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科技前沿 > 阅读信息
制胜现代战争:从电子战到电磁频谱战
点击:  作者:况腊生    来源:学习时报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1-08 12:16:25

 

 

在现代战争中,电磁频谱是战场的神经线,是预警侦察、指挥控制、武器制导、电子对抗等信息的共同载体,是链接陆海空天跨域协同作战的纽带和各种武器平台效能发挥的基础,存在于作战全时空,作用于作战全要素,贯穿于作战全过程。没有电磁频谱战的优势,就谈不上制空权、制海权、制天权和制信息权,也无法获取现代战争的胜利。

 

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沙俄军队偶然利用无线电台成功干扰了日军炮击校准信息,标志着电子战的诞生。一战期间的电子战,通常做法是用无线电台干扰与测向定位。如德军潜艇经常浮出海面利用无线电台报告战场情况,英军据此测定其位置并实施精准打击。二战末期开始出现雷达干扰与反干扰。1944年诺曼底登陆行动中,盟军在加来海峡对德军监视雷达实施欺骗,模拟出一支巨大的进攻舰队。误导德军调集主力进行截击,为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奠定基础。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中,雷达与光电对抗成为电子战常态,电子战成为战争获胜的重要因素。随着网络中心战进入战场,电子战也覆盖了网络信息空间。

 

电子战是军力倍增器,是实施不对称战争的首选。进入21世纪后,原有的电子战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求。在近现代电子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磁战,已经实现了电子战、电磁频谱管理和情报侦察监视的统一,甚至向整个电磁频谱域(包括电子战、通信、传感器)的斗争拓展。

 

没有制电磁权,就无法获得电磁战的胜利,也就无法获得现代战争的胜利,所以军事大国纷纷加快发展电磁战能力,构建电磁战基本理论,确认电磁战相关概念。有的国家提出电磁频谱战EMSW)概念,是指基于电磁频谱空间,使用电磁辐射控制电磁作战环境,实施电磁频谱攻防,旨在夺取制电磁权的军事行动。电磁频谱战被打造成对己可自成体系、对敌可破击体系的攻防力量,实现远程穿透式作战。

 

对此,军事大国组建专门的电子战或电磁战部队,完善相关力量结构。有的国家成立电子作战旅或电磁作战排,有的国家强化电磁战实战与演训。有的国家推出电磁频谱战条令,提出电磁机动战等作战模式,为电磁战提供具体指导。有的国家则大力发展新型电磁频谱战装备。在网络信息技术支撑下,实战中的电磁战系统开始与情报、指挥、火力打击系统高度融合,单一电磁战装备向多平台、多手段、多功能的战区级综合一体化电磁战系统发展,将有限独立作战个体进行组网控制,实现对电子战资源的充分利用,大大提高联合作战效能。

 

电子战是电磁频谱内执行的众多活动之一。军事大国为强化相关作战力量建设,大力发展基于海陆空平台的电子战装备,当前已形成从单兵电子战装备到陆基、海基、天基和机载等电子战装备体系。在太空,有各型电子侦察卫星可全时段搜寻雷达信号、导弹遥测遥控信号,以及手机通信信号。在空中,现代战斗机普遍加装电子战装备。在海上,海军舰艇装备舰载电磁频谱战装备,以及配备反潜巡逻机、反潜直升机等,掌握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动态。在地面有各种车载电子战系统,以及电子战直升机、无人机搭载的电子战装备可实时收集战场情报信息,对敌方实施干扰压制、探测监视和精确打击。

 

谁能最大限度掌控绝对电磁优势,谁就能掌握战场主动权。电磁频谱是目前最理想的无线信息传输媒介,是侦察监视、指挥控制、武器制导、电子对抗、敌我识别、预警探测等信息唯一共享物理空间。战场上的各类信息获取、传输主要依赖电磁频谱,各种作战系统和平台效能发挥也依赖电磁频谱。现代战争中,既要协同多域作战力量与对手激烈交战,同时还要在电磁空间内与对手展开激烈博弈,形成侦、攻、防、控全域覆盖的电磁空间作战体系,保证对对手实施多域协同精确释能。

 

在现代信息化联合作战中,首先要与对手争夺电磁频谱优势,最大限度地破坏对方的信息获取与传输,同时保持己方的信息传输顺畅,有效引导并实施精准电子攻击、信息攻击、信息欺骗乃至电子毁伤,从电磁空间对对方的侦察感知、指挥控制、行动协同、信息传输等重要系统和关键链路实施攻击,割裂对方作战体系,使对方全域联合作战体系分崩离析,全面剥夺对方各类作战系统、装备、平台的电磁依托,使其处于看不见”“控不住”“瞄不准”“打不出的状态,达到威慑制衡、管控危机、遏制战争的目的,最终实现先知、先觉、先行和制胜的作战目标。近年来的局部战争中,具有技术优势的一方在发动攻击前往往先利用电子战瘫痪对手的防空和通信系统,导致防守方无法指挥部队反击,为短时间取得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展望未来的电磁频谱战,还有一些发展动向值得关注。

 

第一,以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等新型电磁硬摧毁手段为主的电磁瘫痪战,将成为未来电磁战武器装备的重要发展方向。有的国家研制用于对抗无人机的电子战系统,发展激光、高功率微波和等离子发生器,以及对抗高超声速武器的新型电子战系统。有的国家将高功率微波武器安装在无人机和风暴之影巡航导弹上,还参与X-45高功率微波无人机计划。第二,网电一体作战是未来电磁战力量运用的发展趋势。鉴于战场所有网络化设备都用到电磁频谱,有的国家考虑融合太空司令部和网络司令部为新的一级司令部,以整合太空、网络和电磁领域作战功能。第三,无人智能电子攻击成为未来典型电磁频谱战重要作战样式。有的国家推出装备电子战载荷的蜂群无人机项目,可由C-130运输机在防区外发射,用于压制对手的导弹防御系统、切断对手通信乃至向数据网络注入恶意代码等。

 

作者:况腊生;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516日第6版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