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准!长征7号整流罩坠黄岩岛海域
点击:  作者:记者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发布时间:2016-06-26 16:37:29

 

        长征7号成功发射。“火箭飞行正常……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这几句话,一直在耳边回荡。

之后我们听到的新闻就是发射成功,载荷顺利入轨,那在此过程中火箭怎样了呢?包括位于琛航岛上、我国唯一的深海陆基测控站——西沙测控站在内的各方测控点,接力把火箭飞行数据实时传到中心。火箭大部分残骸准落在南海,其中,整流罩残骸溅落在黄岩岛附近海域。

火箭发射后,167秒,火箭助推器最先分离。

火箭助推器分离(没有整流罩分离画面,大家将就下吧)

182秒,火箭一二级分离。此时,火箭已经飞出地球大气层。

211秒,整流罩分离。地面跟踪测量数据显示,长征7号整流罩残骸溅落中国南海黄岩岛附近海域。

火箭残骸的飞行路线,与火箭、载荷一样,也要经过周密的计算,以划定落区,通知疏散,避免伤及地面、海面人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高级工程师李聃曾介绍说,控制落区主要是靠轨道设计,必须确定助推器耗尽关机时的速度、位置和高度,要满足我们事先计算的条件,在这个条件下它会自由落体,下来以后会落在我们设定的区域。所以,在飞行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计算火箭的位置。

另外,按照任务计划,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将于26日下午在东风着陆场返回。这是第一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启用东风着陆场,此前,它一直作为四子王旗的备用着陆场。

为什么在这次任务中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返回?到底有哪些考虑?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25日进行了权威解读。

“着陆场的确定与这次发射任务的试验目的有关。”卞韩城说,根据任务方案,搭载返回舱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返回舱的气动外形设计,获取气动力和气动热等相关数据,为新一代飞船研制积累实验数据。“为了更好地检验返回舱,需要在返回段设置出最复杂的气动环境和着陆环境进行试验。”

在飞船返回阶段,首次采用弹道方式返回——在长征七号上面级和返回舱组合体分离后,指挥控制中心不对返回舱进行控制,返回舱依靠分离时的速度和姿态返回着陆。“相当于我们扔一块石头,从手里扔出后的石头的落地方式。”卞韩城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在返回舱着陆的过程中,由于它会受到风速等气象因素影响而改变轨迹,所以增加了飞船着陆点的不确定性,使着陆范围扩大。目前设定的返回舱着陆区域范围为2万多平方公里。“虽然增加了测控回收难度但却能获得更为珍贵、真实的实验数据。”卞韩城说,为了满足这样的返回方式,需要有一个广阔的着陆场空间。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