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朱冬生:风餐露宿苦为家,山水寄情寻宝藏 ——铁一般意志的中国地质人
点击:  作者:朱冬生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0-05-10 11:04:23

 

1.webp (33).jpg 

【1957年6月,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杭州察看石灰岩中的有孔虫化石】

 
油、汽、水、煤、金属的开采,铁路、矿山、水库、城市的建设,都要进行地质勘探。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千千万万的中国地质人,他们是战士,爬山涉水,顶风冒雪,不畏酷暑严寒,哪里有祖国的需要,哪里就是他们人生的旅程;他们是战士,抗地震,战洪水,阻击泥石流,哪里危险,哪里就是他们的战场;他们是战士,天当房,地当床,在窑洞里睡土炕炕,哪里艰苦,哪安家。
 
近来读了一些有关中国地质人战天斗地的书,多有感悟,因以成文,告诉世人千万不要忘记:在社会主义建设大军中,还有一批又一批铁一般意志的中国地质人。
 
建设一个富裕强大的中国,既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也需要千千万万的专业大军。近年来我接触一批曾经在中国西北祁连山地区从事地质工作者们写作的书籍、文章和笔记。这些作品让人们知道,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场上,在千千万万的建设大军里还有一支跟人民军队一样的科技含量高、业务素质强、团结协作精神好、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地质队伍。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与地质这门学科有关,但地球上的大多数人对地质这门学科却知之甚少。而中国的地质队伍就是这样一支为人们破解地球秘密、揭示地球历史、造福地球人类的科技大军。
 
地质行业,和陆军中的步兵差不多,更多的是在野外作业。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奔波于高原河谷之中。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他们和军人一样,必须要经受得起酷暑烈日、天寒地冻和饥饿疲劳的考验。在我国西北的地质工作者队伍中,有一批批人,一支支队伍,他们长年累月战斗在地质勘察的第一线,战烈日,斗严寒,翻越高山,跋涉大河,为祖国寻找石油、煤炭、地下水、金、银、铜、铁等宝藏。他们中的一些人,从大学毕业就来到了祁连山上、戈壁荒漠之中,为了祖国的地质事业,一干就是一辈子,献了青春,献子孙,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
 
艰苦的工作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物质匮乏的生活待遇,繁重的地质考察任务,在这里从事地质工作,如果没有铁一般的意志是难于坚守下来的。这就是中国地质人的荣辱观、价值观。70年来,整个中国的地质队伍都以这种境界和品德为荣。
 
这些地质工作者的著作,与他们从事的职业一样,语言质朴,文字干炼;于成功处,波澜不惊,谦虚谨慎;于艰难困苦之时,哪怕是涉险过河,遭遇洪水,不畏惧,不害怕,沉着处置,豪情满怀。读他们的作品,总感觉到在这支铁一样的队伍里,始终有一股英勇顽强、战天斗地的正气,有一股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正能量。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质条件,地质人就像是一支军队,击溃着一个个的敌人,使得革命取得一个个的胜利。让人们领略到有铁一般意志的中国地质人的工作作风,对待事业的态度,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状态。时代造就了那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地质人。
 
任何自然科学学术著作都是对自然的探索和追求,所有优秀的学术著作的背后都有着作者在自然科学领域里迈步人生的影子。读地质工作者著作的时候,人们仿佛看见一位位地质科学家在高山河谷之间跨越人生光阴,从青春年少到人生壮年的阔步前行。
 
“地质学”也可称为地球科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它的形成与人类的诞生几乎是同步。国内外专家也有把地质科学称之为探索地球奥秘的科学。一次次我到王府井、西单、中关村图书大厦,服务员总给我一个小凳子,让我坐在“地球科学”的书架前,一个个半天我看了许多的书。我看这些书,绝不是要掌握多少这门学科的学科知识,而是想找到展示中国地质人的刻苦、敬业、认真、创新、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
 
这几个图书大厦在中国的书店中都排名靠前,无数个地质专业书籍的书架,我想找的书,一本没有。中国地质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但在这些偌大的图书大厦里,宣传彰显中国地质人业绩和精神的书籍一本都没有。这足可以说明,中国地质人还有一种精神叫无私奉献,叫默默无闻。中国地质人的这种精神,在条件艰苦、物质匮乏、技术手段落后的年代是需要的,今天在一切都改变了以后,这种精神仍然是社会主义事业中必不可少的。
 
今天的中国人,没有多少人知道地质部门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没有多少人知道国家地质部门一线人员工作和生活的艰苦程度。我经常出席一些图书大厦的图书市场营销分析会,差不多所有市场营销的人员都会对我说,写地质工作者工作、奉献、牺牲的书很少,但凡有一本,一定是比较抢手的。他们告诉我,这几年他们也发行过一些我国西部地质工作者写的笔记和类似于回忆录那样的散文随笔,很受读者欢迎。
 
谈到这些著作的读者反映,这些图书市场营销人员总结:专业读者群认为这些书都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学术著作,它们是典型的“中国制造”,中国的地质专家破解中国地质的难题;非专业读者群则认为这些书都是极具思想性的地质科学普及读物,在这些书里既能感觉到哪个年代地质科学工作者的思想境界,又能看到地质科学在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但是大多数读者都没想到中国地质行业的工作这么艰苦,没想到中国地质战线人员的思想境界这么崇高,没想到中国地质行业的行业标准这么规范,没想到中国地质系统的工作有这么高的科技含量。
 
本人作为军人,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虽然领导编辑出版过一些军事地质著作,但对地质行业总体关注比较少。但对中国地质行业的专业作品和叙事人生的作品,还是深有感悟的。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
 
 1.webp (34).jpg
 
地质专业是探索地球奥秘的工作,它研究的对象是山川河谷,工作场所多在野外。一般经历地质大学学习的地质工作者,离开学校,一下子扎到条件最为艰苦的地区,特别是来到西北地区的学生,自然会分配到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祁连山。
 
祁连山从东到西,流淌着一条条冰雪融汇的河。石羊河、黑河、托莱河、疏勒河、党河、朱龙关河。这些河流滋育了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也流淌进了来到这里的中国地质人的心田。这也让新中国的地质人自此就开始了历经风雨、饱经风霜的锻炼和磨砺。
 
一千多年前,唐·岑参《赠酒泉韩太守》有“酒泉西望玉关道,千山万碛皆白草。”的诗句,对于中国地质人四五十年前去过的酒泉也不见得比诗中的描写好到什么地方。祁连山恶劣的环境、艰苦的工作和生活,对于我们的地质工作者们就是一个天然的大考场,考验他们不怕苦,天长日久磨炼出来的一种钢铁般的意志,考验他们坦然的去面对工作,坦然的去面对生活,像我们的军人那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雄何惧哉?
 
新来的地质队员第一年磨炼的是与当地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真正的地质测量工作是在第二年初才开始的,参加区域地质测量及找矿工作。地质勘探是个很严肃也是个很细致的工作,那怕是在重砂组做淘砂员。淘砂,就是将取自河漫滩或冲沟冲积物中的砂样,用砂盘在水中淘洗,去掉轻砂,留下含有矿物的重砂,晾干后装入标准纸袋,登记编录,送实验室做矿物鉴定。
 
每年的四五月份,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祁连山,还是非常寒冷。早晚都有冰冻,有时还下大雪。地质队员们穿着皮衣,带着皮帽,到了后来条件好了,夜里有了鸭绒被套,但还是很冷。即使到了天气热了的时候,地质队员们也离不开皮衣和鸭绒被。
 
在祁连山也曾经常会遇到洪水,夏季只要碰上连降大雨,山洪暴发,山上冲下来的大石头就会在洪水中轰隆隆滚动。地质队员们为了工作方便,常年累月的不是住在老乡家,就是住在河滩边支起的帐篷里。一到了情况危急的时候,地质队员们都要抢着搬资料,搬行李,撤帐篷,迅速转移。有时一夜,在大雨滂沱,洪水连续上涨的时候,要连续搬两三次家。
 
尤其在高台幅、平川幅工作,风沙多,气候干燥。泉水多为苦水、咸水、臭水,饮用后容易引起腹痛。粮、菜、水都靠外运。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运输以骆驼为主。 

 1.webp (35).jpg

 
有一年的国庆节,在平川幅榆树沟站工作的地质队员们,队里派人到酒泉队部拉给养,七天过去了还没有回来。分队没有电话也没有电台,30多人面临断粮,但是我们的地质队员们恁是忍饥挨饿咬着牙坚持下来了。
 
有一年秋天,一个地质队在平川幅工作。一天下午,大风呼啸而来,顿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地质队员们急忙敲击水壶,招呼大家蹲在骆驼旁躲避沙暴。沙尘暴袭来时,白天变为黑天。即使到帐篷外解手,也不敢走远,怕看不见帐篷回不来。
 
祁连山严酷的环境既锻炼了地质队员们铁一般的意志,也提升了地质队员们不畏艰险的魄力和胆量。
 
地质队员们为了解煤层风化带、氧化带到原生煤层的厚度和煤质变化,有时需要钻小煤窑,实地了解煤层的可采性。有的煤窑开凿的平巷断面很小,地质队员们和挖煤的民工一样,靠油灯照明,匍匐到狭小的工作面进行记录、画素描和采样。在没有任何通风条件的独头坑道里,一旦发生片帮冒顶,后果将不堪设想。
 
有些时候,为获得煤层资料,地质队员们需要下到小矿井。那些矿井都有七八十米深,直径一般不到一米。下井时,两手抓住辘轳绳,两只脚踩着井壁两个窝,手脚并用一点一点地下到井底,一般情况下,井底两侧的平巷,正对着煤层的掌子面,平巷不到一人高,得弯腰爬进去。就这样,队员们就在井底画出了一张张含煤地层素描图。上井时,也不容易,得紧紧抓着绳子,借助辘轳一点一点往上爬,碎石片经常性的就像雨点一样往下掉。面对这样的情况,地质队员们都无所畏惧,这种不怕苦的精神,铁一般的意志,虽说是那个年代特有的。但正如毛主席所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如果没有这种不怕苦的精神和铁一般的意志,个人能不能经得起考验,还在其次,主要的是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和意志,中国的地质事业是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后来的改革开放的需要的。
 
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1.webp (36).jpg
 
40多年前,中国大西北地区的环境是恶劣的,条件是艰苦的,但中国大西北的地质人长期形成了一套严格制度、严谨流程、严整手续、严明纪律的工作作风,因而差错率最低、成功率最高,并取得了许多有益于国家经济建设的研究成果。自此,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地质人的这种工作精神、工作状态和工作标准。
 
地质队员在野外观察时十分细心,一丝不苟。为了定一个点,有时要跑一两个小时的山路,从不敢马虎。在行内,有“遥测点”的说法,即通过远远眺望,可以看到岩石、地层、构造。但如果上去实地观察,就要爬很高的山,走很长的路。地质队员绝不偷懒,哪怕多爬一两个小时的山,也要到实地进行观测,认真的记下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地质队员们相信,靠自身努力走下去,关键是要有学识、有建树。因此他们一个个暗下决心,一切从零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走下去。自信,不逃避困难,也不妄自菲薄。有勇气,凡做一事,定要排除万难,奋力前行。通往真理和成功的路,是崎岖的路,它只欢迎具有坚韧不拔意志的勇敢者。
 
在野外考察中,地质队员们充分利用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注意地质现象微观与宏观的联系,把地质理论与野外观察的实际相结合,力求寻找规律性的东西。
 
我看过一些地质工作者们的业务工作笔记,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祁连山地区一个地质小分队写的调查报告,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一个夏天,野外地质工作结束,小分队集中在红山林场转入整理资料、编写报告的阶段。队员们负责《1∶20万祁连山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矿产部分)》的编写工作。同时,还编制了1∶20万祁连山幅矿产图。
 
这是凝结着队里全体队员们心血的报告,也是一份分量很重的矿产报告。地质队的队员们,通过多年的地质勘探,认真调研分析,证实祁连山测区矿产丰富,已知矿种27种,已发现的矿床、矿(化)点120处,其中工业矿床17处,以黑色金属铁、烙为主。在图幅开测期间,这个地质小分队地质队员们检查评价了67处矿床、矿(化)点,其中新发现的矿床、矿(化)点有30处;还对全测区进行了系统的重砂测量和放射性测量,圈定各类重砂异常12个,异高点16个,发现放射性异常点(区)25处。
 
这个地质小分队对全测区铁矿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补充收集了含铁岩系特征、含矿建造、矿石类型等方面的资料。新发现了13处铁矿点,其中三处有工业价值。铬铁矿普查是祁连山幅矿产工作的重点。对三岔什、小龙口超基性岩体做了重点解剖,找到了一些新的铬铁矿露头,对超基性岩及其含矿性进行了综合研究,初步讨论了处于北祁连挤压褶皱带中的超基性岩及铬铁矿生成的规律性, 并指出了铬铁矿的找矿方向。
 
地质队员行内把野外记录薄简称为“野薄”。这是地质工作人员进行野外地质考察、研究的真实记录,是各类地质编录的纸质载体,也是地质原始档案的重要组成。它的封面是硬质的,便于在野外各种条件下书写。扉页上写有工作地区、姓名、通讯处及记录时间。野薄内左页以浅绿色的方格厘米网做底,方格线有粗有细,细线间距1毫米,粗线间距1厘米。这种设计,方便地质队员在野外绘制图时拟定比例尺。右页同普通日记本页面相似,为文字记述部分。为了保证记录完整,每页都印有页码。
 
在野外记录薄上做笔记,要求地质队员用文字和绘图客观记录野外观察到的各类地质现象,记录的内容和方式有统一规范,必须记录的要素除了日期、星期、天气、地点以外,还有点号、点位、点性(意义)等;书写也有严格的规定,一般要求使用硬度为3H的铅笔。
 
地质队员们常把自己的笔记装订成书。每书都会有上百幅图,这些图有照片插图、笔记、彩色复印图,还有地质草图、素描图、剖面图、矿脉图、取样分布图、矿点外围地质图等手绘图。这些图都是地质队员们亲自绘制或笔划、笔画的专业用图,比起国画和油画画师的素描作品,其精美程度和艺术效果一点都不差,有些图的精细认真程度超过工笔画中鸟的羽毛和绿叶中的叶茎,纤细可辩。
 
这些图堪与画家的精品佳作媲美。看到地质队员们的这些笔记、文章和插图,人们一定会想到那个时代中国在石油、化工、商业等领域所倡导的“一口清”“一把抓”“三老四严”的作风和行业技术标准。王进喜、张秉贵的先进事迹全国人民是了解的,他们的经验今天仍被人们所记取。从地质队员们的著作里人们也看到了那个年代中国地质人的严、细、实的行业风范。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因为我看到地质队员笔记中的中国地质人的“严、细”之风,比王进喜的2105钻井队和张秉贵糖果柜台更多了一份科技含量。我想这种作风,仍然是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大力提倡的。
 
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思想品德
 
 1.webp (37).jpg
 
改革开放刚开始的年代,祖国的大西北并不富裕,一个个从北京、上海、沈阳大城市里来学地质的大学生们,来到祁连山地区,与乡亲们处久了,也了解了西北人,爱上了西北人,他们真诚的关心当地的农民、牧民和孩子。多少年过去了,他们转换了许多地区和工作岗位,但他们还惦着祁连山的乡亲们。中国地质人和当地乡亲们这种血肉相连的精神,是我们党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传统美德。
 
地质队员们在祁连山,和老乡们吃住在一起,体察山区农民的生活。对他们了解的愈深,感情就愈真,觉得自己的责任就愈重。那时,许多青年地质工作者常常自我勉励:一生将以高山为伴,不断探索和追求,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分配到这里从事地质工作的,无论是兰州大学、南京大学,还是长春、成都、北京地质学校的毕业生。他们一来到祁连山腹地,此后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必须学会烧锅炉,早起生火、晚上封火;拉煤、倒煤灰。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每天总要弄得满脸污黑、浑身煤尘。所有新来的地质队员们,第一年基本上属于和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还有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意义在里面。
 
到了冬天,许多大学生还要到驻地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劳动锻炼,参加地方兴修水利或平整土地。有些地方比较穷,农民住着土坯房,喝着涝坝水,靠种田维持生活。我们的地质队员也住在老乡家,三个人睡一个炕。数九寒冬,他们和社员一样天不亮就起床,吃些面汤或苞谷面糊糊,再揣上两个干馍,步行到工地。队员们虽然年轻,能吃苦。但是在一人多深的沟里,一锹一锹地将土甩上沟边;几十斤重的大石块背在身上,一趟趟连走带跑背到村里,也是很累的。许多队员手上磨出了泡,背上磨破了皮。午饭,很简单,就着开水吃凉馍馍。就这样,一干就是几个月。
 
每年到了收获的季节,地质队员们看到山上、山前收割的小麦,农民们繁忙的劳作。每每看到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地质队员们总要督促自己,早起晚睡,努力做好工作,不负于抚养自己成长的人民群众。
 
祁连山地区有一种饮用水源叫涝坝水,是人畜共用的。在未结冰时,牛、马、驴、骡大牲畜都在涝坝边饮水。人畜共用,自然是不卫生的,但这已成了当地老百姓多少年来的习惯。
 
当年在祁连山酒泉丰乐公社工作过的地质队员都知道,这里有个二坝大队,老乡们日常用水均取自涝坝。涝坝就是村民为存放由水渠引来祁连山雪水而修挖的水池,直径10~20米不等,约每7~10天放水一次。冬天一两天就结了冰,各家用锄镐挖大冰块,再用小车推回家,融化后做饭、饮用、洗漱。每到放水的日子,乡亲们就像过年一样热闹,家家户户推着车、牵着牲口、拉着水车到捞坝取水。此时我们的地质队员们就像给自家干活一样,挥着锹,抡着镐,凿冰取冰,一天挥汗如雨,地质队员们心里别提有多痛快。
 
地质队居住的地方,附近的农民每天都有来卖鸡蛋的,三三两两,多半是老人和妇女。自家喂养的鸡下了蛋,一个也舍不得吃,拿来换上些钱,买些盐和日用品。地质队员们在和村民在做这种交易的时候,增添的不是商业利润,而是革命感情,买卖双方熟了以后,相互之间不问价,由着情感决定市场交易。
 
在祁连山出野外,与地质队同行的驮工都是从青海的藏族牧民。地质队员与牧民们一起吃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到了麦收季节,有时天公不作美,连日阴雨。地质队员们还要与老百姓一起抢割抢收。有一年夏天,酒泉县深夜迎来暴雨,遭受了大水灾,洪水从南门涌进城,民房倒塌。20多个地质队员参加了抗洪抢险。等洪水过后,地质队员们又帮着挖疏导渠。
 
我们的地质队员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不忘关心人民的疾苦,牢记人民的养育之恩。即使他们离开祁连山之后,也始终没有忘记与他们甘苦与共的人民群众,这可能是中国的地质事业长盛不衰的精神动力。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文化理念
 
 1.webp (38).jpg
 
对于把事业、工作当成职责和义务的中国地质人来说,苦并不可怕,有时候苦还会造就革命者抗争天地的广袤胸怀、傲视人生的钢铁意志。大西北地质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就是在这种环境里生成的。
 
我看到这些西北地质人的人生记述,常常有这种感觉,他们在大学里如果不学地质专业,而学的是历史或文学,他们后来可能是诗人或作家。因为在读他们作品的时候,他们对山川、河流、太阳、月亮等自然情景的叙述,极具作家和诗人的浪漫,美好的词句和抒情的语言都为理想作了诗情画意的诠释。地质勘探一线的勇士们天生就有一种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文化理念。
 
他们眼中的祁连山是这样的:它是那样的挺拔,山峰陡峭,棱角分明,直刺蓝天;它是那样的深邃,层峦叠嶂,山重水复,深不可测;它又是那样的美丽,山峰终年白雪皑皑,在阳光下银光闪闪,山谷松柏成荫,一片葱绿。
 
在祁连山没有人烟的地方工作,有时,骑着牦牛或骆驼要走上一天,很少能见到人。为排除寂寞和空旷,地质队员们常常一边走一边唱,一路走来,许多队员差不多能把在学校里学会的所有歌曲都要唱上一遍。这时候空旷的山野,只有地质队员们的歌声在山谷里回响。
 
地质队员们每天就是在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世界里生活和工作着。劳累了一天,对于傍晚,许多地质队员们在自己的笔记和文章中这样写道,祁连山的傍晚是美丽的,霞光把山岭照得通红,那红色的岩石就象血染的一样。伴着夕阳,下山回到营地。先是整理标本和样本,登记、贴标签,然后整理资料,将野外用铅笔绘制的地质图、地址图和素描图着墨。晚饭后,天完全黑了。群山环抱的山谷,静得没有一点声音。地质队员心中的夜空是深邃的,星星是明亮的,每一颗都看得那样清楚,仿佛离自己很近。
 
地质工作做久了,也养成了地质队员们的既是地质的、也是艺术的地质人的天性,他们喜欢领略自然的奇趣。他们在祁连山中,每当翻过海拔4000多米的托莱山后,远处便会出现一道和天际相连的山峰,比托莱山高过1000多米,那就是班赛尔山。他们又会用自己的文字形容班赛尔山。言为心声,地质人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始终能保存这样的心境,真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到的。他们在自己的文章和笔记中作这样的记录,远远望去,山上的白雪连着蓝天,显得那么挺拔耀眼。山怀抱着云,云环绕着山,山在云中若隐若现,变幻无穷,神奇奥妙,宛如仙境。然而,大自然又是变化莫测的。早晨过沟时还是涓涓细流,清澈见底,让人情不自禁地弯下腰来捧起清凉的水,喝上两口,再洗洗脸。下午归来时,因上游冰雪融化或突降暴雨,沟内洪水下泄,波涛汹涌,让人望而生畏。
 
尽管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祁连山的风光和大自然的奥秘,给了地质人更多的探索地球奥秘的勇气。
 
在平原地区,6月底应是“赤日炎炎似火烧”的夏天,但在祁连山里,天气还很冷,地质队员们每天都还穿着皮袄。白天是衣服,晚上是被子,盖在睡袋上压脚。有时在山上小憩,将皮袄翻过来做地毯,或席地而坐,或躺下遥望蓝天。下雨时,将皮袄毛向外,既可挡雨又可防皮面上的硝渗到布里。
 
地质队员们喜欢冰川的奇观。高山上的冰川比想象的要厚重结实,它分布在山峦之巅或丘壑之源。在那晶莹剔透的冰上慢慢走动,看着那深不可测的冰裂缝,听着脚踩冰面发出的声音,给人以奇妙的感觉和无限遐想,脑海里随之变幻着美妙的画面。人们相信,此时的地质队员们一定都陶醉了,整个身心都融入了大自然。
 
大多数地质队员们面对这种环境,他们都会认为世间有些路非要自己去面对,自己去跋涉的。只要有目标,即使路再长再远,山再难再险,也得咬紧牙关走下去。
 
地质队员在野外考察时的工作和生活是单调枯燥和艰苦危险的,但也充满了神奇和乐趣。他们平静从容地面对艰苦,在困难的环境中保持尊严,保持心灵的纯净和美好,把希望寄托在明天。这样的内心,有着常人的愿望和追求,也有着神仙般的诗意和广阔。
 
地质队员们常年沿洪水坝河观测,河两岸是悬崖峭壁,河床切割很深,河水汹涌澎湃。天冷时,河面上间或有冰雪覆盖,河流成了暗河。他们有时踏冰过河,有时也要攀登岸边悬崖峭壁。
 
地质队员们的工作地区异常艰苦,海拔高、冰川多,高峰林立、陡峭险峻。在悬崖峭壁上攀爬,有时还要提防突如其来的洪水,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1.webp (39).jpg

 
有时他们大约工作一周左右搬一次家,搬家路程少则几十公里,多则上百公里。每当感到劳累时,地质队员们总在想:人的体力和精力虽然有限,但不能吝惜自己,不能错过任何一次磨练自己的机会。搬家就要打驮子,打驮子是件苦事,先要把牦牛双腿绑好,让它跪下,再将行李、资料箱、帐篷、粮食、蔬菜等码在驮子上捆牢。牦牛性野,常狂暴地满山乱跑,直到把驮子上的东西都甩下来,甚至弄得皮开肉绽。遇到这种情形,又得拾东西,又得找牦牛。
 
艰苦的野外地质工作既是对身体的锤炼,又是对人的意志、品格的磨练。地质队员们经常背着装满石头样品的地质包,一步一步向高山攀登,累了就靠着山崖歇一会儿,然后继续往前走。他们从不敢坐下,生怕一坐下来再也起不来。但所有的地质工作者都非常坚信,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到不了的岭。山越高,意志愈坚;岭越远,胸怀愈宽。一个不畏艰难困苦的人,一定会到达光辉的顶点。
 
地质队员们的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中国地质人所特有的,正因为有此心境才使得在大西北的中国地质人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而取得地质事业的成功。
 
读地质人的地质文章、笔记和回忆录,追寻地质队员们的心路历程。看得出他们的初心:地质研究的对象是钢铁、水资源、石油和煤炭,面对艰难困苦,有铁一般的意志;面对人民群众的需求,有似水般的柔情;面对国家的地质事业,有火一般的热情。
 
了解了地质人的心路历程,中国地质事业的历史虽然璀灿夺目,但中国地质人决不会沉醉于以往的卓著功勋。中国的地质人对西北地区地质事业的贡献,是中国地质人审视历史、放眼世界、服务社会的一个里程碑,只要我们永远胸怀忠诚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正能量,中国的地质事业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大的辉煌。

(作者系解放军出版社原社长;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皇城一兵”)


【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