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尹国明|从《满江红》到《流浪地球2》,究竟在争什么?
点击:  作者:尹国明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3-02-01 10:53:27

 

1.jpg

 

为什么《满江红》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呢?为什么反对的声音这么大呢?而且大多数还是平时坚持爱国主义的立场的账号。
反对它的人究竟是在反对什么?
带着疑问,我在看了《流浪地球2》之后,也去看了《满江红》。当然,前者是计划内的,后者是计划外的,这次完全是为了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去看的《满江红》。
因为我对资本痕迹操作过重的影片,基本不感冒,甚至还有一种警惕。我认为商业资本盯上主旋律电影,对弘扬主旋律未必是好事,很多时候,他们用商业的逻辑,资本的动机,去解构而不是表达主旋律的精神,从观众的口袋里拿走了钱,还把观众里本来认可的主旋律价值观给动摇了。而且,我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技术上的问题之外,还有投资方和主创团队人员立场和价值观所导致的必然操作,只是或多或少,手法或明显或隐蔽的区别而已。
先说对《满江红》的看法。这部电影确实没有直接给秦桧翻案和正名。电影中的秦桧整体还是负面形象,只是变得可能让人感觉不那么可恨而已。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电影的情节设计,就没有突出秦桧为什么那么可恨,能成为卖国贼第一代表人物和形象符号的原因,反而淡化了。
有一个简单的逻辑摆在我们面前:如果秦桧真的那么可恨,都跪了千年之久,为什么剧中那么多岳飞的支持者在付出巨大牺牲之后,终于有了机会杀他而不杀呢?反而让他(实际还是替身)背诵出《满江红》,就认为行动的目的就达到了呢?
这样主动放过刺杀的机会,和宽恕秦桧,有什么不同?站在秦桧的立场上,这正是最大的宽恕。然而,这样的宽恕又有什么意义?历史上的秦桧从未后悔杀过岳飞,也未停止打压和残害其他主战派,为南宋的屈辱求和,一直在努力,在出卖民族利益的道路上,从未回头和止步。
除非电影再设计一个情节,让真秦桧从此内心愧疚,幡然悔悟,才能给这种不杀提供足够的合理性。佛家认为放下屠刀,就可以得到宽恕,也是建立他能够回头是岸的基础上。
所以宽恕秦桧,找了很多理由和借口,比如有人说“要彻底剿灭秦桧、张桧、李桧、王桧之流,最根本的办法是获取岳飞的遗言,用岳飞的精神感召更多人。否则,杀了一个秦桧,就会再冒出一个张桧、李桧、王桧”。这种解释不但与历史的逻辑不符,也侮辱了观众的智商。历史上,岳飞的精神没有减少南宋王朝继续出奸相的速度,还出现过为秦桧平反的事情。一首词的精神感召对于抗金事业所产生的正面作用,能赶得上秦桧利用权力对主战派继续进行打击的负面效果?
这就是为了辩解而诡辩。
《满江红》的不杀秦桧,跟张艺谋电影《英雄》中无名在很多刺秦者同样付出牺牲,他终于有机会刺杀秦王嬴政,最终放弃刺杀的情节虽然有相似,但在合理性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毕竟秦始皇有统一六国,奠定中国统一版图基石的巨大历史功绩在,他推动的统一也结束了战国时代战争频仍,和平都无法保证的局面,对当时的人民也自然大有好处。无名在与嬴政对话之后,了解了秦王的历史抱负之后,通过利弊权衡,选择放弃刺杀,小义服从大义,是有正常逻辑可以解释的,不至于侮辱人的智商,也与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不冲突。
但《满江红》的不杀秦桧,则找不到这样的合理逻辑。给出的理由,比《满江红》的宣传文案把“靖康耻”,写成“靖「康耻」”还荒诞不经。

2.jpg

 

即便文艺作品不能违背历史的真实让秦桧被杀死,要处理起来,也不是没有更合乎逻辑的办法,比如让替身的秦桧背诵《满江红》又死掉之后,真秦桧出现,想杀而杀不掉,这样不是至少要合理得多?
但编剧就是想那些写,导演就是愿意那么拍。

 

《满江红》虽然拍摄时间很短,但据说剧本打磨了好几年。那这样的桥段设计,就肯定是经历过一次次的思考和论证,绝不是一时起意的结果。
这就自然会引发围绕《满江红》的最大争议。这种争议,我认为还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冲突。
有的人觉得秦桧该杀,有机会就必须杀,有的人就觉得他可以不杀,或者可杀可不杀,反正也总能找出一套理由出来。但显然前者是真恨秦桧,更恨秦桧;对于后者,最合理的潜台词是秦桧固然可恨,但也没到非杀不可的程度。
所以我看完电影后,回想起网上有观众发表观后感说,觉得秦桧也没那么可恨了,我就不觉得奇怪了。
虽然这种处理远远构不成给秦桧的直接翻案,但如果(我是说如果)引发了一部分观众产生这样的印象或联想。最终的社会效果,会不会再被人利用,实际产生一种给秦桧曲线正名的可能性?

3.jpg

 

如果有人再继续发挥,给秦桧为什么并没有那么可恨,巴拉巴拉寻找理由,利用话语权,广而告之,秦桧的形象就可能松动了。
再如果,如果《满江红》这种处理的逻辑被公众广泛认可,那最高兴的是谁?还是那些要给秦桧翻案,继承他精神衣钵的投降派们,因为没有死亡的恐惧,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不就是背诗吗?你要他们在活命和背一万首诗之间,他也会果断的选择后者。如果这个处理方式成为社会规则,简直就是对投降派的莫大鼓舞。秦桧会不会得到正名,他们都会觉得无所谓了。
评价一部电影,不能光看电影本身,还要考虑它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
《满江红》的主创人员,真有必要给出一个真正合理并有说服力的解释,说清楚,为什么明知这种情节不符合历史逻辑,也不符合常人思维,非要这样设计这样的情节?
批评者,并不是非要鸡蛋里挑骨头,故意要跟张艺谋的主创团队对着干。张艺谋执导的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和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都是得到今天这些批评者广泛认可和好评的。他们是对事不对人。明显不符合历史和事实,也不符合日常逻辑的情节设计出现在以弘扬主旋律为名的电影里,大家自然要问个为什么?
这就跟电影《金刚川》打着展现抗美援朝主旋律的标签,却要电影中植入一个由于被志愿军不畏牺牲的精神所震撼,美军飞行员放弃了对桥梁进行轰炸的情节。
这样的细节在现实中找不到依据,即使有,也不具有代表意义。我引用一篇《豆瓣6.9分,为何电影《金刚川》赢了票房却输了口碑?》其中的一段文字:
在美军的回忆中,他并不害怕志愿军的牺牲和悲壮,他们并不会因为志愿军奋不顾身而手软。他们害怕的是志愿军的强大,他们害怕在黑夜里,志愿军悄无声息地潜伏前进到他们阵地附近,所发起的一次又一次夜袭;他们所害怕的是,在夜色的掩护之下,志愿军悄无声息迂回到他们的必经之路上,为其设下天罗地网;他们害怕志愿军胆大心细,强行军迂回穿插,忽然出现在他们身后,断掉他们后路。
那么影片为什么非要插入这样的桥段呢?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主创人员的价值观在搞怪。这样设计的情节,要表达的重点是志愿军的精神能够感动敌人放弃行动?还是要强调敌人在战场上也有文明的一面,闪烁着普世价值的光辉,充满着“人性”之美?
类似的情节,也出现在陆川的《南京,南京》中。有人就吐槽,这部影片给制造南京大屠杀的鬼子披上了更多“人性”的光辉。
这难道不是主创人员的价值观与社会公众价值观产生的必然冲突?
这次围绕《满江红》的争论也不例外,透过各种现象层面的因素,更本质的就是价值观的冲突,它的背后,就是立场的不同。
要承认,这个社会上,人的立场是有区别的,很多时候是立场决定了观点和看法。
承认立场的不同客观存在,并不低级,这才是实事求是的表现。那些标榜自己理中客的人,才特别需要警惕。他们的立场明明存在,很多时候可能更因为自己的立场而固执己见,却说一套做一套,而具有了更多的欺骗性。
如果说,对《满江红》的质疑,还是站在爱国主义,反对投降主义的立场之上的。那么对于《流浪地球2》的否定,更多就是来自那些接受西方自由主义,乃至逆向民族主义的理念,对这个国家这也看不习惯,那也看不习惯的人。他们认为中国永远不如西方,期待西方拯救中国。说他们都是恨国党,大概率是过了,但恨国党是否定《流浪地球2》最积极那一部分,这个结论应该大致是没问题的。

1.jpg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流浪地球2》,挑战了这些人对西方永远保持先进性的精神信仰。他们想象的西方是中国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赶上的西方,西方的体制不但是人类历史的最优解,而且未来也具有永恒的正当性。“历史的终结”就是表达的这个意思。历史终结论,已经被现实击打得千疮百孔,不值一驳,但很多人的内心深处继续存在着这样的思想钢印。
谁挑战这个钢印,就跟谁急。谁要打破西方永远保持先进性的秩序,就跟谁急。
他们无论如何也要证明,西方的做法才是对的,错的只能是我们。比如在中俄关系这个问题上,美国不希望中俄互信升级,合作关系升级,一个互相提防的破裂的中俄关系,才有利于美国各个击破。在这些人心里,他们就开始挑拨中俄关系。因为亲美,所以反俄。在他们心里,支持美国才是唯一的标准。他们的思想钢印,已经是一种宗教层面的信仰。这就跟一些宗教徒,至今不肯承认地球是圆的一样,当事实对他们无效,立场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他们为此连双标都不在乎。
这些人对《流浪地球2》,不可能有什么太多的好感。流浪地球2不但在价值观方面挑战了美国和西方,而且,在电影艺术和电影工业水平上也开始具有对美国好莱坞的竞争力,甚至还有反超的可能性。好莱坞是这些人的信仰精神堡垒之一,好莱坞电影是这些人信仰观念的重要艺术载体。好莱坞开始有了对手,而且还来自他们认为需要美国拯救的中国。好莱坞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殿堂,好莱坞电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这如何能接受?
这就足以让这些人破防了。这些人心里其实更清楚,硬核科幻的题材的电影在意识形态攻防中的作用有多大?
列宁有一句话,大意是:一切艺术中,电影是最重要的和最大众化的艺术。因为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集多种艺术于一身,而且,电影本身也是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物。现代电影的皇冠,就是硬核科幻片,它是对于艺术和现代科技融合度要求最高的电影题材,不但代表国家的宣传实力,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和工业能力的具体体现。
为什么在其他更有艺术底蕴的欧洲国家,拍不出和好莱坞巅峰之作媲美的硬核科幻片呢?不是欧洲艺术家的艺术表现力不够,而是科技和工业实力达不到美国这样的水平,满足不了拍摄科幻经典的物质技术条件。

5.jpg

 

一部科幻电影经典制作的高度有多高,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已经发展到了什么高度。
看完美国硬核科幻大片的人,都很容易对美国产生一种崇拜情绪,因为这样的作品能够拍出来,就足以说明这个国家的实力有多么强。观影的过程,也是建立美国崇拜的过程。这样的片子看多了,很多人心中美国强大伟岸的形象就根深蒂固了。
所以从《流浪地球》到《流浪地球2》的横空出世,给了中国人的震撼为什么特别大?因为这确确实实是中国人重建精神自信的象征,也是中国国力强大的体现。
综合国力强大,就包括科技发展水平、工业制造能力和资金实力,还有市场消费能力。这几个因素对于中国硬核科幻片的出现,缺一不可。
所以,有人也分析过,从航天科技水平和成就看,只有中美俄,有这个资格拍这类题材,也只有中美俄能够在拍摄的科幻电影中担当主角,而不是配角,否则就会给观众以强烈的违和感。但从资金实力和消费市场规模的角度,这三个国家中,只有中美能够拍。
站在中国的立场上,为这部电影骄傲,是必然的。电影当然不会完美,但它的赶超意义,谁能否定呢?站在美国的立场上,这部电影就是坏的,就应该只给30分。
有人说好得很,就有人说糟得很,主要原因只是立场和价值观的不同。立场和价值观的不同背后又是什么呢?篇幅已经太长,放到下一篇继续分析。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明人明察”,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