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陈先义|一个河南农民工敲响了文化救赎的响亮警钟
点击:  作者:陈先义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5-07-04 00:10:25

 

1.jpg

农民工刘诗利在北京封神了。

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的新书分享会上,穿着沾满泥点工装的刘诗利与陈行甲笔下的峡江故事相遇,这个偶然定格的画面,恰似一粒投入湖心的石子,在社交媒体激起千层浪。

视频中,这位河南大叔捧着《在峡江的转弯处》时眼里闪烁的光芒,让无数人想起《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在工棚油灯下读书的场景——这不是简单的文化现象,而是一场关乎文明传承的精神觉醒。

你别小看了这件事,这个来自河南濮阳的老实巴脚的农民,象征着文化基因的当代觉醒他告诉这个世界,只要这种对书籍的渴望没有泯灭,人类就不会淹没在手机电子产品的快餐娱乐中。

在马驹桥劳务市场凌晨5点的寒风中,刘诗利与千百万农民工兄弟一样,用汗水换取每日两三百元的收入。但当他在书店翻开农机维修手册时,指尖触碰的不仅是纸张,更是改变命运的密码;当他吟诵李白的诗句时,喉咙震颤的不仅是文字,更是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精神血脉。这种对知识的本能渴望,在河南濮阳银岗堌堆村的土地上早已埋下种子——这个因仓颉造字传说闻名的村庄,自古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

作家陈行甲主动赠书的举动,恰似古希腊哲人相遇时的智慧传递。这种跨越阶层的文化互动,在深圳农民工图书馆已成为常态:那里的书架上既有《电工手册》,也有《论语译注》,每天接待的读者中30%是外来务工者。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群体年人均阅读量从2012年的1.7本增长到2023年的3.2本,这种向上的阅读正在重塑社会认知。

刘诗利还告诉我们,在今天这个社会,不管那些快餐式电子浏览多么泛滥,深度阅读永远具有不可替代性

当短视频用15秒解构《红楼梦》,当AI3秒内提炼《资本论》核心观点,刘诗利在书店逐字研读的身影,恰似在信息汪洋中竖起的灯塔。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深度阅读时大脑前额叶皮层与海马体的协同激活强度,是接收碎片化信息的3.2倍。这种深度认知的神经网络构建,正是创新思维的底层逻辑。

在浙江某制造业企业,技术工人通过深度阅读专业书籍,成功攻克智能生产线的关键技术瓶颈;在贵州乡村,孩子们通过"阅读马拉松"活动,将《三体》中的宇宙观转化为探索星空的动力。这些案例印证了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化悖论:技术越发达,深度阅读越珍贵。就像日本教育学家斋藤孝在《深阅读》中警示的,在海量信息表面漂流,终将失去思想的锚点

一个农民工,敲响了这个时代的文化警钟,农民多么需要完成“知识脱贫”到“精神富矿”的跨越。在他们心中,一日三餐的馒头与手中的书本同样重要。

全民阅读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综合阅读率从2012年的76.3%提升至2023年的81.9%,农家书屋覆盖58万个行政村,配送图书超12亿册。这些数字背后,是文化惠民工程在重塑社会精神图谱。刘诗利所在的濮阳县,正通过书香乡村建设,将文化活动室与电商培训结合,让村民在阅读中找到产业升级的灵感。

这种文化觉醒具有历史纵深感。从宋代"耕读传家"的门楣到明代贾而好儒的徽商,从延安窑洞的油灯到深圳书城的灯火,中华民族始终将阅读作为文明传承的密码。在人工智能重塑认知方式的今天,北京图书大厦的这幕场景,恰似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当农民工的工装邂逅书香,当现代科技遇见千年文脉,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命运的逆袭,更是文明基因的当代觉醒。

这场文化救赎启示我们:真正的文化自信,不在于博物馆里的青铜器,而在于农民工手中的《唐诗三百首》;不在于大剧院的交响乐,而在于工地宿舍里的读书声。当每个劳动者都能在书页间找到精神栖息地,当每种身份都能在文字中获得平等的尊严,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正如陈行甲在赠书时所说:你是我的书写生涯得到的最高褒奖”——这不仅是对个体的礼赞,更是对文明传承的承诺。在这个视频流行的时代,让我们记住:真正改变命运的,永远是翻动书页的声音

我大胆地提一个建议,北京图书大厦,应该永远记下这个历史的瞬间,在大厦门口应该立一尊雕像:一个憨厚的中国农民,从一个作家手中接过签名书,他那贪婪和渴求的眼神里,满是对实现精神跨越的渴望。当然也包括对这个社会鄙视书本满足于在电子产品里漂流的惋惜和忧虑。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