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赵林 李珍妮:可怕的战争魔鬼——解密生物武器
点击:  作者:赵林 李珍妮    来源:军事文摘  发布时间:2020-03-31 11:49:43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不断变化、战略环境日趋复杂,现代战争的非对称性和作战手段的多样性更加明显。尽管国际社会签署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但仍然无法有效遏止生物武器的发展势头。一些国家和地区拥有较大规模的生物武器,包括多种生物战剂及其投掷系统,能够满足战略、战役、战术等不同层次生物攻击需要。一些恐怖组织仍拥有大量的生物武器,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范围内30余个恐怖组织和其他非国家行为者都对生物武器表示出浓厚的兴趣。由此可见,国际生物威胁形势日趋严重,生物恐怖已成为影响全球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可怕的战争魔鬼——解密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的发展

 

生物武器旧时称细菌武器,是由生物战剂和施放装置构成的一种作战武器,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或毁坏植物等。生物战剂是指能够满足军事目的与使用技术要求,对人畜造成大面积杀伤,对农作物实施大面积破坏的致病微生物和由此产生的传染性物质的总称,它是构成生物武器杀伤力的物质基础和决定因素。

 

生物武器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20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第一阶段,主要研制者是德国,研制的生物战剂仅为几种人畜共患的致病细菌,如炭疽杆菌、鼠疫杆菌等,其生产规模较小,施放方法相对简单,主要由间谍秘密污染食物、水源或饲料。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为第二阶段,其发展特点是生物战剂种类逐渐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施放方式是由飞机播洒带有生物战剂的媒介物,该时期是历史上生物武器使用最多的时期。第三阶段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其特征是生物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DNA重组技术广泛应用,不仅有利于生物战剂的大量生产,而且为研制适用于生物战要求的新战剂创造了必要条件,使生物武器进入基因武器阶段。

 

人类首次生物战发生于17633月,当时正在俄亥俄宾夕法尼亚地区进攻印第安部落的英国人亨利·博克特上校,将从医院拿来的天花病人用过的毯子和手帕作为礼物送给了两位敌对的印第安部落首领,几个月后天花在该部落流行起来,结果英国人不战而胜。然而,现代意义上的生物武器却是在20世纪随着武器技术和微生物学的发展而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曾使用炭疽与马鼻疽病菌袭击协约国军队和马匹。此举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战后于1925617日在日内瓦签订了关于禁止使用毒气和细菌武器的协定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物武器仍然被一些国家用于战场,还有一些国家很早便成立了专门的生物武器研究所,如美国的达格威实验场、陆军传染病研究所等。

 

 

印第安人接收沾染天花的毯子

 

将生物武器大规模用于战场的是军国主义的日本,即以石井四郎为首推动和实践的黑太阳“731部队,其最鼎盛时期工作人员达3000余人,他们使用的生物战剂主要有伤寒、副伤寒、霍乱、菌痢、炭疽、马鼻疽、鼠疫、破伤风、气性坏疽等病原微生物,通过投放细菌炸弹、飞机喷雾和人工散布等方式实施,甚至丧尽天良地使用活人进行试验。鉴于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巨大痛苦,19711216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并于197210月在华盛顿、伦敦、莫斯科开放供各国签署,1975326日正式生效。 

 

生物战剂的分类

 

根据生物战剂对人的危害程度,可分为致死性战剂和失能性战剂。致死性战剂的病死率在10%以上,甚至能达到50%90%,主要有霍乱弧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野兔热杆菌、天花病毒、黄热病毒、东方马脑炎病毒、西方马脑炎病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肉毒杆菌毒素等。失能性战剂病死率在10%以下,如Q热立克次体、布鲁氏杆菌、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等。

 

根据生物战剂的形态和病理,可分为细菌类生物战剂、病毒类生物战剂、立克次体类生物战剂、衣原体类生物战剂、毒素类生物战剂和真菌类生物战剂。细菌类生物战剂主要有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野兔热杆菌、布氏杆菌等;病毒类生物战剂主要有黄热病毒、天花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等;立克次体类生物战剂主要有Q热立克次体、流行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等;衣原体类生物战剂主要有鸟疫衣原体;毒素类生物战剂主要有葡萄球菌肠毒素、肉毒杆菌毒素等;真菌类生物战剂主要有荚膜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等。

 

根据生物战剂有无传染性,可分为传染性生物战剂和非传染性生物战剂。传染性生物战剂如流感病毒、天花病毒、鼠疫杆菌和霍乱弧菌等;非传染性生物战剂如肉毒杆菌毒素、土拉杆菌等。

 

 

将生物武器大规模用于战场的是军国主义的日本

 

在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各种主要生物战剂的致死率。炭疽杆菌感染者初期症状并不典型,和感冒差不多,然而不及时治疗一旦进入暴发阶段就无药可治;未经治疗的肺炭疽死亡率高达97%,即便是早期得到治疗,死亡率也能达到45%;鼠疫的受害者在15天发病,在不经治疗的情况下,腺鼠疫的死亡率为25%50%,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的死亡率则几乎为100%;杀伤力相对弱一些的霍乱,至多在10天内可对感染者产生影响,死亡率在5%50%之间;Q热是一种全身性感染细菌,寒战高热,急性发病,伴有头痛肌痛,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蚊虫叮咬传染,其传染性强,不经治疗死亡率虽然不足1%,但恢复较慢,可使病人长时间丧失活动能力。 

 

生物武器的特点

 

生物武器与其他类型的武器相比,自身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致病性强,传染性大。生物战剂多数为烈性传染性致病微生物,少量即可使人、畜患病。传染性极大,在缺乏防护、人员密集、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极易蔓延传播,引起传染病流行。二是污染面积大,危害时间长。直接喷洒的生物气溶胶可随风飘到较远地区,其杀伤范围可达数百至数千平方千米,在适当条件下一些生物战剂存活时间较长,不易被侦察发现。例如炭疽芽胞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芽胞可以在土壤中存活40年之久,即使死亡多年的朽尸也可成为传染源,极难根除。三是传染途径广,感染方式多。生物战剂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人,如经口食入、经呼吸道吸入、昆虫叮咬、皮肤接触、污染伤口、粘膜感染等。四是战争成本低,毁伤效果大。据相关资料,1969年联合国化学生物战专家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每平方千米导致50%死亡率的成本,传统武器为2000美元,核武器为800美元,化学武器为600美元,而生物武器仅为1美元,所以有人将生物武器形容为廉价的原子弹。五是使用简单,难以防治。可通过牲畜、植物、信件、气溶胶等多种形式释放传播。例如只要把100千克的炭疽芽胞经飞机、导弹、鼠携带等方式释放散播在一个大城市,就会危及300万人的生命;气溶胶无色、无味,多在清晨、黄昏、夜间、多雾时秘密施放;所投带菌的昆虫、动物也易与当地原有种类相混,不易被发现。

 

 

DNA重组技术广泛应用使生物武器进入基因武器阶段

 

同时,生物武器也具有其局限性。首先,生物武器易受地形、气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烈日、大风、雨雪等均能影响生物武器作用的发挥;其次,生物武器使用时难以控制,使用不当可危及使用者本身;再次,生物战剂进入人体到发病有一段潜伏期,短则几小时,长则1周以上,在此期间采取措施,可有效减轻其危害。 

 

值得警惕的研制动向

 

尽管有《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但生物武器由于其自身特殊的优势和用途仍被某些国家和组织秘密研制,应引起全世界足够的警觉。

 

对现有生物战剂的改进提高。尽管生物武器威胁巨大,但由于其本身存在重大缺陷,比如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等,所以研究人员用物理化学方法改进现有的战剂以提高其威力。例如,改良战剂的物理特性;在战剂中加入某种制剂以提高其对分散应力和气溶胶化的耐受力;掩蔽战剂的某种特性使之难以被侦检和报警;增强战剂颗粒的感染力等。施放手段上也日趋完善和先进,从而给防范增添了更大的难度。

 

开发利用新发病原体或毒素。除对现存战剂进行改进外, 有些国家还在进一步寻找毒性更大、致死性更强的新型战剂。正在研究的一些新的病毒和细菌有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拉沙热病毒以及军团菌等。这些病原生物都被作为新的生物战剂来加紧研究,而且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这些病原生物还可被当作气溶胶来进行使用。

 

利用工程技术研制基因武器。基因武器,就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采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利用重组DNA 技术来改变非致病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一些致病细菌或病毒中插入能对抗普通药物或疫苗的基因,产生具有显著抗药性的致病细菌,或在一些原本不会致病的微生物体内插入致病基因,产生出新的致病生物制剂。基因武器的特有功能之一,就是从武器的使用到发生作用没有明显症候,即使发现也难以破解遗传密码并实施控制。有关专家认为,基因武器的秘密研制可能产生一些人类在已有技术条件下难以对付的致病微生物,从而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生物武器由于其自身特殊的优势和用途仍被某些国家和组织秘密研制

 

遏制及防范的对策

 

遵守公约。《生物及有毒武器公约》规定除用于预防疾病、防卫及和平以外,禁止开发和拥有生物武器。该公约于1975年生效,其后陆续得到143个国家的签署,中国于1984年接受了该公约。但没有任何机构对公约成员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相关专家认为这是执行公约的一个黑洞1994年,公约成员国特别会议期间组成了一个以加强公约实施效力,改善公约实施状况,确定并审查具体核查措施为目的的特别小组。该特别小组经过6年的艰苦努力制定了一个补充草案,目的是为了加强公约的实施效力。

 

主动防范。针对生物武器的特点,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势在必行。及时查明敌人生物武器的袭击企图并彻底摧毁之,是最积极有效的防护。经过几十年研究探索,生物武器的侦、检、防、消技术都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军队防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战剂侦检。即组织对敌生物武器袭击的侦察与检测。使用生物武器的主要特征是:用飞机喷洒生物战剂气溶胶时,飞行速度慢、高度低,航迹出现云雾;用生物弹投放战剂时,爆炸声音小而低沉,闪光小或无闪光,弹坑浅、弹气大,弹坑周围有残液痕迹或粉末;投放生物战剂媒介物时,地面上会出现动物异常,或有异常物品。此外,被生物武器攻击的地域,人和动植物会出现突发性传染病或异常死亡等。一般而言,使用生物战剂气溶胶攻击难被发现,需要用专门仪器和侦检技术。

 

免疫预防。是指通过人工接种生物制品激发人体内免疫系统产生特异的免疫应答,以形成特异性抵抗力,破坏或排斥进入机体的病原体。专家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应对生物恐怖,首先是要储备足够批量的疫苗、充足的药物和手段,以保证应对突发事件。

 

救治病人。当出现感染和传播时,应及时对病人、病畜等采取隔离措施,减少传播途径,便于集中收治,由医务人员进行专业诊疗,对症下药。病人要主动避免与他人接触,并加强消毒,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专业治疗,直至症状消失。

 

疫区消毒。要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明,实行封锁,限制人员和物资进出,在交通路口设置临时检疫消毒站,对出入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组织医务人员或防化分队,对尸体、排泄物、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污染物、场地等进行彻底消毒。

 

除害灭病。对投放的生物战剂及其媒介物,通常可采取泥土掩埋、烈火烧煮、药水浸渍、烟雾熏杀等措施进行处理。其中最有效彻底的办法是蒸煮和烈火焚烧,因为绝大多数致病微生物加热至100℃以上就会死亡。

来源:《军事文摘》杂志  作者:赵林  李珍妮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