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何友中|笔记中记录下的知青生活
点击:  作者:何友中    来源:“文明与本能”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01-05 17:11:18

 

1.jpg

 照片中右边的女知青就是本文作者何友中。照片大约拍摄于1970年前后。

 

 

【谢小庆按】本文作者是1967年11月16日与我一道从天安门广场出发,走进了位于中蒙边境的乌珠穆沁草原深处。我们在一个公社插队落户,但不在一个大队。插队期间,我们互相非常熟悉。她1977年参加了高考,进入大学学习。今天,已经退休。本文是她根据自己当时的笔记记录的我们刚刚下到牧区时的生活情景。正如她文中所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倘若没有当时的笔记,很难再现当时的真实生活。
近来发生在我身上的几件事情,也让我产生了同样的看法。例如,1980年我们在对高考试卷进行最早的统计分析过程中,许多事情我是亲历者,当时也完全清楚。但是,由于时间的久远,我已经完全忘记了。2017年,我们师大心理78级当时的班主任郑日昌老师讲起时,我才回忆起来,才重新找回记忆。如果郑老师不讲,我自己已经完全忘记了。我自己类似的“记忆缺失”,另外还有几件。
因此,为了尽量还原一个历史事件,最好能够以当时的有案可查、白纸黑字的历史文件为依据。实在没有文件为依据时,也需要参照多位当事人的讲述,互相参照,互相补充。
本文的原标题是:《和牧民在一起的日子:欢迎会和忆苦思甜教育》。
和牧民在一起的日子:
欢迎会和忆苦思甜教育
何友中

1967年11月16日我们坐着国务院派出的大轿车从北京天安门广场出发,途经张家口、宝昌、正蓝旗那尔突、锡林浩特市,于11月22日到达东乌旗。
沿途欢迎场面盛况空前,东乌旗牧民的欢迎马队在距旗40多里的地方列队等候,一路上高呼口号,一直护送车队到旗里。
11月25日我们到达额仁高毕公社。有的老额吉看见我们穿着他们的民族服装—白板羊皮得勒(不吊面的蒙古皮袍),激动地流出了眼泪,还有一些老牧民关怀地对我们说,呼勒嘿,呼勒嘿(好可爱,好可怜),这么冷的天离开家,走了这么远的路来到我们这里。也有的人担心,这些知青来时生龙活虎,不知能不能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下面是1967年11月东乌旗各公社牧民欢迎北京知青的两张照片:

 

10.jpg

3.jpg

 

一、小组欢迎会
1967年11月 27日大轿车一直把我们女一中的四个女生,送到了额仁宝力格大队二组的一个新蒙古包前。这时我们看到公社社长宝音和二组的牧民们都来迎接我们。牧民们帮助我们把行李搬进蒙古包后,大家盘腿坐在我们新家的地毡上,开了一个小型欢迎会。当时的情况现在我已经记不清了,但保存下来的笔记本中有一些记录。
欢迎会上先由额仁戈比公社宝音社长(蒙汉语兼通)给我们介绍了大队的基本情况。
他说,额仁宝力格大队位于北京的正北方,紧临边境,是一个牧业生产大队,草场肥美,牲畜有著名的乌珠穆沁肥尾羊、乌珠穆沁马。全队土地面积约有150万亩,1967年有33户人家,人口约146人。马牛羊牲畜有2万多头,马和牛折合羊总共有羊36183只。
这些情况在北京和公社的欢迎会上,都听宝音社长介绍过,但这次坐汽车在大队的草场上走了一趟,才对这些数据有了真实的感觉。
我们大队的地盘可真够大呀,150万亩换算一下应该是1000平方公里啊,比北京市通县的面积(约900多平方公里)还大呀,有点不敢相信,也很自豪。大队的人口怎么这么少呢,还没有我们学校一个年级的人多呢!大队的马牛羊牲畜可不少,人均有248只羊,有一大群呢。
现在据牧民介绍,这几十年,我们队的发展很快,2021年已有148户人家,人口约496人。2015年牲畜曾经发展到30多万头,已经超过了草场承载力,为落实草畜平衡、保护草原生态的要求,现已控制牲畜头数的增长了。

 

 

从我保存的笔记看,在这个欢迎会上牧民们发言很踊跃(有翻译),现在将当时的记录抄录如下:
却机书记(二组牧民)说,知青来我们队,我非常高兴,原来认为大队正好缺少劳动力,对政治意义认识不够。知青是政治力量,对蒙汉民族团结,对保卫边疆,解决三大差别有着重要意义。今后在知青工作上要共同努力,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今后要像姐妹兄弟一样团结在一起。说到最后,却机感动的哭了。
比力格突阿加说,毛主席教育出来的知识青年帮助少数民族改变落后面貌,我们欢迎。这是毛主席对边境少数民族的关怀。我们要和知识青年共同斗私批修,学好用好毛主席著作,就跟和毛主席握过手一样光荣。
大沙木说,毛主席身边的青年来了,我们欢迎,对保卫边疆有政治意义,这是我们的光荣。知识青年和贫苦牧民结合,他们是毛主席的好学生。
会上其他牧民们也积极发言,他们说,没想到知青会来牧区,这是毛主席对牧民的关怀,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防修反修的重要措施。
我们没想到牧民们的思想政治觉悟这么高,虽然他们离毛主席最远,但领会毛主席指示那样深刻。听完牧民的发言后,我们很感动,很受教育,提高了我们到草原插队的认识,加深了我们和牧民的思想感情。
这些记录全是当时的语言,反映了牧民当时的真实思想。现在读来仍然非常亲切。
小组欢迎会上我们学会了人生中最初的几句蒙语,赛诺(你好)和巴耶日太(再见)。在草原上的插队新生活就此开始了!
二、忆苦思甜教育
初到草原的日子,我们是在兴奋和好奇中度过的,当时的具体情况已经想不起来了,但从保存的笔记可以看到,在蒙古包中体验生活半个多月后,大约在12月15日—30日生产队将全队知青集中起来学习了15天,学习的具体细节现在记不清了。
我当初的记录显示其中12月19日—20日在队部给我们进行了两天的忆苦思甜教育。贫苦牧民给知青讲述了自己在旧社会的苦难生活,根据笔记将牧民的讲话记录抄录整理如下。
道尼日布阿爸(安高阿爸)忆苦:旧社会,在封建王公,贵族的残酷压榨下,贫苦牧民的命不如一棵草。大风雪的日子,身上披一块毡片,冻得青一块,紫一块,放牧归来,连一顿饱饭也吃不上。有多少牧民兄弟,惨死在暴风雪的日日夜夜里。
8岁我在大哥跟前长大。父亲给王公当兵当奴隶,靠大哥和母亲生活。只有十几个牲畜,要饭过活。15岁时母亲带我去给牧主当奴隶,什么活重让干什么。后来牧主把我们全家弄去当兵,当官的让我们什么都得干。家属给王爷的老婆当奴隶,连小便都得让别人给解腰带,稍不如意又打又骂,还用火烧。
有一次我睡觉过头没按时去干活,王爷大怒,告诉给当官的第二天就审问我,问我什么用意,三个人打我,打昏了泼凉水又打,嘴肿的30天没有吃饭。
在旧社会,人不如牛马。有一天晚上让我看马,我很冷,跟着马走远了,马脚皮给弄破了,第二天就让我跪着磕了一天头。
我的七个孩子三男四女,死了五个,因为冷,病了没钱治。老婆瘫了七年,没法治。只能靠母亲去当奴隶维持生活。第八年才治好了病。喇嘛用迷信哄我,让孩子去当喇嘛。成天挨打受气,吃不饱穿不暖。
解放后,在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下,咱们贫下中牧才做了草原的主人,生活一天天地好起来。咱们可要听毛主席的话,好好干!

4.jpg

安高阿爸
斯格米德阿爸忆苦:年轻时在五个牧主、富牧家干过活,当奴隶没有任何权利,有理无处说。在牧主家挨打挨骂,没吃没穿,从没吃饱过,吃剩饭,好几天的饭给我吃,拿肉喂狗也不给我吃,干了很久什么也得不到,还欠账很多。
有一个夏天,父母叫我晚上去给马下夜,第二天白天还去放羊。天气很热,又累,就睡着了。醒来一看,狼咬了一只羊,没了尾巴,心里很害怕。牧主回来知道了,又骂又打,不叫我吃饭喝茶。住在羊圈里,也睡不着。牧主骂我,穷人吃我穿我还不好好干活,叫我滚出去。
我母亲和小妹妹给一牧主挤羊奶。母亲病了,11岁的小妹妹挤不了30只羊奶,牧主就不用她们了。母亲吃药,需要吃只羊。向牧主借只羊也不给,怕我们还不起,父亲再三请求后,牧主说你儿子给我干三个月的活,借你只三岁的羊。没法子,只好答应。宰了羊还得送给牧主一些。
我去放羊,牧主的马给跑了。牧主骂我坏心眼。我不干了,就大骂了我一顿,又加了一个月的活。白白给他干了四个月。后来和牧主吵了一架。有一天,王爷叫我去,一进去就叫我跪下,王爷问我和牧主吵架的事儿,我就说了。王爷说我撒谎,说和牧主吵架不是小事儿,叫我不停的磕头。并揪住我的头发,打得我头破血流。十几天不能吃喝,好久不能动弹。

5.jpg

斯格米德阿爸(左)、额斯勒格额吉(右)和女儿阿陶(中)。(张以诺摄影)
额斯勒格额吉忆苦:我两岁母亲去世,父亲给王爷当兵去了。一个哥哥五岁就去庙上当喇嘛。奶奶是个瘫子,不能走路。富牧说,你这个要饭鬼,把羊群都给败光了。我十四五岁给牧主家放羊,成天挨骂。牵着牛车去捡粪,一天也不能捡一车,牧主就骂我,你这个该死的,滚到外头睡去。
解放前又挨饿又挨冻。没吃的就吃死牛和死牛肚子里的小牛,吃死羔子。一年给牧主放羊,全年只得了一只羊,也没什么肉。搬家时无牛无马,就推着。我和姐姐去要饭,挨骂,你们这些穷鬼,给也给不饱。我父亲给弟弟买了条腰带。牧主污蔑是偷他们的,还汇报给上级喇嘛,被一顿毒打。 
毡其布阿爸忆苦:我家很穷,8岁就给牧主放牛犊,14岁给牧主放羊、下夜,有一夜牛上羊群来了,牧主就骂我说,你这个要饭的,不会干活。有的牧民整年吃不饱穿不暖,冬天捡牧主扔的破皮衣穿,夏天没穿的,只能把冬天的破皮衣翻过来穿。
官布却落额吉忆苦:给牧主拉姆扎布干活,挤三十只母羊的奶,在二队一个牧主家干活,吃的是羊血,成天捣炒米,一天要捣30斤,还得煮、炒。

6.jpg

前排左二为却落额吉。
在队部,听完贫苦牧民的忆苦后,知青分小组进行了讨论。
知青积极发言,有的说,两天的忆苦思甜,很感动,贫苦牧民翻身做了主人,比我们对毛主席的感情深得多,他们是从内心发出的真挚感情。
有的说,曾听说牧区的剥削比内地轻,给牧主干一年活,有吃有穿,还给牲口。原来天下乌鸦一般黑!
有的说,贫苦牧民受的苦真是重啊!牧主的心比毒蛇还狠,把穷苦牧民不当人,任意折磨,把他们的血汗全榨尽了,几位老人的苦难是对黑暗社会、是对剥削阶级的强烈控诉!
有的说,不懂得剥削压迫就不懂得革命。了解了贫苦牧民过去所受的苦难,和他们的感情又接近了一步,对毛主席和新社会更加热爱。
真是“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幸亏当时的记录保存到现在,否则哪里记得住几十年以前的情况呀!
与牧民现在的生活相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多年,草原真的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好好珍惜吧!

7.jpg

左2好像是本文作者。

8.jpg

(来源:“文明与本能”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昆仑策网】微信公众号秉承“聚贤才,集众智,献良策”的办网宗旨,这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一个发现人才的平台,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和社会的平台,一个网络时代发扬人民民主的平台。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何友中|笔记中记录下的知青生活

    2023-01-05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