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新闻热点 > 阅读信息
《焦点访谈》:为“短缺药”开药方
点击:  作者:央视新闻    来源:央视新闻  发布时间:2016-01-18 08:35:04

 

 

   跪求放线菌素D”如果找不到这种药,病人只能等死,自去年8月起,网络上出现很多寻找放线菌素D的求药帖子。求药者心急如焚,苦苦寻觅,各种求助帖子刺痛人心。

  去年84日,一篇实名认证的北京协和医院医生的求药微博,让更多人意识到放线菌素D缺货的严重程度。该医生在微博中称,历史上已不止一次出现放线菌素D断货的现象。仅在协和医院,就有数十位患者陷入了无药可用的困境。”113日的《焦点访谈》聚焦了放线菌素D的短缺情况,为药品短缺的现状开出了药方。

  廉价救命药断货,患者无药可用

  老百姓买东西,最盼望的就是物美价廉。特别是药,日常用品贵了,你少吃一口、少穿一点还不碍事;可一旦得了病,药可省不了。把药品价格控制在合理水平上,是基本民生的重要保障。不过,长期以来,药品市场却存在着一个怪现象,许多群众迫切需要的好药,价格是控制得很低了,但却常常断货,老百姓还是用不上。这是为什么?

  据了解,放线菌素D是一种使用范围较小的肿瘤化疗药物,治疗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疗效确切。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部分实体肿瘤诊疗指南中,放线菌素D被列入首选化疗方案,国产每支价格差不多20元,而替代的药品通常是价格昂贵的进口药,有的替代药价格甚至达到几千元,如此高昂的价格令多数人根本无法支付,只能苦苦寻找放线菌素D

  放线菌素D真的缺货如此严重?

  记者来到了北京市某医药的门诊,查找放线菌素D。这家医院的用药咨询中心显示没货,而另一处住院药房的情况也不乐观,医院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也没几支,用不了两天就没了。

  而自从放线菌素D这种药告急后,各地的患者都开始了漫长的求药之路。方女士不幸罹患绒毛膜上皮癌,非常需要放线菌素D这样价格低廉但是效果明显的救命药,但她跑了好多地方,也找不到这个药。

  有媒体因此评价:有一种心焦叫有病无钱治,更有一种绝望叫正在治疗,救命药却出现了断货

  救命药为什么会全国断货?

  记者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看到,生产放线菌素D相关产品的企业仅三家,而其中一家重要的生产商海正辉瑞在今年暂时停止了该药品的生产。

  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副总裁杜加秋表示:企业因为是要追求生存和发展,放着有钱赚的药品不生产而做赔本的买卖,哪个企业都不愿意。

  他向记者出示一份2006年制定的放线菌素D的生产成本核算单,在当时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放线菌素D10%的利润空间,但是近十年来,生产成本在上升,而销售的价格没有随着上涨,反而一直降价销售,从2006年的零售价23元到近几年,一直维持在20元左右。

  药企为何宁愿停产也不涨价销售?

  事实上,为解决群众看病贵、药价虚高的问题,2000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对医保目录内药品和目录外特殊药品实行政府限价管理,并开展多次降价行动,对遏制药价不合理上涨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0年卫生部等7部门发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购销药物必须参加由省(区、市)级政府建立的集中采购平台开展采购,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平台、统一监管。此后,各地采购活动一般由招标方式确定药品供应商和供货价格上限。

  运用药品集中采购,限制了一部分药品虚高的问题,然而,这却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原来价格低、产量小的药品,随着成本的上涨也不能涨价。于是类似于放线菌素D这样的廉价药,药企根本没有动力继续生产。

  事实:国家政策允许涨价 但企业仍选择保守做法

  为了解决类似于放线菌素D这类企业不愿意生产导致市场缺货的现状,今年61日起,国家发改委会同多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取消政府制定的药品价格。也就是说,如果药企亏本,可以提价。

  然而,对于政府在药价指导政策上的变化,企业大多还是会选择比较保守的做法。

  有业内人士分析,尽管国家有政策允许涨价,但是企业还是不生产这些原本价格低廉的药品,消费者心理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按市场情况大幅提价后,消费者心理上难以接受,这种时候,药企与其提价得罪消费者,不如包装一款价格更高的新药划算,或者是用原有生产线生产其他赚钱的药。但无论是出于哪一种原因,放线菌素D断货,吃亏的都是四处求药的病人。

  如何解决廉价药短缺问题?

  中国医院协会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办公室专家孙忠实表示,我个人建议,必须在国家的相关部门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负责统一管理紧缺药品。它负责统一规划,统一统计管理。比如说一年到底有多少病人,每一种药应该生产多少,还有价格制度,300种短缺廉价药品的单独定价,要跟厂家去定点生产。

  公共政策研究学家毛寿龙认为:政府统一采购,统一管理,但是应该让市场自己有一个出口,政府可以去支持,但是政府不要去垄断,要有一些辅助性的市场的方法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给市场更多的空间。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这其实已经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说到底,还得靠改革,要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责任编辑:高天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焦点访谈》:为“短缺药”开药方

    2016-01-18
  •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