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兰斌强:“中国赢了”究竟赢在哪?
点击:  作者:兰斌强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17-11-10 12:19:28

 

1.webp (26).jpg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截图】

 

最近几天,美国《时代周刊》最新一期封面用英汉双语“China won、中国赢了”被境内外媒体广泛传播。

 

《时代周刊》是公认的世界性及有影响力的媒体,能上《时代周刊》的人物、国家、事件则意义不凡。这次《时代周刊》用英汉双语醒目的“China won、中国赢了”意义何在?相关的内容究竟说了些什么?读者从中会产生什么印象?这些问题应该是许多人想知道的。

 

  一、“中国模式”的成功让世界瞩目,令西方不得不认真面对

 

这期《时代周刊》封面“China won、中国赢了”其相关文章题为“中国经济准备好赢得未来”(How China’s Economy Is Poised to Win the Future)。编辑注明:这是一篇经济分析文章,本月13日将在《时代周刊》正式发表。该文作者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是一位美国政治学家,专门研究美国外交政策,转型期国家和全球政治风险,也是旧金山和新加坡的政治风险研究和咨询公司Eurasia Group的总裁和创始人,为欧亚集团提供有关政治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动态,以及如何在全球移动市场和塑造投资环境的分析和专业知识。他的许多观点被认为带有风向标的作用。

 

1.webp (27).jpg

【作者: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

 

因此,《时代周刊》用他文章的内容提炼出“China won、中国赢了”作为封面,可以说,对世界也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伊恩·布雷默的“中国经济准备好赢得未来”这篇文章主要从经济上,就中国和美国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中国经济未来会超过美国”的结论,所以才有了“中国赢了”。

 

1.webp (28).jpg

  【《时代周刊》文章标题截图】

 

文章首先肯定了中国这些年取得的成就,称中国是世界“新兴巨人”,然后对比了中美两国发展趋势。文中写道:


根据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虽然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但中国有能力利用国有企业来提升其国内外影响力,以确保这个‘新兴巨人’在2029年赶超美国的GDP。


美国难逃中国的影响,美元现在仍然是全球储备货币,这一特权在接下来几年仍可持续。富裕的中国人将继续投资美国的房地产。但美国力量的支柱——军事联盟、贸易领导地位和推行西方政治价值观的意愿,正在削弱。


北京每年为战略行业提供直接的财政和政治支持,提供直接资助或制定专门为帮助他们成长而设计的法律。技术性动荡现在正在使发展中国家的数亿工人流离失所,但中国政府对经济的更好控制将有助于吸收一些在其他地方会产生较大影响的冲击。


文章除了从经济上分析中美现状及发展趋势外,还在政治体制及价值观上也进行了对比。指出


 

“5年前,市场仍一致认为,中国总有一天为了维护国家合法性会进行根本性的政治改革。但现时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比二战结束后主导国际体系的美国模式更为完备,甚至更具持续性。”


“美国人和欧洲人一直认为,人类发展的漫长弧线倾向于自由民主。但现实出现情况让人们不得不质疑:如果他们错了呢?”


“中国共产党利用技术来强化西方政府无法做到的执政党的政治控制。中国正在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允许国家官员评估一个人的财务数据、社会关系、消费习惯和尊重法律的情况,以建立公民‘诚信’的制度,根据中国官员的说法,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对西方人来说,如此滥用国家政权和入侵个人隐私,是令人震惊且无法置信的。但在中国,这些官员用来建立一个‘更和谐的’社会。”

最后,文章得出结论:

“如果你必须选择一个今天最好的国家来扩大它与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的影响力,那么支持美国是不明智的;聪明的人选择中国。”

 

《时代周刊》在刊登该文章时虽然开头注明“这是一篇经济文章”,但文章的内容显然不是在简单的谈经济,而是从中美两国的政治体制,以及中国和西方价值观方面进行了探讨。而这正是当下世界关注的“中国模式”与西方体制争论的聚焦点。

 

这更说明,“中国模式”的成功让世界瞩目,令西方不得不认真面对的现实。

 

  二、“中国模式”赢在哪?

 

判断两种体制的输赢仅有理论是不行的,还必须有事实予以见证。

 

西方体制与中国体制最大的不同在于所谓的“民主”与“集权”。而西方的民主制度最显著的表现在选举。这也是西方历来最得意的,更是中国国内一些推崇西方民主体制人士津津乐道的。

 

那么,西方体制与中国体制的不同在现实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结果呢?

 

1、西方选举的“不靠谱”只得自认倒霉。

 

去年,美国选出了被差不多一半美国人称为“不靠谱”、“政治素人”、“反复无常”的特朗普为总统;法国选出了没有多少政治经历的马克龙为总统,当时就有不少国际媒体质疑西方体制的弊端。

 

西方的民主体制在决定国家的领导人时,不是以他的从政的经历、管理水平作为标准,甚至不管他的人品,只要他能在竞选中得到选民的喜欢,哪怕是采取再卑鄙的手段,只要赢得选票,他就可以当选。而且已当选就是起码四年。即使证明他不适合或者发生重大失误,甚至违法,除非他自己辞职,要想把他拉下马几乎做不到。这样的体制对于国家来说究竟是有利还是不利?这点西方民众比我们感受更深。

 

中国的体制决定领导人,全都是从基层开始培育,逐渐锻炼,从管理一个乡到一个(或几个县)、再到一个市(或几个市)、到一个省(或几个省)最后才到中央,有的是从中央到地方再到中央,这样起码需要20至30年。这期间,他们都必须经过推荐、考察、选举等过程,因此,都具备有管理经历和经验。

 

中西相比较,就领导人的诞生哪种方式更对国家有利不难判断。

 

2、西方议事体制造成政策出台漫长、拖沓

 

《德国之声》昨天发表一篇评论文章,题目为“特朗普当选一年:他要把美国带往何方?”文章指出,特朗普上任一年了,但他在竞选中承诺的“取消奥巴马的医保,有更好的制度来代替”、“发誓要修建横亘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美丽无比’的界墙,旨在阻止‘坏孩子’的涌入,而且墨西哥必须为修墙买单。”、“限制移民旅行禁令”、“铲除孳生华盛顿痼疾的土壤”等皆未兑现。

 

不仅如此,到如今美国务院六个副国务卿,5个空缺,唯一一个还是奥巴马政府留下的。26个助理国务卿,只有一个是特朗普任命的。一些重要国家如韩国、沙特、印度连大使还没有任命。在需要参议院批准的559个政府岗位中,仍然有400个以上空缺。

 

这些想象为何发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议员们怕得罪选民,从个人利益角度所以从中作梗。

 

这种现象在实行西方体制国家里已是司空见惯,无论是否对民众有利的政策,只要不符合议员们个人利益,就很难出台实施。如英国脱欧差不多有近半数的英国民众不满意,但民主体制投票已经木已成舟无法改变。国家议事漫长无期、政府施政拖沓等现象在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时,更突显西方体制的弊端。

 

在中国,这些年的高速发展正是因为体制的“民主集中”作用,才会出现政策出台快,政府施政雷厉风行,基础建设日新月异,科技进步突飞猛进。

 

3、西方的执政党只是选举政党

 

西方的多党制造成政府政策的延续性带有极大的可变性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更关键的是,每个当选后的执政党,无论是总统还是议员几乎都代表着各自的利益集团,因此,全民总统只是一种奢望。

 

按说特朗普的共和党赢得大选,除了总统,在国会也占多数,是实实在在的全面执政。可为什么特朗普的许多政策无法通过国会的审议?关键的正是各议员都必须考虑自己选区的选民态度,如果自己选区内的选民与政府的政策相左,他便不会予以支持。这时他们是没有“小局服从大局”一说的。

 

西方的体制决定了执政党只是选举的政党,一切为了选举,所以,团结、忠诚只会在竞选时才会出现,至于真正的信仰根本就谈不上。所以,西方政客们很少有对政党“一成不变”,更不可能有“坚贞不渝”。即使是总统也会经常游弋在两党甚至多党之间。因此,西方的执政党无论是否全面执政,最后体现在执政上效果上更多的依然是利益集团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中国体制内唯一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所以,不仅有鲜明的党纲、宗旨,更有严厉的组织纪律。当党中央发出号令时,立即会形成巨大的力量。这正是中国能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而这一点是任何西方政党都无法比拟,西方体制更不可想象的。

 

上述三点区别也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中国赢了》的真正含义。当然,对于西方专家和媒体的某些观点,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他们也许并非我们所想,甚至不会认同我们的观点。但我们对自己的党和国家,对中国体制应该理直气壮充满自信。勇于直面存在的问题,努力纠正出现的错误,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让“中国模式”发扬光大,让世界真正感受到“中国模式”的意义。

 

那时,我们就可以向世界宣告:中国赢了!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