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胡懋仁:普通人身上闪耀着的光芒
点击:  作者:胡懋仁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3-01-19 07:27:32

 

【编者按】本文为作者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胡懋仁教授授权“昆仑策研究院”头条号原创发布,以飨读者。

 

1.jpg

 

今年是第二次观看深圳卫视的跨年节目《时间的朋友——罗振宇跨年演讲》。去年第一次偶然看到这个节目,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在观看整个节目时,停都停不下来。罗振宇,也自称罗胖。该人主要信息我没有关注,自然也没有查询。虽然罗胖主要是从商业领域里来讲故事,但是这些故事都蕴含着很多哲理,所以听起来一点也不枯燥。

本来今年都忘记了深圳卫视有这么一个跨年节目,但看到深圳卫视早早就播出了节目预告,于是也就有了期待。只是由于节目直播是从晚上8:30开始,一直到午夜。而我的身体状况肯定不允许我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和这么晚的时刻。于是,第二天早上四点起来,只能看回放了。

今年罗胖一共讲了22个故事,但我的歌华有线似乎有点问题,我没能看全所有的22个故事,但这并不影响我对整个节目的观感。在罗胖的演讲中,虽然多次提到今年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他讲的故事依然给人们以很多启发。而且这些故事和给予的启发都是正能量的,都是能够给人以积极的激励与鼓舞的。

我不需要也不可能全部重复罗胖讲的故事。只能选择其中很小一部分讲讲这些故事给我的启示。第一个故事,是讲一位企业的高管,而且可能也是创始人。由于疫情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他原来的企业坚持不下去了,而且他还欠了200万元的债务。然而这位企业高管并没有气馁,也没有垂头丧气,更没有一蹶不振。他在路上蹓跶的时候,发现深圳路上有不少电动自行车的座椅上都容易产生破洞。而在深圳这个多雨的城市,破了洞的座椅一坐上去,肯定会把裤子弄湿,而让人很不舒服。于是,这位企业前高管就开始沿着马路蹓跶,发现电动车座椅上有破洞,就主动上前把破洞补上,然后在车上贴上了给收款的二维码,并注明付费的额度由车主自行决定。第一天,他收到了三百多元的补洞费用,第二天,他收到了五百多元的补洞费用。

罗胖说,这个故事给他的启发就是,一个人处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不是盲目地要立志发誓,要表示在原来的领域里东山再起,而是细致地观察着社会,寻找着个人可能做的事情的任何机会。当然,真能东山再起固然很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机会。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原来摔倒的地方重新爬起来并不是都有这样的机会。所以这位开始补洞的前高管,倒是真正体现了一种心如止水,但依然不屈不挠的那种精神。或许这样的做法,看起来并没有多么大的雄心壮志,但这种踏踏实实地从能做的小事开始,无疑是更为难能可贵的。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讲的从小处着手的。故事的标题名为微雕。故事说的是,一个网络媒体,在编辑一本网络书籍。一般的编辑,主要是从文字修改入手,再反复校对,至多是多校对几次。但是这个网络媒体的编辑团队,则是从这本网络书籍的整体上,用另外的全新的角度来分析和观察这本书。他们对书中的每一句,每一段,都反复推敲,甚至讨论很多次。在这种所谓极为细致的微雕过程中,这本书最终成为一部精品,网络阅读量超过400万人次。这在网络媒体上的成就是非常可观的。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就是,做任何事,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而正是因为它不是十全十美,所以给人们留下了很大的改进空间。而且无论修改多少遍,总会存在能够进一步微雕的缝隙。或许,有人会说,这样一本书,搞得这么复杂,时间成本是不是太高了。或许,这样工作的时间成本确实非常高,但在全国成千上万个网络媒体中间,你要想做到与众不同,要想做到精益求精,那么这种保持微雕的精神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我们现在有不少的人,在做事的时候,也会有人尽最大力量要做到完美。但是,在人们做到一定程度之后,多少就会产生差不多就行了的观念。这样的人做这样的事,固然也在做一定程度的微雕,但还不能说已经做到了极致。在诸多竞争者之中,你没有做到极致,你就有可能面临失败的必然。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人工智能(AI)领域的。故事是说,人们现在利用人工智能,已经能做很多事了。包括写小说,绘画,创作音乐,AI都能做得非常好。于是人们开始焦虑了,用罗胖的话说,这是人工智能的水已经淹没到人的脚背上了。如果人类再找不到什么办法。那么人类在人工智能面前真的有可能无路可走了。于是罗胖推荐了由女财经家香帅的新书。香帅在她的书里说,他们通过大数据进行了统计,最后的结论是,人类要想避免被人工智能追得满街跑,就得找到一种折旧率最低,保值率最高的职业。而香帅的结论是,有三个领域是符合这种要求的,那就是创意、社交智慧和手艺。

这个回答让我产生了困惑。如果按照前面罗胖讲的微雕的故事,那么在人类的面前,做任何事,都有不断挖掘的空间。那么在人工智能的所谓步步紧逼面前,人类倒是束手无策了吗? 这说不通啊? 用香帅的话说,人工智能的水已经漫到人类的脚背了,这难道还不是非常紧迫了吗?

问题在于,香帅说的情况真的就这么紧迫吗? 对此我是怀疑的。不说别的,单是创意这两个字,难道就不是无限可能的吗? 我突然想起中国的《孙子兵法》。这本书在国外不知道被翻译成了多少种文字,单说英文,也绝不只是三五个版本,有二三十个版本都可能打不住。但是,对《孙子兵法》的理解,别说西方人能达到什么程度,就是中国人自己,又有多少达到了真正较高的水平?

这就是说,即使是对于《孙子兵法》这样的名著,要真正做到有效的创意,何其难也。美国人研究了好几十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孙子兵法》,美军的战略战术到了今天又有什么明显的长进? 对于比美国弱小的国家,美国对付他们看起来有的是办法,但那不是美国有多少谋略,而是美国的军事实力使然。中国人自己要研究《孙子兵法》,要下的功夫也是非常多的。可见,单是创意一项,对于人类智能而言,就是一个无穷的空间。这难道就是被人工智能逼得像是水漫到了脚背了吗?这样的说法多少有点可笑吧?

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装饰设计,全是依靠创意的领域。在文学艺术领域里,创意开展的空间一点也不小。在这么多的领域里,人工智能就能把人类逼得走投无路了吗? 这也是对人类太没有信心了吧? 罗胖在演讲中,展示了人工智能创作的绘画作品,而且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创作的文学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就和所有文学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一样,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少在文学艺术性的判断标准上,不存在人工智能就一定能超越人类智能。在我看来,在所谓的创意领域里,人类智能有的是可以开发的空间,这个空间是无穷无尽的。人工智能要想追上人类,还差得远呢。甚至可以说,这样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