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东方白:建设社会主义离不开劳动美学的支撑
点击:  作者:东方白    来源:产业人网  发布时间:2016-01-08 21:34:14

  

1.jpg 

 

    “劳动创造了美”,源自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句话,说明劳动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184310月,25岁的马克思来到巴黎,广泛接触了各个流派的思想家,并深入工厂,和工人广泛交流。他被工人阶级的善良所打动,在给费尔巴哈的信中说,这些受尽劳动折磨的人纯洁无瑕,心地高尚,他相信历史是会把我们文明社会的这些“野蛮人”变成人类解放的实践因素的。马克思在文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这段话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虽然创造了美,但劳动的过程并不美丽,也不值得赞扬。而只有劳动本身也是美的,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创造性和热情,使劳动本身变成人的高级需要,一种使人身心愉悦的活动,使劳动过程也是和谐、美的,劳动才是值得赞扬和追求的。

 

    审美是价值观的表现和载体,在法律、文化、制度等上层建筑的社会实践、具体实施中发挥着巨大的、无形的诠释、同化、整合、推动作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依托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离不开基于社会主义视角的美学支撑。贫穷与富有、先进与落后是国家、社会的表面差距,真正的区别是价值观,是潜藏于海面冰山下的审美、道德、文化等潜移默化的因素。其中,对美的定义、评价,历来是社会价值观的核心部分,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可以说,没有与价值观配套的审美体系,价值观就会沦为空洞的说教、教条的口号。因此,要培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高度重视、推进具有中国特色审美体系构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审美权关系到道义解释、文化评价标准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信仰、理想的根基所在。欧洲从黑暗的中世纪走向现代,文艺复兴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文艺复兴就是从对上帝的文艺创作转向对普通人的文艺创作,就是从一幅幅人物肖像、健美雕塑等贴近人性的作品,逐渐脱离宗教主题开始的。待到对美的定义、解释和追求已经从“天上”落到“人间”之后,资产阶级正式走上了统治的舞台就水到渠成了。因此,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美学体系,而劳动美学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手稿》中对劳动的肯定,包含着深厚的价值取向和美学内涵,是人性最深处对“真”“善”“自由”“创造”等终极解放的渴望。“真”“善”“美”是紧紧相连的。其实,“真”“善”“美”的源头就是劳动,“真”就是“专注之美”“创造之美”等对真理追求的体现,“善”就是对“奉献之美”的最大化追求。如果认为“美”只包括“艺术之美”“自然之美”,美就永远和劳动创造无关,和大多数人无关,即美只是劳动的成果,劳动本身和劳动者都是不美的。如果这种审美占据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流,整个社会就会出现“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一样地逃避劳动”的现象,并出现拜金主义、极端自我、实用机会主义等的盛行。否定劳动的价值,抽掉了劳动的美学意义,只能剩下对物质的追求,被异化的也不仅仅是劳动本身,而是整个社会心理和健康人格。

 

    有人说,文化就是一大堆对仗工整的修辞,那么为什么有的修辞就比其他修辞更加使人信服,并可以使人予以践行呢?区别就是这些修辞背后有没有价值观和美学的背书。鲁迅说: “贾府里的焦大是不会爱上林妹妹的”,反映出了不同的审美观、世界观和爱情观。“林妹妹”琴棋书画,诗词具精,当然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焦大同样也有自己对劳动美的理解和定义。当前,文艺小清新的兴起,物质消费文化的盛行,娱乐明星的光芒,影响了许多人对劳动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吉林省四平市环卫工人、全国劳模王福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现在,电视里基本看不到一线工人的影子,社会上有种风气,看不起普通工人,把我们当成教育孩子的反面对象。”人,都想要生活和生命更有意义,都想要一个发光发亮、熠熠生辉的美丽人生。而对劳动美的否定,已将劳动定位于“平庸”,又如何能希望大多数人去作普通、平凡的劳动者呢?从艺术美学来看,劳动者朴素的外表,粗犷的衣服,平凡的工作环境和美没有关系。但从“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角度出发,从抵制和克服封建、不劳而获思想的种种影响出发,从振奋精神、鼓舞斗志投身于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出发,则合乎情理、必然必须。

 

    为劳动注入美的内涵,首先要引导社会树立“劳动是价值源泉”的观点。当前对劳模的宣传,为什么事倍而功半?其中一个原因是劳动不被认为是价值创造的源泉。有一个很流行的“二八”理论,即20%的人创造了80%的财富。在凸显企业家、名人明星的贡献时,普通劳动者默默无闻的耕耘付出,已经被忽视。现在歌星影星上台表演,出场费就达到几万、几十万的天价;名人专家出来讲一次课,也有十几万、几万块钱的收入;更遑论资本运作、投机动辄获利亿万的暴富,加之媒体把“财富拥有”等同于“成功人士”的宣传,使人们对劳动的价值理解日渐偏离。

 

    价值是如何创造的?是人们的劳动成果凝结到物品当中,增加物品使用价值,是从没有的东西中创造出有用价值的过程。不论是采油、挖煤、发电,还是制造各种日用商品和机械设备,都是增加物品使用功能的过程。“二八”理论的错误在于把价值创造和财富创造相混淆,从而消解“价值源于劳动”这一真理。此外,“二八”理论还蕴含着不平等的财富分配伦理。如何看待劳动价值,涉及到规则,尤其是商业贸易规则、财富分配的价值伦理依据。按照“二八”理论,掌控设计、销售环节的跨国公司,例如某些苹果公司生产的电子产品,设计商占有利润的80%,而耗费巨大能源、资源、人力的制造商只能得到20%,甚至更少的分成。中国当前生产、供应着欧美大部分的玩具、小家电、服装等日用消费品,赚得的利润却少的可怜,正是这个理论作用于实际的结果。

 

    为劳动注入美的内涵,必须以英模群体为依托。王国维有治学三境界之说,而劳动也有四重境界。劳动的第一重境界是为生存,第二重境界是为责任,第三重境界是为快乐,第四重境界是为了理想。为生存而劳动是被迫,为责任而劳动是敬业,为快乐而劳动是满足,为理想而劳动是奉献和追求。除了第一种为生存而劳动,其他三种呈现出从“小我”到“大我”的境界变化。从孟泰、王进喜、邓稼先、时传祥等老一辈劳动模范,到改革开放以来包起凡、徐虎,许振超、李素丽、吴大观、王启民、李新民等先进劳模,都能看出他们的“大我”境界。这些劳动模范是劳动美学的巨大宝库,蕴含着许许多多美的素材。要深入挖掘这些先进人物的人格之美、专注之美、创造之美、奉献之美,促使“劳动是美丽的”观念人格化、具体化、形象化。要把“真”“善”“美”和劳动紧紧相连,引导人们意识到“真”“善”“美”的源头就是劳动,“真”就是“专注之美”“创造之美”的体现,“善”就是对“奉献之美”的追求。

 

2.jpg

 

    为劳动注入美的内涵,要将艺术创作、艺术追求与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相结合,发挥文艺作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文艺历史表明,许多划时代的名著、名画,都深刻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真实情感。要面向人民、贴近生活,正确引导、把握社会脉搏,不断创作出更多融劳动之美与时代精神为一体,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传播力,在题材上挖掘深刻的思想性,在形式上展现精湛的艺术性,在效果上追求强烈的感染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速成、暴富、明星的追逐成为某些媒体宣传的重点,明星、专家、大款轮流粉墨登场,就像火锅一样,涮完一个接着再涮,感官刺激替代了对永恒、对美的追求,其实都不过是一夜奔驰宝马的样板间。只有引导社会回归对劳动价值的正确认识,构建匹配社会主义发展的劳动审美观念,方能从根本上筑牢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基础。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