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昆仑专题 > 国资国企改革 > 阅读信息
王建卿 胡冬梅 张嘉国:不忘初心深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改革
点击:  作者:王建卿 胡冬梅 张嘉国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19-09-30 12:10:11

 

1.webp (14).jpg

 

国防科技工业经过多年努力在发展改革事业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正在形成,一大批高新技术装备定型、批产和交付,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并在国庆70周年大阅兵等重大活动中亮相,极大的振奋了军心、民心。同时也要看到,国防科技工业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需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切实履行起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

一、牢记初心和使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不是凭空就有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严峻的国际环境下,历经数代人不懈努力,才在一穷二白的国民经济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两弹一星一艇”筑就了我国大国地位,而这是无数国防工业战线同志们一以贯之地坚守初心使命、无私奉献耕耘的结果。

回顾历史,国防科技工业的初心使命始终是强军为战、富国利民。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擘画了新中国国防工业发展的蓝图。毛主席多次在军委会议上强调:尽快建设国防工业,生产出精良的武器装备人民解放军,是摆在新中国面前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1953年1月,毛主席明确指出:“无论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如何,都要搞国防工业的建设与军工生产。朝鲜战争证明,依靠我们过去和较为落后的国内敌人作战的装备和战术是不够的了,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和随之而来的最新的战术”。毛主席多次强调军队武器装备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指出“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并且高瞻远瞩地创建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核工业和航天工业。1956年,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国防工业在生产上也要注意军民两用,注意学会军用和民用的两套生产技术,要有两套设备,平时为民用生产,一旦有事,就可把民用生产转化为军用生产”。同年,毛主席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指出“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这也是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发展思想最早的根源。可以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始终以国家战略为先导,国家安全需求为牵引,将支撑国防军队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取得了“两弹一星一艇”等辉煌成就,到1978年基本建成了门类齐全、配套完整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经过调整、发展两个大的阶段,历经种种困难仍坚守初心、不辱使命。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国防科技工业瞄向高新技术武器装备,迎来新的加速发展期,装备成果井喷式发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国防和军队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明确了从2020年、2035年和到本世纪中叶逐步将人民军队建设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必须发展世界一流武器装备,发展世界一流武器装备必须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因此,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要聚焦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细化落实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实施路线图,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求新求变突破藩篱,以改革创新精神认识、研究、解决问题,趟出一条强军富国利民的新路来。

二、坚定道路和理论自信,正确认识国防科技工业的相对独立独特性

 

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是与战争和军队紧密联系着,前者是人类社会极其复杂的暴力实践活动,后者是国家机器的强力工具。这样的复杂关联决定着国防科技工业相对独立独特性的本质规定。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人类武装斗争基本形态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嬗变的,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建立的阶级社会中,原始状态武装斗争蜕变为阶级之间具有暴力性质的冲突和对抗。国家和阶级的形成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战争。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而在当代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最大的政治就是无产阶级的解放即全人类的解放。这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事业,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是无产阶级最直接最有力的解放武器和物质力量,是无产阶级保卫自身专政统治下的国家政权并通过全世界无产者联合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强大物质技术基础和手段。在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日益分化并对立冲突,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党领导下的特殊工业门类,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着特殊的技术产品即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其保持相对独立独特地位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另一方面,国防科技工业也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关联。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暴力本身的‘本原的东西’是什么呢?是经济力量,是占有大工业这一强大的手段。以现代军舰为基础的海上政治暴力,表明它自己完全不是‘直接的’,而正是取决于经济力量,即冶金工业的高度发展、对熟练技术人员的号令权和丰富的煤矿”,“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所以说,国防科技工业的独立独特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尤其是在新时代,要抓好国防科技工业向国家工业基础的融合,推动军工核心能力大面积广泛延伸到国家工业基础之中,这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新的历史性任务。

三、增强战略威慑能力,牢牢掌握国际军事竞争主动权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战略格局深刻演变,国际军事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面临日益严峻的风险挑战。在此形势下,国防科技工业不仅要直接支撑国防和军队建设塑造维持战略武器优势,更要建设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提高战略威慑能力和战略竞争优势,确保国家安全并维护国际战略稳定。

一是切实担负强军首责,牢固掌握国际军事竞争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快推进军队改革,谋求军事优势地位的国际竞争加剧。在这场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大潮中,谁思想保守、固步自封,谁就会错失宝贵机遇,陷于战略被动。我们必须到中流击水。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国防科技工业肩负着强军这一首要责任,首当其冲地面对着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因素连锁联动带来的激烈竞争,要牢固树立“为战”思想,掌握武器装备发展的制高点和主动权。一方面,设计武器装备就是设计未来战争,不能将军品科研生产当作一般性经营业务来做,要加强政治担当意识,加快完善适应平台作战、体系支撑、战术行动、战略保障新要求的装备体系。另一方面,军工企业的竞争范围是全球的,竞争对手是世界级的。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军工企业要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对标参照系不能只是自己的过去、国内的同行,更要瞄准世界先进企业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牢固掌握竞争主动权。

二是要在一些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构建针对强敌的非对称制衡能力。毛主席用“你打你打,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来概括红军用兵原则,这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发展国防科技工业仍有重要意义。面对高强度高烈度国际军事竞争,各国在武器装备技术上始终处于颠覆与反颠覆、突袭与反突袭、抵消与反抵消的动态博弈之中,我们必须掌握杀手锏技术和武器,确保不被技术突袭。要系统性开展具有前瞻性、先导性、颠覆性的重大技术研究,加强战略前沿领域独创性设计,塑造独特优势,形成非对称制衡能力。还要注意甄别强敌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新学说,防范在重大技术方向上被“牵着鼻子走”,陷于战略被动之中。总之,要针对联合作战、非对称作战、精确作战和整体作战来发展武器装备,“致人而不致于人”,塑造战略威慑优势,努力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

三是要适应海外安全保障要求,拓展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布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中国国家发展利益和世界人民共同利益交融互织,需要更加强大的物质力量来保障。当前,我国军队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人道主义救援、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多样化任务的数量大幅提升,地理范围不断拓展。军队的行动部署到哪里,安全保障所需的装备建设和保障能力就应当跟进到哪里,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布局也要建设到哪里,以强有力的支撑保障手段来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四、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创造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我们要赢得军事竞争主动,必须下更大气力推进科技兴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把我军建设模式和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到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上来”,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发展先进技术和装备”。应当看到,国防科技工业现有的体制机制、体系结构、政策制度是历史形成的,具有历史合理性,但与新时代加快自主创新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需要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不断深化改革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改革不是无的放矢,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要瞄准中央确定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这一目标改革,其重要任务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激发出国防科技工业内生的创新创造动能。

在这方面,需要直面制约创新活力的根本性问题,要让国防科研体系中数量庞大的一线科研工作群体在改革中受益受惠,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热情。只有站在更高层面上优化完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方式,切实突出人的能动主体地位,才能避免陷入以往“一管就死”的困境,找准突破口往前走,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来激发军工体系的创新活力。对此,一些国外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例如,许多以色列高校成立了全资技术转化公司,负责学校科研成果的商业化,通过制度保证高校技术转化高成功率和高收益,并保证科学家全心投入技术研发获得稳定可观收益。总结来说,只有充分让科研工程师们享受红利,才能进一步使得国防科技工业享受到“工程师红利”,增强全系统的创新创造动能。

五、凝聚全民支持伟力,引领和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必须凝聚起最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类社会组织资源对国防事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支持。要正确看待国防科技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充分认识到支持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创新就是支持国家发展。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涵盖核、航天、航空、兵器、船舶、电子等六大传统行业和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肩负着强军、富国、利民等多重使命。国防科技工业是国民经济和国家大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自成体系的“小王国”,因为承担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这个特殊任务,才具有了同其它产业不同的性质,成为国家安全和国防安全的脊梁。但从根本性质上看,国防科技工业属民不属军。发展国防科技和研制、生产、保障武器装备,这是国防科技工业两个方面的核心任务,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其中,国防科技具有较强溢出效应,可以在先进制造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牵引、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国家高精尖产业发展,助力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近年来,北斗导航、高分专项等军民共用性强的国防科技工程项目发挥很好的民用功能,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高新技术引领作用。

同时也要看到,国防科技工业还面临着许多瓶颈问题。要以问题导向深化改革,以解决动力、核心元器件、基础软件、关键材料、关键工艺等瓶颈问题为首选,提出解决受制于人的措施和办法,以国家科技和工业整体实力联合攻关,通过突破瓶颈难题来引领和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应当指出,解决瓶颈问题,就是塑造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过程,也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这是国防科技工业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六、打开大门主动开放,吸引和引导国家经济先进成分服务国家战略

 

当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是以国有军工企业集团为主体的产业组织形态,而民口民营企业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参军热情高、能力技术过硬、可信可靠的企业群体。国有军工企业要把眼界进一步拓展到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上来,放下身段、打开大门,挖掘整个国家工业基础中的国防科研生产能力。主动打破军工、民口的界限,吸引和引导国家经济先进成分“参军”,推动军工集团和民口单位形成开放协作的国防科研生产“集团军群”。积极建设军民一体化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把一切有利于国防科技创新力量调动起来,为富国和强军服务。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渠道和范围,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

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国防科技工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防科技工业治理现代化作为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有机部分,要坚持党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全面领导,全方位加强党的建设。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工作涉及军地多个方面、影响深远,必须以党建工作为引领,自上而下的理顺制度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要充分认识到,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国防科技工业各级党组织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都要紧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以国家战略为先导,以强军需求为牵引,推动国防科技工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按照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总要求,推进政府职能向有限、服务型转变,加快构建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管理服务新体制;进一步优化机构编制,加快建立军地之间、部门之间高效协同工作新机制。

军工国有企业尤其是军工央企更要全面加强党建工作。企业党委重在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落实党组织研究讨论重大问题前置程序,发挥党组织保证监督功能,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同时要注意不能把党委作用降低到处理企业一般经营性管理事务的地位上,党委主要是通过做好科学的顶层设计,掌握企业发展正确政治方向。军工企业内部的治理体系也要进一步理顺健全,构建能够快速吸纳和扩散创新资源的企业管理结构,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经验模式。比如说,有的国有军工集团大而全,聚焦主业不够,管理层次多,决策程序复杂,二级公司虽然是独立法人但决策经营自主权少,难以及时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和决断。这些治理问题要放在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大局中系统谋划,以党的建设引领重难点问题改革,加快推进全系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2.webp.jpg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携趣HTTP代理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