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郭喜林:中国文字博物馆是文化自信的创举
点击:  作者:郭喜林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2-11-19 09:46:20

 

1116日,游客在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展馆内参观。新华社发(麻翛然 摄)

 

众所周知,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中国最早的汉字,是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北发现的殷商时期甲骨文。而且,是甲骨文把中国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在河南安阳建立国家级中国文字博物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据学者胡厚宣统计,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大陆收藏97600多片,台湾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藏有89片,总计中国共收藏127900多片,此外,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国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这些甲骨上刻有的单字约 4500个,迄今已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左右。

 

1928年秋到1937年夏,由于弄清了甲骨出土的地点,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等人先后主持下,在小屯村一带进行了长达10年的15次考古发掘,不仅先后发现了总计24900多片甲骨,而且发现了商代后期的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珍贵铜器、玉器、陶器,从物质文化上提供了殷墟为商代王都的证据。殷墟成为世界闻名的古文化遗址,又一次震动了中外学术界。

 

第四次发掘工作地点在小屯村北,时间自1931321日至512日,发掘仍由李济主持。这一次发掘由于梁思永的参加而改进了田野发掘技术,开始真正将地层学理论运用于田野考古,这一次发掘中出土有字的甲骨782片,同时还发现一个有刻辞鹿头骨。

 

这说明,甲骨文博大精深,解读甲骨文需要文字专家更长的时间做深入研究。作为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甲骨文,是对中国历史开展深入研究的重大历史课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据河南日报20221117日第三版新闻报道,11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标志着位于安阳市的我国唯一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全面建成开放。

 

这对于河南省来说,将是莫大的荣幸。而且,也只有河南省具备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除了安阳出土发现的甲骨文,还有《说文解字》创作者许慎,是汝南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许慎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许慎花费至少二十一年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使汉字的形、音、义趋于规范。尊许之学者,称许慎为“许君”,称《说文解字》为“许书”,称其学为“许学”。许慎对汉语文字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被尊称为“字圣”。

 

有鉴于上述种种原因,在河南安阳建立中国文字博物馆,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从汉字的实用性创造角度来说,甲骨文创造了汉字造字的历史先河。汉字的诞生,为中国文明创造了根脉。许慎的《说文解字》则进一步推进和推动了中国汉字的文明历史进程,而且两者都在中国汉字历史上创造了不朽的历史丰碑。尤其是许慎的《说文解字》工具书,在百姓的学习运用当中更为广泛,其社会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给六书下的定义是: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把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造字方法诠释的十分精准,堪称完美。

 

由此可见,许慎的学问十分渊博;由此可见,河南省地处中原,又是黄河流域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人杰地灵,古往今来,人才辈出,历史名人比比皆是,数不胜数,为中华民民族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历史贡献,绝不仅仅是文字方面的历史贡献。

 

中国汉字博物馆的建立和对外开放,将会让全国人民对汉字的诞生和演变发展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并有利于提高百姓依法保护汉字的法律观念。

 

甲骨文诞生的历史功绩是不容置疑的,如何进一步解读出更多的甲骨文单字,并正确诠释甲骨文在当时所包含的意义,是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理应继续深入研究。

 

对于广大百姓更有用的文字工具书,应该是许慎的《说文解字》。尤其是对于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攻读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在学习古代文言文和古文字学的过程中,都会运用到《说文解字》,以及不同时代出版的《康熙字典》、《文言文字典》、《辞海》、《词源》和《新华字典》等学习工具书。作为大多数人来说,要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生字和生词,必须借助于工具书。

 

因此,我相信,中国文字博物馆一定会成为中国汉字最丰富的博物馆,并为我国的汉字研究、汉字保护和汉字运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而且,中国文字博物馆将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历史丰碑。他会让中国人用自己的宝贵生命去捍卫汉字的生命力,并在文字的运用中把汉字继承发扬光大,让汉字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发挥出巨大作用。尤其是在向世界讲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故事中,中国汉字将会让世界为之骄傲与自豪。

 

作者:郭喜林  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工作单位:新乡市新运公司办公室;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