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孔子不姓孔姓子,屈原不姓屈姓芈,一篇文章帮你搞清楚先秦姓氏
点击:  作者:三观刷新事务所    来源:今日头条  发布时间:2020-12-29 09:46:52

 

关于孔子的姓名,我们小时候有的课本上是这样介绍他的: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

 

这个介绍在今天看来,似乎也没什么错,毕竟孔子的后人现在都姓孔,往回追溯一下,老祖宗自然也是姓孔了。

 

但如果从历史的眼光看,较真一下,孔子还真不姓孔。

 

那孔子到底姓啥呢?这里我先卖个关子,先讲一下先秦姓氏的规则,然后再告诉大家答案(大家自己也能轻松得出答案)。

 

 

孔圣人到底姓啥呢?

 

先秦姓氏分开,使用有三个原则

 

《通鉴·外纪》这样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是用来追溯你老祖宗的,氏,则是用来区别支系子孙的。

 

这两个字,现代经常并用,基本上是同一个概念。但在秦汉之前,这两个词有着严格的区别。起源于母系社会,用来表示母系的血统(看的字形,即可略知一二);则是起源与父系社会,为同姓衍生的分支。

 

西周初年,周王室大规模分封诸侯,诸侯中有同姓的,比如周公旦;也有异姓的,比如我们都熟悉的姜子牙。

 

当时规定,分封时,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父亲的职位当国君,父亲的姓也只有嫡长子才有权继承;嫡长子以外的儿子(统称为庶子)不能继承君位,只能分封出去,别立一家,获得新的(以邑为氏)并成为新氏的始祖。新氏的嫡长子继承新氏家支,新氏的庶子还要再被分封,以新封地为氏。

 

 

姓氏的继承原则

 

我们举例说明一下。比如哥仨,一娘生的,都姓,只有嫡长子(正房生的老大)可以继承姓,老二分封到辽宁去,他的氏就是,老三分封到吉林去,他的氏就是

 

然后老二又有仨儿子,大儿子继承的氏,二儿子分封到大连,氏,三儿子分封到鞍山,氏,然后仨儿子再有子孙,以此类推。

 

当时对姓氏的使用,一般有三个原则:

 

第一条原则:姓因生而定,百代不变,氏因家族而分,是可变的;

第二条原则:贵族有姓有氏,一般平民无姓氏;

第三条原则: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

 

 

姓氏的使用原则

 

怎么理解这三个原则呢,我们还是举例子。

 

比如我们都熟悉的孔子,他祖先是宋国的公室子弟,而宋国的始祖是商王室的后代,姓,所以按照第一条原则,孔子应该是以为姓的。但后来,孔子的祖先到了鲁国,以为氏,根据第三条原则,男子称氏大家就称孔子,而不是叫子子了。

 

这里得解释一下,孔子这个名字中,为氏,后面的是一种称谓,对有道德、有学问、有地位之人的尊称。

 

后来孔子周游列国,在路上遇到了一些人,比如荷丈人,这些人都只有名字,没有姓氏,原因就是第二条原则,他们都是平民阶层,不配有姓氏。

 

还有我们都熟悉的屈原,按照第一条原则来说,屈原是姓的,和《芈月传》中芈月同宗。但屈原祖先的封地是,按照第三条原则,叫屈原,而不是芈原。那芈月为啥姓呢,也是第三条原则,女子称姓

 

 

屈原其实也不姓屈

 

正是因为先秦男子称而不称,所以《史记》按后来的姓名习惯称周武王为姬发,称齐桓公为姜小白,就遭到了宋代史学家郑樵的批评。郑樵在《通志·氏族序》中说: “奈何司马子长、刘知几谓周公为姬旦、文王为姬伯乎? 三代之时无此语也……”

 

姓氏分开有三个社会作用:别贵贱、明婚姻、固宗法

 

先秦把姓和氏分开,弄得汉朝以后的人稀里糊涂,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其实主要有三个社会意义。

 

第一个意义,别贵贱,区分各个阶层。

 

先秦社会是一个身份社会,各个阶级泾渭分明。孔子一直提倡的恢复周礼,其实就是想恢复一个等级身份社会,每个等级的人都安分守己,按照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行事,那这个社会就安定祥和了。

 

想维持等级社会秩序,就必须得制造符号,把各个阶级的人明确区别开来,就是这样一个符号。就像我们上面说过的一样,因为先秦只有贵族阶级才能享有就成了贵族阶级特有的标志,人人以享有为荣。所以,当时最恶毒的一句骂人话,是说人坠命亡氏,骂对方把都混没了,香火不能流传,断子绝孙。

 

 

区分姓氏的意义

 

第二个,明婚姻,做到优生优育。

 

姓氏分开,第二个原因就是要优生优育。先秦的人就懂优生优育?对,这可不是我在这瞎说,都是有证据的。

 

比如,《礼记·大传》就说: “(同姓)虽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意思只要是同姓,不论远近亲疏,即使相隔百代,均不准通婚。

 

为什么同姓不可通婚呢? 《左传》中郑人叔詹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语》曰: “同姓不婚,惧不殖生。意思是同姓通婚(近亲结婚)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弊病。

 

正是因为同姓不婚,后来鲁昭公娶了吴国的姬孟为妻,就被孔子认为非礼也,因为鲁国也是姬姓国,鲁昭公叫姬裯。

 

同姓不可以通婚,但同氏异姓是可以通婚的。比如,当时齐国栾氏姓姜,晋国栾氏姓姬,两族就可互相通婚。

 

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对周代同姓不婚有很高的评价:为什么中华民族发展得这么好,成为世界上优秀民族?这和我们古礼同姓不结婚的制度很有关系。以现代优生学的观点来看,这是古代了不起的好制度。同姓结婚,只要三代以后,人种就完了。往往有表兄妹结婚,生下来的孩子脑子非常笨,乃至变成白痴,这是血统问题。讲礼制问题,更不可以。所以我们现代的风气,通常同姓结婚,要出了五服以外。

 

第三个,固宗法,巩固宗法制的国家政权。

 

分姓氏的第三个原因,是为了巩固宗法制度。这个原因,是基于同姓不婚这个基础上的一个延伸。

 

我们上面提过,同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可以通过血缘关系维系诸侯之间的良好互动(当然后来同姓诸侯之间也互相攻伐,不过这是后话),而不同姓之间呢?那最好也建立一种亲密关系,比如通婚,这是同姓不婚的另外一个意义。

 

 

都是亲戚,你们好意思打架吗

 

比如,春秋时姬姓的周王室,还有鲁、晋等姬姓封国,一直与姜姓的齐国保持着世代通婚的传统。

 

这样,诸侯国之间,同姓是兄弟叔侄关系,异性是表兄舅甥关系,你们好意思在战场上打架么?因为彼此都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整个国家都用以家族为核心的宗法关系链接起来,就形成一个稳定的封建统治网络。

 

秦汉以后,分封制瓦解大一统形成,姓氏合并

 

姓氏分开的制度,虽然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制度渐渐没法继续下去了。

 

第一个原因,是人口繁衍,分封太多,变得繁多。

 

按照周代实行的分封制,各诸侯国和大贵族分封出去的支系越来越多,每分封出一各支系就要产生一个新的。后来多到什么程度了呢,多到了互相雷同。比如,孔子的氏,就好几个,鲁国有孔氏,卫国有孔氏,郑国有孔氏,妫国还有孔氏。

 

为了解决雷同造成的区分困难,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些复氏,就是用两个字为。比如《左传》的作者左丘,孔子的弟子詹台灭明,等等。这有点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以前流行一个字的名,后来发现雷同太多,现在又流行两个字,甚至三个字的名。

 

第二个原因,战乱让原有的姓氏制度变得混乱。

 

春秋中后期,因为频繁的相互攻伐,很多诸侯和贵族灭亡了,一些传统的消失了。据说周王朝最开始时,有170个封国,但到了战国,只剩下魏、赵、韩、齐、秦、楚、燕七雄,可以想象多少诸侯被灭掉了。到了秦汉大一统,贵族更是被灭的差不多了,骂人话坠命亡氏,不幸成了现实。

 

比如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令把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后裔和贵族名门共十多万人强行迁徙到关中一带,分给田宅,集中居住。到关中后,这些没落贵族,有的就改变了原来引以为傲的,比如齐国大族田广的孙子田登因住在第二门,就改用第二作为自己的氏;田广的弟弟田英居住在第八门,改以第八为氏。

 

 

齐国大贵族田氏,最终没落

 

贵族没落了,平民却崛起了,战乱让很多原来不配有的平民,变成了新兴的贵族。比如,鲁国的猗顿原来是平民,后来,他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间其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就是靠畜牧发达了,所以就用发家地为氏。

 

天下大乱,让已经不在有区分等级的意义了,那些有羞耻心的没落贵族,甚至还会主动放弃以免丢祖宗的脸。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郡县制变为大一统,姓氏分别没有了基础。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周朝分封制的政治结构,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个贵族爵位成为历史。这种以行政区划代替宗法血缘关系网络的政治结构,让先秦的姓氏制度彻底崩溃——连封地都没有,又哪来的呢?

 

 

秦国以郡县制治国

 

自此以后,中国的姓与氏合二为一,而且自帝王到平民,人人都有得到的权利(很多人直接把变成了)。从这时起,中国的急速增加,据统计,仅汉代就有130姓。明人王圻撰《续文献通考》中,姓一共4657个。

 

所以,中国姓氏的发展,也是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读了这篇文章,你对先秦的,是不是有个更清晰的了解了呢?欢迎留言,大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

 

《礼记》

王圻撰《续文献通考》

南怀瑾《论语别裁》

郑樵在《通志·氏族序》

刘恕《通鉴外纪》

王泉根《姓和氏,是一回事么》

 

转自今日头条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