问题,在夺取政权之后是巩固和保卫国家政权的问题,包括防止政权的性质发生改变,维护生产关系这个经济基础。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是阶级斗争最激烈、最高的表现形式,而通常情况下阶级斗争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也就是思想斗争,阶级斗争反映到党内就是路线斗争。因此具体到我们现实的政治工作,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思想斗争(包含了思想教育)保卫国家政权,监督维护好公有制的经济基础。这里面,所有制是一个是要害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一旦改变,上层建筑就会变,政权就会不稳固,或者性质就要发生改变,因此政治就是要发挥好引领和监督作用。从政治的本质看,政治是直接关乎一个政权生死存亡的问题,难道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吗?政治与经济在地位上孰重孰轻是不言自明的。

再回到“政治要服务于经济”这种提法上来,它的问题并不仅仅因为把政治与经济的地位关系搞错了,更主要的是它无形中改变了政治原本目的和任务,使之成为促进经济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尽管可能还保持政治的外形,但由于目的的改变,实际上已经抽掉了政治的内核,失去了灵魂,丢掉了监督性、批判性、斗争性的重要功能,这才是最严重的问题。其实“重经济轻政治”的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政治的内涵没有变化,怕就怕悄然更换掉政治的内涵,看起来还像政治,其实已经不是了。比如同样学习党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一定认为这无论如何都应该是政治,但其实不然,如果目的仅仅是为了干好本职工作、促进企业发展,那么它只是爱岗敬业教育,但如果是为了反击历史虚无主义,那么它就是政治,因此是不是政治主要取决于它目的性。政治工作还有思想动员和精神激励的功能,但是思想动员和精神激励不一定都是政治工作,过去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那时的思想动员、鼓舞干劲儿的工作确实是政治工作,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继承下来了这一套做法,自然把它们都当成了政治工作,但没有注意其中不易察觉的区别和变化,其实如果单纯是为了促进经济工作的思想动员很难说成是政治工作的,但如果把抓好经济工作赋予更高的意义,即: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落脚点在社会主义事业上,那么这样的宣传教育才是政治工作。

但作为一个企业,一个生产单位,承担的是生产经营任务,有什么纯粹的政治工作好抓的呢?这还不比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比如:政策法律制定部门、政法机关、文化、教育、宣传等部门,它们是国家层面政治工作的要害部门,或者直接从事政治工作或者与政治工作密切相关,讲政治是本职工作,是分内之事。而作为生产单位,主要职责是生产经营工作,并不直接从事国家层面的政治工作,而且属于国家政策的执行层,对国家层面的政治产生不了什么影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每个企业都要各自为战,参与市场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追求经济效益成为企业的主要目标,这是必然的。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把政治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工作的一种手段,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可以说是一种现实理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在发挥作用,能改变的了吗?

以上的困惑和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反映出对一些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

首先要认识到,我们党确实已经到了非抓政治不可的地步了,不抓不行了,讲政治固然是一个政党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更多的也是形势上的需要,要深刻认识形势上的变化,要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的大视野中审视,深刻领会中央提出的“新形势”的含义,由此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感。

其次要认识到,政治工作是一项相对独立的工作,有自己的目标和任务,考虑的都是国家大事,是政权安危和道路问题,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思想斗争,因此不论从事什么行业,处在什么层次,政治工作是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的。主要是三项任务:一是思想教育(包括思想斗争),二是选人用人,三是制度变革,这三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互为目的,互相支持,也体现着“知行合一”的精神。

最后要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还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是具有决定作用的,正所谓“事在人为”,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要认识到位了,付诸行动,方法得当,是能够改变形势的。

在政治工作中如何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斗争)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要唤醒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既要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又要聚焦现实问题,不针对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和批判,理想信念是立不起来的,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讲政治必然要有广阔的视野和远大的理想,一定要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思考的问题越多越深越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维水平,光局限在企业是不行的。但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只要有人一谈远大理想,马上就会被提醒说“要脚踏实地”,或者说“不要空谈理想”,“多解决点现实问题”,其实所指的现实问题还是经济效益问题,这实际上是不让讲政治。讲政治确实要联系现实,对这样的错误观点的批判正是政治要联系现实的一个实例。再举一个例子,在企业管理上面,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大量引进西方的管理思想和制度,认为人家才是现代的、科学的、先进的管理,而我们自己的管理是落后的、愚昧的,盲目的否定自己,甚至把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都弃之如敝履,却照抄照搬西方的管理思想和制度,殊不知西方企业管理制度的基础是雇佣制,是把劳动者当成商品、当成是工具,奉行的是资本的逻辑,这与我们社会主义制度对待劳动者应有的态度上是完全对立的,是不同的逻辑,企业追求的目的、思想观念也是完全对立的。其实要论科学和现代,社会主义才是科学和现代的呢,是一种超越还原论的整体思维。当然,西方管理学也有可以吸收借鉴的地方,但要仔细辨别,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去伪存真的再认识。西方经济学引入数学,量化管理颇为流行,以为量化就是科学,结果被胡乱地套用在选人上面,完全不科学,是一种伪科学。实际上,管理学是实践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必须尊重经验,从中获取实践智慧。时至今日,源于西方企业管理思想和制度的东西已经完全渗透到方方面面,进入了每个人的思想,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思想观念。党建工作要与企业管理融合,就会发现有两套话语体系,实际是代表不同政治立场的思想观念的碰撞,一套是党的语言,比如:干部职工、集体主义、以企为家、艰苦朴素、主人翁责任感、又红又专,思想教育,另一套是现代企业管理语言,比如:人力资源、团队精神、职场规划、契约精神、企业家精神,这就存在着矛盾和斗争,谁去谁留是个问题,折衷不行,要有鲜明的态度,至少要讲清楚。政治工作结合现实,对不符合政治方向的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反思、批判、变革,是一件极具意义的事情。

政治工作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为党培养和选拔干部,要培养和选拔什么样的人呢,前面已经说过要按照政治标准,培养和选拔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真正的共产党人,这不仅是为企业做贡献,这更是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贡献。搞社会主义如果没有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党的好干部是不可能成功的。如何培养和选拔同样是一个重大课题,只有通过发现好苗子,经过长时间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才能产生,企业如果没有这种宏大的政治视野和胸怀,没有形成这种氛围,是很难产生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者的。

我们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真正讲政治了,对政治已经有些生疏,许多人,包括政工干部,天天说“讲政治”,可能根本不知道政治为何物,还有很多庸俗的理解,比如:认为政治就是无原则的权利斗争,或者认为政治就是服从上级,只讲服从不讲真理,还有各种谬误、思维惯性沿袭下来。因此,我们讲政治,就先从认识什么是政治开始吧,就从澄清谬误开始吧,就从反思和克服一些错误的惯性思维开始吧。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点赞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评论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