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人生益友 > 励志修养 > 阅读信息
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发掘基本结束 给学界带来海量课题
点击:  作者:记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10-23 11:23:44

 

 

      近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发掘保护利用情况新闻发布会的举行,标志着海昏侯国遗址的核心部分刘贺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围绕刘贺墓的发掘、展示、研究等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学者。

  引入聚落考古学理念

  海昏侯墓的发现是因为一个盗洞。回溯到2011323日,正在做饭的海昏侯墓考古队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军接到通知:墎墩山上有一座古墓被盗,他放下锅铲立刻赶往现场。“我赶到时天已经黑了,只能看出墓的封土很大。其他省份发现的王侯墓葬,都有那么大的封土,所以确认这座墓葬等级较高。”杨军回忆说,再看盗洞和被挖出来的三四十厘米厚的椁木、炭、白胶泥,据此分析应该是西汉墓。

  经请示,有关部门批准发掘。2011415日,考古队拉开了海昏侯墓考古的帷幕。按照惯例,考古人员会直奔主题,集中力量发掘主墓。但海昏侯墓考古人员想得更深远。

  “20122013年,考古人员重点解剖了海昏侯墓园,理顺了墓园内祔葬墓、车马坑以及墓表建筑寝、祠堂、园寺吏舍、墓园内道路和排水系统的相互关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介绍说,20142015年,重点发掘了刘贺墓,同时开始勘探海昏侯国都城——紫金城。他表示,这样科学规划、层层递进,有效解决了墓园内相关遗存的共存关系和功能特点,并对海昏侯国聚落遗址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国家文物局派驻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对记者说,这是考古学理念的进步。过去的考古发掘只考虑墓葬本体,这次海昏侯墓考古主动把聚落考古学理念引入到墓葬考古中来,把高等级墓葬及其周围相关遗迹作为一个整体考虑。通过该墓葬的发掘和调查,为今后长期的考古工作提供科学借鉴。

  直至20151114日,考古人员才正式进入海昏侯墓主椁室。经过几个月的发掘和内棺的实验室考古,考古人员发现,刘贺的内棺隐约可见墓主人遗骸痕迹,并有精美的贴金漆盒随葬。从遗骸头部至腹部依次可见覆面、玉枕和数块大小不等的玉璧以及玉具剑、书刀和带钩、佩玉等,刻有“刘贺”名字的玉印也赫然别在腰间。刘贺遗骸躺在包金的丝缕琉璃席上,牙齿尚存,而琉璃席下等距放置着100枚金光灿灿的金饼。考古人员对棺内漆盒遗存进行了X光成像技术分析,还发现有精致玛瑙珠、鎏金青铜盒、精美玉片饰、镶玉青铜牌饰等。

 

  迈向“公共考古”

  长期以来,重大考古发现成果要先送至文物库房统一修复,做好研究后才放到展柜与观众见面,这样大约需要五六年时间。而海昏侯国考古发掘则显示出其“亲民性”,不仅在关键时间、节点进行电视直播,还尝试“边发掘、边展示”,让文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呈现在公众眼前。其考古成果在展示时间上创下纪录。

 20151114日,清理海昏侯墓主椁室的同时进行了电视直播,人们第一时间看到刚从泥土中剥离出来的金灿灿的马蹄金、孔子画像等。

  主椁室清理工作仅过3天,海昏侯墓113件新鲜出土的文物,就出现在江西省博物馆的展柜里、展台上。

  发掘和展览期间,考古专家还充分利用各种平台、途径宣传推介海昏侯墓的考古工作,陆续举办了400多场讲座。杨军对记者说,之所以频频在媒体上曝光相关考古活动,是希望第一时间告诉公众发掘进展、分享发掘成果。他表示,当代考古学走出“象牙塔”、迈向“公共考古”,是考古学发展到今天的重要使命。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让更多公众第一时间参与到考古事件中,使其考古发掘过程本身也成为一次鲜活的展示和全民文化共享,极大地满足了公众的好奇心、求知欲。如今,连外国人都知道江西曾有个在位仅27天的皇帝,海内外的人们像追电视剧一样“追”海昏侯墓考古。“未来,还将通过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手段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旅游、参观、学习和研究。”杨军对记者说。

  后续研究任务艰巨

  5年多的刘贺墓田野考古工作暂时告一段落,但一直在一线考古的杨军表示,随后对海昏侯墓出土的近万件(套)文物,如青铜器、玉器、漆木器、金器、竹简等,在保护基础上的科学研究工作还很漫长,任务非常艰巨。

  “刘贺墓给考古界带来了非常多的课题。”杨军对记者说,首先,由于刘贺身份非常特殊,集帝、王、侯、平民于一身,出土的有关文物是其特殊身份的反映,仅此就很值得研究。他举例说,墓中发现一枚“大刘记”印章,刘贺为什么会使用该章?腰间刻有“刘贺”名字的玉印为什么是不太常见的鸮纽?汉代以前,鸮被认为是吉鸟,甚至进入了被崇拜的祖神之列。汉时开始,鸮成了不孝鸟,进入到凶鸟之列。鸮纽玉印,是刘贺本人所为还是他人强为?

“诸多课题中,某些方向通过进一步研究可能会改变人们对汉代社会的已有认知。”杨军表示。以出土的圆形桶状青铜“蒸馏器”为例,经鉴定发现里面有芋头的残留物。他欣喜地说,直到现在,日本制作清酒的主要原料还是芋头。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制酒蒸馏器在元代,如果能证明西汉时期就可以蒸馏白酒,其历史就能提前1000多年。此外,海昏侯墓里面发现了《论语》的《知道篇》。汉魏时期失传的《论语》的《齐论》版本与《鲁论》和《古论》版本最大区别是多了《知道篇》和《问王篇》。杨军对记者说,如果释读后发现这就是失传1800年的《齐论》,那在中国乃至世界学术界都是令人兴奋的重大发现。

(原标题:海昏侯墓发掘展现考古新理念)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记者:明海英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