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百姓话题 > 学习教育 > 阅读信息
十条方法,教你如何提出高逼格的真问题
点击:  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来源:新浪博客  发布时间:2016-04-19 15:54:31

 

        每逢高端讲座必现人潮人海挤满会场的盛况,盛况之中必会出现积极显露的提问者,而提问者中总有一些让人内心涌起不舒适之感:要么是冗长啰嗦,要么是抽象宏大,要么是为提问而提问、把提问当成表演机会.....我们尊重每一份求知的渴望,但是一个高质量的问题不仅显示自身的知识水平,也会让求知产生更多有益的能量,启迪到更多的求知者。小编今天推荐曹林先生的一篇时评,教你如何提一个高逼格的问题。

避免大而空

我经常到大学做讲座,讲完后一般都会留时间给学生提问。发现不少学生不会提问题,要么是冗长啰嗦,要么是抽象宏大,要么是为提问而提问、把提问当成表演机会,有人提一些无法回答的问题,有人提教科书或政治课本上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让场面尴尬,让回答者为难。提问题听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其实不然,问一个精彩的真问题真的挺不容易。

其一,避免提过于空洞抽象的大问题,问题越大越空,越无法形成有效的交流,越具体越有针对性越好。被提问者也不知道你想问什么,只能天马行空地说些空话套话。比如,问作为一个老国企是怎样适应新形势的,这个问题就非常空,回答者只会说一些诸如把过去好的继承下去,改掉坏的,树立新的目标之类没有信息含量的空话和正确的废话,空对空,是一种没有碰撞出新闻火花的无效对话。

 

 

别说你怎么看?

其二,避免抛出一个很大的问题,然后问别人你怎么看。我平时在大学讲座,大学生特别喜欢这样提问。其实,这不是问题,因为学生没有表达疑问,没有自己的判断,没有问题意识,完全是没话找话没问题挤问题。我经常反问,你怎么看呢?难道是考我?这不是一个真问题,不是一个需要解答的疑问,而只是提出了一个话题、设置了一个议题。如果一个人对某个话题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想法,才有能力从某个角度提出一个有水平的问题,而不是空泛地问你怎么看”――“你怎么看暴露的往往是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知空白。

阐述完自己的看法别忘了提问

其三,避免只是阐释自己看法,而没有提出问题。有朋友说,中国很多学生不会提问题,他们最多啊会借提问的机会阐述自己的观点。我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学生站起来说了一大堆,谈了自己冗长的看法――说了半天,只是自己在表达,而没有提出困惑和矛盾,或需要解答的地方。很多时候我只能让他坐下:你说得很对,我认同你的看法。如果提问题的比回答问题的说得还多,那是提问的失败。

别对问题穿鞋戴帽

其四,避免对问题进行穿鞋戴帽,绕来绕去不知所云。提问应该讲效率,一针见血直指要害,不能啰里啰嗦讲一大堆:前面讲一堆空话铺垫,恭维一下被提问者,再来个铺垫,然后提问题,然后再说自己的看法,最后问你怎么看”――说了一大堆,核心问题被隐藏在套话、铺垫和个人看法中。不仅被问者觉得不知所云,其他听众也会很反感。

 

 

别光顾着表现自己

其五,不要把提问变成个人表演的机会。提一个实在的问题,而不是借提问表现自己的知识渊博,借提问去让对方难堪。有人把问题设计得非常花哨,使自己成为焦点,不是寻找解答和交流,而是借此把聚光灯聚焦到自己身上。别忘了,提问者永远是配角,答问者才应该是主角,不应该喧宾夺主。央视前主播芮成钢之所以让人反感,就在于他在很多场合的表演性提问纯粹是喧宾夺主抢风头,既让被提问者反感,也让观众厌恶。

保持尊重

其六,问题可以非常尖锐,可以刁难,但要保持基本的尊重。不要咄咄逼人和盛气凌人,别以把谁问倒、出丑为目的,提问是交流的机会,而不是审判。

不重复提问

其七,提一个别人没有提过的新问题,重复提问是浪费大家时间,也可能让被问者鄙视。

 

 

 

 

一次只问一个

其八,一次最好只问一个问题,连续问几个问题既会把自己的逻辑搞乱,别人也记不住。

问题要具有普适性

其九,问题要具有普适性,不能只是个人疑问。那种我个人有个小疑问之类的问题,还是收起来吧。

10  不要明知故问

其十,不要明知故问地问那种不可能回答的问题。比如,一听到学生问我,你怎么看待言论管制和新闻自由这个话题,我一听就一头火――且不说这个问题很空,你让我怎么说,你自己难道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最后,不要当托儿去送问题,把提问题当成肉麻吹捧和拍马屁的机会,你是如何成为一个成功人士的,你是怎样创造了今天的辉煌,作为一个成功的女人你有什么秘诀,等等――作为脑残粉私下写信时可以表达崇拜和取经,公开提问时不合适。这不是问题,而是给对方一个宣传和推销的机会。

有教育专家说,中国学生回到家里,家长都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据说犹太学生回到家里,家长却问:你今天问了什么好问题?前者的落脚点是学知识,而后者的侧重点是提问题――很多时候,判断一个学生的思想力和创新力,不在于能不能什么事情都能高谈阔论说几句,而在于能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北京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