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辽宁日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认识中国经济的最有效工具
点击:  作者:简新华/余 江    来源:北京论坛  发布时间:2016-01-08 10:48:3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学习、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指出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在当前制定并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时候,特别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正确分析中国经济的现状和走势。

  分析和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走势,目前存在以三种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运用三种不同方法研究得出的三种不同看法:一是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基础,运用需求分析和需求管理的方法;二是以里根经济学即供给学派的理论为基础,运用供给分析和供给管理的方法;三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制度分析和供求关系综合分析方法。前两种都是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各有利弊,得出的结论不全面也不完全正确。第三种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同时吸收和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得出的结论更符合实际,因而更全面、科学、正确、有效。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普遍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存在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西方经济学是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革命和计划经济的理论、缺乏市场经济理论,中国要实行的是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所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适应这种新变化、新要求,已经过时,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不能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只能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事实上,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判断。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不只是分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而且提出了当时最完整最科学的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主要特征和普遍规律)。马克思的《资本论》,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论,而且是一般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论。《资本论》虽然分析的是商品生产和流通,没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但是所谓商品经济主要就是商品生产和流通,马克思不仅提出了包括商品、价值、价格、货币、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货币流通规律、节约时间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等基本范畴和普遍规律在内的系统的逻辑严密的商品经济一般原理,而且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过程、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的分析就是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微观经济学,而且非常实际、具体、深入、明白。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企业运行的分析绝不亚于西方微观经济学,尤其对企业生产关系的分析更透彻、更科学。实事求是地说,我们要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运营,甚至是企业家要想学习怎么样管理企业、更多赚钱、实现利润最大化,去看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教科书,很可能不知所云,而读《资本论》则很可能更加清楚明白。

  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理论就是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宏观经济学,马克思提出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公式就是最早的宏观经济数理模型,就是从产品总量和结构、投资总量结构、供求总量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揭示了产业结构必须合理、各个生产部门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与消费和积累与消费也必须比例协调合理的社会化大生产的普遍规律,形成了完整科学的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的基本理论。

  西方经济学理论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改革开放以来,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人们碰到经济问题时,更多的是到西方经济学中找工具、方法,更多的是运用凯恩斯主义的需求分析和需求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中国经济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近几年实行的扩大内需、压缩产能措施成效并不明显。现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有部分学者认为,需求分析只是总量、短期分析,有局限性,已经不行了或者不够了,需求管理也难见成效,而供给分析是结构、长期分析,更重要、更符合中国实际,主张转向借鉴里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理论,采用供给分析方法,提出供给管理对策。

  实际上,需求分析和需求管理、供给分析和供给管理两种方法都是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政策主张,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局限性,各有利弊,单独采用其中任何一种,虽然有一定作用,但是得出的结论都有片面性或不完全正确。即使是把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像西方经济学的普遍做法那样,偏重从生产力角度进行经济现象分析,不同时进行生产关系、基本经济制度的深入分析,得出的结论同样不全面、深入,也不完全正确,提出的政策主张可能短期奏效,但不会长期有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在分析研究中国经济起伏波动和周期性的时候,需要借鉴西方经济学的需求分析和供给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和里根经济学的供给管理的政策主张,但主要应采用与时俱进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从供给和需求的状况特别是相互关系及其制度根源上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可能得出更全面、更深刻、更符合实际、更科学的结论。而且,主要应采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与解释中国经济发展及改革中存在的现象、问题,不能只是口头上说要坚持、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实际上却只是照搬西方经济学来分析和说明中国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

  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周期性时,马克思就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相关制度根源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本矛盾导致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与广大劳动者有购买力的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个别生产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的科学结论。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欧盟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经济衰退的发生及其根本原因,再次证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表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理论没有过时 ,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分析和需求管理,还是里根经济学的供给分析和供给管理,都只能应付一时,而不能从根本上长期解决问题,还是要回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寻找答案,进行制度变革。这也正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资本论》在欧美西方国家畅销的重要原因。甚至连世界银行前任首席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都著书论证,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不仅是虚拟经济膨胀、银行家贪婪、金融监管缺失、政府干预不当、过度消费等,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经济体制存在缺陷、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平等扩大。他认为,金融危机给予了人们一个新认识:我们的经济体制不但没效率、不稳定,而且根本不公平

  的确,现代市场经济与马克思时代的市场经济相比,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现象、新特点、新问题,马克思在当时不可能研究和提出相关理论,现代西方经济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理论,值得我们像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时认真参考借鉴当时的资产阶级经济学那样 ,在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时认真参考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但是,绝不能本末倒置、弃而不用,甚至完全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事实证明,它是认识中国经济的最有效工具。

  简新华/余 江(作者分别为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高天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