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史料 > 阅读信息
闲说老总(十一)
点击:  作者:月旦君    来源:月旦君语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7-05 15:56:41

 

 

语言天赋

 

1955年,老总率团访问东方阵营七国,其中一站是东德。

故地重游,老总感慨有加,德国是他找党、走上革命道路的第一站。

 

在参观位于耶拿的蔡司光学厂时,老总心生欢喜,对德方陪同人员说:这个厂很好,送我一个。

陪同的翻译和礼宾官员、代表团负责人赶紧提醒老总,预定安排没有这一任务。

 

老总答曰,没有任务我也要。

他随即自行用流利德语向德方提出请求。

 

东德出于对贵宾的崇高敬意,答应了老总的要求。

 

次年,蔡司厂进入中国。

 

后来,老总赴苏联参加会议,还继续与东德领导人就蔡司厂技术转让问题直接交流。

 

外语能力很容易用进废退。

老总旅德时间不足一年,他的德语能力除了自身天赋,还靠勤学苦练。

 

刚到德国时,老总已36岁,对外语学习来说已属高龄。

 

老总有心气。

他买了一本柏林市区图,请房东帮忙,把图上的地名标上德语读音和中文含义。

 

老总每天挤出时间,手持地图册,由近到远,边走边看,边问边记,有一定把握时就大胆和当地人攀谈。

 

就靠这个笨办法,老总在几个月后已能独自出门坐车、买东西,甚至可以短途旅行。

 

伟大的友谊

 

时隔三十年不忘德语,与老总在抗战时期接受史沫特莱的采访也有一定关系。

 

初到延安时,史沫特莱在她的中文教师兼翻译吴莉莉的帮助下,与采访对象沟通。

史沫特莱和老总交流时,有时也会用上两人共通的语言----德语。

 

史沫特莱给延安带来异域的空气和新鲜的生活方式,子珍和主席因为她而大吵,克清也对史沫特莱很反感。

 

最后,吴莉莉这位极大可能是被冤枉的绯闻主角,只好离开延安。

 

 

正面者为吴莉莉,侧脸者为史沫特莱

 

史沫特莱和朱德初次见面,就下定决心要为朱德写传记。

朱德给她的印象是,要不是他身穿制服的话,很容易把他当作中国哪个村子里的农民老汉而忽略过去。

 

全面抗战爆发后,朱德率部奔赴山西五台县八路军总部。

史沫特莱不畏艰辛,辗转前往八路军总部,继续为她的写作计划而努力。

 

因为日军对山西大举增兵,史沫特莱在朱德和彭德怀的一再劝说下,离开八路军总部。

 

回到美国后,史沫特莱继续关心中国,关注朱德的情况,两人保持通信。

 

史沫特莱对老总抱有崇高的敬意,准确的说还有某种爱意。

 

史沫特莱把老总寄来的镶有朱德和毛泽东的照片的别针装饰在房间的壁炉架上,旁边的花瓶中插着楠木枝。

这是因为,她听说朱德的家乡盛产楠木,

 

19491月,史沫特莱完成《朱德传记》第一卷初稿,定名为《伟大的道路》。

 

1950年,因多种疾病缠身,史沫特莱走到生命的尽头。

她立下遗嘱,把《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一书的稿费赠予传主,这笔稿费最终由中国驻东德使馆接收。

 

按照史沫特莱的遗愿,老总将她的骨灰葬在北京,并且为之题字。

 

多年以后,驻东德使馆来电告知稿费本息数目,向老总征询处理意见。

老总吩咐使馆人员:购买自然科学、冶金、化学方面的新书,寄回国内。

 

老总的国际友人中,不仅有史沫特莱这样的左翼人士,还有史迪威这样的中间立场的盟邦友人。

 

 

史迪威先后担任中国战区美国陆军司令官、中国战区参谋长、东南亚盟军最高司令部副总司令。

 

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战的事实给史迪威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应当向中共军队提供和蒋介石军队同样的援助。

 

因为史迪威和蒋介石的关系最终完全破裂,罗斯福总统决定召回史迪威。

 

离开中国之前,史迪威致信朱德:我谨向您,共产党武装部队首脑,为我们今后不能在对日作战中同您合作表示遗憾。

为表示对朱德的敬意,史迪威还给朱德寄去一件皮夹克。

 

史迪威去世前告诉女儿:我真想扔掉手中的铁锹,到那边去找朱德,扛起来复枪,和他一起战斗。

 

作者:月旦君;来源:月旦君语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闲说老总(十一)

    2025-07-05
  • 内容 相关信息

  • 闲说老总(十一)

    2025-07-05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