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杨得志上将之女杨秋华:他们知道可能永远回不了家
点击:  作者:杨秋华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1-01-04 07:29:00

 

1.webp.jpg 

【开国上将杨得志和申戈军夫妇

我1950年10月出生在西安。就在我出生的前两天,父亲杨得志接到了军委的命令,让他带十九兵团入朝参战。我出生后没几天,父亲就离开了我们,带着部队走了,去做赴朝前的各项准备。

我长到3个月大时,母亲也离开了我们,去丹东随部队入朝。那时,我大姐6岁,二姐3岁,母亲把我们三个孩子托付给了组织,留在国内。按常理,在这种情况下我母亲可以不去朝鲜,组织上是完全允许的。然而,母亲是入伍几十年的军人,她历来是把军人的天职放在第一位,于是她就和父亲一起入朝了。

每当我想起母亲为了保家卫国,放下自己心爱的3个孩子奔赴战场,就增添一份对她的敬重!人常说:“孩子是妈妈身上掉下的肉。”母女连心呀,对于一位女同志来说,这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多么坚强的毅力!

为了抚养我,组织上给我找了个奶娘。我一岁多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连续几天高烧不退,不吃不喝,姐姐抱着我哭,她以为我活不了了。组织上得知后,把我和奶娘送到丹东,又让我妈妈从朝鲜过江来看我。直到我逐渐好起来,妈妈才回了朝鲜。我们回到山西留守处后不久,奶娘因家中有事,只好走了。组织上就把我们姐妹3人送到了北京军区八一学校,两个姐姐上小学,我上幼儿园。我们就是新中国第一代留守儿童。

1.png
【留守的杨家三姐妹】

在幼儿园,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到星期六的下午,都是小朋友最高兴的时候,因为父母亲要来接孩子回家了。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我们当时都一个个搬着小板凳坐在院子里,听着广播里不停地传出:XXX小朋友,你的家长来接你了。于是,就看到被叫到的那个小朋友高高兴兴地向学校大门口跑去。那时,我多么希望能听到广播里叫到我的名字,我也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样,扯着妈妈温暖的手回家。

可是,在很长时间里,我却连一次都没有听到叫我的名字。就这样,我眼巴巴地看着小朋友们一个个地都被叫走了,院子里只剩下我孤零零一个人!由于我当时年龄太小,不知道父母亲都去朝鲜参战了,只觉得很奇怪:他们为什么不来接我?我是不是没有父母亲?到了周日的晚上,看到别的小朋友从家里带了一些好吃的回来,我只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们。
 
当然,有时我也有高兴的时刻,那就是星期天的下午,大姐会把我和二姐叫到小树林的石桌旁,为我和二姐分一点她买到的好吃的。当时部队是供给制,爸爸妈妈没有工资,每个月只有点零花钱。他们处处节俭,把这零花钱攒下来,只要有人回国,就托人带回来交给我大姐。

大姐拿到钱后,就认认真真地把钱分成几份,每周取一份买点零食发给我们。当大姐发东西时,我们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小手绢铺在石桌上,然后用它把分到的好吃的包起来。糖是一块块地分,花生是一颗颗地分,瓜子是一粒粒地分。如果不够分3份,大姐总是说:秋华小,就给她吧。当我拿到分来的好吃的,都会高高兴兴地回到幼儿园的班里。然后,开始东藏西藏——倒不是怕小朋友拿,而是怕自己吃得太快。因为有时没人回国,父母的钱带不回来,好吃的就要断顿了。

记得有一天,我遇到了大姐。她问我:“上次分的好吃的,吃完了没有?”我得意地笑着说:“还没。”接着我就从鞋子里掏出了两粒瓜子,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嚼着。大姐后来告诉我,当时她看着看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2.png
【杨得志夫妇与孩子们】

 

终于有一天,妈妈回国了。当她把我从幼儿园接出来让我叫她“妈妈”时,我瞪着大眼睛看着她,可就是不叫。这是妈妈后来告诉我的。那时,年幼的我根本没有“妈妈”这个词的概念,怎么能叫得出口?现在想起来,妈妈当时一定很难过。长大以后,当我想起婴幼儿时的经历,曾问过母亲:“妈妈,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你和爸爸都牺牲在朝鲜,那我们3个孩子怎么办?”妈妈边看着我,边和蔼地说:“想过。但我们都是军人,我们的岗位在部队,不能因为有孩子就不去完成自己的工作。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卫祖国,也是为了保卫你们这些孩子呀!”我理解了父母亲,这就是他们的家国情怀!

军人上了战场,就要有随时牺牲的准备。其实,他们出国的第二天,父母亲就差点牺牲了。

那是1951年2月16日的傍晚,父亲率19兵团机关乘列车从丹东出发,进入朝鲜境内后,连夜飞奔。天快亮时,敌机又来轰炸。负责运输的同志决定把所有的车厢分成几部分,拉进山洞隐藏起来,等到晚上再走。这样,父亲他们在山洞里整整待了一个白天。天还没有完全黑,就听到火车“哐当!”一声响开动了。没过一会儿,突然有人大声喊;“不好,没有车头!”大家连忙往外看。果然,他们所乘坐的车厢,真的没有车头!

原来,车头没能挂住这节车厢。车厢顺着大斜坡迅速向下滑去,速度越来越快。有几个人跑到车尾试图去搬制动,可是已经晚了,刹不住车了。

这时的火车越滑越快,有人提出“跳车吧!”父亲却坚定地说:“不能跳,跳下去就是死!”随后,他冷静地坐了下来,以便相机采取措施。其他人见状,也坐下了,车厢里顿时一片寂静。

快速滑行的火车眼看就要进定州车站了,可那里却停着很多货车,如若撞上去,后果不堪设想。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一个十二三岁的朝鲜男孩子跑过去,用尽全力搬动了道岔,瞬间火车滑向了另一条上坡的轨道,滑行了一会才慢慢地停下了。当时我父母都在这节车厢里。

1952年初美帝发动了细菌战,听妈妈说她不幸被感染,胳膊被感染处发炎化脓,几乎要被截肢,幸好国内慰问团到了,带来了盘尼西林,胳膊才保住。

在朝鲜,真是危险无处不在!

我经常想,我们的祖国之所以今天如此强大,是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历经千难万险换来的。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有的是十几岁的孩子,有的是孩子的父母。他们知道战争的残酷,也知道他们有可能永远地回不了家,但是,为了保家卫国,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战场。这就是我们的父辈。

1.webp (1).jpg

【1963年,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申戈军夫妇与6个子女在家的合影】


(作者系开国上将杨得志之女、原总参管理保障部招待局退休干部;来源:昆仑策网)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