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环球聚焦 > 阅读信息
张维为:我们要将不自信的帽子丢给西方
点击:  作者:张维为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  发布时间:2022-11-09 08:04:19

 

 1.jpg

11月1日晚,第27届“星光奖”揭晓。东方卫视联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观视频工作室和观察者网制作的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获得本届“星光奖”优秀电视文艺栏目奖,这也是中国电视最高级别的奖项。

从2019年第一期,至今《这就是中国》已经播出165期。作为国内首个采用“演讲+互动”形式呈现的思想政论节目,节目以全新的形式、犀利的思想以及张维为教授的个人魅力,迅速在海内外引发热议。大家通过《这就是中国》,看到了一个自信、文明的中国,一个坚持走自己道路、又热情拥抱全球的中国。

“星光奖”揭晓后,观察者网随即连线张维为教授,请他谈谈制作《这就是中国》的感悟。

 

观察者网:首先对您表示热烈祝贺,《这就是中国》荣获第27届电视文艺“星光奖”,这是中国电视艺术的最高奖项,这也是对四年来您所作努力的肯定。作为一档思想政论节目,您觉得《这就是中国》有哪些创新之处?

 

张维为:我比较相信“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我们给节目的定位比较高,即国际眼光、原创研究、一流产品,这种定位可能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我一直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迅速走上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中央的文明型国家,必须有一台经得起国际比较的思想性政论节目。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我们就开始了这样的尝试,一路走来,这种努力得到了广大受众的肯定,得到了“星光奖”评委的认可,最终脱颖而出,我们也感到非常高兴。节目是上海东方卫视联合我们中国研究院、观视频、观察者网,共同打造的,功劳是大家的,包括观察者网的功劳,所有的演讲和对话的文字都是在观察者网首发的。

 

此外,话语内容的创新,话语形式的创新,话语传播方式的创新等也很重要,其中话语内容的创新是重中之重,我们一直聚焦原创性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的研究,而且通过大量的国际比较进行研究,取得了不少基础理论的突破。坦率地讲,我们已经把西方政治话语基本解构完毕,所以我们做这个节目是有很强的政治定力和学术定力的,我们往往可以对围剿中国的西方话语进行“范式解构”和“降维打击”,西方话语可以随便忽悠国人的时代已经终结。

 

至于话语的形式,我们坚持打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和国际话语的组合拳,拒绝“洋八股”“党八股”,不讲套话,用直白的中国话语和清晰的学术概念,把中国的事情说清楚,把世界的事情说清楚。我们的观众是真实的观众,问题是真实的问题,节目布景和氛围比较朴实温馨,主讲人与观众的距离很近,疫情爆发之前近到二米左右,节目不是靠噱头排场,而是靠思想和话语本身的力量来说服人,这大概也是观众比较喜欢这个节目的原因。至于传播方式,它虽然是一个电视节目,但通过东方卫视、观视频、观察者网等的积极推广,我们在海内外都实现了比较有效的融媒体传播,总体反响是好的。

 

观察者网:《这就是中国》能够快速出圈,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中引起共鸣,这是什么原因?

 

张维为:确实,最近我们走进几所大学,录制节目后总是被学生围住,他们说,“我们高中开始就看这个节目”“我们是看这个节目长大的”,我听了也很感动。我问他们,“对你们高考有帮助吗?”他们说“帮助太大了”,有的甚至说,“你的观点我高考时全用上了”,这大概有点夸张,但从学生的反应看,主要是节目打开了他们的思路和格局,思路和格局决定命运,个人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我一直说,中国今天的年轻一代是中国近代以来最自信的一代,他们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这使他们比许多年长者更了解真实的外部世界,这一代人是完全平视西方的一代,所以我和他们有一种跨越年龄代际的精神共鸣。

 

但年轻人需要“经风雨、见世面”才能真正成长起来。作为过来人,我经历过文革,当过工人,在中西方一流大学受过完整的教育,又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做过多年翻译,我还实地考察过上百个国家,包括所有西方国家和70多个发展中国家,还有与外国政治精英和学术精英的长期交往、对话等经历,我自己也很珍视这些难得的人生经历,总有不少思考和感悟可以与年轻人分享。

 

这代年轻人眼界很高,一眼就知道什么是好作品。我们提出的国际眼光、原创研究、一流产品,与他们的期盼也比较吻合。在这个充满动荡和不确定的时代里,我们为能够为海内外受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提供一个有品质、有深度、有温度的精神产品而感到自豪。顺便说一句,参加节目具体制作的东方卫视、观视频、观察者网的编导、编辑等也大都是年轻人,很多都是90后。

 

观察者网:我们知道,中国研究院是国家高端智库,从智库的角度看,你们做这个节目有什么意义?

 

张维为:中央对国家高端智库有很高的要求,一是在关键的大事上要能够拿出一锤定音的意见,二是要承担社会责任,甚至引领社会思潮,当然还有许多其它要求。这个节目从2018年12月开始制作,2019年1月7日开始播出,已经整整四年了,在几乎所有重大问题上,我们都及时做出了比较准确的判断:华为高管孟晚舟被非法拘禁后,我们把美国定性为一个不讲规矩的流氓国家,但也指出“我们知道怎么对付流氓”。“中美贸易战”爆发,我们判断美国将彻底输掉这场贸易战。香港“修例风波”爆发,我们提出香港必须进行实质性的政治体制改革,否则将一路走衰。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西方说这是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我们说不可能,这将是西方的“切尔诺贝利”,美国死了100多万人,人均寿命已经低于中国两岁。这些判断的背后是对中国和外部世界长期的扎扎实实的研究和发自内心的中国自信。

 

智库的重要任务是资政建言,传统的方式是写内参,这固然重要,但随着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我们通过这个节目和其它方式探索网络资政。

 

其实除了涉密的内部建言外,在互联网时代,大量建言可以直接通过公开的电视平台、网络平台进行,它的优势是可以第一时间直达中央和很多相关部门,现在我们的中央和政府部门高度关注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汇集民智,我们一直在大胆探索网络资政,在承担智库社会责任的同时,通过包括东方卫视、观察者网、观视频在内的平台发表了大量的建言。应该说,我们中国研究院在“智库+互联网+”和网络资政方面走在国际前沿。

 

观察者网:能不能向喜爱《这就是中国》的朋友简单介绍下节目的制作流程?

 

张维为:我们大致是每个月花一个周末,录四期节目。一般是我先构思四个题目,提出基本设想,然后听取大家意见,接着就是写文稿,选嘉宾,招观众,录制和制作、审片、播出。现在是每周一晚上十点播出,但如果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延时,我们节目的播出时间也会顺延,然后是通过各个平台进行二次三次乃至更多次传播,包括海外传播,每周日则通过观察者网发布演讲和对话的记录文稿。

 

东方卫视很尊重我的意见,几乎从未有过命题作文,最多是提一个方向性的建议。我提出的题目,一般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自己找到了感觉的题目,没有感觉的题目很难做好。当然,我一直保持着对国内外大事的关注和兴趣,做学问也好,做节目也好,我都力求对事情形成某种整体把握。当我们判断美国将输掉中美贸易战,输掉中美科技战,背后是对整体世界大势的正确判断,即世界已进入了后美国时代,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已经超过了中国对美国的依赖,这种判断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有理论和经验层面的大量思考和知识支撑的。

 

观察者网:《这就是中国》这台节目有着张老师您对外舆论斗争的特点和做国际传播的经验。您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经验感悟?

 

张维为:确实如此,我们做宣传工作的不少人,花架子多,战斗力弱,各种形式主义、空话套话太多,不要说老外听不懂,中国老百姓也听不懂。其实,下决心根治也是有办法的,那就是把他们推向战场。实际上国际传播跟打仗一样,一上战场,比方说与敌视中国的西方媒体和西方学者直接过招,斗智斗勇,就会发现花架子一点用都没有。我们一直面向世界,面向西方媒体,面向所有质疑中国的人,这样的实践多了,对讲好中国故事就很有信心。

 

我们对西方话语围剿中国的主要论点,一个个进行解构,同时建构中国人自己的话语体系。有时候我们也着急,中国这么精彩的故事,怎么会讲不好?其实,每一个舆情事件往往都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机遇,就像美国发动贸易战、佩罗西窜访台湾都是我们许多工作更上一层楼的良机。只要有发自内心的自信,有一定的国际眼光和知识储备,谁都能讲好中国故事。

 

要想做好对外传播,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把我们从事国际传播的许多人推向战场,不要有那么多条条框框限制他们,让他们在战斗中成长,直接与对手斗智斗勇。这样一来,想打仗的、能打仗的自然会涌现出来,一时还不能打仗的,要么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提高自己,要么在战争中被淘汰。我们可以先试点,再推开。你研究总书记的思想,他让这么多干部下到最基层扶贫,这就是“经风雨、见世面”,结果一大批能打仗的人才涌现出来了。同样,通过疫情防控,一大批能打仗的人才也涌现出来了。我想如果我们的宣传系统的各路队伍,也直面战场,在斗争中学习斗争,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一大批能打仗的人才一定会涌现出来。这是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我们太需要一大批经过“战火”考验的各类人才,包括国际传播人才,这也是我的网络建言吧。

 

观察者网:《这就是中国》是一档思想政论节目,我们知道谈政治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挑战的工作,现在还要做大众传播,像节目中涉及到的政治改革、香港、新疆,都是非常敏感尖锐的话题,大家都说“张老师您太敢聊了”。您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是如何把握?

 

张维为:我有一个基本观点,那就是中国已经崛起到今天这个地步,什么问题都不能回避了,也没有必要回避,这个坎一定要过,迟早的问题,我们有能力把问题说清楚,我们不说,别人就来说,扭曲着说,结果使你限于被动。

 

我对中国和世界问题的研究也本着这样的精神,不回避任何问题,所以我比较自信,与外国媒体对话也是全开放,一开始就告诉他们没有禁区,只要是理性对话,大家摆事实,讲道理,我们不怕与任何人对话乃至辩论。我经常说,我们要把不自信的帽子送给我们的对手,崛起的中国应该有这种自信。当然,这也需要一点担当精神,总书记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境界。只要首先想到的是人民,想到的是中国人民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你就会有担当,不会在那里唯唯诺诺、患得患失。

 

(作者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观察者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