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党政建设 > 阅读信息
张挺博:“屁股端端坐在老百姓这面”
点击:  作者:张挺博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2-11-14 10:53:49

 

202210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这是习近平在杨家岭瞻仰中共七大会址。(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20221027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奔赴延安瞻仰革命圣地。在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时,习总书记指出,延安时期要求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号召全党要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展览墙上,悬挂着当年被普遍称颂的毛泽东总结的延安的“十个没有”:“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十个没有”反映了当时延安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甚至令赴延安参观的爱国华侨都感叹不已。[1]

 

 

202210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这是习近平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陈列》结束时发表重要讲话。(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在延安时期,群众只见到“俯下去做群众的牛,站起来做群众的伞”与人民同甘共苦的干部,见不到在群众面前“装大爷”、耍威风,居官自傲、自我膨胀,甚至专横跋扈、作威作福的官员;只见到“看人民高于自己,爱人民胜过自己,为人民舍得自己”,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见不到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员;只见到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干部,见不到高高在上、养尊处优的官员;只见到帮群众排忧解难的公仆,见不到对人民冷漠无情的官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正是伟大的延安精神,培育了延安作风,立起了“人民公仆”应有的形象,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建立了信心,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群众基础。

 

延安时期,我们党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写入党章,强调共产党“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2],要求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宗旨定了,干部的定位也就有了: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向人民讨价还价的权利;只有勤勤恳恳为人民谋幸福的责任,没有从人民身上捞好处的特权;只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要求,没有多吃多占以权谋私的好处。这种只做公仆不做官的理念在延安上升为一种精神,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1936年春天,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延安,看到这样一幕:毛泽东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作报告;朱德“朴素浑如田舍翁”;周恩来在简陋土炕上加班完成纺线任务;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下地种菜;林伯渠戴着断腿眼镜四处办公;徐特立“携带两个冷馍馍,一天开会好几处”……他们和人民同甘共苦,勠力奋斗,官民不分,浑然一体。斯诺从中发现了一种非常伟大的力量,称其为“东方魔力”,并断定这是“兴国之光”。

 

20219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中共绥德地委旧址考察时指出,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有着重大教育意义。[3]“屁股端端坐在老百姓这面”,话糙理不糙,体现的是老一辈革命家真挚深切的为民情怀,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要求“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屁股端端坐在老百姓这面”“人民至上”是贯穿始终的价值追求,“为了人民”是念兹在兹的深情牵挂。从苏区干部“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到红军女战士“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从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到杨善洲“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一个个“屁股端端坐在老百姓这面”的红色故事,一句句“以百姓心为心”的感人话语,镌刻着共产党人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的发展逻辑,蕴藏着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密码。

 

“人民”二字,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位置最高、分量最重。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中国共产党就是人民的党,人民生活好起来了,我们就高兴。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4]“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5]“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唯一选择就是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这种执着追求100多年来从未改变”“我们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代接着一代干”[6]。“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7]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8],“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9]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屁股端端坐在老百姓这面”“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等重要论述,让群众体会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就在人民群众身边,对于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来说,我们工作的对象是群众,工作的重心在基层。我们的工作应该是领导围绕群众转,而不是群众围绕领导转。群众路线旨意就是工作要始终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而转动。如果工作不是围绕群众转,而是围绕领导转,那岂不变成了“领导路线”呢?到头来我们党的生命线就会失去生命,根本工作路线就会发生偏向,“给我上”的老爷作风就会涌起,“跟我上”的公仆作风就会式微。

 

“现在基层的种种问题,很多是因为党员、干部心里没有群众。”[10]但在基层实际生活中,“群众围绕领导转”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把“为人民服务”挂在嘴边,口号喊得震天响,却不知菜市场里“柴米油盐”什么价;有的看似蹲在基层、守在一线,眼睛却只会向上看,只做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对老百姓真正的诉求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爱惜自己的羽毛,遇到矛盾困难绕道走,要么不担当不作为,要么搞“一刀切”或者“层层加码”,没有真正关心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了没有。在职位、待遇面前,他们伸手要、拉下脸争;遇到困难矛盾,他们“躲”字当头、“推”字为先;不敢接烫手山芋,不敢定事做决断,“不求百姓拍手,只求上司点头”,“只求领导注意,不想员工群众满意”“只对领导负责,不为员工群众尽责”“见到领导是一副面孔,见到群众是另外一副面孔”“对领导唯唯诺诺,对群众颐指气使”。还有少数干部,甚至在领导面前“装孙子”、拍马屁,不敢讲真话、报实情,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想方设法哄领导开心;在群众面前“装大爷”、耍威风,居官自傲、自我膨胀,甚至专横跋扈、作威作福。他们面对矛盾和问题,能躲就躲、能推就推,争功诿过、绕险避难,把反腐败当成不担当、不作为的借口,把“不贪不占,啥也不干”“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当作为官之道。他们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照本宣科、有口无心,不结合实际、无实招硬招;在岗不在状态,调研不走心,不察实情、不解难题,心中无数、脑中无事、眼里无活、手里无牌、落实无果。有的不看群众脸色看领导脸色,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出名挂号的事抢着做,默默无闻的基础性工作不愿干;见到领导是一副面孔,见到群众是另外一副面孔,常常为领导不经意的一个表情、一句话而忙忙碌碌、费心费力,而对员工群众的事情则常常糊弄过去,媚上欺下成为习惯;还有的甚至毫无原则地落实上级领导指示,哪怕领导的话不符实情;还有的欺骗领导、忽悠领导,经常揣摩领导的心思,打听领导的喜好,一味看领导眼色行事,专盯着领导眼色和喜好,喜欢阿谀奉承或投机攀附,领导说东就是东,领导说西就是西,领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力求把事情办到领导满意,唯恐领导不高兴影响了自己的“乌纱帽”。在这些人眼里,领导的小事就是天大的事,群众和员工天大的事也是小事。这些行为表现不仅得不到老百姓的认可,而且往往适得其反,最终也必将被人民所唾弃。也许这些人会认为,围着领导转是对上负责。但“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11]忠诚不是唯命是从、言听计从,也不是“推拉门”“墙头草”,而是负责任地服从,是以尊重事实、坚持真理为前提的服从。无原则的对上负责就是不负责,而对下负责才是真正的对上负责。工作要让群众满意,对下负责是最好的对上负责。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常被比喻成公仆与主人、鱼与水的关系。水可以没有鱼,但鱼不能没有水。党和党员都是不能离开水的鱼。公仆当然应该围绕主人转,鱼儿更不可能离开水。

 

毛泽东把党群关系比作种子和土地的关系,强调党要植根于群众;把党群关系比作鱼水关系,强调党不能脱离群众,党要和群众打成一片;把党群关系比作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强调先当学生,再当老师,党要向群众学习;把群众比作党的真正的铜墙铁壁,强调党要依靠群众;把党比作人民的勤务员,强调党要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12]“群众是从实践中来选择他们的领导工具、他们的领导者。被选的人,如果自以为了不得,不是自觉地作工具,而以为‘我是何等人物’!那就错了。”[13]“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14]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15]毛泽东同志在《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一文中强调:“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16]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使我们同群众有距离。”董必武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好比一块补丁,哪里有洞洞,党要我去补,我就去把它补起来”“甘为民仆耻为官”。 孔繁森同志说过:“人民公仆的办公室在基层,在群众中,在百姓的土屋和帐篷。”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引用过历史上“三命而俯”的故事。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lǚ,脊背弯曲),再命而伛(yǔ,驼背),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zhān,稠粥)于是,鬻(zhōu,“粥”的古文,指稀粥)于是,以糊余口。”意谓每逢有任命提拔时都越来越谨慎,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靠墙走,通俗的意思是说,我曾经三次被国君任命,每一次都诚惶诚恐。平时我总是顺着墙根儿走路,生怕别人说我傲慢。尽管是这样,也没有人看不起我或胆敢欺侮我。不论是煮稠粥还是熬稀粥,我都是在这一只鼎里,只要能糊口度日就满足了。[17]

 

 

1973年,习近平和延川县北京知青雷平生(左一)、陶海粟(右二)、雷榕生(右一)在延川。(网络图源:新华社)

 

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在基层、地方工作,还是在中央工作,都始终把人民挂在心头、念在心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18]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时走遍了全县的每一个村,他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每次骑到滹沱河沙滩就得扛着自行车走,虽然辛苦一点,但确实摸清了情况,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他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时走遍了所有乡镇,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时又走遍了所有的市,为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19721230日,习近平交售了59斤公粮的收购单(网络来源:《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在我的家乡三秦大地的陕西省延川县,前些年有人淘到习近平到农村插队当知青时粮店交粮的收购单。这张盖有公章的收购单,“交售单位或个人”一栏填的是“习近平”,住址留的是“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内容显示,19721230日,习近平交售1包高粱,净重59斤,收购金额5.19元。当年的老支书粱玉明回忆,“当时大队里几个人分一个炉灶,省下的余粮可以去粮站换些粮票和零用钱。”习近平交粮的年份,正是延川县旱情比较严重的时期,能从本来就不多的粮食中省下几十斤,再拿到粮店去交售,很不容易。[19]

 

小小的粮店收购单,见证了习近平知青时代实践延安精神的艰难岁月。1969年元旦刚过,不到16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尽管省吃俭用,习近平依然生活拮据,钱和粮票并不多,但别人需要帮助时,他总是慷慨解囊。村里有位年轻人考上了师范学校,习近平拿出30斤粮票,让他出门在外用;离开梁家河前,看到一个老乡生活困难,习近平硬塞给他50斤全国通用粮票。在那个困难年代,这些粮票是何等的金贵。[20]这些善举体现了习近平“看人民高于自己,爱人民胜过自己,为人民舍得自己”的为民情怀。

 

为什么几十年过去了,人们仍然深深地热爱和敬重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呢?我感到,除了老一辈革命家战争年代冲杀于枪林弹雨之中、战斗于白色恐怖之下,新中国成立后又为人民立下不朽功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位高不忘本、功高不自居、权重不谋私,廉不言贫,勤不道苦,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格。哪怕是在一般人看来不起眼的小事,他们也认真对待,毫不含糊,时时处处坚持党性原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天下之奉献而奉献,后天下之索取而索取,为我们做人为“官”树立了光辉榜样。他们是真正的“人民公仆”,我们做人为“官”就应该像他们那样,崇尚真善美,鄙夷假恶丑,心中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前后认真考虑各种“最坏”情形,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力争对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形做好充分的预判和准备。今天,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只有“俯下去做群众的牛,站起来做群众的伞”,处处围绕群众幸福谋、围绕群众利益转、围绕群众企盼干,坚持变接访为下访,变坐诊为出诊,变管理为服务,变转办为承办,力倡志存高远,力戒急功近利;力倡苦练内功,力戒贪图安逸;力倡脚踏实地,力戒心浮气躁;力倡创新求变,力戒守成守旧;力倡崇德修身,力戒只“专”不“红”;力倡虚心向学,力戒自命不凡;力倡心存敬畏,力戒自由散漫,牢记“媚上欺下不可为,拉帮结派不可为,自吹自擂不可为,攀龙附凤不可为,党同伐异不可为,互送高帽不可为,欺师灭祖不可为”,始终“惴惴如临深渊,矜矜如履薄冰,栗栗如不满日”,问“柴米油盐”、思“安危冷暖”、解“急难愁盼”,不能在“月黑风高无人见”的自欺欺人中乱了心智,不能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花言巧语中迷了方向,不能在“富贵险中求”的侥幸心理中铤而走险,不能在“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中恣意妄为,只有这样才能和群众无距离,才能真正贯彻好群众路线,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不断涵养为大公、守大义、求大我的精神境界,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严防诱惑之微、严堵蜕变之渐、严拒气节之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21]

 

注释:

 [1] 转引自《在党史学习中立德铸魂》,《光明日报》,202146日第2

见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页)。

[3] 见习近平《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第64页)。

[4] 见习近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189页)。

[5] 见习近平《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第66页)。

[6] 见习近平《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第67页)。

[7] 见习近平《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第53页)。

[8]见习近平《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第63页)。

[9] 见习近平《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第65页)。

[10] 习近平:《重整行装再出发,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2018111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508页。

[11]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1页。

[12]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第381页。

[13]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9,第387页。

[14]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33页。

[15]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139页。

[16]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第285页。

[17]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承制,2016,第62页)

[1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第145 页。

[19] 参考《共产党员》《习近平的一张粮站收购单》,202286日。

[20] 参考《共产党员》《习近平的一张粮站收购单》,202286日。

[21]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660

 

(作者系中国联通政企客户事业群高级政工师;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来稿)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烽火HOME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