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恩师的一条短信,让“量子鬼才”陆朝阳毅然回国:我不能置身事外
点击:  作者:墨珑甲    来源:今日头条  发布时间:2021-11-19 09:32:07

 

盛传这样一句话“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诚然,话虽然略带戏谑,然而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形象地比喻出了“量子科学”的神秘与强大。

 

202012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成功构建出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九章”。

 

 

那么这个“九章”量子计算机到底有多强大呢?

 

据悉“九章”量子计算机是76个光子量构建的,为目前世界之最。

 

它在处理波色采样问题时,100亿个样本,它只需要10个小时左右,而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却需要1200亿年左右。

 

通俗地来说就是“九章”只需要一分钟完成的计算,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却需要一亿年左右,落差之大令人咋舌。

 

 

“量子鬼才”

 

然而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构建这一“霸权式”量子计算机的最核心成员陆朝阳,年方不过38

 

陆朝阳,中科大毕业,28岁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博士学位,33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34岁被英国《natural》评为“中国十大科学之星”,35岁获得国际物理学“菲涅尔奖”,36岁获得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38岁以中国科学家第一人的方式获得美国光学学会的阿道夫隆奖章。

 

其它国内、国际大小奖项,斩获无数。

 

 

一句话:他是国内量子科学的权威,光芒闪耀之至在国际上都令无数量子科学的巨星称赞。

 

2016621日,在英国《natural》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有一句话一语中的“他(陆朝阳)是量子鬼才!”

 

 

旭日“朝阳”的成长路

 

那么年纪轻轻的陆朝阳,到底是如何取得这些成就的呢?他的成才之路又是怎样的呢?

 

谈起陆朝阳就不得不提他的导师潘建伟。

 

在陆朝阳多次的讲话中曾不止一次感概他的导师潘建伟对于他走上“量子道路”的重要性。

 

当初正是恩师的一条短信,才让“量子鬼才”陆朝阳毅然回国开展祖国的量子科学事业。

 

陆朝阳与自己的导师潘建伟同出于浙江东阳,缘分使然两人后来又成为了东阳中学的同校师兄弟。

 

陆朝阳出生农村,家境寒微,然而艰苦的生活环境却锻炼出了他那一颗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心。

 

高中年代,陆朝阳的成绩十分优异,尤其对物理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有一年东阳中学邀请知名校友潘建伟回校给学生们做关于物理学的主题演讲,台下的陆朝阳听得津津有味。

 

在潘建伟演讲下首次认识到了物理世界是那样多姿多彩、奇妙无穷。

 

 

当时陆朝阳万万没想到,多年后他会和台上这位闪耀着物理世界光芒的男人一起共事,并一起为国家的量子科学事业披荆斩棘。

 

2000年,陆朝阳考入中科大物理系。

 

原本他研究的领域是微电子专业,然而03年的一次同乡聚会,却把他带到了中国量子科学的权威潘建伟面前。

 

两人既是同乡,又是师兄弟,可谓是他乡遇故知,很快就变得无所不谈。

 

当潘建伟谈起自己的科研蓝图时,深深地吸引住了陆朝阳。

 

此次聚会后不久,陆朝阳就改变了自己此前的研究专业,打算投身量子科学门下,与师兄潘建伟一起为祖国的量子科学拓荒。

 

 

04年,陆朝阳在从中科大毕业后,成功被保送到了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部,投在潘建伟门下开始研究光子纠缠与量子计算。

 

潘建伟,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年任国家实验室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主任,是中国量子科学方面的权威。

 

能投在其门下也标志着陆朝阳已经成为了一名高级研究员,正式向科学家迈进。

 

 

在量子物理领域,老天爷给陆朝阳搭配上了一颗惊才绝艳的大脑。

 

当时潘建伟实验室的研究理念认为“求上得中,求中得下”,因此要想把实验室的科研水准打造成世界一流就必须得把自己的眼光与要求与世界超一流研究机构对齐。

 

因此它对研究人员计算量、严谨度、创新性和动手能力的要求达到了十分严苛变态的程度。

 

 

然而严师出高徒,这对乐于此道的陆朝阳来说,高标准的要求非但没有难倒他,反而让他甘之如饴,使得他始终能以最饱满热枕的状态投身研究,慢慢把他带到了量子世界登堂入室的高度。

 

潘建伟的实验室虽要求严苛,但在思想上却是不受限,只要方向正确,学生都可以天马行空,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才华。

 

潘建伟始终相信,科学就是灵感迸发的产物。

 

在这种相对宽松没有条条框框的研究氛围里,陆朝阳很快凭借着自己的过人天分在理论、设计和动手能力上崭露头角。

 

 

苦心人,天不负……

 

谈到陆朝阳的勤奋与不屈,潘建伟曾回忆,05年的时候要把光学平台从中科大的西区搬到东区,并且还要重新安装,升级到具有操纵六光子纠缠的能力。

 

当时负责这一艰巨任务的恰恰是陆朝阳。

 

当时要完成这一任务,远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不仅需要保证制造出的纠缠光源既要纯,又要亮,制造出来后还要通过大量实验和论据去证明它是六光子纯纠缠。

 

 

当时这个任务,折磨了陆朝阳大半年几乎都快把他搞疯了。

 

虽然已经制造出了纯光源,但是一直无法完美地通过实验与论据来演示它就是六光子纯纠缠。

 

但是当时在这一方面,又无他人的先进经验可借鉴,陆朝阳可以说是瞎子过河全靠蒙。

 

 

半年后的一个深夜,陆朝阳给自己的导师潘建伟发了一封邮件诉苦:“老师,新的判据太难了,要不我们还是用老一套方法来演示六光子纠缠吧……”

 

邮件发出不久,潘建伟就回信狠狠地批评了他半途而废的念头,并循循善诱,再一次坚定了他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往一流科学迈进的科研目标。

 

当晚,陆朝阳羞愧难当,痛定思痛,很快就调整好心态再一次扎进了新一轮研究里。

 

0506年整整两年,陆朝阳几乎没有自己的个人生活,放弃了所有节假日,吃喝住都泡在了实验室里,誓与难关不死不休。

 

 

“鬼才”一出惊天下

 

20072月,英国《自然.物理学》专栏上,一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惊艳了世界物理学。

 

文中称这名24岁的中国年轻物理科学家打破了世界量子研究领域的两个记录。

 

首次通过实验实现了六光子纯纠缠的“薛定谔的猫”态和簇态。

 

这个年轻人,正是陆朝阳。

 

 

两年的光阴,陆朝阳一鸣惊人。

 

正是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态度,磨砺出了陆朝阳身为一名科学家所应当具有的强大内心与顽强精神。

 

不仅使得他超水平地完成了任务,还把他带到了一个科学研究的更高起点。

 

08年开始,潘建伟与陆朝阳的共事短暂搁置。

 

因为从这年开始,潘建伟有意让自己这位得意门生在量子领域更上一层楼。

 

他主动把陆朝阳推荐到了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希望他学成归来之后能够带领祖国在量子物理领域攻关克难。

 

当时我国在量子物理领域方兴未艾,身为一流科学家的潘建伟嗅觉灵敏,深感此域的前景与自己所肩负的使命。

 

因此把大批学生推荐到了国外知名学府深造,寄希望于他们学成归来,振兴中华。

 

08年,陆朝阳因其在量子物理领域的卓越成就被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以全额奖学金的方式录取读博,研究基于半导体量子点的固态体系量子调控技术。

 

陆朝阳本就惊才绝艳,加之性格顽强、学习刻苦,极善团结同学,很快就在新的领域屡有斩获。

 

 

一条短信,量子鬼才毅然回国

 

09年的一天,陆朝阳突然收到了自己的恩师潘建伟的一条短信。

 

短信内容这样写道:“希望你们努力学习,早日归来,为中华民族复兴做贡献。”

 

陆朝阳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远在国内的老师潘建伟当天受邀到北京参观了“复兴之路”的主题展览,深深地触动了他那颗“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爱国之心。

 

同时也深感自己身为国家与人民培养的科学家的使命之重,这才给学生们发出了这样一条短信。

 

 

陆朝阳当即大受鼓舞,发誓要努力学习,刻苦求知,将来把最先进的科学与技术带回去。

 

3年的剑桥学习生涯,陆朝阳捷报频传,包括首次获得量子点的共振荧光和观测单电子自旋驰豫和量子跃迁。

 

2010年中国男孩陆朝阳的大名再次登上了英国《natural》杂志,以首次实现量子点电子自旋态的非破坏性读取再次问鼎世界之巅。

 

2011年,陆朝阳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剑桥大学博士论文答辩,并婉拒了剑桥大学与英国相关科研机构的高薪留任毅然踏上了回国的班机。

 

一回到国,陆朝阳就马不停蹄地与自己的恩师潘建伟会师,实现了自己当年“学成回国”的约定。

 

 

《自然杂志》的常客

 

如果说某个人有绝对的天赋与绝对的勤奋,那再加上正确的导师引导,那往往意味着会100%的成功,显然陆朝阳就是这样的例子。

 

陆朝阳在一回国之后就凭借自己过人的专业能力与知识,在与老师潘建伟的默契合作下,两人迅速在量子物理领域取得了不少卓著成果。

 

 

2011年,陆朝阳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4年斩获国家“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16621日,陆朝阳再次问鼎英国《natural》杂志,并被冠之以“中国十大科学之星”之一和“量子鬼才”的称号以褒奖他在世界量子物理学方面的惊才绝艳和贡献。

 

此后从2017年到2019年,他又相继斩获了在世界物理领域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菲涅尔奖”、“仁科芳雄亚洲奖和罗夫·兰道尔和查尔斯·本内特量子计算奖”。

 

 

然而诸多奖项与光环加于一身的陆朝阳却未迷失,始终守得淡定如一和戒骄戒躁的初心,一门心思的搞科研。

 

在他看来这些东西都不过是自己科研成果的副产物,只要有成绩,这些东西自己通通都可以不要。

 

 

“九章”一出惊天下

 

2020124日,中科大宣布其校潘建伟团队成功构建出了76个光子量的量子计算机,引《九章算术》的寓意给其取了一个颇具东方韵味的名字“九章”。

 

消息一出,普天同庆,举世震撼。

 

国内各大媒体纷纷发表贺文,国外媒体无不一片轰然。

 

要知道此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还是美国的谷歌公司于20199月构建出的悬铃木量子计算机原型机。

 

 

而中国潘建伟团队构建的“九章”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在计算5000万个样本的高斯波色取样时,速度等效来看整整是“悬铃木”的100亿倍,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已无须多论。

 

同时“九章”在同比目前世界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富岳”的情况下,5000万个样本的高斯波色取样只需要200秒,而“富岳”则需要6亿年。

 

这组数据一出,在人类量子计算机史上,绝对是里程碑式的。

 

直接意味着中国从美国手中夺过了在计算机上的“量子霸权”独占鳌头。

 

当然有此傲人的成绩,潘建伟团队所付出的心酸与汗水也是令人难以想像的。

 

 

陆朝阳:荣誉属于团队!

 

据悉,潘建伟团队一共有20多名年轻教授,每名教授下属20多名学生。

 

就是这近400人,十年磨一剑,负责着这一事关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性研究项目。

 

在研究时,大家各自分工、紧密团结、协同合作,使得整个机构有条不紊。

 

身为团队的核心成员,陆朝阳在接受采访时首次透露在研究时团队成员间的默契配合与动手能力是最重要的。

 

世界的很多超一流大学在筛选生源时往往会考察他的团队配合与动手能力,这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如何培养自己学生的团队配合与动手能力,陆朝阳深谙此道,对此他的学生深有体会。

 

学生邓宇皓说:“就像学游泳,理论再多不如跳到水里扑腾几下。”

 

在研究过程中,陆朝阳给定一个方向让邓宇皓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能力。

 

甚至让他负责多个重要项目,让他把自己学到的理论通通用到了实际上。

 

 

对一个新手学生如此信任,既是一种栽培,更需要魄力。

 

邓宇皓就是在这种相对宽松的研究环境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与创造性,最终圆满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完成了多个团队攻关项目。

 

为了保证学生的研究方向保质保量不走偏,陆朝阳又事无巨细地关心着他的学生,担任他们研究的总导师。

 

学生王辉回忆:“老师对数据获取、分析,实验操作方法,具体步骤,论文写法,描图等的要求都很严格。在表述不对的地方他有时会马上把我们叫到办公室改,有时候甚至全部推翻重写。”

 

 

就是在陆朝阳的这般苦心栽培下,他的学生慢慢发挥出了独当一面的特质。

 

其中95年出身的钟翰森硬是在陆朝阳的培养下,掌握了极强的动手能力。

 

有一次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竟只用说明书,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设计并构建出了符合要求的激光器。

 

这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创造。

 

 

在陆朝阳的观念里,科研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团队配合的事。

 

没有团队成员的默契配合与分工,任何人都注定在科研道路上寸步难行。

 

潘建伟团队之所以能够构建出“九章”量子计算机,与陆朝阳这样惊才绝艳的科学家分不开,更与诸多精心合作默契配合的团队成员分不开。

 

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团队的功劳。

 

采访中,对于他当初为什么在接到老师短信后毅然回国,陆朝阳感慨道:“我不能置身事外呀……”

 

来源:墨珑甲今日头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