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Deepseek还没玩明白,又来一个Manus,传统制造业还能这么做?
点击:  作者:工程客    来源:工程客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3-12 14:50:17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自春节后DeepSeek走红以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各类创新频频涌现。从消费端到产业端,人工智能正在加速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

 

近日,一款由中国团队开发、名为ManusAI智能体,还在内测阶段就迅速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新热点。它能像一位个人助理一样,综合运用多个大模型来拆分完成任务,在业内测评中的表现已超国际同类头部产品。

 

 

如今,AI正在改变生产方式。各类好玩又好用的AI应用,为多领域打开想象空间。普通人也能几分钟内生成影视级的特效视频,外贸商家录下口型声音就变身多语种达人;智能人形机器人集体走上新能源汽车产线,AI机器狗远赴南极帮科考队搬运重物……而在遥远的南极,连科考船用到的部分钢板,背后也有AI助力。

 

记者观察:人工智能+”激活千行百业 方能致远

 

 

总台央视记者 宁坤:AI已经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状态。业内人士表示,曾经他们需要为AI去找应用场景,而今年已变成各行各业主动找上门来用AI。今年,人工智能+”行动第二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随着开源、低成本的国产大模型出现,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关键力量。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近6000亿元,并且仍在快速增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这也让业内普遍看好端侧AI应用的前景,今年有望成为爆发的一年

 

湖南湘潭:大模型成老师傅” “一键炼钢有望成真

 

 

在这些钢板的产地湖南湘潭,工厂内多个智能化项目已常态运行:天车自动调度、轧钢自动旋转、棒材AI质检,近年来都逐步落地。现在,这里正研究利用业界首个钢铁大模型,来改造生产中最为核心的一大环节——精炼

 

 

湘钢宽厚板厂精炼车间副主任工程师 罗龙建:精炼过程比较依靠岗位操作人员经验,要完全成熟做一个合格的一助手,起码需要2年到3年。比如一些老师傅可以预判实际的钢水温度大概是多少,而且温度偏差基本不会超过5。某一个时间点要做什么操作,他们会提前预判。

 

如今,经过孵化训练的预测模型,正在逐步掌握老师傅的这项技能。

 

 

湘钢宽厚板厂精炼车间副主任工程师 罗龙建:现阶段,相当于一个指导,甚至到后面它自动调整合金的加入。相当于把人的能力差别带来的影响消除到最低,质量、稳定性就会提高。

 

精炼有了“AI大脑视觉大模型也当起火眼金睛

 

 

另一车间内,160个大型C型钩上挂着一卷卷刚生产出来的线材,每卷重量可达约2.3吨,温度最高时能达到700。巡检员肖兵兵表示,以往操作工需要在现场来回穿梭,盯着钩子上的编号抄下每一卷钢材的信息,如同在高温、高危的环境下跑马拉松。对应品类一旦记错,必须停机检查,会影响后续工序和整体效率。

 

 

湘钢精品高速线材轧钢车间巡检员 肖兵兵:以前,不同的规格、不同的批号炉号,容易搞混,出错率比较高。现在靠大模型机器识别、摄像头自动识别,还有机器人自动识别,然后自动打印标牌、自动挂牌。

 

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厂内已有32个场景与大模型结合。这几年来,智能化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而产品的产量、质量在持续提升。近5年来,他们已累计投资超8亿元用于智慧工厂建设,生产效率提高近20%,带动年直接经济效益上亿元。

 

 

湘钢设备工程部部长 郭理宏:实际上很多传统行业已经遇到了一种技术上的瓶颈。人工智能的出现,给我们看到了一个向上突破更好、更高质量的新路径。我们准备在2025年推行至少10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华为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总裁 尤鹏:未来低成本的基础模型,还有国产化的算力叠加起来,2025年一定是AI应用到行业爆发的一年。

 

山东济南:服务器产线满负荷生产算力工厂与时间赛跑

 

 

对外赋能的同时,人工智能产业自身也飞速成长壮大。算力产业,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总台央视记者 宁坤:位于山东济南的一家服务器生产工厂,各类算力服务器正在进行出厂前的测试。随着今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提速,现在这里生产的AI智算服务器也是越来越多。

 

 

浪潮信息生产部副总经理 马志强:比如说,客户增加了很多推理性的服务器。AI服务器的订单量一直在增长,呈倍数级的增长。产品最快5天到7天就可以交给客户。 

 

 

在距离工厂不到1公里处,新生产的服务器也被用在一座今年新启用的智算数据中心里。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算力工厂10兆瓦的规模,每年可满足150万台服务器的测试需求;此外,还能帮大模型、金融和气象等行业快速实现AI算力部署。

 

来源:工程客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