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张捷:中国数据背后的逻辑与美分妖魔党
点击:  作者:张捷    来源: 拼娃  发布时间:2019-09-27 10:27:52

 

 

 

        日前与一个境外朋友论道,特写此文。很多逻辑,学界不写,写了他就别在美国主导的西方期刊上登文章了,没有这些论文,他的教授评不上了,博士难毕业了。但很多比较,逻辑简单直接。

最近看到了一个数据,本来是很正常的数据,但在美分党看来,似乎有了重大的质疑中国数据的线索,对此我们要对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的差别和其中的数据逻辑,给大家科普一下。

我们先看这个数据:

 

对待上图,有的质疑声音是这样的:

1.过去10年中国银行资产增长9.8倍,GDP增长2.9倍,汇率基本上没有变。

2.美国银行资产和GDP差不多,如果按照美国的逻辑,中国银行多了36万亿的资产,接近两倍于美国银行资产,这个政府背书支撑的银行资产能撑多久?

3.如果假设中国GDP没有水分,银行资产是因为汇率高估了,按照美国GDP和银行资产的比例测算,汇率应该是27:1

其实对上面的图片当中的数据,要是我们中国立场的人看到的话,首先想的逻辑不是中国的银行数据有问题,而是美国的GDP有虚假,或者中国的GDP有低估,没有按照购买力平价进行估价,很多中美一样的商品尤其是劳务服务层面,就是11的概念,如果这样的估算一下,当然美国低估了。而且大家的眼光,更多的会盯住我们的增长上来。

这里第一个逻辑的问题就是,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成直接相关和简单的比例关系的,不是都可以简单的逻辑的。GDP代表的是你的经济增量,不代表你的积累,其实一提到积累率,大家就可以明白许多了。

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这个GDP就可以相当于一个人家的收入,而图中的银行存款,就可以相当人家的家庭存款。存款多少与收入多高有关联,但绝对不是简单比例关系。家庭存款数量低了,你不质疑人家收入低了,反而质疑说存款高的收入应当更低,这样的逻辑,只有美分党妖魔化的思维才有的。这里一般而言,富余家庭会挣了钱花光,穷的家庭会更多的攒钱,非常符合经济规律的。中国现在就是积累率接近40%,而美国是1%的样子,如此巨大的差别,当然是剩下的银行存款不一样了?!

再进一步是讲,就算我们有这么多的银行存款和积累率,我们也要看看我们的经济发展,到底积累了什么?!其实在08年到现在的十年,中国的高铁基本是从无到有的,我们在2011年还在质疑高铁事故,但现在高铁是满天下运行了,是中国崛起的标志,这个积累了多少,这些建设,都是贷款的,都是有实物资产为背书的。而美国的存款背后呢?美国的国债一天天滚雪球,钱都是花掉的。

这里我们要看一下中美经济结构的不同,这个不同,我们用两类不同的公司进行一下比较就可以知道了。中国的代表是房地产公司,美国的代表是网络公司。房地产公司投入了以后,最后变成房子,房子卖掉了以后就是公司的现金存款越来越多,公司有很多的利润,房子也成为了社会的资产。而网络公司是钱烧掉了以后,有了很多的虚拟资产,然后利润很低,不要利润的,公司还有那么多的现金么?

更进一步讲,对网络公司这样的烧钱,美国也是计入GDP的,花钱就是GDP是美国的逻辑。但为何这个可以成为美国逻辑?背后就是美国的钱是QE出来的,拿国家的白条国债发行的,国家的国债也是花掉的,国家没有钱没有资产。所以这样的货币,其实就是伪钞逻辑,拿着伪钞,花掉才是获得财富的。因此这些钱到网络公司,花掉了,就是取得了财富。而中国的货币发行是依靠美元外汇占款,发行的货币都是血汗劳动换来的,美国金融体系创造和花掉的美元,对美国其实是一个利益输送。

这里有美国的悖论,大家可以了解一下特里芬难题。当年日本被列强取消了不平等条约,代价就是以马关条约的赔款换成英镑发行日元,而不是直接以白银发行日元。后来我们把黄金储备都放到美国美联储和以美元储备来发行人民币,叫做改革开放和扩大深化改革开放,不把金融主权交出去就是闭关锁国,交出金融主权换取的是美国对我们的解除封锁,这个封锁才是闭关锁国。但现在美国连这个也不愿意了,因为中国攒的钱太多了,特里芬难题来了,美国要抬高要价,要毁约。这内在逻辑和利益输送,就是美分党舆论的经济立足。在他们看来,现在解决美国贸易战,不是自力更生而是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您能够听懂了么?

现在美国GDP的压力,不光是美国统计GDP网络烧掉的钱是GDP,在美国,你家庭主妇干家务也是GDP,还有美国搞了一项叫做虚拟房租,你住自家的房子也是创造GDP的,是按照市场房租价值计入GDP的,当然,美国人还可以说他们还没有如印度人那样,把牛拉屎也计入了GDP进行统计,把牛多拉的屎变成所谓的经济增长。且不说这些GDP是否虚假,起码这些GDP不能形成银行存款的吧?但这些GDP都可以使得人均GDP增加好多啊!你父母在家给你带孩子,你老婆刷碗做饭,你在家搬家具等等,都按照美国的劳务标准算一下,在算上房租,咱们的人均GDP和总GDP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呢,呵呵哒!

这里有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说中国的M2太多,是银行的问题。其实这个话题反过来问一下,如果中国老百姓一定要死死拿住存款,那么银行的M2是肯定要增加的,银行的M2增加,还有老百姓多攒钱的因素呢!而且你别说这些存款多了没有消费,存款变成贷款,是我们的基建投资等在消费呢!中国是难以如美国那样金融创造货币的(说难听了叫QE和印钞),所以我们需要M2的增长。

中国和美国的结构不同,还有的层面是中国的劳方和资方的关系与美国不一样,美国这些年是贫富分化加剧的年代,而中国这十年是基层工资暴涨的时代,在北京就看着保姆的费用从不到2000到现在67000了,而且现在一直在涨的过程中,家里的小保姆这些年存了几十万,孩子上了私立学校同时要老家地级城市买房了。GDP是有劳方所得和资方所得的,企业利润怎么样是一个层面,老百姓收入怎么样是另外的层面,这扶贫让更多的人有了存款。

美国富人有钱与中国穷人有钱是不同的,因为资产的选项不一样,美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资产远远比中国多,中国的股市很呵呵,美国则在这十年,大量的资产变成了证券化的资产,你仅仅比较银行存款,是非常不合适的。但美国的虚拟资产也有很多问题,比如数字虚拟货币等等,中国是严禁了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中美经济差异还是巨大的。

而美国与中国经济结构不同的,还有就是双方的海外投资是不成比例的,美国的海外投资是美元的M3,美联储不公布,那么中国的呢?海外投资最近在萎缩,银行在抽筋,背后还是我们要拿美元投资,美元吃紧的结果。

经济发展到底如何,其实还有一个关键性的数据,就是发电量!而中国的经济增长,更快于发电量的增长,因为中国单位GDP的能耗一直在降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GDP的增长将变得更加绿色。而中国的发电量增长一直的稳健的,而且已经超过了美国50%左右。

 

 

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年发电6.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增速较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为2014年以来最高增速,到底有没有增长,这个是一个关键性的数据。我们还可以看看前两年的发电量数据和世界各国的占比,这个就非常清楚了。

中国经济到底GDP如何,我们还有一个佐证,就是看看海运的指数,我们可以看到贸易战以来,中国的海运依然繁忙,国际海运指数是高企的。你可以自己去查各种的航运指数,也可以看看刚刚的报道:

《宁波舟山港全世界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如此火爆啥信号?

https://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9-09-22/doc-iicezueu7650512.shtml?cref=cj

这些数据与你的印象完全不同,背后的差距不光是前面说的劳方收入增加,资方企业受到压力;还有就是东西方的调整,西部开发投入巨大,现在西部的日工资已经接近300块了,我们到西藏中印边界附近的康马县,劳动力的日工资是260元。新疆、内蒙就更高,而且在太阳能下全面爆发的高效现代农业。

这个是去年我写的文章,今年又有大变化,

https://www.minshengwang.com/nipingwolun/955653.html

另外中国的发展,你感受不到的还有军工的GDP增长,中国的军事产业这十年来今非昔比,中国军队的装备鸟枪换炮,海军下饺子一样的造舰,空军现代化飞机上天。军事高端的研发和产业发展,很多数据是保密的。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搞军备竞赛,对美国的产业空心化金融国,是有优势、有压力的。这个成本中国是美国的几分之一,但美国只能跟随而保持军事优势。这花费也是银行存款钱袋子要少的原因。

综上所述,仅仅上述简单的一些经济差异比较,就知道单单凭借一个数据就说三道四的低级和苍白,而分析了这诸多的经济数据和因素,我们应当的就是对中国更有信心,但我们还在美国的体系之下,下面是更深融入去给美元缴费,还是自力更生脱离这个体系发展,是要权衡的。脱离也是有巨大代价的,光一个英国脱欧就多少代价?中美经济体系脱钩,影响巨大。但你死皮赖脸的让对方全赢的留在这个体系,被盘剥到油尽灯枯,则更没有前途。本来是共赢的事情,人家要全赢,不允许你缴费分一杯羹,面对如此霸道的对方,也要有斗争的勇气。人家要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得利的,而斗则是两伤的事情,不能单方面只看中国的代价。

因此我们对中国的数据,是要有信心的,现在是转型期,压力肯定大,美国又有额外的压力,但整体数据,有利的一面也是不少的,需要的是持久战,需要的是熬过去。其实上面图表给我们的数据,中国的积累在加厚,就是对持久战理论最大的支持。

张捷,察网专栏学者,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政法大学客座教授。本文原载微信公众号拼娃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