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昆仑专题 > 管党治党 > 阅读信息
守好“保命钱”,低保审批不能“一放了之”
点击:  作者:半月谈    来源:半月谈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5-06-28 10:57:09

 

 

一村干部将村民1.2万多元低保金打入自家亲属的个人账户;有乡镇工作人员以办低保需打点为由收取好处费,遭多名群众举报后被查处;有村民孩童时被纳入低保,成年后到事业单位工作,依然违规领了两年多低保金……记者最近在江西基层采访了解到,一些地方通过专项整治清退了大量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暴露的问题再次敲响警钟。

  

监守自、携谋私也好,只管纳入不管退出也罢,这些违规案例,损害了困难群众的利益,侵蚀了社会公平的根基。

 

近年来,部分地区将低保审核确认权限从县级民政部门下放到乡镇。然而,乡镇普遍存在人少事多的现实困境,加之个别干部存在甩锅心态,使得审批权力关口进一步下移,出现村干部说了算的现象。

 

 

低保制度是最后的保障线,关系到困难群众的保命钱,让有限的低保资源做到精准滴灌,是对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考验。

 

而要做到精准滴灌,则需要从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双管齐下。既要发挥基层干部贴近群众的天然优势,又要加速打通房产、存款、工商等跨区域的数据库。通过铁脚板+大数据模式,既能减轻基层工作的负担,又能大幅提升摸排的精准度,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能不能实现精准滴灌,更是检验基层干部作风的试金石。要建立县级民政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常态化联动机制,对低保审批全流程监督,让推诿懈怠作风无处容身;要畅通群众的举报渠道,通过公示申请条件、审批流程和救助结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当下,必须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唯有以零容忍态度正风肃纪,以治理的精度传递民生的温度,才能避免低保审批权一放了之,真正筑牢困难群众的安全线

 

 

来源:半月谈微信号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