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发展战略 > 阅读信息
潘苇杭 潘新和:明日教育如何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
点击:  作者:潘苇杭 潘新和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7-10-09 08:33:10

 

 

          慕课、网络在线教育已然盛行,陪伴型教育机器人成为不少孩子的良师益友,机器人教师与人的讲台争夺战指日可待。传统学校、课堂教育模式将受到巨大挑战与挤压,教师的德性、智慧、学识水平将受到极大考验,只有最优秀的教师才有可能留下。这促使我们反思什么是超时空恒久存在的教育目的、内容,什么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的传递,是在线教育、人工智能难以取代的。这需要汲取我国传统教育之精华与西方教育智慧,作整合、创新、前瞻的展望。

  人工智能研发是当今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的热点,我国已经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我们无法预料,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博弈谁是最后赢家。我们只知道,多米诺骨牌已经开始倒下,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一大半现有职业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人能做些什么?学校、教育、教师能做些什么?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严峻问题。

  慕课、网络在线教育已然盛行,陪伴型教育机器人成为不少孩子的良师益友,机器人教师与人的讲台争夺战指日可待。传统学校、课堂教育模式将受到巨大挑战与挤压,学校教育将变革、转型,大学、中学、小学均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幼儿园大约是唯一幸存的较完整的学校教育形态。教师的德性、智慧、学识水平将受到极大考验,只有最优秀的教师才有可能留下。

  这促使我们反思未来基础教育、大学教育的宗旨、精神究竟是什么。什么是超时空恒久存在的教育目的、内容,什么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的传递,是在线教育、人工智能难以取代的。这需要汲取我国传统教育之精华与西方教育之智慧,作整合、创新、前瞻的展望。

  教育理想:止于至善

  教育不是满足人的谋生应世之需,而是给肉体生命以灵魂,培养爱、善良、同情、悲悯、感恩之心,为其精神、德性打底,培养高贵的气质,重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成为有信念、信仰、操守、担当的人。机器人教师大概不可能具有这样的风范、情怀、境界,也不能为此努力践履。这需要人与人之间的言传身教,或耳提面命,或潜移默化,需要言语、精神生命的对接、熏陶,相濡以沫、教学相长。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是培养具有高尚德性、深厚文化素养之人,是崇高感、理想人格境界的培育。所谓理想人格境界,我国古代称为至善。《礼记·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是人生修养的终极目标,也是教育的最高价值所在。

  追求至善,达到完美人格境界,即儒家教育中的成人成人指的是具备全面、完备素养的人,与君子是两个概念。君子侧重于精神、德性、品格,成人在此基础上要求各方面更均衡、和谐。

  《论语·宪问》中记载,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成人类似于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真正的人。在孔子、儒家,通过六经、六艺等来教育达成,培养内圣外王;在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是培养哲学王,他对哲学家品质的描述与孔子对成人的要求十分相似,都具有极其全面、高度理想化的品质。

  教育宗旨:培育君子

  至善”“成人是理想人格追求,孔子、后世的儒家文化,以至中国文人,在教育实践中对培育什么人有一个专有名词——君子,有时也称为仁人志士。道家则有真人、至人之说。具有或向往君子人格风范的人,才可望成就、培育君子人格。

  孔子将人的品格分为圣人、贤人、仁人、君子、士、小人、斗筲之人,等等。君子是一般人可以追求的,教育主要是区分君子与小人。君子,指有较高德性、文化修养的人,是普通人的精神高标。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最简单、浅显地说,在于义利观。君子安贫乐道,小人见利忘义。《论语·雍也》记载: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学而》记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这种观念被称为孔颜之乐,或孔颜乐处,意思就是君子能安贫乐道、泰然自足,以追求道德、礼乐修养为目的。后世文人为此修持,以此自得、自矜,如刘禹锡《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义利观教育,是最具基础性的德性教育。君子不但安贫乐道,而且可以舍生取义。君子为他人、人类,可以牺牲自我、个人;为精神,可以牺牲物质;为万世,可以牺牲现世。在安贫乐道境界上,才谈得上自度度人、经世济用。

  这种价值观、人生观引领须靠言传身教,机器人教师恐难以胜任。

  教育内容:修道之谓教

  在上述教育理想、宗旨下,要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毫无疑问,应是人的综合素养的教育,其核心是,不是

  19932013年担任耶鲁大学校长的理查德·查尔斯·莱文认为: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大学本科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通识,要为学生提供广博的知识,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为生命的成长确定方向,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这与我国古代教育精神不谋而合。文史哲不分家,六经、六艺、四教(文、行、忠、信),诗教传统……《论语·为政》明确提出:君子不器。《礼记·学记》有言:大道不器。汉代郑玄注曰:谓圣人之道,不如器施于一物。《论语·泰伯》则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些都体现了我国通识教育的深厚传统。

  这种教育可以从孔子教育实践中得到启示。《论语·子路》中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但在《论语·子罕》中又有这样一段对话: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这表明孔子不是不懂得”“,而是故意不教。因为,教育不是培养某一专门的知识、技能,而主要是培养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君子、德性、学问。培养君子的修养、修为,是为人之本,教育之道。

  未来的教育不仅是通识教育,更应是给言语、精神生命奠基的教育。教育重在立本,给精神打底,追求精神、学识素养的完备,高于某一方面精深知识、技能的传授。

  ”“之教,有赖德高望重,无所不施、无所不行的通达型教师。

  教育原则:发现与成全

  教育的原则是对学生潜能、才情的发现与成全,使其最大限度发挥出潜能与才情,成为自我实现、文化创新、奉献人类的人。

  因材施教——发现与成全是教育的第一原则。《礼记·中庸》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段话是对这一原则的深刻揭示。

  君子人格塑造的本原是天命”“天命之谓性,就是要尊重人的天性、本性、个性,顺应天命之本性,助成、促成其发展,就是遵循了自然之道,修养其自然之道就是教育。说穿了就是要因材施教。

  未来的教育应是个性化的,为每一个孩子量身定制的。发现学生的天赋,是一项伟大的工作。教师要像今天的猎头一样敏锐,善于发现人才。认识你自己”——认识、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才情是成才的前提,小班化、一对一教学是大趋势,未来教师最重要的教育智慧是识才,让学生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天赋,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制订人生目标、规划,使之得以最大发展,这大约是机器人做不到的。

  教育导向:三不朽志向

  我国传统教育将养志放在最高的位置,即所谓志之所在,气亦随之养气是追随养志的。,就是志向、理想。

  志向、理想基于现实、现世,又应超越现实、现世,为了人类的千秋万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所言,教育精神是超越今生的。

  教育的本质,是言语、精神生命的唤醒、培育、承传。其最高境界是利他情怀、人类情怀、终极关怀,这是人类的诗与远方,是自由思想、诗意人生的指向与归宿。

  教育须给学生自我实现、奉献人类指明方向。人生方向、志向、理想,无非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有言: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释曰: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其身既没,其言尚存。

  教育要给学生树立三不朽的偶像:老子、庄子、孔子、墨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明日的教师也应成为学生追求三不朽的榜样。具有人格魅力与物质、精神创造力的教师,才能在讲台上屹立不倒。

  教育功能:培养思想者、创造者

  一切知识、技能教育,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明日教育更是如此,不是为培养知识、技能占有者而设,而是为培养知识、技能的生产者,即思想者、创造者而设。最需要教给学生的能力是学习、思维方法,这是拥有知识、技能的能力,是人的智慧养成的方法。

  《礼记·中庸》记载:子曰: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在顺从天性基础上求知、做学问,追求学识广博并极尽其精微玄奥,认知高明深刻而能得其平正公允。这提纲挈领说的就是养育智慧的方法。

  诚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大学确实传授知识,但它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传授知识。知识、技能会过时,需要不断更新、生产,因此要掌握更新、生产的方法,诸如批判性思维、反思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中想象力尤其重要,没有它便没有知识、技能的创获,没有人类文化、文明的进步。

  基于养智的学习,要懂得发挥个人潜质、确定生命成长的方向,确立高远的人生志向、意义、价值等。这就是上面说的养境、养本、养志、养才,其最高、终极目的是养人。懂得这些,才能真正使学生拥有德性、智慧,与时俱进地不断获得、创造新的知识与技能。

  以上六个方面的养育、追求,将是明日学校、教育、教师存在的理由。

  (潘苇杭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潘新和系该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点赞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评论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