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左权之女:8岁母亲改嫁,12岁毛主席拉她合影,上大学陈赓帮忙
点击:  作者:魂说    来源:今日头条  发布时间:2021-05-15 10:32:31

 

在讲今天的人物前,咱们先来看一张这样的照片:

 

 

毛主席和左太北合照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2年儿童节,这是毛主席难得的一次单独地、特意地和一位小学女生拍照。从这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站得很挺直,而这位小学女生则戴着红领巾,很乖巧的样子。

 

那么这位小学女生到底是谁?为何主席会特意和她拍照?拍照时是怎样的情形?且听笔者慢慢和您说来。

 

1952年的六一儿童节,北京八一小学的7位学生,代表学校向毛主席敬献鲜花。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工作,

 

毛主席一直都很重视,所以在见面以后,他亲切地询问了几个小朋友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当来到一个小女孩身前时,毛主席轻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乖巧地回答:“叫太北。”

 

毛主席觉得这个名字有些“怪”,便又问:“为什么叫太北呢?”

 

小女孩十分镇定地回答:“是我爸爸起的名字,我生在太行山的北边。”

 

小女孩的年纪看上去也就十二三岁,她出生时太行山一带还是我军的革命根据地。能给自己女儿以革命根据地命名,想来这位父亲也是我军某位将士才对。于是毛主席便好奇地问:“你的爸爸是谁?”

 

小女孩黯然地回答:“我爸爸是左权。”

 

之所以黯然,是因为父亲在她还没有记事的时候就已经牺牲,这么多年她是从别人的口中知道父亲是一个大英雄,为革命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除此之外,她对父亲并没有什么记忆,也没有什么太过深入的了解。

 

听到小女孩的回答,原本笑容和蔼的毛主席,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伸出双手,将小女孩的小手紧紧握在自己的大手中。沉默良久后,毛主席缓缓开口,问起小女孩现在家中的情况以及她是怎么生活的。当得知小太北现在生活得不错,他欣慰地点了点头。

 

看着战友的女儿,毛主席感慨万千,说完话后他郑重地拉着小太北,很认真地和她拍了这张合照。这张合照,后来被左太北珍藏了67年,直到她2019年去世。

 

左太北是左权将军唯一的女儿。1940年春天,在山西省的八路军总部,她的呱呱坠地可谓“惊动了”整个八路军太行山根据地。

 

朱德和彭德怀听说孩子出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赶来探望。看着这个粉嘟嘟的可爱小家伙,平日里不苟言笑的朱德和彭德怀,都露出了慈爱的笑容。

 

朱老总甚至还把不久前将士们送给自己的红色寿幛,直接送给了左权妻子刘志兰。刘志兰觉得太贵重了不肯要,朱老总连连说:“算是给孩子的见面礼了!”。于是刘志兰就用这块红布为女儿做了襁褓。

 

不久,左权从前线归来,见到女儿的时候,他高兴地像个孩子一样。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铁血战将,在抱女儿的时候却是小心翼翼,唯恐自己一不小心弄疼她。

 

 

左权将军和左太北

 

因为战事紧张,左权一直没有给孩子提前取好名字。现在她出生了,这件事不能再耽搁。于是,他便去找老大哥彭德怀商量。彭老总想了想说:“刘伯承师长的孩子叫刘太行,我看是很有纪念意义啊!你们的女儿就叫左太北吧。”左权一听:“好名字!”从此,这个小姑娘就有了这么一个听起来有点儿“怪”的名字。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左权依旧还是时常赶赴前线统筹工作,但是只要一回来,他就陪着妻子刘志兰和女儿小太北。在大家的印象里,左权就像是一块经历过革命洗礼的“百炼钢”,但是每次当他出现在小太北面前时,这块“百炼钢”就化为了“绕指柔”。

 

妻子还在月子里,给孩子洗尿布这些活儿都没办法干,左权一有空就把这些都包揽下来。每次他提着一桶孩尿布去洗时,战友们总笑话他,他总说:“等你们当了爹就知道了!”

 

只是在那样的烽火岁月中,一家人能够聚在一起的时光是那么短暂。1940年秋天,局势越发紧张,为了妻子和女儿的安全,左权只能选择将她们送回延安,此时的左太北出生还不到100天。只是那时候他们谁也不曾想到,这一别竟成了永诀。

 

在刘志兰带着女儿出发前,一向不怎么爱照相的左权,专门找人给一家三口拍了下面这张合照:

 

 

左权将军一家三口合影

 

这时候的左太北只是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她被左权将轻轻地抱在怀中,左权和妻子刘志兰对于镜头露出温柔的笑容。这是这个家庭,唯一的一张合影。

 

左权抱着女儿,亲自将妻女送到村口,目视着她们远去。此后的每一天里,他都在担心,直到两个多月后,得知母女二人已经顺利到达延安,他才安心。

 

在分离的时间里,左权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无尽的思念却让他在工作结束后也难以入眠,于是他只能将这些思念都写进信中,遥寄给妻子。

 

1112日,左权给妻子写了第一封信:

 

……分别后不免相互怀念着,聪敏活泼的太北小家伙很远地离开,长久的不能看到她,当然更增加我的想念。

 

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左权又先后写了10封家书。当时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我军根据地被日寇

重重封锁,想要通过正常渠道寄信是行不通的,这些家书都是左权专门托人捎到延安。

 

 

左权将军

 

有时候一封信寄过去,时间可能已经过去了半年之久。1000多年前诗圣杜甫曾经写下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以此来诠释左权的家书可谓再合适不过。

 

在战场上,左权是一位雷厉风行、叱咤风云的指挥员,朱德总司令都曾评价他是一位“钢铁般坚强,猛虎般勇猛的优秀将领”。但是在给家人的一封封书信中,左权一次次地称呼女儿“小家伙、小宝贝、小天使……”

 

几个月后,日寇对太行根据地实行“铁壁合围大扫荡”,时局越发危险。左权对于妻女也是更为担心,22日他提笔写下了最后一封家书:

 

就江明同志回延之便,再带给你十几个字……重复说,我虽如此爱太北,但是时局有变,你可大胆地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

 

写这封信的时候,正处于我军紧急转移的时候。左权原本只打算写十几个字,但是当他提起笔,心中却有千言万语,就这样,这封信洋洋洒洒写了满满一大页。

 

在以往的书信中,左权一次次地表现出对女儿的深切关怀,她的任何一点事左权都放在心上。但是在这封信中,他却交代妻子“你可大胆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

 

所谓的大胆处理,其实就是指可以将孩子送人。对于一个深爱女儿的父亲来说,要说出这番话何等艰难,但那时候他却只能如此。多年后左太北看到这封信时,沉默了许久,然后说了句:我知道他心里苦,我理解他。

 

三天后,为了掩护战友们撤退,在十字岭突围战斗中,左权为掩护战友被日军的炮弹击中,壮烈牺牲。他是我党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

 

当这个噩耗传到延安时,25岁的刘志兰伤心欲绝。她怎么也不相信,那个微笑着送别她和女儿的男子,会这样离她们而去。她的心里还抱着一丝丝幻想,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只要有人从前线回到延安,她都会拉着人家问有没有左权的消息,有没有左权捎给自己的信。在一次次的失望之后,她才终于接受丈夫已经牺牲的事实。

 

 

刘志兰

 

当时的左太北才两岁多,她不明白为什么妈妈总是偷偷抹眼泪,也不明白为什么爸爸一直不来看自己。当她咿咿呀呀问起母亲的时候,刘志兰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只能假装沉默。

 

随着时间流逝,左太北也一点点长大,开始明白一些事。有一次,她哭着问母亲:“爸爸是不是不爱太北?太北在保育院很听话啊!”当时的刘志兰听到女儿这番话,瞬间眼眶就红了。她也不忍再让女儿胡思乱想,于是便将父亲牺牲的事情告诉了小太北。听完母亲的回答,小小年纪的左太北瞬间哭成了个泪人。

 

父亲的牺牲虽然让小太北一度悲伤不已,但好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却不乏“父爱”,这份父爱来自彭德怀。彭德怀从前线回来之后,看着小太北,就不由想起左权,他是为了掩护大家撤退才牺牲的。左权的女儿,以后也是他彭德怀的女儿。

 

在此后的时间里,每到周末,彭德怀都会和妻子一起把小太北接到自己家里,给她讲故事、做好吃的,还经常带着她一起骑马“兜风”。要知道彭德怀在战场上一向以“性情火爆”著称,对于将士也是严格要求。

 

但是在左太北跟前,他却像是换了个人一样,只有满满的宠溺和慈爱。小孩子总是难免“调皮捣蛋”,但不管小太北怎么调皮,彭德怀从来没有一句重话。童年时期的左太北一直被他浓浓的父爱所包围。

 

除了彭德怀,朱老总夫妇也经常接小太北到自己家里去玩,刘伯承夫妇也十分关心左太北的生活。可以说,在延安时期,小太北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延安时期的左太北

 

母亲刘志兰在熬过一段时间的悲伤生活后,就主动脱离了丈夫生前的圈子。当时的刘志兰才20多岁,很多人都劝她改嫁。但是她心里始终无法忘记左权,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她并不同意。但是她慢慢也开始意识到,小太北需要一个完整的家。

 

最终在左权牺牲6年后,31岁的刘志兰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选择了改嫁,此时的小太北8岁多。她改嫁的对象是左权的秘书兼好战友陈守中。婚后,陈守中对于左太北也一直是视如己出,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她最好的生活和教育。

 

全国解放后,我党领导人基本都到北京工作,左太北也跟着大家到了北京,进入专门接收前线作战军人子弟的北京八一小学就读。

 

1957年春天,继父陈守中由于工作调动,要离开北京迁往包头。考虑到女儿已经熟悉了北京的小学,所以刘志兰并不想让女儿转学。但如果将她留在北京,自己和丈夫都不在,由谁来照顾她呢?

 

当时很多老领导都主动提出,帮她照顾小太北,让刘志兰把孩子送到自己家来。但她思来想去,最后还是觉得彭德怀夫妇最为合适。彭德怀是左权的老上级,他的妻子浦安修也是自己的老同学,她相信他们一定能够照顾好太北。

 

 

彭德怀和左权

 

不过刘志兰也知道,彭老总夫妇平时工作繁忙,为了不让孩子过多打扰他们,刘志兰还专门给女儿办了住校手续。做了这些准备工作后,刘志兰便找彭德怀夫妇,称自己已经给孩子办了住校,以后只需要他们夫妻俩偶尔去学校看看就行。

 

刘志兰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彭德怀打断,他当即表示:“住什么学校,让太北搬到我家里来住,这里离她们学校还挺近,正好和我侄女彭钢做个伴”!

 

就这样,左太北住进了彭德怀家里。彭老总对小太北的疼爱,甚至超过了对侄女彭钢的。当时彭老总住的地方并不宽敞,房间也是刚刚够用。

 

左太北住进来无疑需要一件属于她的房间的。于是彭德怀就叫人从东厢的书房中隔出来一间卧室,不过这间卧室他并没有让左太北住,而是让侄女彭钢搬了进去,左太北则是搬进了彭钢之前住的卧室。彭钢比小太北大两岁,也很疼爱这个妹妹,所以对于这样的安排她也欣然接受。

 

在彭德怀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左太北生活得无忧无虑。而她也始终没有忘记父亲是因何牺牲,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高中毕业后,20岁的左太北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大”)。

 

原本以左太北的高考成绩,想要上哈军大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谁也不曾料到,她这个“烈士之女”竟然在入学审查时被刷了下来。

 

审查不合格的理由,在左太北看来不太能理解。在填报亲属关系的时候,左太北为了实事求是不欺瞒学校,便将自己的二伯也写了进去。这个二伯曾经当过国民党的军官,这也是她审查不合格的原因。但实际上左太北从来没见过这个二伯,两人也从来没有联系过。因为这样的原因不能上哈军大,左太北实在是不甘心。

 

怎么办?左太北本来打算去找彭伯伯帮忙,但又怕这事会让他为难。毕竟彭伯伯平时在生活中从来不徇私,他也曾告诉太北:万事都要靠自己,不能给你爹抹黑!

 

想来想去,左太北便决定自己主动争取。她觉得这事还是得自己去找哈军大的校长,让他明白事情的原委。而当时哈军大的校长,正是大名鼎鼎的陈赓大将。

 

 

陈赓

 

来到陈赓办公室门前,左太北还是有些胆怯的。但考上哈军大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她不想就此放弃,于是下定决定敲门进了办公室。

 

进去之后她便开门见山自我介绍:“陈伯伯,我是师大女附中的高三毕业生,我叫左太北。”

 

陈赓抬起头看着这个小姑娘,觉得有点眼熟,但是一时又想不起来,于是便疑惑地问道:“左太北?”

 

虽然两人曾经见过面,但当时左太北还小。现在陈伯伯这么问,左太北知道他可能是一时记不起来了,于是便补充道:“我爸爸是左权。”

 

陈赓一听,细细打量一番,果然眉眼间很像左权。于是连忙招呼左太北坐下,问了她这些年的经历,也和她聊了很多左权将军的往事。一时间两人都陷入了回忆。

 

不过聊着聊着陈赓发现左太北似乎有什么话想说,这才想起来自己忘记问她来此的目的了。询问之下才知道,左太北报考哈军大竟然入学前的审查不合格。

 

陈赓一听,这还了得?左权的女儿,竟然会通不过入学审查。于是他当即拍板:“闺女你放心,哈军大不要你还能要谁,这事我给你做主!”

 

就这样,在陈赓的帮助下,左太北终于如愿考入了哈军大。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一时间,她就兴冲冲地跑去向彭德怀报喜。彭老总拿着通知书,看了又看,高兴极了。他知道左权去世后的这些年,太北为了继承亡父的遗志有多努力。

 

每次这孩子学习到深夜还不肯睡觉时,彭老总都要去提醒她快休息。但等他一回自己屋,太北又偷偷地把灯打开,她还以为彭伯伯不知道呢!现在这孩子的梦想,终于成真。

 

左太北要去哈尔滨了,彭德怀万般不舍。在她去学校前,彭德怀专门交给她一个信封说:

 

“这里面是国家每个月给烈士子女的20元抚养费,我一直给你存着,现在你长大了,该交给你了,记住,不要乱花。”

 

 

彭德怀

 

左太北听着彭德怀的嘱托,早已是泪如雨下。自从父亲牺牲后,彭伯伯一直扮演着父亲的角色,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些她又怎会不知。临走前,她抱住彭伯伯,向他承诺以后每次学校放假,她都会来看他。而她也没有食言,在学校的几年,每年放假回到北京的第一时间,她都会去看彭老总,看看这个给予自己父爱的老人。

 

陈赓、朱老总、彭老总没有忘记左权,毛主席也是一样。左权牺牲后不久,应当地百姓强烈要求,把他的牺牲地辽县改名为左权县。但是1958年,在反对个人崇拜时,很多人认为用一个人的名字命名一个县不太好。

 

这件事被毛主席知道后,一向也反对搞个人崇拜的他却为左权破例了。他指示允许左权县这个名字保留,而且以后也不再作更改。所以,直到今日左权县仍然是这个名字。这件事让左太北深深地感动,她曾不只一次到过左权县,缅怀父亲。

 

左太北25岁时,经人介绍她认识了沙志强。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沙志强穿着一身旧军装,虽然裤子上补着两个大补丁,但浆洗得很干净整洁。沙志强第一眼看到左太北,也被这个单纯可爱的女孩吸引住了。就这样,在慢慢地相处中,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数年后,两人低调成婚,组成了属于他们的小家。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时间里,左太北只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左权,他是为了革命事业牺牲的。但是对于父亲的其它事情,她并不是很了解。直到1982年,左太北42岁时,刘志兰从外地给她寄来了一个封信。

 

信中装着40多年前左权写给妻女的11封家书,这些家书此前母亲从未给她看过,她也不知道有这些家书。这些泛黄的家书,左太北一连看了很多天,总是一边看一边哭,丈夫怎么劝也劝不住。

 

在这些家书中,她看着父亲对她的各种亲昵称呼“小家伙、小宝贝、小天使……”还有父亲对她思念和关怀。这个时候她才深切地感受到,原来父亲是那么爱她。而当她看到“你可大胆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时,她已经不知如何再看下去。还没等丈夫安慰她,让她别怪父亲,她便自言自语道:我理解他。

 

 

左太北晚年

 

此后,左太北先后在航天研究所等单位工作。几十年的工作中,左太北从不敢忘记各位叔伯的教诲。她一直很低调,一直兢兢业业。2000年,她以副司长的身份退休。退休后,她没有闲下来,她走遍了父亲战斗过的山山水水,寻访和整理与父亲有关的资料。

 

后来,她实在走不动了,就喜欢在家看一些关于父亲和各位叔伯们的影视作品。在电视屏幕上,她能看到父亲在太行山的岁月。而那张和毛主席的合影,也被她一直珍藏着。

 

左太北两岁就失去了父亲,但她的生活里却不缺关爱,父亲的这些战友们让她从小就有了家的温暖。若左权将军有知,当感欣慰!谨以此文,纪念这些可敬的人!

 

作者:魂说  来源:魂说头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