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把张桂梅比作武训,是对张桂梅的极大侮辱
点击:  作者:锁定坚强    来源:红色文化网  发布时间:2025-06-08 12:08:12

 

 

前几天,写了一篇对于武训的肮脏的被美化都历史正本清源的文章,叫一部电影会让毛主席都寝食不安,武训到底是个神马东西?!然而,这篇文章发出之后,却有很多留言提出来,张桂梅就是这个时代的武训

 

这种对比之多,不得不让我陷入一种深思中,难道真是这样的吗?不错,从表面上看,张桂梅为了办学,也是四处的求爷爷告奶奶,也是四处的找富豪以及企业家们赞助,这虽然和武训那种近乎无赖的堵住门口唱快板,拿着转头敲脑袋那种方式乞讨,但也是四处哀求,跑细了腿磨破了嘴,最终得以办学成功。从形式上看,的确有类似之处,但是形式类似就代表是一样的吗?

 

首先来说,支撑张桂梅办学的,是伟大的共产主义信仰,这从张桂梅在艰难的办学过程中不断的以革命先辈的事迹激励自己,以及组织老师们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包括把党徽一刻不离的戴在胸前等诸多事实,都证明了张桂梅老师是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的。

 

但是武训呢?从美化武训的人说的,想让穷人能够识字的理想,似乎也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呢?他乞讨要到了钱,首先是拿去放贷,然后置办田地收租子。最后办学却是针对富人子弟,这符合他所说的让穷人能够识字的理想?

 

武训的所作所为,是私有制下经常出现的骗局,打着为公的旗号,却做着自己发财的事情,他的行为,只要大家对比当下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就能很清晰的知道,他就是在基于自己获利的基础上,营造一种为公人设,以欺骗别人。这种现象有下面几种,

 

1,现在的一些所谓私募基金的行为,私募基金的发起者都是打着为别人理财获利的旗号,但实际上呢,加入私募基金的很多人陪了个倾家荡产,可是你们看到几个基金发起者破产成为路人的啊?他们都是在先保证自己赚个盆满钵满的情况下,再让一部分参与者获利的。所以,营造一种善人人设,就是一种虚伪。

 

2.还有的人,打着慈善旗号,吸纳资金,嘴里说着做慈善,实际上也是把其他人都捐赠拿去搞金融,获取巨大利益,而且只要一查,或者账目不清,或者是购买些什么天价的桌子椅子的来掩人耳目,然后在舆论和媒体中不断的营造自己的悲惨人设,还有点借助个人名望组建的个人慈善基金,收到捐赠款后,过了很久才发放到被捐助人的或者地方的手里,我们都知道,几亿的资金量,哪怕就是活期利息都是很多平民一辈子都难看到几回的数量了,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应该出现这种个人经营的所谓慈善基金会吗?对比一下,武训的思维是真够超前的了,他被很多人夸赞甚至视为榜样,那么,是行善的榜样,还是聪明的敛财的榜样呢?在这种情况下,武训被人力捧为好人,善人‘,还有什么奇怪的吗?只不过,我们应该抓住事实真相和社会现实去思考,不要轻易地被忽悠。

 

反观张桂梅同志,人家可是对于那些因为贫穷以及各种其他的理由不上学的女生,去一个个都找来上学的,而且在办学的同时,张桂梅并没有中饱私囊,甚至还实实在在的把自己的工资收入不断都填进去,直到现在,张桂梅也没有拿钱放高利贷,也没有买地收租,也没有通过学校赚取个人更多的经济利益,显然,武训和张桂梅比起来,是虚伪且渺小的,所以那些把武训和张桂梅对比的人,是只看表象不查事实。

 

然而,能够出现武训和张桂梅的对比的言论,甚至来说,张桂梅的坎坷办学经历,首先就说明还是有一些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的。

 

我的母亲在60年代初,曾经有过一年的当民办教师的经历,当我告诉你们,她所在的学校是建在牛圈上,你们会惊诧吗?老师和学生们在上面上学,楼下就是牛圈,臭味弥漫在教师中,当然,觉得臭只是以今天的感受而言,那时的学生和老师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为什么学校建在牛圈上,这所学校是一个小小的分校,总校在镇里,为了方便偏远农村子弟的入学,特别的建立的,没有房子,就在牛圈上加盖一层木板子,就两个班级,然而却让村子里的少年儿童都能同步学习。

 

后来,偏远农村的学校就逐渐的撤销了,学校就只管在城镇中建,至于偏远农村的学生们能不能负担起住校费,能不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帮助家里做一些农活和家务,这是不需要考虑的,张桂梅早期办学到一个个偏远农村去找学生来上课,大多数不都是基于这些原因而导致辍学的吗?!偏远乡村的很多儿童,失去了上学的机会,虽然有张桂梅,但是,有多少儿童因为没有遇到张桂梅而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呢?

 

这些问题,是人为导致的人口变迁,但更大的问题在于所谓的效益最大化问题,当一些事情短期看上去没有效益,于是就毫不怜悯到牺牲一些人了,这不是社会主义该有的样子,对比起毛主席时代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在牛圈上建小学,这种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是应该让我们思考的!

 

真正的社会主义,是不需要宣传所谓的个人慈善去为自己贴金的,把所有的公共事业,认认真真的落到实处,就是最大的慈善,说到这里,恐怕又有人会机械的以雷锋来反驳我的观点,雷锋,是基于阶级感情和共产主义信仰,去帮助身边的人,也只有伟大的毛主席思想,能够教育出雷锋等一大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类美德的典范。就包括今天的张桂梅,都是受到了这种思想的感召,但这不是私有制下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或是某种积德行善意识下的自我感动,而是基于伟大信仰所铸就的伟大品格。

 

作者:锁定坚强;来源:为什么会这样啊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