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精神力量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上甘岭战役的硝烟虽已消散六十八载,但志愿军将士用鲜血铸就的“坚守阵地、血战到底”精神,却如同一座永恒的灯塔,在21世纪中美贸易战的特殊战场上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面对特朗普政府发起的301调查、科技封锁、产业链断供等一系列组合拳攻势,中国在新时代的“上甘岭战役”中,凭借坚定的战略定力、无畏的创新精神和广阔的全球视野,不仅成功构筑起坚固的防线,更在一次次突破中谱写着大国博弈的新篇章。
一、战略相持:在攻守之间展现东方智慧
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绝非一场简单的经济摩擦,而是瞄准了中国科技产业升级的关键节点,意图通过一系列精准打击,遏制中国的发展步伐。从2018年初次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到后来不断升级加码,乃至将华为等千余家高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美国构建起了一个包含关税壁垒、技术封锁、金融制裁在内的立体化打击体系。这种“多维绞杀”战术,与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范佛里特弹药量的饱和攻击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企图通过极限施压来摧毁对手的意志。
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应对策略却展现出了东方智慧的精妙与深邃。一方面,中国坚守核心利益防线,寸步不让,坚决捍卫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另一方面,中国又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积极开辟新的市场空间,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构建起坚实的区域经济堡垒。这种策略,就如同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构建的坑道防御体系,既能够有效顶住正面的火力压制,又能够通过战略机动形成反包围态势,最终化被动为主动,赢得战场的主动权。
事实上,这一策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20年,中国对东盟的进出口额实现了7%的增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占比也提升至29.1%。这些数据不仅证明了中国市场的强大韧性和潜力,也成功化解了美国市场收缩带来的压力,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科技创新:构筑新时代的坑道工事
如果说上甘岭战役中的坑道工事是志愿军战士们抵御敌人炮火的坚固堡垒,那么在现代贸易战中,科技创新就是中国构筑起的新时代坑道工事。芯片断供,犹如现代战争中的“空中封锁”,让中国深刻认识到了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战略软肋。中芯国际被列入实体清单后,14纳米工艺研发遭遇EUV光刻机断供的困境,更是给中国科技界敲响了警钟。
然而,正如上甘岭坑道部队在炮火中坚持作战,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一样,中国科技界在封锁中也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加速突围,不断取得新的突破。2021年,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了2.44%,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也跃居全球领先地位。这些成就的背后,是中国科技工作者们夜以继日的努力和付出,更是中国坚持自主创新、走科技强国之路的坚定信念。
为了加速科技创新的步伐,中国还构建起了新型举国体制,展现出强大的组织效能。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二期的2000亿元募资,到“揭榜挂帅”机制激活创新潜能,中国正逐步构建起一个“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华为海思的麒麟芯片、长江存储的Xtacking架构等成果,都是这一创新生态结出的硕果。它们证明,封锁只能倒逼出更强大的创新动能,让中国在科技领域实现更大的飞跃。
三、持久战:民心争夺与国际博弈的较量
贸易战的本质,是发展模式的竞争,更是民心向背的较量。美国试图通过“小院高墙”策略构建科技霸权联盟,但中国坚持的开放包容发展理念却赢得了广泛认同。在贸易战期间,中国不仅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还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涌入。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突破了1.2万亿元大关,特斯拉超级工厂、巴斯夫湛江项目等重大外资项目的落地,更是印证了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这种民心向背的较量,恰似上甘岭战役中后勤补给线的保障能力比拼。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保障了后勤补给线的畅通无阻。同样地,在现代贸易战中,中国也凭借着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认可。
在国际规则重塑的关键期,中国更是积极参与其中,努力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贸秩序。申请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推动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战略举措,都是中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的响亮声音。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截至2023年,中国已经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贸易伙伴网络覆盖全球。这些自贸协定的签署,不仅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新时代的上甘岭精神引领中国前行
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望,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不仅在于阵地的得失,更在于打出了国家的尊严和战略主动。同样地,今天的中美经贸博弈,也在塑造着未来数十年的国际格局。当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驶入慕尼黑街头时,当中国空间站开启全球合作新篇章时,这些突破都印证着一个事实:只要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包容相结合,发扬迎难而上、敢打必胜的精神,任何形式的“战略围困”都将被时代洪流冲破。
新时代的上甘岭精神,正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中国在百年变局中开辟出新的发展通途。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同时,中国也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曹展;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曹展|上甘岭精神照耀现代贸易战:解码中国突破战略围困的制胜密码
2025-04-15•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