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高殿杰:人民群众也逃不脱这个魔咒?——十月革命胜利与苏联解体背后的思考
点击:  作者:高殿杰    来源:红歌会网  发布时间:2017-04-18 10:08:03

 

      一百年前的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一声炮响,向世界宣告了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诞生,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成立。

同时这一声炮响,也给一个遥远的东方古国——中国,送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1.webp (1).jpg

 

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停止了互撕,又联合起来,想把这个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国内战争,苏俄在列宁领导下,终于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这是一战的最大贡献。

 

苏联,社会主义,布尔什维克,当这几个词汇连在一起的时候,就表明了这个国家的性质、领导阶级以及它的历史使命。

 

1922到1991,苏联只存活了69年。如果从1917年算起,也不过74年,大致是一个人的生命长度。而现在人的寿命也在增长,七十、八十不稀奇,对一个国家来说,还是太短暂了。

 

昙花虽然一现,不能忘记曾有过的辉煌。刚刚成立三年,即1925年,苏联经济就基本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一五计划的完成,苏联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1936年二五计划提前完成,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二战的开始,中断了三五计划。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打败了德国希特勒法西斯,付出了两千多万人死亡的代价,成了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这不仅是苏联人民反法西斯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胜利。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丘吉尔的 “铁幕” 演说,标志着战后“冷战”的开始。1946到1991,45年,近半个世纪之久。

 

美苏争霸天下,世界进入两极格局。你追我赶,各不相让。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把人类第一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标志其科技水平还领先于美国。70年代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已经跟上甚至超过了美国。

 

毛泽东1974年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指出:美苏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了日本,整个非洲、拉丁美洲都是第三世界。

 

可苏联大厦突然坍塌了,这让世界惊愕不已,没有人想得到。现在所谓的预言家预言先知,不过是事后诸葛亮。

 

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历史凝结在这一刻,见证了一个大国一个世界性的社会主义大国的覆灭。克里姆林宫上空印有镰刀和铁锤图案的苏联国旗缓缓降下,代之以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

 

苏联解体了,苏联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进入了历史。现在的90后与苏联擦肩而过,不知苏联为何物。报纸新闻一阵子一提到苏联就说成是前苏联,难道还有一个后苏联?

 

卫星上天,红旗落地。

 

普京说:苏联解体是二十世纪最大的悲剧

 

防微杜渐,前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苏联灭亡的教训才是最重要的,是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极好教训。

 

透过现象看本质,恩格斯说:思维的任务现在就是要透过一切迷乱现象探索这一过程的逐步发展的阶段,并且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

 

拥有20万党员的时候夺取了政权,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法西斯,拥有2000万党员时却丢失了政权。苏联解体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是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吗?是社会主义不灵了吗?

 

福山热烈地欢呼“历史的终结”,认为人类历史要终结在西方的民主自由世界里。现在已经20多年过去了,资本主义遭遇了危机,福山也改口谈国家、法治、民主顺序论了。

 

不是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不灵,苏联解体以及苏东剧变是背叛社会主义的结果。

 

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让美国“不战而胜”。西方曾经把戈尔巴乔夫捧上天,一看没利用价值了,现在就又不知道被踢到哪里去了。

 

但根子并不在戈尔巴乔夫身上。赫鲁晓夫上台后“去斯大林化”,一步步就偏离了社会主义轨道,走在了修正主义道路上。要说预言先知,毛泽东才是。60年代中苏大论战, 中国共产党连发九弹,“九评”苏修帝国主义。一针见血地指出,苏联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已堕落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一直到解体前的苏共,已不再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它站在了人民对立面上,为资本服务而不是为人民服务,不再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社会主义、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沦为了一个旗号一个“护身符”,为的是保护苏联“赵家人”的利益千秋万代永世流传。

 

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不再是人民的军队,最后自然是袖手旁观,甚至反戈一击。樯橹灰飞烟灭,数百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未免让人唏嘘。

 

希腊神话中有个巨人安泰,是大地之神盖娅之子。他能起死回生,只要接触到大地,就能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力量,所以谁都打不死他。最后秘密被发现了,对手抓住他让他双脚离地,把他勒死了。

 

而人民群众就是大地,就是母亲,苏共却抛弃了,焉有不亡之理?

 

姚洋有篇文章,题目是《理解中国共产党体制》,文中说:“近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和理论演变已经改变了党的性质。去政治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后的重要特征之一。”

 

还有,党向各个阶层的人士敞开大门。党为各种利益表达提供了场所,通过党内的民主集中过程,党本身变成了各种利益的加总机制

 

不要忘了,中国共产党当初就是依靠群众打得天下的,毛泽东晚年苦苦思考的一个问题,无产阶级只能打天下不能坐天下?打天下是毛泽东自我总结的两件大事之一,另一件就是文革。当时赞成的人不多,这笔遗产至今也没能好好总结。

 

狡兔死,走狗烹 ;鸟飞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人民群众也逃不脱这个魔咒?

 

  十月革命胜利一百年了,苏联解体也26年了,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节选】周新城:中国共产党人把自己的事业看作十月革命的继续 ——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

      2017-04-01 14:13:34  来源:昆仑策网  作者:周新城

 

 

一百年前的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以列宁为首的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毛泽东曾评价说,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1]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今天,整整一百年过去了。今天,如何纪念十月革命,我们采访了苏联问题研究工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周新城教授。

 

一、我们要永远纪念十月革命

 

记者:周老师,您好!十月革命过去100年了,大家对怎样认识十月革命、怎样纪念十月革命、怎样对待十月革命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您是长期从事苏联东欧问题研究的专家,能否对这个问题谈谈您的看法?

 

周新城:好的。我们都知道,发生在100年前的十月革命,把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劳动人民摆脱了几千年来的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成为新社会的主人。它不仅是俄国人民的历史性的事件,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实践,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就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和取得胜利的。

 

毛泽东曾指出:“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过去蕴藏在地下为外国人所看不到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之下,像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看待了。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2]

 

我们党的八大指出,中国共产党把自己的事业看做是十月革命道路的继续。这是我们永远要纪念十月革命的道理。

 

记者: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把握十月革命的呢?

 

周新城: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对“什么是十月革命道路”的追问。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发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説,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矛盾(首先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他们在批判了各色各样的社会主义基础上,根据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即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列宁斯大林正是按照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领导俄国人民发动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十月革命道路,根本地说,就是实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道路。我们认识和把握十月革命要从这个高度来认识。

 

客观地说,十月革命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风风雨雨,其间既有凯歌行进,也有严重挫折。如果说在社会主义节节胜利的时刻,人们对于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几乎是一致肯定的话,那么,今天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跌入低潮的情况下,对于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就有着种种议论,这也是不足为怪的。撇开帝国主义和敌对势力不说,在我们内部,就有相当一部分同志,甚至还有参加革命多年的同志,在挫折面前怀疑社会主义的前途,提出十月革命道路灵不灵的问题。一时间,十月革命“搞错了”或者“搞早了”的论调颇为流行,最好的情况也是对十月革命缄默不提,好像没有这回事似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纪念十月革命的文章真是凤毛麟角,这也许是类似情绪的反映。

 

二、十月革命道路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伟大创举

 

记者:我们只有从规律层面才能更加深刻而准确的把握事物。那么,是否可以请您从社会发展规律的维度来谈谈对十月革命道路的认识呢?

 

周新城:好的。在我看来,十月革命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伟大创举。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重要结论。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没有具有社会性质的生产力,就不会有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更不会有工人阶级政党,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农民起义只能在封建制度范围内改朝换代,建不成社会主义的,因为当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需要的那种性质的生产力。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力越来越具有了社会的性质,但生产资料仍归资本家私人占有,因而出现了生产社会性与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存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情况下,生产方式必然起来反对占有方式,客观上要求用与生产力的社会性质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的物质条件。在沙皇俄国,尽管资本主义没有高度发展,但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机器大工业,相当数量的产业工人队伍。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共产党。因此,应该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具备了的。

 

否认在经济虽然落后但资本主义已经有一定发展的国家里可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实质上是一种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庸俗生产力论。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分子、俄国的孟什维克以及中国的某些人就是用这种错误理论来反对俄国和中国的革命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严厉批判了庸俗生产力论。

 

邓小平指出:“列宁在批判考茨基的庸俗生产力论时讲,落后的国家也可以搞社会主义革命。我们也是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当时中国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的政党,有了初步的资本主义经济,加上国际条件,所以在一个很不发达的中国能搞社会主义。这和列宁讲的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一样。”[3]

 

至于说到像俄国、中国这样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还需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那么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完成这项任务,而决不是一定要等到实现了工业化、现代化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针对像普列汉诺夫、苏哈诺夫这样的以“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高度”为由反对十月革命的人

 

列宁问道:“你们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这种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你们在哪些书本上读到过,通常的历史顺序是不容许或不可能有这类的改变呢?”[4]

 

记者:您是否可以详细地谈谈为什么在实践上社会主义制度首先是在像俄国、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里而不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建立起来的呢?

 

周新城:可以。问题在于,资本主义不可能和平进入社会主义,资产阶级决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制度只能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建立,而社会主义革命除了需要有必要的物质条件(即具有社会性质的生产力)外,还需要有其它的主客观条件。必须把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条件与充分条件区分开来。拥有一定规模的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相当数量的产业工人,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物质条件,但具备这一条件的地方并不会自然而然地爆发革命。“革命是政治行为”,[5]它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如果把它的爆发简单地归结为经济,那么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对任何政治事件的解释就像解一个一次方程式那样简单了。社会主义革命要取得胜利,需要有革命的形势。

 

列宁总结了俄国20世纪三次革命的基本规律,指出“只有‘下层’不愿照旧生活而‘上层’也不能照旧维持下去的时候,革命才能获得胜利。”[6]

 

但单有这种客观形势还是不够的。革命的胜利在这种形势下并不会自行到来,还需要有“一个在力量和威信方面都足以领导群众并把政权夺到自己手中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去准备和争取。[7]可见,只有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集合点,在既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又拥有客观的革命形势和成熟的革命领导力量,多种因素构成一种合力的地方,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制度才得以建立。而这种情况只有在帝国主义统治链条比较薄弱的环节才能出现。“薄弱环节”往往是比较落后的国家,因为旧制度发展得越充分、越成熟、越完善,统治阶级的统治经验越是丰富,统治地位也越是巩固,新制度突破它也就越是困难。

 

  可见,俄国的十月革命以及后来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伟大创举,应该充分肯定。否定十月革命的种种言论是错误的。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