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资料库 > 他山之石 > 阅读信息
美国如何迎战网络战时代
点击:  作者:郝叶力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  发布时间:2016-02-22 09:42:08

 

         强权国家要想实现帝国梦想,100年前是发动世界大战,50年前是筹划核大战,现在则是策动网络战

美国如何迎战网络战时代

 

 

核心提示

近年来,美国采取多项举措加快网络战的发展。奥巴马政府上台以后,更是连续打出八个一组合拳,提升网络战能力。

由于美国在网络空间秉持绝对安全的理念,这不仅会加剧美国的不安全感,而且还会在客观上诱发不安定因素,造成网络空间态势的不稳定。

近日,外媒报道美军在网络战方面的最新进展:美军已经花了5年时间开发先进的网络武器和数字作战能力,可能很快就会将这些武器进行更公开部署,并考虑未来数年建立网络民兵。美国加快网络战发展的举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网络战时代已经到来

今天,全世界1/3人口使用国际互联网,数十亿人接受着网络提供的各种服务。网络战的到来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必然,网络革命也正在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新格局。

多个领域迎来网络战。网络战已经突破传统战争领域,使战争名副其实地在经济、政治、军事多个领域展开。一是经济领域的网络战攻势凌厉。特别是金融领域的网络战,被形容为现代版的抢银行。二是政治领域的网络战愈演愈烈。社交网络作为政治变革的工具体现了惊人的威力。从西亚北非动乱到华尔街之秋,处处都有社交网络参与其中、推波助澜。信息化条件下,网络渗透的破坏力甚至超过军事干预。三是军事领域的网络战初试锋芒。网络改变了传统战争模式,从海湾战争预埋病毒攻击、到俄格冲突动用网络蜂群攻击,每一场战争都有网络战影子

网络战成为信息时代的原子弹。兰德公司研究提出:工业时代的战略战是核战争,信息时代的战略战主要是网络战。网络战为什么能与核战争比肩?因为二者在裂变反应和破坏效果上极具相似之处。如果把计算机网络抽象为点和线的编织,点就是计算机和路由器,线则是四通八达的网络信道和TCP/IP传输协议,而木马、蠕虫等网络病毒正是网络中潜在的。网络中的病毒为什么会产生裂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固有缺陷给病毒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和温床。网络战的武器是木马、蠕虫(其实质是恶意代码)等病毒。恶意代码之所以能够肆虐,是因为系统内存在可利用的漏洞,而漏洞的本源在于计算机采用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先天不足。其原理是把数据和程序都统一存储在读写存储器(RAM)内,数据是可以读写的,程序也是可以改变的。当今世界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50%以上被利用的漏洞主要是源于这个机理。二是开放共享的互联网为病毒的裂变提供了途径和桥梁。《网络战:国家安全的下一个威胁及对策》一书明确指出,互联网存在五大缺陷:脆弱的域名服务系统、不经过验证的路由协议、不进行审查的恶意流量、非集中式的网络结构以及明文传送。这些缺陷一旦被利用,就可能形成对网络的攻击洪流,其作用类似于大规模毁伤性武器,威力不亚于工业时代的原子弹

在时代更迭、战争演变的进程中,谁能够率先把关注点从人类活动的传统领域转入新的重要领域,谁就能获得巨大战略利益。可以说,21世纪掌握制网权与19世纪掌握制海权、20世纪掌握制空权一样具有决定意义。

美国加快网络战发展的主要举措

依靠网络运营商竞选成功的奥巴马,对网络空间的建设非常重视,一上台就发表了“5·29”讲话,认为保护网络基础设施将是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第一要务。在任期间,奥巴马连续打出了八个一组合拳,使美国网络战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一是推出一个报告。其在《网络空间安全政策评估报告》中强调:网络战事关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关乎经济发展、决定战争胜负。

二是强化一个战略。其确立了以核武器的威慑战略、太空的抢先战略、网络的控制战略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国家安全战略。

三是组建一个司令部。2009年,美军成立了以指挥网络战为主要职能的网络空间司令部。20135月,美军在各战区总部组建联合网络中心,其网络战指挥体系日渐完善。同时,美军还计划将网络空间司令部升格为正式的作战司令部,使其成为与其他战区司令部平级的机构。此举将直接缩短美国网络战部队与军方最高层的指挥链。

四是制定一个路线图。2010年,美陆军正式出台《网络空间作战能力构想》,这被认为是美军制定的首份网络作战能力发展路线图。

五是启动一个靶场。2009年,美国防部启动了国家网络靶场项目,2012年正式交付使用,美国网络战演习训练、武器测评拥有了逼真环境。

六是研发一系列武器。美军已研发储备了2000多种病毒武器,这些武器逐渐向体系化方向发展。主要有以震网病毒、数字大炮为代表的阻瘫战武器,以火焰”“高斯病毒为代表的情报战武器和以影子网络”“数字水军为代表的心理战武器。

七是策划系列演习。从2006年到现在,美国已经组织了多次跨界跨国跨域网络风暴演习。每一次都把互联网列为攻防目标,瞄准的都是金融、交通、电力、能源、通信等关键基础设施。这揭示了网络空间的主战场,是开放的国际互联网而不是封闭的战术网。

八是扶持一批社交网站。把推特”“脸书等一批社交网站变为干涉他国内政的战略利器。这是组合拳中的一记重拳。20132月,在突尼斯、埃及政府被反对派推翻后,奥巴马充分肯定了推特”“脸谱等网络公司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据统计,仅脸谱社交网站的全球用户已超过13亿。

发表网络战宣言。奥巴马执政后的举措,表明美国已经正式将网络战纳入战争范畴,把网络空间列为新的作战域,这反映出美国对未来战争的超前预测和抢先设计。其深层动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确保自身网络安全———反映了美国对其信息安全的担忧。二是确保全球网络霸权———反映了美国战争的新理念。

2014年,美军实案化推进《网络空间作战规则》和《网络空间作战联合条令》,牵动国际战略竞争向互联网这一新全球公域聚焦。美国这些从国内到国际、从动网到动武、从宣言到行动、从殖民土地到殖民思想的行动举措,反映出美国企图通过互联网,用美式价值观格式化整个世界。正如一位记者所说:现代美国殖民的是思想,而不是土地

20154月,美国又发布了新版网络战略报告,对2011年美国国防部出台的《网络空间行动战略报告》进行了全面修订。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新变化:

一是为提升网络力量建设重要地位提供新的依据。该报告进一步把美国在网络空间的威胁上升为第一层级的威胁。同时,该报告还将中国、俄罗斯、伊朗、朝鲜视为美国潜在的网络对手,这是其对网络威胁形势做出的最新、最严峻的判断。

二是为加快网络战力量建设提供新的指导。报告重点明确了国防部在网络空间的三大任务和五大目标,并进一步细化133支网络战分队的建设目标。

三是为维持全面的军事优势打造新的支柱。报告明确提出,当美国面临针对美国本土或美国在网络空间利益的攻击时,美军可以进行网络作战,实施网络攻击。这是此次网络空间战略最重要的调整。未来,美军将把网络攻击作为重要的作战手段使用。这是美国在网络空间动网就动武理念的主要体现。

四是为重塑国际网络体系创造新条件。报告强调,对内重点加强军民协同;对外重点发展与盟友合作。合作的主要目标是分担成本和风险,推行对美有利的国际行为准则,抢夺网络空间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美国加快网络战发展的三个关键支柱

美国加快网络战发展有三个关键性支柱:

技术支柱。棱镜门事件进一步证实美国对全球网络的监控达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美国占据了产业链上游,从基础芯片到硬件应用,从操作系统到商用软件,美都具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信息链。技术领域的压倒性优势和在众多核心市场的垄断地位是美国能加快网络战发展的关键。

话语支柱。美国在网络空间强大的行动能力决定了其在网络外交上强大的话语权。无论它在网络空间展现怎样的双重标准,都能在强大的话语支撑下影响全球舆论空间。要是没有棱镜门事件的出现,美国已在全球制造出两个已经成为真理的谎言:第一,西方是网络攻击受害者;第二,中国是网络攻击源。这在国际社会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信誉和国际地位,严重影响了中国的高科技出口,达到了利用贸易保护和WTO规则博弈难以实现的四两拨千斤效果。即便是棱镜门事件撕开了美国的正义面纱,它仍然表现出超强的战斗能力,对外声称自己被监控;对内以反恐为名,将国家安全置于个人隐私之上,牢牢掌握着网络空间的话语权。

战略支柱。比技术支柱和话语支柱更高一层的是战略支柱。美方的战略支柱核心体现在先发制人的全球战略和博弈力量的整体布局。一是多元力量的优势互补。目前,美国积极培植火眼这样的网络安全企业,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和非官方背景在全球布控、长期跟踪、搜集证据、充当先锋,而政府和军队则躲在背后,水到渠成时再投入博弈,这为美国的外交赢得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弹性空间。二是网络攻防和窃取情报泾渭分明。清晰的战略分工对美国带来的好处是,即使棱镜门事件的爆料让美国国家安全局被世界吐槽,但是却丝毫没有殃及其网络空间司令部,反而使网络空间司令部以维护国家安全为借口,理直气壮加速扩军,高调发展。美国在网络空间有两条清晰的主线,即:国家安全局主管网络获情,网络空间司令部主管网络攻防。这种清晰的战略思路为美国加快网络战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绝对安全:美国网络安全观的双重标准及现实悖论

可以看出,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美国奉行绝对安全的理念,企图通过动网就动武,实现对网络空间的绝对控制。通过斯诺登的爆料可以看出,美国对国际社会的网络监控是系统的、大规模的、不间断的,但是其要求其他国家严格自我管控,不能越雷池半步。这是一种不对称的思维,也是一种双重标准。

方法上是否可行?网络空间的问题非常复杂,处理方法不能过于简单,处理这些问题需要有新规则、新方法、新思维。一是网络空间行为体多种多样,鱼龙混杂。二是攻击路径、源头可以虚拟伪造,溯源取证要靠多方配合。由于虚拟空间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用于实体空间的武装冲突法的很多规则很难在网络空间使用。例如:在网络空间战争与和平如何界定?军用目标和民用目标如何区分?中立概念如何适用?一个宣布中立的国家,很难控制他人的计算机恶意代码不流经自己领土内的网络设备,也很难躲避交战方对其网络设施的控制和利用。例如在外国发生的网络攻击事件中,中国境内的网络设备也被黑客用作肉鸡跳板,中国是无辜的受害方。如果以中立国标准追究没有适时阻止经由本国发动的网络攻击的国家责任以武力毁伤摧毁网络攻击来源,中国可能会遭受无辜的非难。而美国有那么强的技术也难以完全阻止被利用、被攻击、被控制。网络空间不能轻易下判书、下战书。适合实体空间的管理方法和模式未必适合虚拟空间。随意降低网络空间动武门槛,同时会推高冲突升级的风险。因此,网络空间发生的任何争端应以和平方式解决,不应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效果上是否可控?有两种情况需要作后果评估。第一,误判了怎么办?简单化地降低打击门槛可能会让中立国或无辜者蒙受灾难。第二,能否解决问题?2014年,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局部地区对抗导致网络冲突不断,大规模网络攻击事件持续上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银行、企业进行制裁,导致对美金融行业的网络攻击呈明显上升趋势。由此可见,从效果评估看,不能说威慑和武力对问题的解决没有效果,但它不是万能的。如果美俄这样的大国在网络空间动武,这会给世界和平带来什么样的负面效应和恶果?

思维上是否可取?尽管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最先进的科技,但仍然在不断寻找对手、渲染危机、夸大威胁。这让整个世界缺少安全感,客观上诱发不安定因素,激发负能量和潜在威胁。正是因为美国过度关注自身的国家利益,不愿意为了国际体系良性发展,调整战略诉求,才导致美国从“9·11”事件以来,不断陷入安全困境越反越恐的怪圈,这种现象值得美国深思。(作者系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